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人文素養 > 美文閱讀

擺脫“中國式孤獨”

人們總是習慣於把想說的話藏在心裡,而不直接表達出來,這樣容易孤獨,我們不要害怕孤獨,要學會獨處,聆聽內心。一個無法和自己相處的人,也必然很難和別人相處。下面分享擺脫“中國式孤獨”。

擺脫“中國式孤獨”1

近日,劉震雲的小說《一句頂一萬句》在讀者中掀起不小的波瀾,書中對“中國式孤獨”的深刻描述激發了許多共鳴:人們總是習慣於把想說的話藏在心裡,在很多場合表現矜持,而這正是“中國式孤獨”的體現。專家指出,要擺脫“中國式孤獨”,最關鍵的是要敞開心扉。

不主動交際緣於孤獨感

劉震雲表示,“中國人的痛苦不在於生和死,而是孤單”。古今文學作品中,國人多是矜持、孤獨的,還講究“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道不同則不相為謀。

北京大學心理學系教授沈政告訴記者,孤獨是感到自身和外界隔絕或受外界排斥所產生的封閉心理。一個鮮明的例子是:在中國的宴會和會議上,一個人如果沒有自己認識或熟悉的人則會感到孤獨,不願主動與陌生人攀談來擴大交際。這表明很多人內心有一種孤獨感,是內向(並非貶義詞)和神經質雙重作用形成的人格特質。大部分人的孤獨感來源於先天,少部分人是後天轉變而來。先天形成的孤獨比較持久,後天轉變的不會像先天的`那樣持久,有的人過段時間會自然擺脫。

擺脫“中國式孤獨”
  

信任別人勇敢交流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馬謀超教授指出,中國人天生謙虛、內斂的性格特質,決定了更容易被孤獨感侵襲。如有的人在熱鬧的人群中依然感到孤獨,這是因為他不善於或懶於跟別人進行交流,或者覺得自己內心的感受別人無法體會。

北京大學心理學沈政教授表示,具有孤獨感的人不易信任別人。其實如果一個人能很好地和人交際,走進彼此內心,是不會有強烈的孤獨感的。因此建議人們要相信別人,積極擴充套件社會交往,多參與社會活動,家人和朋友之間更要積極交流。如果孤獨感較強,可與專業心理諮詢師聊一聊,獲得更專業的幫助。

鼓勵式教育建立自信

專家指出,為了讓青少年從小就擺脫孤獨感,家長需要從小就對孩子進行“鼓勵式教育”。在我國,往往從小就教孩子謙虛是一種美德。但這種教育的一個負面效應就是讓人不自信,結果導致人在表達自己時不夠勇敢、害怕被孤立,一旦與人意見不合或沒有知己,就容易感到孤獨。

因此建議人們一定要對孩子進行鼓勵式教育,經常對孩子說“你是最棒的”,成年人也要對自己有這種心理暗示。讓人們首先自我認同,哪怕與人意見相左也會有自己獨立的見解,在足夠的自信支援下,才不至於感到孤獨和被排斥。

專家還提醒,由於種種原因與別人交流少的老人尤其是離異或孤寡老人,他們的內心時常感到孤獨。建議這些人多與人交流,不要自我封閉,多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通過自己喜歡的運動或日常消遣,能有效地排解孤獨感。

擺脫“中國式孤獨”2

心理探祕:解讀“中國式孤獨”

不主動交際緣於孤獨感

劉震雲表示,中國人的痛苦不在於生和死,而是孤單。古今文學作品中,國人多是矜持、孤獨的,還講究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道不同則不相為謀。

北京大學心理學系教授沈政告訴記者,孤獨是感到自身和外界隔絕或受外界排斥所產生的封閉心理。一個鮮明的例子是:在中國的宴會和會議上,一個人如果沒有自己認識或熟悉的人則會感到孤獨,不願主動與陌生人攀談來擴大交際。這表明很多人內心有一種孤獨感,是內向(並非貶義詞)和神經質雙重作用形成的人格特質。

大部分人的孤獨感來源於先天,少部分人是後天轉變而來。先天形成的孤獨比較持久,後天轉變的不會像先天的那樣持久,有的人過段時間會自然擺脫。

擺脫“中國式孤獨” 第2張
  

信任別人 勇敢交流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馬謀超教授指出,中國人天生謙虛、內斂的性格特質,決定了更容易被孤獨感侵襲。如有的人在熱鬧的人群中依然感到孤獨,這是因為他不善於或懶於跟別人進行交流,或者覺得自己內心的感受別人無法體會。

北京大學心理學沈政教授表示,具有孤獨感的人不易信任別人。其實如果一個人能很好地和人交際,走進彼此內心,是不會有強烈的孤獨感的。因此建議人們要相信別人,積極擴充套件社會交往,多參與社會活動,家人和朋友之間更要積極交流。如果孤獨感較強,可與專業心理諮詢師聊一聊,獲得更專業的幫助。

鼓勵式教育建立自信

專家指出,為了讓青少年從小就擺脫孤獨感,家長需要從小就對孩子進行鼓勵式教育。在我國,往往從小就教孩子謙虛是一種美德。但這種教育的'一個負面效應就是讓人不自信,結果導致人在表達自己時不夠勇敢、害怕被孤立,一旦與人意見不合或沒有知己,就容易感到孤獨。

因此建議人們一定要對孩子進行鼓勵式教育,經常對孩子說你是最棒的,成年人也要對自己有這種心理暗示。讓人們首先自我認同,哪怕與人意見相左也會有自己獨立的見解,在足夠的自信支援下,才不至於感到孤獨和被排斥。

專家還提醒,由於種種原因與別人交流少的老人尤其是離異或孤寡老人,他們的內心時常感到孤獨。建議這些人多與人交流,不要自我封閉,多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通過自己喜歡的運動或日常消遣,能有效地排解孤獨感。

擺脫“中國式孤獨”3

每個人心裡都有“中國式孤獨”

《一句頂一萬句》中,人在蒼茫大地上奔走。這個人不是知識分子,也沒有揣著一腦袋“思想”,他的問題是家常日用,是億萬人在生命中都要面對的結實、具體的選擇和困局。

他一次次奔走,只為找到一個人,這個人也許有也許沒有,也許找了也是白找,但也許,這個人就能說出一句指到他心裡、他自己就偏偏想不到的話。

這是一種東方式的、中國式孤獨。《論語》開宗明義第一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樂”什麼呢?大概來自遠方的那個人也正是老夫子認為可以說句話的人。《一句頂一萬句》中,楊百順入了私塾,學的就是這一句。先生隔幾日就到荒野上哭一場,心裡想的也是這一句。

這一分孤獨現代以來很少有人寫到。因為“孤獨”被納入了“現代性”――我們如今理解的“孤獨”是西方式的、哈姆雷特式的。該王子自我傾訴、自我傾聽,他並不需要找一個人來“心心相印”,他滿足於對自身的.“內在性”的體驗,他要是有個知音就煞風景了。

擺脫“中國式孤獨” 第3張
  

想想吧,哈姆雷特拉著人手,眼淚汪汪曰:“兄弟,說到我心裡去了!”這戲就不成立了。現代性對孤獨的界定依賴於“自我”獨一無二的價值,孤獨是絕對的,個人通過自言自語獨自面對上帝。

中國人的孤獨卻是孤獨求敗,知音難覓,一個人於紅塵滾滾、火樹銀花中尋尋覓覓,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於是共剪西窗燭,巴山夜雨時;登上幽州臺,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如果是哈姆雷特,不見就不見吧,正好自說自話,但陳子昂就感嘆沒個說話的人,獨愴然而泣下。現代以來的中國文學,致力於發展前一種孤獨。但在中國語境中,面向上帝的個人當然不能成立,孤獨就徑自變成了個人相對於庸眾的孤獨―公平地說,這種孤獨也有一重中國底子,所謂眾人皆醉我獨醒、所謂孤芳自賞,說的都是相對於庸庸碌碌的世人的獨特自性。

標籤:中國式 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