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享受生活 > 家居生活

什麼是騎樓呢

騎樓是一種近代商住建築,建築物底層沿街面後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間的建築物。作為一種典型的外廊式建築物,騎樓的淵源最早可上溯到約2500年前的希臘帕特農神廟,那是雅典衛城的主體建築。

什麼是騎樓呢1

現代都市越來越繁華擁擠,建築用地不夠,所以商住混合的樓宇越來越多。基層是商鋪,用於商業經營,而上層是家用住宅。這種建築雖然是在當代社會才開始迅速發展的,但其源頭仍可追溯到風水建築學上,我們稱之為騎樓。騎樓的樣式融合了中西方的建築文化,尤其在嶺南地區,是主要的建築形式。

什麼是騎樓呢
  

騎樓在什麼地方最常見?

騎樓的樣式是適應亞熱帶氣候而建的,不但能夠避風遮雨,暢通空氣,同時適應了亞熱帶地區,尤其是我國嶺南這樣的商業繁榮地帶的商貿需求。在我國廣東、廣西、福建、海南等地有很多這樣的建築,成了當地的風景標誌。進入現代商業社會後,騎樓借鑑了西方的建築樣式,兩相融合,成了今天各大城市商貿區最常見的.建築式樣。

騎樓對辦公樓有什麼風水影響?

騎樓是商業住宅,很多公司都在那裡設定辦公室,這是經濟社會產生的現象,無可厚非。但是從風水學上看,辦公室主管的房間是不能放在騎樓上的,只能供一般職員辦公用。主要原因在於騎樓下面是通道,人來人往氣場非常亂,這樣會干擾主管的決策。還有就是商住兩用的房子,這種騎樓如果設計不慎,老闆辦公室、錢櫃、神位之類的可能會在上方樓層的廁所下面,這也是一個很不好的風水。

什麼是騎樓呢2

新華月報第6期寫道:“弄堂口上空,離頭頂不太高的地方,懸掛著一座跨街騎樓。”

這裡的騎樓,其存在形態為“懸掛著”,可初略窺見其建築特點,即是一種下層中空的外廊式建築物,因其跨人行道很像騎於之上,因此被稱為“騎樓”。

這種建築物多出現在廣粵、閩南等華南地區,在不同的地方稱呼也有所不同,如在粵語中叫“騎樓”或是“露臺”、在閩南語中叫“亭仔腳”,而在潮州話中又被稱為“五腳砌”。

雖然名稱不同,但其建築形態大同小異,呈現出一種帶有地方特色的風情。

騎樓

騎樓成因:中歐碰撞出的“混血兒”

騎樓並不如中國傳統的亭臺樓閣一般,是中國的本土建築,事實上,騎樓最初是一個舶來品,屬於“歐亞混血兒”。

又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結合中國本土的氣候、社會文化等因素,逐漸演變成今天這樣一種“商住”兩用的特色建築。

而騎樓的成因,分為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各自對其形成起不可或缺的作用,沒有外部因素,騎樓可能根本不會出現,沒有內部因素,騎樓即使出現在中國也會被其餘中式傳統建築擠壓生存空間,難以保留下來。

1、外部因素:英國殖民者廊房傳入

騎樓這種建築形態的淵源,最早可以追溯到約2500年前的,作為雅典衛城主體建築的希臘“帕特農神廟”,帕特農神廟採取“多克式”的建築風格,整體由46根高達34英尺的大理石柱撐起了神廟。

現代意義上的騎樓雖然在外形上與其相似,建造觀念卻有所不同,最初起源於英國殖民者在南洋建造的“廊房”,用意也不是在於模仿古希臘的建築風格,而是方便留出空間給外籍商人做生意。

這種偶然誕生的建築很快在東南亞國家風靡起來,以致於鴉片戰爭以後,這股建築風潮也傳入了中國,中國第一批騎樓始建於1878年,位置是在開放程度最高的香港地區。

英國廊房

2、內部因素:加入中國傳統文化

有了香港地區的成功經驗,內地的官員也紛紛引進騎樓,著名的支持者有晚清名臣張之洞,首先提出了在廣州建造類似的“鋪廊”,以發揮其已得到驗證的優勢。

傳入中國以後,中國建築家首先對其進行改造的是建築結構。

華南地區降水豐沛,常常因為城市規劃不當而造成城市內澇,因此,中國的騎樓設有“水門”。水門的功用就是供人們在洪水時出入街市。

其次,中國工匠還對騎樓的裝飾進行了本土化,取代那些具有異域風情的圖案花紋的是極富中國意味的“百鳥朝鳳”、“雙龍戲珠”、“梅蘭竹菊”等。不僅中和了騎樓的異域感,也寄託了美好的象徵意義。

什麼是騎樓呢 第2張
  

閣樓水門

在騎樓的所有裝飾中,最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當屬“花牆頭”,有一句話說“花牆頭風雲變幻,騎廊裡光影交錯。”

說的就是花牆頭在騎樓中的代表性,其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的匾額,不僅刻有精美的浮雕,下方還寫有極具韻味的`對聯。

騎樓的本土化使其更好地融入中國民眾的生活中來,歷史無其他傳統建築悠久但仍作為地方特色保留下來。

商住兩用房,誕生特殊的生活哲學

騎樓誕生之初就是為了給商販們提供經營空間,因此商業功能作為騎樓最本質的功能一直被保留下來。除了最基礎的商業功能以外,騎樓因其建築特殊性和樓群性,也衍生出了許多附屬功能。

1、商住模糊的界限

騎樓上樓下廊,剛好具有雙重屬性,即商用屬性和居住屬性。

對於居住在樓上的人來說,騎樓可以幫助他們抵禦洪水或者內澇的侵襲,同時由於底層中空,因此通風性較好,滿足了炎熱潮溼的華南地區的需要,與雲南地區的吊腳樓有異曲同工之妙。

吊腳樓

而對於底層的商販來說,商業活動的空間更大,他們與住戶形成了一種互不干擾又和諧共生的奇妙關係。

不僅如此,騎樓還為行人或是顧客提供了遮風擋雨的廕庇,假使是在豔陽高照的炎熱夏日,則又變成了一個大型遮陽傘,營造了一個舒適的購物環境。

2、開放式的人際關係

騎樓的一大建築特點就是“開放性”,打破了傳統觀點所倡導的那種“單家獨戶”,騎樓的底層空間即可以屬於樓上住戶,又可以屬於商販,還可以屬於行人。

三者共享了這一空間,體現出一種極具現代性的,相互尊重,睦鄰友好的人際觀念,樓上與樓下的界限也因此不再分明。

他們可以是一個空間的共生者,更可以的親密無間的朋友,騎樓的存在,為拉近陌生人直接的距離提供了一種開放的可能性。

3、特殊的生活哲學

作家樑鳳蓮曾經這樣描寫廣州的騎樓:“散淡卻又自在機巧,日晒雨淋仍悠然信步,閒適放鬆卻又內藏妙用,你來我往不沾不滯,皆大歡喜能收能放,活脫脫就有了一副活色生香的面孔。”

騎樓老街

騎樓下的眾生,都是閒散而舒適的,不需要擔心突如其來的暴雨或是頭頂的驕陽,騎樓為眾人提供了一種“庇護感”與“安全感”。

這種安逸與華南人特有的積極進取的“功利主義思想”融合,兩種看似矛盾的生活觀念造就了一種全新的生活哲學,賦予了騎樓一種超脫經濟意義的文化內涵,展現出別樣的風情。

什麼是騎樓呢3

“騎樓式”茶樓建築對茶文化建築的發展啟示

1、“騎樓式”茶樓:戒驕戒躁

“騎樓式”的茶建築主要具備兩個特點:一是休閒性,二是觀賞性。休閒性來源於騎樓的庇護感給人帶來的舒適與安心。

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們很難陷入浮躁,容易進入與茶文化所契合的心境中去。進入到茶樓以後,騎樓結構帶來的涼爽感則更加明顯,更加令茶客的身心愉悅。

其次還有騎樓的觀賞性,不同於傳統茶樓單調古樸的外型,騎樓作為中西合璧的產物,外觀上既有異域建築的線條感,又有中國傳統的浮雕繪畫,給茶客以極高的審美感受,富有吸引力。

此外,“騎樓式”茶樓建築的`選址也同一般茶樓不同,一般喝茶講究一個“靜”字,而騎樓則反其道而行之,大俗即大雅,取客源於鬧市,使品茶之人坐於騎樓上可體會旁觀紅塵之感。

總之,騎樓的知名度與本身具有的休閒和觀賞屬性對吸引茶客,起到了獨特的作用。

騎樓茶館

2、對茶文化建築的發展啟示

各地的茶樓建築大多以“茶”為主題,主打以茶吸引來客,但因茶葉文化價值單一,難以就此發掘出更多的文化資源與商業資源,因此借鑑“騎樓式”茶文化建築是十分有必要性和可行性的。

因地制宜,挖掘當地的古建築價值

許多古建築在當代被仔細保護起來,與商用建築涇渭分明。這不僅不能夠在當代煥發出新的價值,還會就此蛻化成人們記憶中的一個文化符號。

在保護的基礎上進行保護性開發,不失為一種可行之策。

一方面,茶可以依託古建築的名氣吸引茶客,另一方面,古建築也因與茶樓合二為一而重新活躍在公眾的視野中,從死氣沉沉的標本變成了“活化石”。

什麼是騎樓呢 第3張
  

古建築保護

注重茶文化建築的審美性構造

在消費方式日趨精細化和消費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一個商品的附加價值已經遠遠超過其本身的價值。如“騎樓式”茶建築中,人們所獲得的美學享受和心境感受就遠超一杯茶水的價值。

為了給茶客營造優美的消費環境,同時提高茶的商品附加價值,茶樓的經營者必須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茶樓的外觀、內飾等,把這些作為吸引顧客群的重要賣點,才符合當今消費升級的趨勢。

尋求與自然契合的茶文化建築

在古建築稀少或保護性開發可行度較低的地方,未必不可“另起爐灶”,即效仿華南“騎樓式”茶樓建築的建築觀念,建造屬於當地的“騎樓”。

當然,每個地方的氣候條件、風土人情、社會環境都大相徑庭 自然不能夠一以貫之。

比如在北方天氣較為寒冷的地方,就可以以“火炕”文化為支點,“茶文化”和核心,建造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建築。

騎樓老街

總結

一首廣州童謠這樣唱道:“落雨大,水浸街,阿哥擔柴上街賣,阿嫂出街著花鞋。”對於華南許多城市的人民來說,騎樓不僅是一座座冷冰冰的建築,更是他們在暴雨與烈日下的保護傘。

雖然這種建築來自國外,但它早已通過吸收中國傳統建築文化本土化為了一種雜糅了中西風格的特色建築。而人們也在騎樓的影響下與鄰居們和睦相處,衍生出一種特別的生活哲學。

即使在今天,騎樓的文化價值與經濟價值仍在持續地作用著,對於其他傳統的茶文化建築來說,騎樓的休閒性與觀賞性值得借鑑。

當代的茶樓文化,必然要以茶文化為核心,跳出傳統的桎梏,符合現代多元消費的需求,方能長久地保持生機與商機。

標籤:騎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