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孩子說髒話、飆狠話?這是他們的詛咒敏感期

什麼是詛咒敏感期

孩子說髒話、飆狠話?這是他們的詛咒敏感期

其實,孩子有這樣的表現,說明他已經進入了蒙臺梭利所界定的“詛咒敏感期”。

“詛咒敏感期”一般開始於孩子3歲左右,是“語言敏感期”的一種特殊表現。

當孩子開始瘋狂地學習語言、運用語言時,他們會特別鍾情於各種“髒話”和“狠話”。比如,令他們隨時都能夠high的“屎尿屁”。

網路時代的小孩,也會follow最新的網路流行語。我就親耳聽到鄰居家的孩子,脫口而出:“我懵逼了。”

孩子為什麼喜歡說這些髒話和狠話?主要原因在於,他們get到了這些語言的驚人作用。比起一般的詞彙,這些話更能引起大家的注意,更能激發聽者的強烈反應,進而讓他們產生“自己好厲害”的錯覺。

當然,他們的這種行為並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後天學習”形成的。千萬不要根據孩子說幾句髒話或狠話,就判定他的本性。

剛開始,他們也許偶然聽到大人或小夥伴說了相同或類似的話,僅僅由於好奇而複述。我們往往會看到,孩子剛開始說髒話或狠話的時候,笑嘻嘻地,完全把它當成一場遊戲

當大人暴跳如雷,怒不可遏地批評和懲罰他們,他們就意識到說髒話或狠話的殺傷力,聰明的他們也就慢慢地學會使用它們作為攻擊別人的武器了。

如何幫助孩子度過詛咒敏感期

所以說,幫助孩子順利度過“詛咒敏感期”的關鍵在於干擾、破壞以上的“學習”過程。

首先,創設沒有髒話和狠話的語言環境。孩子自己不會毫無根據地創造髒話和狠話,他們都是通過模仿別人學會的。

父母的言行舉止更是孩子學習的“好榜樣”。

所以,營造健康、和諧的語言環境是首要手段。

從源頭上杜絕髒話和狠話,孩子自然就沒法進行模仿了。

作為父母的我們,先得檢視、約束自己的語言和行為。家裡有個愛飆狠話、髒話的人,孩子的這種行為會很難消除。

其次,有意識地將孩子從有髒話、狠話存在的外界環境隔離開來,比如減少和愛說髒話、狠話朋友的來往。

但是,我們都明白完全的隔離是不可能的,孩子總會聽到這樣那樣不好的話,然後很自然地學會了。

即使這樣,我們也不要著急,不要暴跳如雷、怒不可遏地批評或懲罰,我們越是強烈的反應,孩子越能迅速意識到髒話和狠話的殺傷力。

其次,我們要做的是,別緊張,淡定、再淡定。

著名的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斯金納在研究修正人的行為時,提出的“消退”方式非常適合導正孩子的行為。

當孩子剛開始說出一些髒話或狠話時,我們一定要儘可能地無視和忽略;多次之後,孩子就會因為沒意思、無聊,不再說這些“沒有效果的”話了。

但如果孩子已經反覆“屎尿屁”、經常飆狠話,冷靜淡定之外我們還需要其他一些手段。

比如,幫助孩子認識到髒話和狠話對他人造成的傷害。

當孩子吼完“媽媽是個大笨蛋!”後,就明確地告訴他:“媽媽根本不是笨蛋啊,會讀很多書給你聽,會做很多好吃的給你吃,還會陪你一起玩,怎麼可能是笨蛋呢?”

“你這樣說媽媽,媽媽很傷心、很難過。”

“你想想,如果我這樣說你,你是不是也會很難過。”

當我們讓孩子懂得去體會別人的感受,喚起他的同理心,他可能也就不會再說那些髒話或狠話了。

比如,幫助孩子找到其他發洩情緒的管道。

當孩子有意識地說一些髒話或狠話,故意中傷別人時,往往是因為他找不到更好的宣洩情緒的方式或管道。

鄰居家的孩子,自從有了二胎妹妹之後,原來乖巧明理的他,性情大變,經常在家裡發脾氣。

有一次,他衝著妹妹大喊大叫:“都怪她,我現在才那麼慘,摔死她算了!”家裡人一下愕然,劈頭蓋臉地把他罵了一頓。

其實,他並不是真的那麼想傷害妹妹,只是他一下子無法適應爸媽態度的轉變、關愛的減少,心裡難過又不知道怎麼發洩自己的情緒,情急之下才說出那樣過分的話。

孩子還小,他們還不懂得如何紓解自己的情緒,特別是不開心、憤怒的情緒,有時候就會通過說髒話、飆狠話,宣洩自己的難過和憤怒。

我們要深入瞭解孩子內心的想法,鼓勵他表達自己的心情,幫助他找到更好的發洩方式。比如,痛快地運動、玩耍等等。

總而言之,詛咒敏感期只是孩子語言學習的一個階段,我們大可不必緊張、憂慮,冷靜面對,對症下藥,幫助他們順利度過這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