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如何分享和孩子在一起的點點滴滴呢?

記者:很多爸爸每天也能回家吃晚飯,但僅僅回家吃晚飯並不一定就能跟孩子建立深厚的感情,爸爸怎麼才能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呢?

如何分享和孩子在一起的點點滴滴呢?

於秀:如果你已經是一位能夠堅持每天回家吃晚餐的父親,那麼請你遵守如下原則:

切忌在晚餐桌上對孩子大發脾氣,哪怕他數學只考了20分。

請儘量在晚餐時間討論一些愉快的話題。

學習的事情等孩子離開餐桌再跟他談也來得及。

不管你和妻子之間發生了什麼鬧心的事兒,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談,尤其是在餐桌上。

請注意吃相,儘量不要狼吞虎嚥,要知道有其父必有其子。

吃了飯,就是親子溝通、娛樂的大好時光,你可以跟小的孩子談談他長大時的情景,跟大的孩子聊聊他小時候的趣事,讓孩子知道,自從他來到這個世界,爸爸就陪伴在他身邊,這會讓孩子既敬重父親,又感到溫暖,他會為爸爸的責任感感到驕傲。

還有,不管你是30歲,還是40歲,只要你是一個父親,那麼請你多一點童心。跟孩子在一起的時候,他多大你就有多大,這樣的心態才會使你們都感到快樂。這種時候,沒人會管你夠不夠成熟,只有人會羨慕你還會如此純真,這可是你享受跟孩子一起成長的快樂源泉啊。

家裡每天都有這麼一段幸福時光,我不相信有了這樣的爸爸,孩子還會有什麼問題,妻子還會有什麼抱怨,家庭還有什麼不夠幸福快樂的理由。

記者:做什麼事都有什麼事的樂趣,做爸爸的享受和樂趣到底在哪裡呢?

於秀:做爸爸的快樂與滿足,並不在於你是否擁有一個孩子,它實際上更在於你是否跟這個小生命一起成長,一起分享生活裡的點點滴滴。

所以我說,做爸爸不是一個結果,而是一種開始,是一種人生更豐富的經歷的開始,是你的生命更趨於完美的開始,是你真正享受生活裡的幸福感的開始。

帶著幸福、享受的心理去陪伴孩子,教育孩子,會使你和孩子都處於幸福、快樂之中。在幸福、快樂中成長的孩子,會創造佳績,創造快樂,並能把這種幸福快樂反饋給父母、傳遞給後人。這就是父教魅力之所在。

採訪感言

在家裡,在校門口,在家長會上,我們都可以看到,陪孩子、管孩子的是母親,跟孩子關係最好的是母親,孩子有什麼事,最想找的還是母親。是不是孩子不需要父親、不想見父親呢?也許有人會說,孩子就是不想、不需要父親;家裡少了母親,孩子像丟了魂似的,家裡少了父親,孩子什麼反應都沒有,覺得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孩子果真不想、不需要父親嗎?那是想不著,要不著,天長日久就習慣了沒有父親陪伴的日子。也許,沒有比較,孩子不會感到這有什麼遺憾。但是,一旦看見別人有爸爸關心、陪伴,那種羨慕、渴求的表情就會溢於言表。畢竟,在這個世上,與孩子最親的人,除了媽媽,就是爸爸。甭管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怎麼愛孩子,但是,畢竟隔著一輩,不可能要求爺爺、奶奶像要求爸爸、媽媽那樣。爺爺、奶奶能滿足孩子的基本需求,卻不能滿足他們的好奇、冒險、運動、探索等需求。而爸爸的體能、心性正好能滿足孩子的這方面的需要。所以,要想孩子幸福快樂健康地成長,父親是不能缺席的。

就像於秀老師在訪談中所說的:“在身邊少有父親身影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會欠缺那麼一點陽剛之氣,缺乏征服生活的蓬勃朝氣,就像整天見不到陽光的花花草草,也許不乏美麗,但總是那麼纖弱、單薄,甚至無精打采。”所以,不管父親的生活壓力有多大,工作有多忙,都不能成為父教缺席的理由。

當然,我們並不是要求父親要像母親那樣,天天陪在孩子身邊,吃喝拉撒睡全管完。社會有分工,家庭也有分工。男主外,女主內,孩子的事情,母親多操點心,多負點責,是合乎情理的,也是能夠得到妻子、孩子的理解的。但是,對於孩子的事情不聞不問,當甩手掌櫃,沒事的時候,寧肯和棋友、牌友、酒肉朋友泡在一起,也不願和妻子、孩子待在一起,那就不能得到妻子、孩子的理解和諒解了。

妻子一旦知道丈夫是那麼自私、隨意、不負責的人,會對丈夫產生看法。孩子一旦知道父親對家對自己那麼冷漠、不感興趣,也會對父親產生反感厭倦情緒。

一個沒有家室的人,可以四海為家,走到哪裡,吃到哪裡,住到哪;一個有家室的人,就不應該再是那麼無牽無掛了。既然已經有了家庭,有了孩子,就應該心有所依,情有所託。即使不能天天陪著孩子,也應該天天想著孩子。就像於秀老師所說的:“心在哪裡,愛就在哪裡。”你愛孩子,孩子是會感覺得到你的愛的。

孩子心中裝著父母的愛、父母的希望和囑託,還會成為你們不願看到、想到的那樣的人嗎?

把時間、精力花在孩子身上是不會吃虧、後悔的。你現在對孩子怎樣,孩子將來就會對你怎樣。人的情感就是這樣產生、延續的,概莫能外。

標籤: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