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人文素養 > 心理健康

小白怎麼學心理學

小白怎麼學心理學,心理學,確實已經成了一個熱詞和熱點領域,這在十年前,還是難以想象的。那時候,我老家的人們,聽到“心理學”這三個字,還覺得是算命之類邪乎的東西。那麼小白怎麼學心理學?

小白怎麼學心理學1

第一,心理學是理學學科

所以心理學學生需要首先具備基礎的理科素養,尤其是統計能力和實驗思維。我個人的看法是,在看任何的心理學入門書籍之前,先看明白實驗設計和心理統計是怎麼回事(當然和接受的培養模式有關係)。我不認為一個只會報心理學名詞和各種心理學現象的學生是一個合格的心理學學生。

相反,一位可以通過自己的獨立觀察設計實驗(至少是看懂實驗)並且可以正確解讀實驗結果的學生,才是心理學學生的金標準。據我瞭解,不少師範類學校在這方面的培養是有偏差的。

小白怎麼學心理學

第二,心理學是交叉學科

所以心理學學生需要具備廣泛的閱讀儲備和強大的閱讀力。在基礎教育階段,心理學的各個方面幾乎都會被接觸到,與各種學科交叉的文獻幾乎都要成為理解該領域心理學研究的背景知識(當然,主體還是大量的本專業文獻,但體量同樣龐大)。所以心理學學生需要具備大量的閱讀儲備和比較強的閱讀能力。這點在進階學習的時候會至關重要。看不進去書的`人不適合學習心理學。

第三,心理學是邊緣學科

這是心理學和主流學科的相比的一大區別,就是它在大多數時候(但並非全部),本質上只起到輔助的作用。心理學不是萬靈藥,它更多的時候充當的是學科互動的粘合劑。

所以在學習心理學的時候,心態首先要擺正,不能覺得有違心理學原理的現象一定是不合理的(當然作為專業學生,你首先得具備這種質疑的嗅覺,這對於完善這門學科是很有幫助的)。心理學在某些情況下不可或缺,但它在大多數情況下不創造主要價值,不產生核心影響。這對於心理學的學習同樣關鍵。

小白怎麼學心理學2

首先,要入門心理學,就要認識這個學科的思維方式。

關於這一點,有一種常見的觀念:“心理學,不就是整天研究那些每個人都知道的大眾常識嗎?”比如說,人類有從眾心理,人有團體偏見,等等。

錯——但也不全錯。

心理學研究的,確實有不少大眾常識——當然不僅僅是這樣。可是,心理學有它的一套科學的思維方式,這讓它和大眾常識有著天壤之別。

這種思維方式,就是可證偽的科學研究方法——特別是實驗。

怎麼講?

我們可以想想“大眾常識”,大眾常識往往是口耳相傳的一個結論,或者是坐在椅子上靈機一動想出來的妙語金句,但是,沒有科學的證明,沒有嚴謹的過程,所以大眾常識,出錯率很高,更關鍵的是,我們沒辦法判斷他說得對不對。

心理學為什麼要對這些“大眾常識”進行“重複研究”?

正是為了檢驗這些常識的正確性——事實上,確實有不少大眾常識被心理學研究否定了。

所以,在給出結論的過程中,一定會引用幾個研究,保證文章的嚴謹。

請各位記住這一句話(劃重點),科學心理學的知識,不一定是正確的,但一定是可以被檢驗正確與否的。在這方面,我推薦一本書,《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

這部書展示了心理學史上最有名的40項研究,並介紹了這些研究的後續進展和相關研究,瞭解了這40項研究,你就可以大致理解科學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了。

第二點,簡單地說就是八個字:“各取所需,學以致用”。

要快速入門心理學,誰都知道,為了科學起見,最好是看高校的教科書,可是國內教科書寫得確實糟糕,往往就像是考研複習知識點全集一樣——“乾貨”太乾,還是硌牙。

所以,我一般向我的朋友們推薦外國的教材,特別是津巴多大師的《心理學與生活》。

津巴多就是著名的“斯坦福監獄實驗”的研究者,“路西法效應”的發現者(斯坦福監獄實驗研究模擬監獄中,人類對囚禁的反應以及囚禁對監獄中的權威和被監管者行為的`影響,發現人類之惡可以直接由情境造成)。

這是我個人認為,普及心理學最好的教科書,翻譯這部書的,也是國內頂尖的心理學團隊。

小白怎麼學心理學 第2張
  

可是,我發現一個現象:幾乎所有被我推薦了這部書的朋友們,一開始都是歡天喜地的下單,最後垂頭喪氣地告訴我沒看完。

為什麼?

一句話:心理學範圍太大了。

你翻開《心理學與生活》(以第十六版為例)就會發現了,一共六百多頁,18章。

一般小白眼中的心理學,就是弗洛伊德,心理醫生,可是《心理學與生活》會告訴你,心理學的定義,是“關於個體的行為及精神過程的科學研究”。視覺、聽覺、知覺、智力測驗、人的畢生發展,都屬於心理學的研究範疇。

這就讓人望而卻步了——但老高要對你說,不要怕。

有好的入門書是不夠的,還要有正確利用入門書的方法。怎麼講?首先就要破除一個觀念:看書就要按部就班地來,而且要看完。

錯。

各位要明白,大部分人不是心理學專家,即使你是心理學專家,可能也只做心理學的幾個方面,因此:在掌握了心理學共有的基本思維模式之後,我們就可以尋找自己最感興趣,對我們最有用的部分進行閱讀。

比如,你學心理學主要是為了瞭解人類的記憶機制,從而學習記憶術,提高自己的記憶能力,那你就可以直接翻到“第八章 記憶”那一塊。

心理學的範圍很大,你不瞭解第四章“第四章 感覺”的內容,也不會影響你對記憶的理解,即使涉及一些,你可以查查這本書的索引部分,或者直接百度一下,就補上了。進一步地,你就可以看一些記憶學的專著——比如艾賓浩斯的《記憶力心理學》。

第三點,也很重要:我們要能分辨什麼是真正的心理學,什麼是“偽心理學”。

這方面,我推薦兩本書籍:第一本,是加拿大基思·斯坦諾維奇教授寫的《對偽心理學說不》。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對科學心理學和偽心理學種種特點的對比,因此,你不僅僅可以從這本書裡學到怎麼判斷生活中的偽心理學,也可以進一步理解真正的心理學。舉個例子:星座決定性格、人生的說法,無疑是偽心理學。

那麼為什麼那麼多人相信星座?

很簡單,因為星座的性格運勢分析,基本都是泛泛而談(例如:“你有些內向,但內心奔放;你很體貼,樂於助人,但在某些時候,你也會發現自己有一點自私”——等於沒說),可以適用在每個人身上,而大多數成年人都會認為泛化的個性總結都是準確的,並且都是對自己獨特的描述——這就是著名的“巴納姆效應”——這也正是手相學和占星術的基礎(Kelly, 1997, 1998)。

第二部,是美國史蒂芬布萊爾思的《不靠譜的偽心理學》,這部書的副標題是“破解心理囈語的迷思”,所以這本書的結構,基本就是對二十三碗影響力最大的心靈雞湯的批判——比如“只要想學,你就能學會”、“生命由你把握”之類,讀了這本書,對於這些誇大主觀因素的“積極心理學”,有祛魅的效果。

另一方面,這本書的作者,也是業界比較有名的臨床心理學方向的專家,你也可以通過從這些對雞湯的批判中,找到心靈治療的良藥。

做到以上三點,我想,你就可以說是入了心理學之門。

標籤: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