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人文素養 > 美文閱讀

國立中央大學有多牛

國立中央大學有多牛,歷史上的國立中央大學曾經是國內數一數二的大學,更是全亞洲排名第一和全世界排在前十名以內的世界名校。接下來看看國立中央大學有多牛。

國立中央大學有多牛1

如今提到亞洲最好的大學,人們總會想到日本、新加坡的大學。曾幾何時,中國有一所大學,綜合實力全亞洲第一,最後被拆分了十幾所大學,但如今很多仍然是985高校。

這所大學就是國立中央大學。這所大學是民國時期中國最高學府,也是當時所有大學中科系設定最齊全、規模也最大的大學。

可以這樣說,民國時期的中央大學是全國所有大學的執牛耳。大家熟悉的燕京大學、清華大學、以及後來合併的西南聯大,與中央大學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

燕京大學創始人司徒雷登曾在回憶錄《中國五十年》中評論,“國立中央大學是第一所現代國立高等大學,在當時也自然是最好的大學。”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悠久,從1902年張之洞、劉坤一等人創辦的`南大的前身三江師範學堂起,歷經兩江師範學堂、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立東南大學、第四中山大學、江蘇大學等幾次更名。

國立中央大學有多牛

1928年,這所歷史悠久的大學,被正式更名為國立中央大學。這所大學有多牛?教育部兩次評選的“聲譽卓著,具有特殊貢獻”的“部聘教授”45人中,中央大學就佔到了12人。

到了1945年,中央大學教授、副教授就達到了290人,講師、助教、研究院助理更是達到了300多人。為了讓教學質量上一個臺階,中央大學聘請了很多大家前來任教,比如馬寅初、徐悲鴻、聞一多、張大千等。

資料顯示,國立中央大學於1948年超越日本東京帝國大學(今東京大學),位居亞洲第一,這是中央大學最巔峰的時刻。讓人遺憾的是,這座大學在1949年便走入了歷史。

1949年8月8日,隨著南京的解放,國立中央大學正式更名為國立南京大學,一個新的時代即將來臨。1952年國家對國立南京大學進行院系拆分調整,最終的結果是這樣的:

文理學院變拆為南京大學;工程院部分院系拆為東南大學;工學院水利系拆為河海大學;

工學院化工系拆為南京工業大學;師範學院拆為南京師範大學;農學院拆為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林學系拆為南京林業大學;氣象工程系拆為南京資訊工程大學。

拆分出來的這八所大學,裡面不凡“211”、“985”高校。毫無疑問,這些大學都是一流的大學,可與曾經的國立中央大學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

國立中央大學有多牛2

談到中國現代大學的起源,大多數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是“史靜大學堂”,即中國最高學府之一的北京大學,但實際上,第一次在南京成立的是“國立大學”。

當時的著名學者胡適在當時的大學演講時說:“北大早已不是北大了”,而CUHK“經費比過去的北大多三倍以上,人才也更多。希望大學的同仁們擔起北大的責任,為文化創新激烈奮鬥,成為全國文化中心。”

國立大學國門四牌樓正門國立大學,國門四牌樓正門

有一次無意中翻開一本書《民國上學》,書中形容國立大學是“無與倫比的超級大學”,“有著純正的貴族血統”。或許這些形容詞對於今天的“清華、北大”也是恰如其分的。

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當我們回望一百年前的舊中國,足以讓當時的中國人以擁有這樣一所大學為榮。

國立大學起源

讓我們把目光轉回100多年前的中國…1894年,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戰爭中戰敗,從此失去了亞洲大國的地位。此後,開始進行大刀闊斧的教育改革,以“史靜大學堂”、“北洋大學堂”、“三江師範學堂”為代表的新式學堂開始登上歷史舞臺。

1902年,晚清重臣、兩江總督張之洞在南京創辦三江師範學堂。建校之初位於明代國子監舊址,這也是國立大學建校之初有點貴的原因。

從1902年到1928年的幾十年間,國立大學正式成立。國立大學幾經更名,包括南京師範大學、國立東南大學、國立第四中山大學、江蘇大學等。最後,國 民 政 府行政院將學校命名為“國立大學”,結束了“改名風潮”。

至此,國立大學成為當時中國綜合性最強、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大學,設有8個學院、34個系,已形成完整的工、農、文、法、師、商、理、醫等學科體系。

國立大學規模巨集大,離不開充足的經費。當時財政部每年撥款約161萬元,校園內的建築、圖書、儀器裝置等花費近190萬元。這個圖書館有40多萬本書,一半是中文,一半是英文。

單看這些數字似乎不足為奇。我們來和1934年的國立武漢大學比較一下。當時國立武漢大學要建學院樓,預算40萬左右,但國 民 政 府只撥款20萬,學校又用了庚子賠款中的12萬。

最後,平漢鐵路局連續10個月補貼8000元,補足剩餘的8萬元。這樣,國立大學的地位可見一斑。

如果說政府重視國立大學的繁榮發展,大量的教授和學生更是讓當時的社會認可了國立大學。1934年,北京大學只有56名教授,清華大學有87名教授,國立大學有200多名教授,國際知名的協和醫學院只有十幾名教授。

重慶國 民 政 府時期,教育部評選出兩個有聲望和特殊貢獻的& # 34;系教授& # 34;45人中,有12人被國立大學選中,佔總數的四分之一以上。

國立大學的年度支出、院系數量、學生人數和教師人數幾乎相當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交通大學和浙江大學的總和。

抗戰初期,全國大學聯考& # 34;在統招中,有近三分之二的考生將國立大學作為第一志願填報,甚至很多高校合併後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都不如大學。

評價一所大學的成功與否,除了與國內同類大學進行比較,還需要國際社會的認可。

國立中央大學有多牛 第2張

1948年,英國牛津大學致函當時的國 民 政 府教育部,確認從國立大學、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武漢大學、國立浙江大學、私立南開大學、協和醫學院取得文理學士學位。

平均畢業成績在80分以上者,可享受牛津大學的“高階地位”,即免除9個學期學習中的3個學期。

當時許多學者稱國立大學為“遠東第一大學”。

國立大學學術成就至1947年,國立大學教職員工已達1266人,學生人數達4066人。

同時還擁有豪華的師資陣容:在中國文學方面,有黃侃、王博臻、胡小石、武媚、範;西方文學有吳龍、梅光第;藝術方面,有徐悲鴻、陳之佛;教育心理學中有陳鶴琴;

哲學上有湯用彤;建築學上有劉敦楨和楊廷寶;土木工程有茅以升;地理地質方面,有竺可楨等等……

在國立大學這個平臺上,你不知道誰會來講課,誰來給你講課。在這裡你幾乎可以學到最頂尖、最權威的民國學術知識,而且還邀請過樑啟超、杜威、羅素這樣的人親自演講。

更想不到的是,就連印度大文豪泰戈爾也來這裡講學,民國著名詩人徐志摩當時就為他當翻譯。可以說,民國第一學府——國立大學,傲氣霸氣,其無與倫比的超豪華大師陣容無與倫比,即使放眼當今中國一流的高等學府!

令人驚訝的是,國立大學只存在了22年,從1927年5月20日到1949年。1949年8月8日,國立大學正式更名為國立南京大學,次年更名為南京大學。1952年,在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南京大學調整了工科、農學、師範教育等部分院系,後與創辦於1888年的金陵大學文理學院合併,仍定名為南京大學。

校址由四牌樓移至鼓樓金陵大學原址。原南京大學工學院併入多所學校的部分院系,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在四牌樓原址成立。

標籤:中央大學 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