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娛樂頭條 > 影視

演員王正軍電視劇之孽債 看舊上海知青的悲歡離合

影視3.11W

演員王正軍電視劇之孽債 看舊上海知青的悲歡離合

《孽債》是上海電視臺於1994年拍攝的20集電視連續劇,根據作家葉辛的同名小說改編。由葉辛編劇,梁山,夏曉昀導演,黃蜀芹總導演,王正軍,趙有亮,嚴曉頻,王華英等主演。講述五個孩子從西雙版納到上海尋找自己親生父母、多年前返回上海的知青的經歷。本劇於1995年在上海電視臺以滬語播映,創下了42.62%的超高收視率。此後,《孽債》被多家省級電視臺轉播,但由於政府介入,滬語版播放被停止,而改用普通話版。直到2005年,作為該劇播出10週年紀念,上海電視臺才獲得特許重播滬語版。幕後製作該劇10年前播出時,上海電視臺曾因播出“群星愛心演唱會”節目而把《孽債》停播一天,儘管事先電視臺多次打出字幕向觀眾說明,但觀眾根本抑制不住強烈的收視渴望,不少人打電話詢問電視臺,並說明只要當晚播,再晚也沒意見,上海電視臺當時不顧整整200萬元的廣告損失,將每晚播一集改成兩集,這才讓觀眾解了饞。據悉,其收視率也創下了當年的“上海最高”,與其同期播映的《三國演義》在其衝擊下,由15%降為8.6%。

演員王正軍電視劇之孽債 看舊上海知青的悲歡離合  第2張

劇情簡介那是一個時代,幾十萬熱血知識青年響應號召奔赴雲南邊疆。十年一夢,大返城的洶湧狂潮又把他們捲回城市。在邊疆,他們拋下的不只是紅土地、流沙河。橡膠林……還有他們的青春情懷和愛情結晶——孩子。歲月荏苒,光陰似箭。歷史走到了九十年代的今天,孩子們長大了,懂事了。有的隱隱約約知道了自己的生身祕密。於是他們中一些膽大的便呼群結伴,瞞著養父母偷偷踏上了開往上海的列車,去探究自己的生命奧祕,尋找生養了自己,又拋棄了自己的親生父母。然而,上海的親生父母都有了新的家庭,新的兒女。千里尋父的孩子們哪裡知道,他們的到來就像一枚枚炸彈,將給父母的家庭掀起多大的衝擊波瀾。

演員王正軍電視劇之孽債 看舊上海知青的悲歡離合  第3張

劇集評價“從今天的眼光來看,《孽債》正是將自己的不負責任歸結為政治,讓自己的責任一筆帶過,再用大城市的優越感,居高臨下地探討愛情,心理還十分坦然,集體的推卸責任是最可怕的。”上海群眾文化學會副會長、復旦大學教授顧曉鳴對《瞭望東方週刊》表示,“今天再看《孽債》最熟悉的是什麼?除開對知青經歷的懷念,那就是大城市的優越感仍然十分熟悉。”15年前創作了《孽債》,現任中國作協副主席葉辛表示,上海的優越感,來自於1962年戶口制度管理起來以後,城市人成了一個超穩定結構,上海人就是上海人,外地人進不來。而這時上海在經濟上橫掃全國,上海貨讓全國各地的人為之追逐,此外,交通管理、城市衛生等等都遠超過全國其他城市,上海人的驕傲是完全有理由的。在顧曉鳴看來,“孽債”不是“債”,是大城市的優越感,這使他們對自己的愛人、孩子不負責任,並心安理得地為自己開脫。顧曉鳴進一步表示,這是現代人藉助文化,來救助自己的負罪感,用文學的方式來推卸社會責任,用廉價的方式來推卸對待愛人、人生和貧困地區的人們的責任心,消除了愛,心安理得過所謂的文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