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孩子六歲前要教會孩子哪些習慣

01“別人的東西我不要,自己的東西保管好”

孩子六歲前要教會孩子哪些習慣

以前,我回家的時候給孩子帶過幾次禮物,讓孩子自己在我包包裡去找,看著她找到禮物驚喜的樣子,我也很開心。

可是後來我發現,即便我沒有帶禮物回家,孩子也會習慣性的去翻包包,有時候還會去翻其他家人的包包。

我感覺我的行為有些不妥,讓孩子產生了誤解,並養成了不好的習慣,於是我明確的告訴孩子:

“這是媽媽的包包,不是你的包包,不可以翻哦!”

幾次之後,孩子終於明白了,“你的”和“我的”區別,即使在家人之間,也應該有界限之分。

年幼的孩子,只要自己喜歡,都會順手拿走,如果不及時糾正,就會漸漸養成“佔便宜”的習慣,可是,有誰會喜歡一個愛佔便宜的人呢?

所以,應當從家庭裡的一些小事開始,讓孩子明白你我的區分,培養孩子的界限感。

02“吃飯必須有個吃飯的樣子”

很多時候,一個小的細節往往就能否定一個人。

就像吃飯,對於中國人來說是頭等大事,飯桌上的規矩,如果不遵守,都會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吃飯不要吧唧嘴,在微博上有個話題#吃飯吧唧嘴#,一大波人在吐槽討厭聽到他人吃東西發出吧唧聲,這種行為給人留下不文明,沒教養,甚至讓人厭惡的感覺。

夾菜時不要用筷子攪來攪去,這種行為既不衛生,對其他要在同一個盤子夾菜的人來說,也是極為不尊重的。

嘴巴里有食物的時候不能說話,這個要經常給孩子強調。嘴裡有食物的時候說話,說話很難看,而且最重要的是,很容易嗆到氣管,造成危險。

坐在桌上好好把飯吃完,孩子們非常好動,在吃飯的時候甚至也無法消停,抱著碗跑來跑去的玩,或者吃一會,玩一會,這種習慣不養好,大人也跟著受累。

打噴嚏或者咳嗽要把身體側到沒有人的一邊,不少人在聚餐時,遇到過有人對著餐桌打噴嚏,那一頓飯誰都沒法吃。

不要用筷子勺子敲打飯碗,孩子很喜歡叮叮噹噹的敲東西,可是,在飯桌上敲飯碗卻不是個好習慣,老一輩的人甚至會說叫花子才敲飯碗。

不要把筷子插進飯裡面,這在有的地方是辦喪事的做法,存在著一些忌諱,其實很好解決,買幾個筷託擺在餐桌上,乾淨又衛生。

爸爸媽媽們自己首先要做出榜樣,在吃飯的時候適當的提醒孩子,自然就會養成良好的習慣了。

03絕不允許罵髒話

小孩子說的最多的大概離不開“你是個臭粑粑”,“打死你”,之類的粗俗的話,其實非常正常,爸爸媽媽們不要反應過度。

這是因為孩子們不懂什麼是髒話,可能從小朋友那裡聽來的,也可能是從家人學到的,孩子覺得很有趣,會不停的說。如果家長反應過度,會更刺激孩子的興趣,反反覆覆的說。

所以家長要學會忽視,孩子說一陣自然就沒興趣,很多小一點的寶寶就是這樣改正過來的。

家中的大人一定不能說髒話,如果孩子有朋友經常滿嘴髒話,也要讓孩子遠離,給孩子淨化一下生活環境。

誠然,社會上有各種各樣的人,滿嘴髒話的大有人在,這就體現出習慣的重要性了。

孩子小時候養成的良好習慣都是伴隨終生的,是刻在骨子裡的,長大之後即便遇到複雜的情況,也不會被他人影響,更不會被帶壞。

04學會耐心等待,不隨便打擾別人

“大人還沒吃完飯,孩子就嚷嚷著讓大人陪著一起玩積木”

“爸爸媽媽之間話還沒說完,孩子就哇啦哇啦叫喚個不停”

“明明看到奶奶在洗碗,孩子還拉著奶奶要幫他找東西”

“幼兒園裡,別的小朋友拿著自己想玩的,不等待,直接去搶”

生活中那些喜歡插話,插隊那些沒有素質的行為,多半也是小時候沒有被教育好。為了避免孩子成為自私,不守規矩的人,從小就要教育孩子學會等待。

這些都是生活中常常發生的事情,如果大人一再遷就孩子,就會把孩子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

05必須養成閱讀的習慣

語文的難度提高以後,人們說“得語文者得大學聯考”,且不說這句話是否正確,但是“得閱讀者得語文”卻是沒錯的。

廣泛的閱讀才可以積累豐富的詞彙,提升寫作技巧和閱讀理解的能力,這些都不是短時間內能夠提高的,必須是長期堅持,才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

孩子在6歲以前,沒有養成閱讀的習慣,那麼在6歲以後只會花加倍的力氣,效果還不一定好。

06培養孩子的條理性

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很多時候在於時間管理,生活上一團亂,時間管理也會是一團糟的。

從小培養孩子,將用過的東西順手放回原處,經常將自己的東西清理乾淨,看起來是很小的事情,但時間久了,孩子就會逐漸養成凡事都井井有條的習慣。

其他人在一團亂裡慌慌張張找東西的時候,有條理的孩子就能把這個時間省下來,做些別的更有用的事情了。

標籤:前要 六歲 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