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娛樂頭條 > 綜藝

京劇李小春資料簡介 緬懷一位為京劇藝術獻身的大師

綜藝2.16W

京劇李小春資料簡介 緬懷一位為京劇藝術獻身的大師

屈指算來,李小春離開人世已有二十個年頭了。 二十年前的1990年年底,首都北京隆重舉辦了徽班進京200週年紀念活動;黨和政府很為重視京劇藝術的發展前景,也很為關注京劇事業的後繼有人問題。 一場熱烈而持久的紀念活動,所產生的巨大而深遠的社會影響,到了二十年後的今天,已讓京劇業內外人士、包括廣大觀眾,看得頗為清晰了;最為明顯的當屬京劇的“申遺”成功、五屆研究生班的開辦和一代青年京劇演員的崛起。 然而,這一切都與李小春的離去顯得不那麼搭調了;冥冥之中,李小春似乎就是那樣一種命運,抑或也是與這二十年間“京劇的春天”無緣。也是一種巧合,恰恰是在1990年7月29日這一天,北京的紀念活動正在緊鑼密鼓籌備中,而承載著李小春病體的專機已經飛臨首都上空,他沒有氣息了,悄然離世;這塊曾經讓其生於斯、長於斯的京劇熱土,最終還是沒能接納異鄉飄零的遊子之身。美國總統卡特上臺祝賀演出成功。他除演《三岔口》、《武松》、《馬超》、《挑滑車》、《長阪坡》、《鐵公雞》、《野豬林》、《獵虎記》、《十八羅漢收大鵬》、《智激美猴王》等武生戲外,亦演《失·空·斬》、《擊鼓罵曹》、《定軍山》、《將相和》、《四郎探母》等老生戲及現代戲《紅燈記》、《智取威虎山》等。30多年間,演出劇目近百出,曾被選為全國政協委員。

京劇李小春資料簡介 緬懷一位為京劇藝術獻身的大師  第2張

1951年,13歲時,正式登上京城舞臺,始演開蒙武戲《乾坤圈》《夜奔》《蜈蚣嶺》,行家無不讚賞,戲迷奔走相告,欣慰人才輩出,祈求“福來”藝壇,展望小春未來,憧憬京劇輝煌!1956年,18歲時,主演新編歷史劇《戚繼光斬子》(李萬春演戚繼光,毛世來演戚夫人,李慶春、毛慶來同演倭寇),赴滬《人民大舞臺》公演,一炮走紅,謝幕達七次,青年戲迷,蜂擁臺口,激動地高喊“李小春好!”1957年,19歲時,國家派他與杜近芳、關肅霜、紅線女(粵劇名家)等人同赴莫斯科參加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主演《哪叱鬧海》榮獲金獎。1960年,22歲時,赴滬《天蟾舞臺》公演,最佳的文戲是《戰太平》《擊鼓罵曹》,最棒的武戲是《三岔口》《銅網陣》,最紅火的大戲是《野豬林》,還主演了新編現代戲《八一風暴》,聲譽雀起,萬眾矚目。

京劇李小春資料簡介 緬懷一位為京劇藝術獻身的大師  第3張

李小春(1938~1990),男,京劇武生、文武老生演員。河北雄縣人。學名菊申,乳名福來,祖父李永利。為李萬春之長子。自幼受祖父及父教益,並得舅父李少春傳授。後於鳴春社學藝練功,打下了堅實的功底。他文武兼備,11歲出臺即紅。1951年參加北京京劇一團,後改為為北京新華京劇團。隨父及徐東明、徐東來演於首都實驗京劇團、北京市京劇一團、新華京劇團,直到赴西藏、內蒙古,演於京津滬、河北、山東、東北及江南各地,頗受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