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娛樂頭條 > 爆料

中國電影應該多元化:文藝片票房慘淡 市場被忽略

爆料1.01W

現階段中國的電影新的起色不少,但是商業片居多,受歡迎的程度也是最高,但是每年上映的很多文藝片卻不知何去何從。

中國電影應該多元化:文藝片票房慘淡 市場被忽略

前些天,聽聞由王全安導演、曾斬獲2010年柏林電影節銀熊獎的《團圓》在國內公映的訊息,本來興致勃勃地想去影院為優秀國產片捧個場。然而查過影訊之後,一番熱情卻被澆了一盆冷水,偌大的北京城,僅有5個影院放映該片,而且基本都安排在早上或深夜的冷門場次。由於地點較遠,且需抽出專門時間才能前往觀看,最後只得悻悻作罷。

像我這樣的影迷估計不在少數,不是不想去看,只是被院線的歧視性排片策略拒之門外。場次本就少得可憐,想看的觀眾又因地點、時間等條件限制而看不成,這部電影的票房慘淡自然是可想而知。票房的失利正好可以成為院線減少排片的一個光明正大的理由——文藝片沒人看,放了也是賠錢,當然要減少排片場次,多放能賺錢的商業大片。而恰恰因為場次少,票房必然提不上去,久而久之,文藝片在商業院線難受青睞就形成了一個惡性迴圈。

文藝片失寵於院線大多被專業人士歸結於院線的逐利性而大加批判,認為院線不應該光想著賺錢,而應該負起一些社會責任,通過排片側重等方式對觀眾的審美取向加以引導。但我以為不然,因為電影院畢竟是商業而非公益機構,作為一個商業機構,自然要以贏利為首要考慮,這是無可厚非的。因此問題的重點不在於院線逐利而行,而在於他們的逐利行為是否是基於科學的市場調查和判斷。

除了只把看電影視為一種休閒方式而隨意選擇影片的普通觀眾,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其實還有著相當一批熱愛電影、以博覽佳片為樂事的資深影迷,這些影迷往往有著獨到和深入的欣賞口味,院線力推的商業大片不管宣傳做得如何天花亂墜,排片如何密集,如果沒有真材實料,僅靠些火爆場面或明星陣容,也很難引起他們的興趣。

與廣大普通觀眾相比,資深影迷們的確屬於小眾,可是就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來看,這些小眾也足以構成一個足夠龐大的市場。比如數月前崔健演唱會紀錄片《超越那一天》在北京上映時,寥寥可數的幾個場次都幾乎爆滿,還有不少沒看上的人通過微博、豆瓣等發出求票資訊。中國電影資料館和當代MOMA百老匯電影中心這兩家經常播放藝術電影的影院現在也吸引越來越多的關注,經常有些優秀的中外藝術片能引起一票難求的盛況。

再者,文藝片也並不就是晦澀難懂、曲高和寡的代名詞,很多經典的文藝片佳作也有著優美動人的畫面和引人入勝的情節,其精彩程度並不遜於某些商業大片,只不過是比之商業片,它具有更多的思想、個性和人文情懷。如果不是院線一廂情願地將其束之高閣,想來它也應該能夠吸引到越來越多的知音。所以,不是文藝片就一定沒市場,而是要看院線有沒有注意到這個市場,又想不想要這個市場。

希望中國的電影可以越來越多元化,俗話說的好,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要多元化,才會發展的更好。

熱點推薦:baby跑男同款面膜在天貓遭瘋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