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爸爸在孩子心目中啥形象?“豬”和“獅子”

在大多數人的眼裡,爸爸總是一個很威嚴的角色。如果用動物來形容爸爸,孩子們會作何選擇呢?老虎?獅子?還是……

爸爸在孩子心目中啥形象?“豬”和“獅子”

六成孩子將爸爸比喻成“獅子”和“豬”

爸爸在孩子心目中到底是什麼樣的形象呢?近日,武漢某幼兒園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六成孩子將自己的爸爸比喻成“獅子”和“豬”,“又凶又懶”。在此之前,在該園舉辦的“構建幼兒園、家庭與社群教育合作共同體”研討會上,一些幼兒父親代表受邀參加。這些家長在調查中均認為自己“合格地充當了孩子的引導者”這一角色。兩次調查結果相差甚遠,令年輕的家長們尷尬不已。

選擇原因很“有理”:

“爸爸很凶,而且在家最懶”

此次調查中,要求孩子用獅子、大象、猴、豬四種動物來形容爸爸。結果,選擇“獅子”和“豬”的幼兒人數最多,各佔30%,其次是“猴”、“大象”。

在大多數人的眼裡,爸爸總是一個很威嚴的角色

孩子們選擇“獅子”的理由是“只要我犯錯,爸爸會很凶”,選擇“豬”則是“爸爸在家最懶,只顧自己玩電腦,在家最不講衛生”。

該園園長表示,四種動物分別代表父親的四種形象,“獅子”代表嚴厲,“大象”代表有安全感,“猴子”代表聰明,“豬”則象徵了懶惰。從隨機調查來看,爸爸們在孩子心中的形象與爸爸們自我標榜的形象大相徑庭。

兩次調查結果差距大:

父親教育不足

幼教專家認為,兩次調查結果迥異,暴露出為人父者在家庭教育中的不足,孩子並不認可他們的“榜樣”形象,“有空就陪孩子,沒空就不搭理,不是真正在陪伴孩子;孩子犯了錯,一味地嚴厲批評,也不是科學的教育方式”。

教育孩子爸爸角色很重要

爸爸是孩子社會化的“中繼站”

爸爸在孩子社會化的過程中,起到“中繼站”的作用。如果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缺少了爸爸的“中繼作用”,讓孩子離開媽媽,直接跟社會他人打交道,這對於孩子來說,難度就比較高一些,實現起來,就比較困難一些。

爸爸在孩子社會化的過程中,起到“中繼站”的作用

或者,形象地說,媽媽是孩子成長中的“第一級助推火箭”,爸爸是孩子成長中的“第二級助推火箭”,當媽媽推動孩子成長到一定程度時,第一級助推火箭要及時脫落,第二級助推火箭要及時點火,接管過來,繼續把孩子推進到更高的高度。

爸爸是社會規則的象徵

媽媽是“以嬰兒為中心”,爸爸卻代表著社會規則,讓嬰兒學習和適應“以社會他人為中心”。無論孩子如何哭鬧,媽媽總是“共情”、“接納”、“無條件積極關注”、“及時響應”孩子的,這有利於孩子形成“無所不能感”、“幸福感”、“對他人的基本信任”、“自信”、“自尊”等心理品質。而爸爸對孩子的愛,往往是“有條件的”,代表著社會他人,當孩子的行為符合社會他人的要求時,爸爸就給予鼓勵和獎勵,這樣會促進孩子在母愛的基礎上,在自我中心的同時,去學會扮演媽媽的角色,共情他人,學會對他人的尊重,適應社會,“在尊重自己的同時,尊重他人”,最終形成“人人平等”行為價值觀。

建議:如何做一個好爸爸?

在多數家庭裡,父親熱衷於扮演權威的角色,使教育成為一廂情願的事,隨著孩子的成長,這樣的權威會受到挑戰。心理學家認為,父親首先要與孩子分享情感,不能總是充當指導者。此外,教育孩子必須有良好的親密關係作基礎,關係的影響力大於教育的內容。

在孩子的成長期,有三個階段是作為父親必須把握好的機會。

兩歲:把握時機

父親和孩子建立親密關係的最好時機是孩子兩歲以後。這時,父親可以像一個“討厭”的第三者,進入母子關係圈中。在西方,讓兩歲的孩子擁有單獨睡房已是一種促進兒童心理成長的共識。中國的孩子跟母親可以睡到很大。不誇大地說,許多兒童的心理問題都是因此而產生的。

父親和孩子建立親密關係的最好時機是孩子兩歲以後

六歲:與孩子形成情感三角

第二個關鍵時期是孩子6歲時。這時,父親要積極參與家庭的互動和規則的建立。獨生子女給家庭關係帶來許多挑戰,父母與孩子需要相互形成一種情感三角,才能使家庭關係得到平衡。父親要對孩子好,必須先和太太感情深厚。

青春期:成為孩子的領路人

第三個關鍵期是孩子的青春期。比起母親來,在外慣了的父親更易於接納和認同孩子的獨立。在傳統文化中,父親常常是家庭的邊緣人,他們樂於闖天下,把孩子留給母親。這樣的父親喜歡回來誘導成年的男孩離家,和他一同涉難犯險,體味人生。

由於獨生子女的關係,現代父親更多地扮演了非傳統的角色,使孩子失去了自然的同盟者和很好的領路人。現代父親的潛意識中怕失去唯一的孩子,他們怕孩子長大後與他們分離,因而甘願聽憑孩子在一片黑夜迷茫般的內心困惑中摸索著成長。

標籤:獅子 心目 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