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人文素養 > 美文閱讀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15篇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大家對隨筆應該都不陌生吧?隨筆是一種很靈活隨便的筆記或文體。想看看大家都在寫什麼樣的隨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小語文教學隨筆,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15篇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1

古人云:“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身為人師的我特別喜歡這句話,多年的教學實踐更讓我明白“學問無大小,能者為尊”的道理。

還記得那是一次作文課,同學們都在專心致志地寫作,忽然有一個同學站起來問我“纏繞”的“纏”怎麼寫,我毫不猶豫地將這個字寫在了黑板上。不一會兒,班上的小語拿著字典走到我的身邊,輕聲地告訴我:“宋老師,你的‘纏’字少了一點,瞧!”說著,她把字典亮在了我的眼前。我定睛一瞧,果然如此。我感激地摸了摸小語的.頭,隨機在大家面前訂正了這個字,並表揚了小語的善於發現、勇於糾錯的精神,我還風趣地說她是自己的“一字之師”。

孩子的眼睛是明亮的,容不得半粒沙子;心靈是純淨的,容不得一絲錯誤。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縱使你是老師,也有犯錯的時候。面對錯誤,你無須去遮掩、逃避,而應真誠地改正,虛心地接受學生的意見,你會發現學生的世界是那樣多姿多彩。教育無小事,事事皆教育。老師的舉手投足,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孩子,你播種什麼種子,你將收穫什麼。一個錯字,看似簡單的教學細節,實質能反應一個老師的教學理念,蹲下身子看孩子,才能讓你的教學能力不斷提高。從此,在學生面前,我不再敢大意疏忽,而是利用課餘時間給自己充電,身體力行去感染他們。課堂上,我會與他們進行朗讀PK賽,在朗朗書聲中互相激勵;和孩子一起探討問題,在激烈的辯論中放飛思緒;讓孩子走上講臺,盡情展現小老師的風采……課堂成了我們師生共同成長的舞臺。

抱著學習的心態走進課堂,你就會多些民主,少些專制;你就會多些肯定,少些苛刻;多些體諒,少些埋怨。如此,我們就不會再為學生的幼稚而偷偷地笑,不會為學生“品嚐活蚯蚓”而大驚失色,更不會為學生的標新立異而全盤否定。你會發現,孩子的語言是那樣的生動活潑,孩子的思維是那樣的聰穎敏捷,孩子的生活是那樣的多姿多彩,孩子的思維笑容是那樣的美不勝收。抱著學習的心態走進課堂,我們的課堂會更加和諧,我們的學生會更加陽光,我們老師會更加美麗。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2

教室的中間,學生每6人圍坐成一個小組,教室的四周擺著許多新鮮蔬菜,有白菜、捲心菜,有白色、紅色的蘿蔔,紅色、綠色的辣椒,紫色的茄子,淺黃、深黃的南瓜,有穿著綠衣裳的黃瓜,還有細長的豆角。如果你要認為這是在上自然課或是美術課,那你就猜錯了。這是王俊教師正在上國小一年級的語文課《菜園裡》。

上課了,教師親切的話語響起:“大家看,我們來到‘菜園裡,我們四周有這麼多蔬菜,你們想認識它們嗎”學生興奮地齊聲說:“想!”

乘著學生的興趣,王教師繼續往下說:“那好,待會兒同學們就下座位到教室的'四周去看一看、摸一摸這些蔬菜,再讀一讀旁邊的小卡片,試著記住它們的名字,可不要把它們名字叫錯了讀完後把小卡片拿在手裡,等到把所有的蔬菜認完了,就回座位。”

王教師的話剛說完,學生們便像一隻只歡樂的小鳥飛向了教室的四周,微笑著看看這種蔬菜,摸摸那種蔬菜,有的還湊上小鼻子聞一聞,然後再饒有興致地拿起旁邊的小卡片讀一讀,看看這可愛的東西叫什麼名字。

王教師在教室裡輕輕地走著,觀察每一位學生,分享著學生的收穫和歡樂,當看到學生們因收穫而激發出學習的興趣時,她親切的話語又在同學們耳邊響起:“下頭,王教師看看你們是不是真的記住了這些蔬菜的名稱我拿出一種蔬菜,你們趕快把它的小卡片舉起來,大聲讀。比一比,看誰找得快,讀得準,聲音響亮。”

王教師首先舉起一個大南瓜。學生們迅速地在許多張卡片中找出“南瓜”的卡片,並搶著大聲地讀出來:“南瓜”、“南瓜”……

“你們找得很快,很準,但要注意‘南瓜的‘南是鼻音,請大家再讀一遍!”

學生們準確地齊讀:“南瓜”。

王教師又舉起了“黃瓜”、“豆角”、“白菜”、“捲心菜”,最終又拿出了紫顏色的“茄子”,學生們紛紛找出卡片舉著讀“qiézi”、“qiézí”、“quézi”,王教師在眾多的讀音中分辨出有一個學生把“qiézi”讀成“quézi”。王教師親切地說:“好像有人把它讀成‘quézi,我們再讀一遍,讀準它的名字——‘qiézi。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3

《父親和鳥》教學反思 《父親和鳥》是一篇感情真摯的課文。通過“我”和“父親”關於鳥的對話,讓我們瞭解到“父親”對鳥不同尋常的瞭解,更感受到父親對鳥超乎常人的熱愛。教學中應讓學生充分地讀,體會父親對鳥的摯愛。閱讀本文,讓學生反覆閱讀,用心體味,使他們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融洽。教學中,我是這樣安排的:

一、 學習生字,紮實有效

在本課的生字教學中,我採用了結合偏旁,歸類指導。如喃、嗯、味,這三個字都是口字旁,說明與嘴有關,解釋:喃喃就是一個人自說自話。嗯即嘴裡發出搭理別人的單音。味可以用鼻子聞,也可以用嘴巴品嚐。而教“蒙”時,我則結合霧裡看物體,就像眼睛蒙了一塊紗巾,所以“蒙”字裡面有兩橫,強調上面的一橫就是矇住眼睛的一塊紗巾。這樣結合字形,形象解說,學生就學得有興趣,記得牢固。

二、指導朗讀,體會情感

在學生自讀了課文後,讓他們說出自己的感受,然後讓他們劃出課文中描寫“父親”知鳥的語句,我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朗讀,讓學生一邊讀書一邊交流之後,組織了多次層層深入的入情入境地朗讀。在朗讀過程中,我引導學生讀出情:對小鳥、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讀時我讓學生自己體會文中的語氣,讀的形式靈活多樣:聽讀、自讀、品讀、同桌互讀等,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引領學生逐步感悟父親知鳥愛鳥,使小鳥的可愛、小鳥的快樂、父親的情懷在孩子頭腦中活起來。通過朗讀,使學生悟出語言文字中所蘊含的情感。

三、抓關鍵詞句,學習表達方法

本文通過描寫父親只看了看樹林,聞了聞林中的氣味,就準確地知道林中有許多小鳥。充分說明 “父親知鳥”、“父親愛鳥”。 那如何讓學生知道作者怎樣寫出來的?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你從課文的哪些語句中體會到父親是個知鳥、愛鳥、愛樹林的人?接著指導學生從“望了又望、聞了又聞” 等詞句和父親的語言中體會到父親的“知鳥”; 從“我知道父親這時候也最快活。”“喃喃地說”“深怕驚動小鳥”等詞句和父親的語言中領悟父親的“愛鳥”,從“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這一句中領會“我”的愛鳥、護鳥之情。

不足之處:教學中的引導語,仍然需要修改完善,加以精練。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4

事業前途平淡中的無奈

玉門市管莊學校李秀蘭

可以說,每個剛剛走上講臺的教師都曾經有一番壯志巨集圖。有的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學校的領導,有的想通過自己的拼搏成為一代名師,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歲月的流失,工作的`打磨,許多人的稜角光滑了,雄心沒有了,壯志消失了,更多的是對事業前途失去了信心,在平淡之中無奈地工作著。因為他們發現,原來現實和自己的理想差距如此遙遠,在學校裡並非你的業務水平高就能走上領導崗位,於是,這些人,有的向社會投降了,成了自己曾經厭惡的人,更多的是變得冷漠甚至於消極反抗了。他們發現現實和自己的教育之夢距離太大了,必須在應試教育的怪圈中旋轉,否則就會遭受家長的指責,人們的不滿,最好收起你那一套教育的烏托邦,回到可憐的現實中,為了生存麻木而機械地重複前人的勞碌,於是現實和理想的矛盾掩藏了,只是如此工作著。當然也有少數輝煌燦爛的人物。教育氛圍應該引起我們反思,為什麼要讓我們教師如此無奈地在平淡中工作,難道我們不需要激情烈火地點燃嗎?我們不願意在平淡中無奈地工作,我們同樣需要陽光燦爛,生機勃勃,我們不願意在灰色中流淚生活。

  20xx.09.25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5

怎樣的課才算是一堂好課?教師恰到好處點撥引導,學生充分發揮主體性,時間分配拿捏到位,課堂教學有效且高效等等。當我們的課堂用條條槓槓去維繫,用分分秒秒去評價時,“生命”價值的實現是否就顯得無從說起了呢?當然,我並不否認這些標準,但總覺得對於語文課堂來講,“有效”如何來定位?如何來表述?應該有關乎於心靈深處的東西。因為“課堂教學,不僅應該是有效率的,也應該是有靈魂的。”

今天在階梯教室聆聽肖川教授的講座時,“真誠”、“深刻”、“豐富”如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閃爍著光亮躍入了眼簾。沒有深奧的專業術語,沒有高屋建瓴的闡述,一改犀利的筆鋒,肖川教授用平和的言語,細膩地點評著閆學老師的一堂語文課。跟隨著這篇文章字字句句的鋪陳,我享受著一堂好課的魅力。

“真誠”,一個富有溫度的詞語。我想,課堂上,師生之間的對話,師生與文字之間的對話都是肺腑之言,而不是虛假的“真話”。學生不會為了迎合教師的意願,說誰都會說的套話,說違背心意的'話,說所謂的標準答案,說不會節外生枝的話,而是以一個擁有知識與經驗,擁有自身信念、價值觀、興趣與需要的生命主體站在文字面前,建構自己獨有的知識結構,情感體驗,精神樂園。教師不是課堂“外在的專制者”,命令、提醒、暗示學生根據教學的需要,圍繞教參的解讀,進行著看似波瀾不驚,實則扼殺學生主體生命感悟的教學,而是作為“內在於情境的領導者”,設計具有張力的問題,在開放的情境中與學生交流閱讀文字的“非常細膩的個性化的真誠的理解”。這些對話“都像是從你內心世界裡流溢位來的”,如花開花落,似雲捲雲舒,一切都因心靈正在舒展。

“深刻”,一個關照心靈的詞語。我想,“深刻”的東西往往會令學生記憶猶新。它不一定是一個啟示,一段深情,一則真理。“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上”,它有可能是“思維的警覺”,“理智的挑戰”,“認知的衝突”,情感的矛盾,甚至是價值觀的顛覆,肖川教授認為只要能喚起學生“驚異感與想象力”的,就體現了教學的“深刻”。反思自己的課堂,有多少是“深刻”的?的確,思維價值不高的問題,欠缺智慧的點撥,深度不夠的結語,無關痛癢的拓展,“深刻”少了根植的土壤。由於積累得不多,研讀得不深,思考得不透,四十分鐘變單薄了,膚淺了,偏頗了。在埋怨學生髮言不夠精彩,課堂氛圍缺少靈動的時候,我們是否也要反問一下自己:我的教學主題貼近學生嗎?我的教學設計觸動學生了嗎?我的教學語言感染學生了嗎?

“豐富”,一個感覺充實的詞語。我想,至於課堂上的“豐富”,不僅僅在於數量上的多,更在於形式上的多彩,精神上的博大,“讓學生的心靈盪漾其中”。

讓我們一起來做幸福教師吧!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6

在長達一個月的“我的夢想課堂”教學大比武中,為了實施課堂均衡,不讓一個孩子在課堂上落下,我專門就孩子參與學習的面進行了長期觀察,並做了詳細記錄分析。

現象:

從學生的參與感官看:

凡是讓學生動手做的教學環節學生參與面明顯高於讓學生動耳聽的。

舉例:六年級數學《抽屜原理》,在學生自己擺放“4支筆放到3個文具盒”的教學環節時,學生參與面100%,而當全班交流彙報時,學生的參與面就下降到70%左右,30%左右的.學生就不能進入認真傾聽的學習狀態。

凡是讓學生動口讀的教學環節學生參與面明顯高於讓學生動腦想的。

舉例:五年級語文《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凡是讓學生自己反覆朗讀的地方學生都能大聲朗讀,參與面100%,而讓學生思考“為什麼說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什麼意思”等問題時,學生的參與面就明顯下降。

從教師的專業情感看:

凡是教師投入情感多的環節學生參與面明顯高於教師情感投入低的。

舉例:兩個老師,同樣上一年級語文《四個太陽》,一個老師上課激情奔放,始終以自己的情感場吸引同學們,學生的參與面始終在90%以上。而另外一個老師,上課冷漠無熱情,講述得只是乾巴的知識點,學生無情趣,學生參與面只在50%左右。

凡是教師創設情景妙的環節學生參與面明顯高於教師不創設情景的。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7

盧梭有句經典的話叫‘天性為是’。就是說,孩子適合怎樣的發展是由他的天性決定的。教育是高度個性化的工作,必須配合每位學生所具有的獨特智慧組型,幫助學生逐步地瞭解自己內在的潛能與發展這些潛能的方法。為此,就有了下面的案例。

[案例一]故事大王馬珍妮

我們堅持每天“班級共讀”、“日有所誦”以及學生的“自讀”以及家庭的“親子共讀”,學生的知識視野開闊了,讀書的語感好了,特別是馬珍妮同學,那怕是上課發言,也往往是繪聲繪色、抑揚頓挫。

馬珍妮同學在自家小區的.繪本館裡辦有“借書證”,她每週都會借上四五本書來讀,如果本週借的書不夠讀時,她還會到繪本館裡去讀書,一口氣讀上好幾本才算過癮。她書看得多了,詞語積累得也多,講起故事來20來分鐘也不卡殼。如,一天,我的嗓子啞了,我們“班級共讀”時,我就請馬珍妮同學給同學們講故事,她講的是《萵苣姑娘》,她吐字清晰、口齒伶俐、聲情並茂地講述很是吸引同學們,剛開始喝水的、手裡拿著鉛筆、橡皮的也都瞪大了眼睛、伸長了脖子在聽。特別是,故事講完後,她還向同學們提出了一下問題:

1.萵苣姑娘是用什麼東西把巫婆帶到塔頂上的?(她自己的頭髮)

2.萵苣姑娘讓王子第二次來見她時帶幾條絲帶?(15條)

3.萵苣姑娘的頭髮被巫婆剪了沒有?(剪了)

4.後來,巫婆把萵苣姑娘帶到了哪裡?(荒野)

5.王子的眼睛瞎了沒有?為什麼?(瞎了,他被巫婆推下塔後被仙人掌的刺刺瞎的)

6.王子最後找到萵苣姑娘了嗎?為什麼?(找到了,他們結婚了,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案例二]領讀班長賈茵菲

我們班的賈茵菲同學,上課聽講專心,記憶力強,善於思考,上課發言積極。在家裡“親子共讀”也做得比較好,她的語感特別強。從上學的第一週就與眾不同,為此,被我任命為領讀班長。每天早、午讀,以及放學路隊,都是她領讀、領背。我們班在“校本經典古詩詞”展示時,就是她和陳涵領背的。特別是,在我身體不舒服時,她儼然一名優秀的小老師,在“班級共讀”時,給同學們讀故事聽。如《豬先生去野餐》,這是一個典型的“做自己最好”“我就是我”的故事。賈茵菲給大家分享完故事之後,也向同學們提出了幾個問題:豬先生要去幹什麼?(野餐)它想和誰一起去?(豬小姐)豬先生在去野餐的過程中,都遇到了哪些朋友?向它們各借了什麼?“(狐狸,借了尾巴;獅子,借了頭髮;斑馬,借了條紋)。豬先生第一次邀請豬小姐時,豬小姐為什麼沒有跟它走?(豬先生打扮得太嚇人了,像個醜八怪)最後,豬小姐為什麼又同意去了呢?(豬先生做回了自己)?

[案例三]多才多藝的陳涵

陳涵是我們班的班長,她不但人長得像個洋娃娃,而且還多才多藝呢!“元旦“聯歡會上,同學們齊唱“新年好”時就是陳涵用小提琴伴奏。六歲多的她,每天的課餘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的,拉琴、繪畫、跳舞、讀書、寫博等等。小小年紀的她,從上學期起,博文都是自己親手敲上的,這需要多大的耐心啊!另外,她上課聽講專心,師生、生生互動交流時,她發言積極;又由於愛看書、善於思考、做事認真、樂於分享,所以,她發言的質量很高,深得同學、老師的喜歡。

[案例四]眾多小詩人

1.梳出的詩人梳出的愛

我們“日有所誦”臺灣作家謝武彰的兒童詩《梳子》後,由於在這首詩中,“風是樹的梳子”、“船是海的梳子”兩句想象奇特,富有情趣,是仿編的好教材。為此,學生會背誦之後,我就讓他們嘗試口頭仿編詩句。第一步,以老師給出的“風”來編,由於難度相應較小,孩子們的發言很是踴躍,編出的詩句很是生動、形象,傳遞出深深的愛意。如,風是花的梳子,梳著花的頭髮。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8

在語文課寫字教學中,除指導寫字外,我認為利用好學生自身的資源也非常重要。因此,我利用寫字比較好的同學為有利資源,樹立他們為榜樣,讓同學們都來學習他們的長處,經常地組織他們進行欣賞。這樣,學生們既明確了榜樣的特點,又找到了差距。

班級中,有一位叫高園的同學,她的字寫得非常漂亮。因此我在同學們的心目中樹立了她為榜樣,這樣,在寫字課上我把她的作業拿給大家看,讓同學們進一步地瞭解她,瞭解她寫字的方法以及寫字的水平,讓同學們把自己的字和她的比一比,讓大家找到自己和高園之間的差距。在將她平時寫字的辛苦情況給大家介紹一些,最後作出這樣一個結論——經過自己不懈地努力,最終能夠取得好成績。而後,引導大家向高園同學學習,激勵同學們努力去做,每天都把自己的字和她的比一比,看一看自己進步了多少。在這一榜樣的'引導下,我們班許多同學的寫字水平得到了提高。

另外,還要多樹立一些有著不同特點的榜樣,讓孩子們有所比較,看到他們的優點。在我們班上,不止高園一個同學是榜樣,還有於小航同學、衛靈晨等等。於小航的特點是:書寫整潔,結構勻稱,基本筆畫寫得比較好。衛靈晨同學字的特點是:字型方正,落落大方。而劉佳棋同學字的特點是:結構嚴謹,筆畫優美。在課餘間,我會組織孩子們翻看他們的作業本,互相學習。讓他們明白自己的缺點,並從榜樣那裡找到補救的辦法。

我一直在鼓勵學生們學習“榜樣”,還要敢於超越榜樣,把字寫得更好。

在語文課寫字教學中,除指導寫字外,我認為利用好學生自身的資源也非常重要。因此,我利用寫字比較好的同學為有利資源,樹立他們為榜樣,讓同學們都來學習他們的長處,經常地組織他們進行欣賞。這樣,學生們既明確了榜樣的特點,又找到了差距。

班級中,有一位叫高園的同學,她的字寫得非常漂亮。因此我在同學們的心目中樹立了她為榜樣,這樣,在寫字課上我把她的作業拿給大家看,讓同學們進一步地瞭解她,瞭解她寫字的方法以及寫字的水平,讓同學們把自己的字和她的比一比,讓大家找到自己和高園之間的差距。在將她平時寫字的辛苦情況給大家介紹一些,最後作出這樣一個結論——經過自己不懈地努力,最終能夠取得好成績。而後,引導大家向高園同學學習,激勵同學們努力去做,每天都把自己的字和她的比一比,看一看自己進步了多少。在這一榜樣的引導下,我們班許多同學的寫字水平得到了提高。

另外,還要多樹立一些有著不同特點的榜樣,讓孩子們有所比較,看到他們的優點。在我們班上,不止高園一個同學是榜樣,還有於小航同學、衛靈晨等等。於小航的特點是:書寫整潔,結構勻稱,基本筆畫寫得比較好。衛靈晨同學字的特點是:字型方正,落落大方。而劉佳棋同學字的特點是:結構嚴謹,筆畫優美。在課餘間,我會組織孩子們翻看他們的作業本,互相學習。讓他們明白自己的缺點,並從榜樣那裡找到補救的辦法。

我一直在鼓勵學生們學習“榜樣”,還要敢於超越榜樣,把字寫得更好。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9

國小語文教學活動形式多樣,錯綜複雜,例如,聽說讀寫、觀察、想象、思維……都屬於教學活動,但是,課堂教學主要看師生的互動過程是怎麼樣的,教師是否保障了學習者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積極主動地佔有活動過程。活動方式主要有:

教學式學習活動。這是教師主導的學習過程。如教師導語染渲情境,調動學生的情趣,身臨其境地學習。這種學習活動方式的要點是教師採用的主導手段均要服務於啟用、維持或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狀態。

自學式學習活動。學生獨立進行的學習活動。如以自讀方式整體感知課文,學生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描寫了一件什麼事;或學生以圈圈、畫畫、評評(打批註)的操作方式自讀自悟某一部分文章內容。這種學習活動方式的要點應是學習者的操作活動(如圈圈畫畫,有感情朗讀,配樂誦讀等等)要與他的內部思維活動緊緊相連,相得益彰,使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始終處於主動進取的狀態。

互助式學習活動。生生之間進行的學習活動。這種學習活動的要點應注意對生生互助方法的指導。如教師佈置小組學習的.任務1)共同學習某個自然段(劃定學習範圍);(2)講一講你讀懂的內容,再把讀懂的部分有感情地讀出來徵求組員的意見(授予交流的方法);(3)把不懂的內容提出來,小組內討論解決等。佈置學習任務的導語要明確,易於學生操作,以調學生互助學習的方向,保證活動的效率。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10

布盧姆說過:“人們無法預料教學所產生的成果的全部範圍。沒有預料不到的成果,教學也就不成為一種藝術了。”我們的語文課堂,應注重學生的感悟和建構,再也不能“死水一潭”。有時是洶湧澎湃;有時應是波光粼粼;有時是“百舸爭流”。

現在,我們都已逐步認識到,錯誤也是一種寶貴的教學資源,是學生建構自身知識和能力體系螺旋上升中的一個插曲。在學生與教材、教師、學生和自身對話時,難免會出現一些錯誤。我們要巧妙地利用和發揮好“錯誤”這一教學資源,真正挖掘出蘊藏在錯誤背後的“富礦”,化錯誤為神奇,引導學生自主建構。

下面,以一位教師執教《送給盲婆婆的蟈蟈》一文為例,談談錯誤資源的巧妙利用。

當一位學生錯把書中蟈蟈的`叫聲“咯咯”讀成了“蟈蟈”時,引來了同學們善意的笑聲。常規的做法是老師馬上糾正一下了事。但是,這一位老師沒有輕易了事,而是大做一番文章,層層剝筍。

先是表揚:“喲,這隻小蟈蟈叫得多歡哪!他的叫聲與眾不同。同學們能不能學一學他的叫聲。”老師這樣一啟發,頓時,課堂裡蟈蟈聲響成一片。

二是體驗:“蟈蟈除了這樣叫之外,還會怎樣叫呢?”於是,同學們各種各樣的叫聲,匯成了一曲動聽的旋律。

三是啟示:“蟈蟈為什麼叫得這樣歡?”聯絡課文,學生自然而然地從蟈蟈歡快的叫聲中,感受到了幫助別人的快樂。四是糾正:“我們讀書時,還是應該按書上寫的讀。來,我們把書上寫的這種叫聲也讀出歡快勁來”。孩子們同樣也會興趣不減,都能讀出自己的情趣來。

你看,學生小小的一個錯誤,竟能生成出這麼多教學的資源。試想,這樣一來,哪位學生不願讀書呢?

在注重生成的課堂中,學生的生活經驗是被重視的,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被鼓勵的,學生的個人見解是被尊重的,學生的個人表達是被允許的。

這樣的語文課堂,就會成為師生髮揮潛力、表現個性、愉悅心靈、提升素養、充滿詩意的心靈歷程。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11

本文采用“詞串”的形式,向我們介紹了金秋水鄉富有詩情畫意的美景。全文讀起來琅琅上口,有韻有味,而文中精美的插圖更是與詞語一一對應,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把看圖、識字、學詞有機地結合起來。教學中,我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年齡特點,積極創設和諧的情境,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學習、感受和體驗。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要讓學生喜學樂學,就得千方百計地讓他們入境體驗。我們的家鄉--常熟,是水鄉,是個美麗的地方,本課一開始,我就讓學生介紹自己熟悉的家鄉,並利用多媒體展示了一系列家鄉的美景,為學生建構成一種語言環境,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反應,學生在充滿情趣的過程中走入了課文,開始與文字進行起對話來。

二、著眼於整體,克服乏味的串講分析。

我在精心設計“坐著小船游水鄉”這一個環節,通過播放水鄉錄影把學生帶入情境,讓學生講講讀讀詞串,想想:你來到了什麼地方?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有什麼感受?並把你認為最美的地方告訴大家。這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觀察、朗讀、理解、思維等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讀為主線,重整體感悟,重語感的培養。

語感是對語言文字的`感受力,它在人們的聽說讀寫活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得到的是整體的感受:煙霧瀰漫地金秋水鄉,荷塘邊隨風搖擺的蘆葦,荷塘裡的老菱、藕及一個個蓮蓬,夕陽西下歸來的一葉葉扁舟,火紅的楓葉,組成了迷人的秋景。通過朗讀再現了客觀景物、環境氣氛,他們透過這些詞語,彷彿看到秋天的水鄉,感受秋天水鄉的美麗。讀得多了,積累得多了,語感逐漸豐富了。他們讀到“金秋、煙波、水鄉”,就好像看到了水鄉特有的迷人秋景,讀到“菱藕”就有吞嚥的感覺,讀到“歸舟”就想到漁民們的收穫,為他們感到高興。這就是語感。我在進行朗讀指導時,較多地給予扶持,較多地安排了扶讀時間,先讓學生嘗試著自讀,教師範讀,特別難讀好的詞語,我還適當進行了領讀。範讀、小老師領讀、跟錄音讀,這些方法看似簡單,可對低年級孩子來說非常有效。

本次課堂教學,我嘗試去優化教學過程,追求活動化、開放化,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呈現出了活潑有趣的課堂教學氛圍。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12

略讀課文具有較明顯的獨立閱讀的性質。教材中安排的略讀課文,主要是引導學生把從精讀課文中學到的語文基本功,用於閱讀實踐,逐步培養獨立閱讀能力。因此略讀課文的教學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從內容上說,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理解即可,理解詞句不作為訓練的重點。二是從方法上說,教師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並且在讀中掌握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

略讀課文的教學要真正落實這兩點,我認為必須做到一個確立,兩個結合:

一、確立目標

每篇略讀課文的特點、內容、重難點、表達方式等都不同,目標的確立就沒有唯一性,教師可參照“閱讀提示”設計一兩個重點問題,也可從瞭解學情中產生,可以根據單元重難點確立,還可以從課文內容上歸納出,也可以是表達方法上的,不管從那一個角度確立目標,目的是讓學生真正體驗語文的豐富多彩,激起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例如我在教學《我的“長生果”》這篇略讀課文時,我是這樣設想的:這篇略讀課文是著名作家葉文玲的一篇散文,主要是回憶少年時代的讀書生活,闡明讀書的特有感受以及讀書對自己生活的影響,全篇情感真摯,層次分明。內容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緊密相關,課文語言不但精煉而且比喻貼切。因此在教學目標設計中,我根據閱讀提示和課文內容確立了這樣的問題:自讀課文,想想作者寫了童年時代讀書、寫作的哪幾件事,從中悟出了什麼道理?在讓學生結合寫作實際,談談寫作的體會嗎?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自悟,不僅理解了課文內容,而且激發了學生閱讀寫作的興趣。

二、導學結合,也就是教師的指導與學生的自學相結合

《語文課堂標準》指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在略讀課文的教學中,應面向全體注重引導,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自學積極性,參與主動性,加強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大膽放手讓學生按確立的目標自主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興趣,最擅長的方法學習,通過小組合作,全班交流,來取長補短,達到整體的完整。其次,重視朗讀和讀後感受,因為語文教學不是教師對知識的解析過程,而是學生對語言的感悟過程。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只是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在學生疑惑處、激烈的爭論處加以點撥、解疑。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感受深刻而豐富。

三、讀寫結合

每篇課文既是語文教學的例子,也是進行語文基本功訓練的憑藉。略讀課文有的故事性強,可讀性佳;有的離學生生活很近,學生容易產生共鳴;有的思想性很強,對學生有一定的指導教育意義。學生對這類課文閱讀興趣很濃厚,教師應該藉助學生的學習熱情,趁機進行讀寫能力的訓練。如學習《小苗與大樹的對話》後,要求學生課外採訪周圍愛讀書的人,列一個採訪提綱,學習課文的寫法,做一份放談記錄。學習《我的“長生果”》後,說說你的讀書體會或讀書故事,然後把你的讀書的感受結合具體的事例寫出自己的切身體會。這樣聯絡學生生活實際,加強略讀課文的教學與讀寫結合,讓學生把在略讀課文中學到知識、技能付諸實踐,使之有效地鞏固,使學生的綜合技能得以全面發展,使學生語文素養得以有效的提高。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13

語文是學生“精神培植”、“精神教育”的樂園。讓學生在美文中體驗美好的情感,在活動中體驗生活的滋味,獲得激動人心的個性體驗;讓學生能以寬鬆的心情為自由地讀自己喜歡的書,討論彼此關心的問題,自由地表達與眾不同的個性體驗,從而感受到課文字裡行間充滿著的情感,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情感。

一、在美中學。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這句話賦予了語文教學在培養學生的價值觀、審美觀方面的特殊使命,也決定了在語文教學中要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和情感品位。

1、入境品讀,感悟語言美

《雲房子》這篇課文用詞精美,語境生動,學生通過朗讀,把文中抽象的文字,變成具體的可聽可感的審美形象,讓感官經過反覆的審美實踐品味語言美,逐步完善學生審美的感知力。在精讀課文時,把“入境”與“品文”結合起來,藉助情境,品語言文字的內涵,培養學生的語感。

在學習第二自然段時,文中“有的像大冬瓜那樣傻傻地橫著,有的像花兒那樣美美地開著。有很高的大樓房,有很寬的大禮堂,也有一點點小的,小得只可以住進一隻小麻雀。”一句把雲朵寫得形象美麗。我就讓學生圖文對照,抓住關鍵詞句進行理解和感悟。

學生通過觀察、想像、品讀,體會到句子表達的形象性,感受到了雲朵的千姿百態之美麗,也體會到了小鳥活潑可愛與歡快的心情。

這樣,學生彷彿置身於雲朵之中學文,把觀察、想象、朗讀、品悟結合起來,就會感受到意境的美和語言的美,語感能力得到訓練。

2、想像感覺,領悟意境美

課文中充分地反映了自然美,通過那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在書聲琅琅中,學生真正感受到文中的小鳥的心境、優美的場景,那一幅幅美的畫面躍然眼前。通過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美感中的理性認識在想像中得到實現,在想像的推動下進一步豐富形象美。如在學完第二自然段之後,讓學生來通過想象也來造一造雲房子,然後體會自己造出了漂亮的雲房子之後是什麼心情?有什麼感受?由於低年級兒童用來理解和解釋周圍世界主要方式是想像和聯想,所以學生在之後的朗讀中能夠比較充分地表達出快樂的心情。其次,藉助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誘發學生的想像。例如,隨著學生的朗讀雲房子的樣子的句子,引導學生想像,做做動作,體會各種形態的雲房子的美麗,再讀一讀;展示小鳥在空中飛來飛去的快活場景,想象小鳥們激動的心情。每一環節,每一次多媒體手段的應用都使學生宛如身臨其境。這樣通過朗讀誘發學生的`想像,使學生領悟了雲房子的形象美。

3、“讀樂”結合,鑑賞意境美

著名特級教師李吉林說過:“音樂是一種抒情性極強的藝術形式。它通過樂曲中力度的強弱,旋律的起伏變化,以及節奏的抑揚頓挫,用直感的方式,使人獲得比其他藝術形式更為直接,更為豐富,更為生動的感受。”

在本課的教學中,多次採用的音樂來渲染課堂的氣氛,激發學生的情感,加深學生的體驗。用音樂的節奏、旋律將學生拉進課文的意境和情感之中,讓他們在文字與樂曲交匯的海洋中神遊。

如在小鳥開心極了的體會之中,一邊讓學生觀看多媒體中小鳥歡快飛翔的畫面,一邊仔細聆聽小鳥歡快的鳴叫,使學生充分感受鳥兒們快樂的心情。在學生們像小鳥一樣在雲房子裡飛來飛去的時候,配上了《白雲飄飄》的輕鬆愉快的曲子,通過文字與樂曲的雙重刺激,學生怎能不鑑賞出語言的聲律美、內容的意境美呢!

二、在玩中學。

低年級兒童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喜歡活動,因此,我們在本課的教學中注意讓學生動口、動腦、動手,引導他們玩玩、說說、演演,使他們感悟形象,學得快樂。

好動好玩是低年級學生學習的特點,在課堂上做適當的遊戲,能使學生注意力集中,有效地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

在學習第三、四自然段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充分體會小鳥們造出了形態各異的雲房子之後的快樂心情,我組織學生隨著抒緩的旋律模仿小鳥進行遊戲,在遊戲的過程中既加深了學生對小鳥快樂心情的體驗,又放鬆了學生們經過大半節課下來開始疲憊的身心。另外,在朗讀雲房子的句子時,讓學生加上動作進行表演,運用形象加深了學生對文字的理解。

三、在趣中學。

生動的課堂是學生學語文的快樂園地,豐富的活動是學生學語文的多彩世界,學生在自由開放的課堂中,學得有趣,學得主動。

在本課的教學中,在學完第二自然段之後,讓學生通過想象,學著小鳥動手用棉花貼出漂亮的雲房子,然後模仿課文中的語言來說說自己的雲房子,既能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利用圖畫來促進文字學習。學生興趣盎然,忙得不亦樂乎。這種貼貼畫畫的教學方法,符合低年級兒童好奇、好勝的心理特點,他們在創造性的貼、畫、說的過程中,調動了多種感官,全班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嚐到了獨立設計,自我創造,一吐為快的喜悅,從而營造了饒有興味的學習氛圍。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14

通過本學期的教學,我以為,我們千萬不能忽視學生學習語文的規律,千萬不能忽視教育教學規律,千萬不能忽視課程目標的三個維度。如果離開了實事求是,離開了全面地看問題,離開了變化發展地看問題,把什麼都來個一刀切,肯定是不行的。因此,新課程中的語文教學,盡力使學生具備以下基本素質是非常重要的:

1、對於國小生來說,以下八個方面的習慣首當其衝:

一、主動學習,刻苦學習的習慣;

二、細心認真、一絲不苟的習慣。

三、勤於動手、動筆、動腦的習慣;

四、大膽、大方、大聲說話,說普通話習慣;

五、愛惜書本文具的習慣;

六、好問的習慣;

七、在合作學習中積極參與的習慣;

八、規範、整潔寫字的習慣。

培養習慣,要悉心引導,嚴格要求,點點滴滴到位。舉例來說,培養學生的寫字習慣,要讓學生寫一筆好字,就必須要求有一定速度,必須規範、整潔地寫字。必須經常主動習字。

2、即具有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學習語言文字的激情。我認為,某種意義上說,語文是一種活態的,有生命的現象。更贊同一種觀點,語文課堂要成為生命成長的課堂。因此,離開了學生的感情——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感情,語文課是無法上的,至少是無法上好的。尤其在學習語文過程中,需要學生的真情和激情的投入,這樣才有利於語文課程目標三個維度的落實。也就是說。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必須進入“角色”,我們常說的:不動感情不讀書;拒絕偽讀等等,其實就是講的這個道理。這方面,需要引導,需要薰陶,需要結合習慣養成教育來培養。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讓孩子同語言文字傷了感情。這一點並非危言聳聽,這種可能隨時都可能發生,如:學生對教師教學方法的反感;機械重複的抄寫;教師對學困生的歧視等等,都可能導致這種後果。很好理解,試想,如果學生看了課表,某節課是語文,眉頭都是皺的,語文課還怎麼上?筆者在長期的國小語文教學實踐中體會到,學生對語文的情,來自於趣,要讓學生對語言文字有興趣,對美好生活充滿熱愛和嚮往。一旦學生對語文學習有了濃厚的興趣,感情自然也就產生了。並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求知慾有了,主動性強了,對老師的嚴格要求也能充分理解,並按老師的要求去做。教學效果自然好。最關鍵的一點,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愛,對語文學習的激情,都來源於教師對學生的愛。有種提法,筆者很贊成:用讓大愛溫暖課堂!

3、會讀書,即具有各種基本的`讀書技能。

一、學生要會朗讀,要動情地讀書;

二、學生要會默讀,要能做到默讀中注意力集中,不動指、不動脣、不回視,抓住主要內容等;

三、學生要學會快速讀和略讀、瀏覽。

四、學生要學會在讀中思考、質疑、解疑,學會在讀中圈點、批畫。會讀書,自然最首要的就是要求掌握一定數量的字詞。還有課外閱讀量的達到。這些,就應當說是個死任務了。當然,不同年段有不同的要求。與此同時,還要讓學生在讀書中學會說話,學會寫,學會交際。即具有一定的表達,交際能力,要求達到不同標尺下的能說、能寫和與人交際的的標準。

某種意義上說,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虛與實的關係。但務虛還要務實!即必須給學生打好語文基礎,為他們現在的發展,也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換句話說,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對立統一的,萬萬不可割裂開來。應當讓學生在學習語言文字的過程中,受到人文薰陶和關懷的同時,通過各種各樣的語文實踐活動來學習語文知識,習得基本技能,掌握學習方法,促進學生心理、人格、品德等方面的發展。一味突出工具性,就走上了老路;一味突出人文性,則從一個極端走到了另一個極端,也是違背辯證唯物主義原理的。因此,要萬變不離其宗:為學生的發展著想、著眼。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15

如果把學生比喻為一條魚,那麼興趣環境就像是大海,能使學生如“魚”得“水”般地自由自在地生活,學生的興趣就會進一步發展,學生學習寫作的信心和毅力就會增強。國小習作教學中如果能充分運用興趣效應,就能解決學生怕寫習作,或習作寫不好的問題。我們知道,習作興趣不會在學生中自然而然地產生,尤其在國小階段,它需要教師去組織、調動和引導。以下我就習作教學中的興趣效應談一些自己在實踐中的途徑和方法。

一、從生活中開掘源泉,啟迪興趣。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說:“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流之不盡。”可見,生活,是習作取之不盡的創作之源。生活實踐多了,感觸多了,學生才有所悟,才有所寫。可是,眾所周知,今天的國小生是家長的“小公主”、“小皇帝”,他們參與生活實踐的機會可謂少矣!沒有經歷,就談不上感受。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注重引導學生從生活中開掘源泉,鼓勵學生體驗生活,感受生活。如在母親節或“三、八婦女節時”,為媽媽做上一道香噴噴的菜餚或獻上一支康乃馨;在爸爸媽媽下班回來的時候,給他們沏上一杯熱騰騰的茶;利用節假日看望年邁的爺爺奶奶。我又與家長取得聯絡和配合,讓家長鼓勵和適當安排學生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動,如:燒菜、煮飯、洗衣服、拖地板、整理房間等等,讓學生感受勞動的`樂趣,豐富情感,為學生寫作開啟鮮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這樣,學生寫出來的文章才會生動有趣,而且有真情實感。

二、從閱讀中獲得感悟,培養興趣。

生活是習作的源泉,閱讀則是習作的基礎。老師要鼓勵學生課餘多閱覽各類書籍,在校安排時間指導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閱讀、摘抄、講演、交流等,讓學生學習書中準確、簡練、豐富的語言,錘鍊學生的思想,擴充學生的視野和知識。“日積月累,方能生悟”。如果說豐富生活,解決了寫什麼的問題,廣泛閱讀則可以幫助學生克服不會寫的困難。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重視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通過大量閱讀豐富詞彙,獲得間接知識經驗,為習作積累必要的語言材料及寫作技巧。為此,我認為教師要做到“五要”:

一要及時向學生推薦一些淺顯易懂,圖文並茂,情節生動,符合他們口味,並有利於他們身心健康的書籍。如:阿拉伯故事集《天方夜譚》,葉聖陶的《稻草人》,福笛的《魯濱遜漂流記》,高爾基的《童年》,朱自清的《背影》《春》《春天的故事》等等,讓他們快活地遨遊於書海,在生動曲折的情節和樸實自然的語言中找到樂趣。

二要鼓勵學生利用課餘時間觀看自己喜歡的動畫影視節目,如《西遊記》、《少年包青天》、《舒特和貝塔》、《動物世界》、《東方兒童》,以達到開闊視野、陶冶心靈、啟迪思想的作用。

三、要鼓勵學生堅持不懈地進行讀書積累。

蘇霍姆林斯基很早前就說過:“應該把讀書筆記作為作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建立在大量閱讀基礎上的讀書筆記,既是學生對所讀讀物產生感受和認識的文字記錄,也是一種表達能力的訓練。”所以在指導學生大量閱讀的前提下,鼓勵他們認真積累好詞好句,名人名言,優秀片段,以豐富他們語言材料的倉庫。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成立辦報小組,定期出版手抄報,展示風采,激發興趣。

四、要在正常的教學程式中,定時抽出部分時間,開展輕鬆愉快的讀書活動。

作為語文科任,我利用課前的三至五分鐘時間,讓學生輪流向同學講述自己最喜歡的一句話、最受啟發的一則故事、最重要的一則新聞、最感動的一件事、最佩服的一個人。天天如此,月月如此,這樣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知識,交流了感受,而且鍛鍊了學生膽量,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取得了一舉多得的效果。當然,如果是班主任則還可利用班會、晨會進行讀書活動的交流。

五、要指導學生認真閱讀,在課內課外讀物中積累寫作材料。

入選語文課本內的課文大都是名篇佳作。學習時,除了要求學生向作者學習怎樣觀察、認識自然、認識社會外,更重要的是向作者學習怎樣運用語言來表達,做好語言的積累工作。我在這方面要求學生做到兩點:一是每人備一本讀書筆記,隨身攜帶,對於課文中的精彩片段、妙詞佳句、成語格言等分別整理並在班內定期交流,相互觀察;二是要求背誦精彩片段和名言警句,這樣,背的多了,作者的語言就成了學生自己的語言,運用時就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