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玩物志 > 時尚腕錶

為什麼就連勞力士也從不宣傳自家表多精準?

研究一輛車,你或許會從百公里加速開始。買一臺手機,你會得到預計電池壽命和記憶體的資訊。而買一塊表,你很難把握它到底應該有多精準。

當然,你可以把你的表拿給一個表匠去測試你的評級結果或者用你自己購買的裝置來檢測,那麼為什麼多數的腕錶品牌並不引以為傲地宣揚他們的表有多精準呢?

為什麼就連勞力士也從不宣傳自家表多精準?

有表迷會說,這個我不認可,你看真力時不就宣傳了自家的新機芯可以達到日差0.5秒,計時碼錶精準到0.01秒嗎?

真力時在機芯上的過人之處實屬有目共睹,勞力士迪通拿都曾用過真力時的機芯作為承載。但針對更多的其他品牌而言,真的有在精準上蓋以宣傳口號嗎?

為什麼就連勞力士也從不宣傳自家表多精準? 第2張

有一點必須要表明清楚的是每個品牌都有自身“特長”。而在實際應用當中,可能的確是“長了”,但算不得“持久”。

準確的說,一塊機芯無論如何複雜,打磨程度到了哪般境界,最終還是會要回到“耐用”的。但是,在這個產業,宣傳資料一直在“記時法和等時性”(和其他相關的概念)這些內容上做文章,製表商不應該更負責一點並告訴我他們掛在嘴邊的看起來很酷的這些術語和技術創新在現實生活到底意味著什麼?

為什麼就連勞力士也從不宣傳自家表多精準? 第3張

我舉一個例子。對於陀飛輪,我的定位是“極致的機械藝術”。

在逛某些瑞士品牌且喜歡生產昂貴陀飛輪時計的公司通常喜歡“提醒”客戶,陀飛輪是亞伯拉罕-路易•寶璣早在18世紀發明的,用來抵消擺輪來自重力的負面影響,因而理論上來講可以提高時計的精準度——別忘了,那時的時計通常是一面鍾。

為什麼就連勞力士也從不宣傳自家表多精準? 第4張

一般來說,製表商不會再往前一步,透露這些陀飛輪表的“效能資料”。

你花幾十萬新買的陀飛輪機械錶會比僅僅幾萬沒有搭載陀飛輪的表更準嗎?

很多情況下,並沒有。陀飛輪的表外觀一定看起來更高大上,但是為什麼難以擁有常規機芯的準確性?

為什麼就連勞力士也從不宣傳自家表多精準? 第5張

實際上,陀飛輪確實可以起到提高效能的作用,但侷限在包括(一般是靜止)擺輪垂直排列在內的這種情況下。在腕錶上,陀飛輪很難實現,因為佩戴者一直在以各種方式移動其手腕。

所以奢侈錶行業喜歡分享陀飛輪設計之初的傳奇歷史而省略了在大多數現代腕錶上最好的陀飛輪通常勉強跟普通時計一樣準這個事實——儘管運轉看起來更“酷”。

為什麼就連勞力士也從不宣傳自家表多精準? 第6張

為了擁有這種“酷”...我本身也有多塊陀飛輪腕錶。

為什麼就連勞力士也從不宣傳自家表多精準? 第7張

有關陀飛輪表的這個軼(yì)事只是腕錶品牌問題的冰山一角,腕錶品牌花如此多的精力和時間來暗示他們的表表現如何優秀,但是對其腕錶的效能問題卻一直含糊其辭。

不過,這也不是普遍的現象,我也沒有打算暗示製表商從不宣傳精度的承諾。精密時計機芯天文臺認證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根據天文臺認證標準,機芯認證測試必須控制在-4/+6秒一天。

為什麼就連勞力士也從不宣傳自家表多精準? 第8張

也有別的機芯和裝好錶殼的認證,比如日內瓦印記和其他一些。像在2015年時,勞力士和歐米茄都宣佈他們兩家都會內部檢測自家生產的機芯。兩家人家提供的新測試都很獨特,但是在許多方面都承諾天文臺檢測標準或更高標準的精準度。

為什麼就連勞力士也從不宣傳自家表多精準? 第9張

理性地看,天文臺認證說他們每年認證的機芯為1600萬枚(要補充的是天文臺認證也認證石英機芯,這部分的數量每年只有幾十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是根據瑞士鐘錶工業聯合會的資訊,瑞士在2014年共出口了約8100萬枚機械腕錶。

為什麼就連勞力士也從不宣傳自家表多精準? 第10張

意味著19.75%或1/5的瑞士造機械錶都通過了天文臺認證。加上其他機構的認證,瑞士產腕錶的大概22-23%都通過了某種精密時計認證。

為什麼就連勞力士也從不宣傳自家表多精準? 第11張

然後,一塊非常準的機械錶大概1秒每天。也就是說如果你的機械錶偏差為30秒一個月,那麼還是非常精準的表。還有許多其他東西可以影響精度。這些變數包括溫度、磁性和錶殼(當然也意味著機芯)的實際朝向以及發條上到什麼程度,因為力矩的差異對腕錶機芯的調教系統影響最大。

為什麼就連勞力士也從不宣傳自家表多精準? 第12張

上述各種因素也是腕錶行業不想公開承諾精度的很好理由:因為即便是高精度的表如果在錯誤的環境下也可能測出的結果很差。可能負面影響機械機芯精度的因素實在太多了。這是大多數品牌不想宣傳其腕錶精度方面的承諾的一個主要原因——評測結果太容易變化了。

為什麼就連勞力士也從不宣傳自家表多精準? 第13張

把這個概念往更大的商業環境來考慮並保障和服務這些因素。一旦一個腕錶品牌對精度作出承諾,而他們家的表沒達到承諾的水平,消費者就會感到不安並且想要求維修服務——在保修期內,就消費者而言這是比較理想的。

這正是腕錶品牌所不想的。就品牌而言,保修服務對他們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但是他們又必須忍受,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題。

為什麼就連勞力士也從不宣傳自家表多精準? 第14張

比如:品牌承諾日差5秒,但實際使用中達到了10秒的誤差(其實是合理的機械誤差值),但如果消費者認為跟“承諾”誤差相距太大,必須要求“解決”....如何辦?同時,頻繁對拆表所帶來的隱患,又如何辦?

因此,我猜想他們會盡可能減少可能導致他們必須提供維修服務的原因。

為什麼就連勞力士也從不宣傳自家表多精準? 第15張

在20世紀70年代,人們早就開始適應機械錶,各家公司都有動力宣傳其效能。因為多數售出的時計都採用類似的技術型別,要比較一家產品與競爭者的產品要容易很多,各品牌要鼓吹自家產品的相對錶現效能也更舒服。

儘管那時你也看不到有關精度的廣告,但是消費者整體感覺越是精良的機芯精度越高。通常,也是事實,消費者自己去發現他們自己最相信的品牌,比如現在的勞力士。

為什麼就連勞力士也從不宣傳自家表多精準? 第16張

花大價錢購買“效能優良”的表,這種需求最終導致電子石英機芯大規模生產的到來,開始發生是在70年代,到80年代,基本上已經超過機械錶行業。

我這麼提是因為電子石英錶遠比機械錶精準。好的機械錶精度在幾秒每天的範圍內,一款簡單或標準的石英機芯表可精準到幾秒一月。更好一點的石英機芯從過去到現在精度都還要更高。

為什麼就連勞力士也從不宣傳自家表多精準? 第17張

便宜的石英錶比非常昂貴的機械錶表現更好,即使在今天也是這個情況。因為,傳統的機械錶還沒有主流石英錶準,我想許多傳統腕錶品牌宣傳他們的精度等級有點尷尬,因為一塊100元的石英錶的精度都要遠遠高於一百萬的超級奢侈時計的水平。

為什麼就連勞力士也從不宣傳自家表多精準? 第18張

老鄧說表:

腕錶行業的人常說“人們戴錶不再是為了看時間。”某種意義上,這是事實,因為不用再完全依賴腕錶來看時間,我攜帶的電子裝置提供隨時可檢視時間的時鐘——如我的手機。人們戴錶不是為了看時間這個理念造就了腕錶製造單位的一種文化,他們對於效能優秀的產品的性趣更弱,而更注重賣工藝、新意和奢華。你們覺得呢?

全球名錶資訊互動平臺

致力於鐘錶文化傳
做專業的鐘表媒體

為什麼就連勞力士也從不宣傳自家表多精準? 第19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