清秀吧

位置:首頁 > 人文素養 > 經典語錄

大學生如何接好新徵程接力棒論文

大學生如何接好新徵程接力棒論文,今天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召喚著更為優秀的建設者,要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就要靠我們這奮發圖強的年輕一代,下面看看大學生如何接好新徵程接力棒論文。

大學生如何接好新徵程接力棒論文1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總 [書] 記在黨史的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全黨同志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週年。

“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既揭示了黨史的學習教育的重要意義,也指明瞭開展好這項工作的方法路徑。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本質上是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創業史和發展史。從一艘小小紅船,承載著人民的重託、民族的希望,成為領航中國行穩致遠的巍巍巨輪,過程中蘊含著催人奮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重溫黨史,能讓我們更加熱愛黨,不斷堅定黨的信念、貫徹黨的方針、繼承黨的`成功經驗、發揚黨的優良傳統。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更應該積極響應號召,在重溫黨史的過程中不斷汲取“鈣”營養。

大學生如何接好新徵程接力棒論文
  

汲取“開天闢地,敢為人先,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之鈣。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浙江嘉興南湖的一條遊船上勝利閉幕,莊嚴宣告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同時也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紅船精神”。

“紅船精神”提醒廣大黨員幹部要時刻保持思想上的先進性,保持矢志不渝、不懈奮鬥的拼搏精神,保持高度的責任感、信念感、使命感,在新時代的征程中用飽滿的工作熱情在自身崗位上不斷髮光發熱。

汲取“浴血奮戰,捨生忘死,不畏艱苦,鬥志昂揚”的頑強之鈣。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最終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

無數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彰顯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崇高責任,表明了“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鮮明態度,踐行了“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滿腔誓言。

無數革命先烈用犧牲和熱血激勵著我們要奮發向上,勇做時代的“弄潮兒”,頑強拼搏,銳意進取,不言放棄,唱響無愧於時代的頑強之歌。

汲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履職盡責,無私奉獻”的擔當之鈣。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一直秉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無數共產黨員懷著崇高堅定的理想信念、擔當實幹的工作作風、一心為民的家國情懷在崗位上履職盡責、無私奉獻,爭做“逆行者”“弄潮兒”“實幹家”,為我們樹立了時代的楷模。

作為新青年的我們應認真感悟榜樣的力量,在學思踐悟中拼搏實幹,不負時代的重託和人民的期盼。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黨要想始終保持青春活力、持續健康發展、煥發蓬勃生機,就需要廣大青年學習瞭解黨史,溫故知新,對照初心、常思使命,加強黨的建設,將黨領導人民創立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大學生如何接好新徵程接力棒論文2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城鎮化推進,交通和通訊工具日益便捷,工作在鄉村、安家在市區的“走讀”村幹部並不少見。其中,部分“走讀”村幹部因厭倦基層生活艱苦,嚮往城市燈紅酒綠,出現了遲到早退、擅自離崗、不按規定值班或上級不找就不去上班等負面現象。

“走讀”背後是“走神”。“幹部像候鳥,白天尋不見,晚上難找尋。”這是群眾調侃“走讀”村幹部不作為的話語。可部分村幹部不以為然,認為“走讀”是人之常情。殊不知“走讀”背後是思想觀念的“走神”,是理想信念“開了差”。“欲事立,須是心立。”

只有把理想信念擺在突出位置,加強自律,一日三省其身,煉就抵禦風浪考驗、各色誘惑的“金剛不壞之身”,才能有擔起民生訴求的“寬肩膀”和“硬腰背”,在日常工作讓群眾信得過、能放心,在關鍵時刻讓群眾靠得住、能安心。

作風從來“系”群眾。村幹部“走讀”關乎作風形象,更關乎黨群魚水之情、幹群血肉聯絡。試想,“走讀”村幹部遠離鄉村,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卻不能第一時間趕來,會延誤處理進度;平日裡,老百姓有個這事那情,到村委會尋求解決卻老找不著人。

這樣的“閉門羹”吃多了,就形成了惡劣的固化印象,就“走”低了工作效率,“走”差了工作作風。其實,為官一隅,不論官職大小,想的都應該是造福一方,守護萬千民眾身邊幸福的基層首要事,只有通過村幹部實打實的“坐鎮”,才能讓黨員幹部親民務實的好作風持續吹拂到基層,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基層政治生態。

大學生如何接好新徵程接力棒論文 第2張
  

黨和政府在農村的`“觸角”靈通,才能持續鞏固執政的群眾基礎。“吃虧”書記李連成、三澗溪村女支書高淑貞……幾十年的光陰,他們都用紮實的工作作風說明了,只有沉下心走進群眾中去,在與群眾同甘共苦,才能獲得真實的第一手資料,瞭解最清晰的民間訴求,感悟最深刻的百姓情義,為幹好本職工作、服務好人民群眾打下堅實的群眾基礎。

最是“紮根”得民心。作為黨和政府的“一線形象代言人”,村幹部必須有民本情懷,牢記“人民至上”的分量。一切為了人民,不斷造福人民,歸根結底是要緊緊依靠人民,牢牢根植人民。

村幹部只有把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解決好,把上級的惠民政策和佈置的任務不打折扣地落實到基層大地,才能讓群眾願意跟黨走、主動跟黨走、永遠跟黨走。

建立健全乾部管理考核制度,建立立體化的監督體系,嚴格問責制度,採取明察暗訪、電話突擊、實地檢查、釘釘打卡等方式,給村幹部頭頂架上“高壓線”,讓村幹部牢記“紮根”規則,不能走更不敢走。

同時,加強對村幹部的人文關懷,積極改善工作機制環境,在人情需求和根本原則之間、在為民服務和家庭責任之間,尋找適當的平衡,營造良好的“紮根”土壤,讓村幹部能有更飽滿的激情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用更多時間和精力服務群眾。

一言以蔽之,村幹部要牢記,莫讓群眾成為特殊的“留守兒童”,只有心心在一處、念念在一職,紮根在鄉村裡,才能讓百姓心裡踏實。

大學生如何接好新徵程接力棒論文3

縱觀百年黨史,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人民才有了主心骨。廣大青年,要通過學習黨史,以史為鏡、以史為炬、以史為師,為乘勢而上、奮勇拼搏汲取強大的精神力量。

以史為鏡,照亮“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恆心。百年黨史,猶如屹立在崢嶸歲月的不朽豐碑。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始終都在為民族謀獨立、為人民謀解放、為國家謀富強。

中國共產黨成立伊始,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以“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革命精神,讓中國徹底擺脫了內憂外患的歷史局面;新中國建立初期,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建功立業,徹底改變了一窮二白的落後面貌;改革開放時期,中國共產黨帶領廣大人民群眾攜手邁入了經濟全球化、貿易全球化的世界潮流,邁入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潮流。

實踐表明,中國共產黨帶領廣大人民篳路藍縷、艱苦創業,這是百年偉業的根基所在。通過學習黨史,青年群眾更應傳承發揚這種艱苦奮鬥的優秀品質,並將這種優秀品質作為黨性修養來修煉,作為生活方式來堅持,久久為功,不懈努力,真正做到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吃苦在前、享受在後。

以史為炬,點亮“矢志不渝踐行使命”的初心。百年黨史,猶如風雨不改歷久彌新的心靈讚歌。從脫貧攻堅帶民致富的.駐村幹部,到疫情下逆行出征的白衣天使,再到喀喇崑崙保家衛國的邊防烈士,中國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風雨不改、歷久彌新。同時,人民至上也始終是中國共產黨的“根”與“魂”,歷經8年,現行標準下近1億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

大學生如何接好新徵程接力棒論文 第3張
  

以史為師,厚植“開創輝煌開啟未來”的決心。百年黨史,猶如描繪美好未來的壯美藍圖。 總 [書] 記指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但時與勢仍在我們這一邊,這是我們開創輝煌開啟未來的決心與信心。

隨著“十四五”規劃全面擘畫,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中國號”這艘新時代巨輪已揚帆遠航。通過學習黨史,黨員幹部要從中汲取強大的精神力量,進一步提升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為新時代開創新未來、新輝煌。

要不斷提升自身能力,提升識別機遇和抵禦風險的能力,提升改革攻堅和開拓創新的能力,善於審時度勢,善於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新發展格局,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

百年黨史,既是固根涵源的營養液、攬鏡自照的清醒劑,更是鑑往知來的航標燈。當代青年要從黨史中激發責任之心,發揚“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優良傳統,為民族之大我承擔責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奮鬥。

要從黨史中激發擔當之心,深刻認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立足新徵程新使命,接好時代的“接力棒”,走好當代人的長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