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孩子偷拿別人東西怎麼回事 孩子偷拿東西的原因

孩子偷拿東西的原因

孩子偷拿別人東西怎麼回事 孩子偷拿東西的原因

四歲左右的孩子,沒有偷的概念。男孩子晚熟,可能還分不清你我的界限,只因單純的喜歡,就拿回去了。

家長最好不要反應過度,和老師商量商量,一起跟小朋友說,如果喜歡,想拿回家去,要跟老師申請,不是自己的東西,沒經過允許是不可以拿回家的。以此慢慢建立孩子的邊界概念。

探究孩子拿東西的深層原因

6歲以下的孩子,無非是邊界感不清,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想據為己有。

這時候,身為家長,我們需要耐心引導。對沒上幼兒園的孩子,在家要注意引導其明白“哪怕家庭成員之間的物品,想動也是要經過主人同意的”。

對已經上幼兒園的小朋友,家長需要和老師商量好,一方面家長在家明晰物權概念,讓小朋友養成拿別人東西要經過同意的習慣;

一方面老師在學校要多給予孩子關注,如果發現小朋友把東西裝到自己書包裡,不要粗暴地扣上“壞孩子”或“小偷”的帽子,而要告訴孩子喜歡的話需要和老師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帶回家繼續玩。

6歲以上的孩子,要看看家裡給的零花錢是不是足夠,孩子的合理物質需求有沒有得到滿足。除了根據實際情況來增加零花錢,更要注意引導孩子合理使用零花錢。

事實上,孩子幼兒時的“偷竊”並不是真正的偷竊。從心理學上來說,3歲之前的孩子有偷竊行為,是“佔有慾”在作祟,這是一種非常正常的心理現象。

對於稍小的孩子來說,他對“你”“我”“他”的概念還不是很清晰,在他的思維裡,認為“只要是我喜歡的,那就是我的。”

即便是他模糊地知道自己的行為是錯的,但是因為自制能力較差,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想要去擁有,所以還不能很好地約束自己的行為。

其實,除了以上分析之外,孩子偷拿別人東西還往往有以下兩個原因:

1、求關注

很多家庭中父母忙於工作,很少有時間在家裡陪孩子,孩子為了得到父母的關注,就用“偷拿別人東西”這種方式來讓父母把目光集中在自己的身上。

到了此時,父母一般都會很重視這件事,父母的關注度越高,孩子越滿意,覺得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下次還會用同樣的方式去滿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所以父母應該儘量多抽出時間來陪伴一下孩子,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不要讓孩子用極端的方式來“求關注”。

2、發洩心中不滿

有一次我家孩子跟奶奶一起在小區玩,孩子帶著自己的小皮球,有別的小朋友想要玩可是孩子不願意,奶奶覺得不好意思就對孩子說:“讓別人玩一會兒嘛,小孩子應該跟好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不分享的小朋友不可愛,沒有人願意跟你一起玩。”

聽了奶奶的話,孩子雖然把皮球給了別人玩,但是很不開心。後來回來的時候我檢查孩子口袋,發現孩子把對方孩子的一個拇指大的小車車裝在自己口袋帶回了家。我問孩子為什麼悄悄拿別人玩具時孩子說:“不分享的孩子不是好孩子。”

孩子顯然是把主動分享跟被動分享的概念弄混了,並且由於自己被迫分享而心存怨恨,用這種偷拿別人東西的方式,來發洩心中的不滿。

孩子再小也有自己的思想,有時候表達不出來不代表他沒有自己思想,所以作為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行為,不要代替孩子做決定,不強迫孩子分享,這樣孩子在維護自己利益的同時,也會懂得尊重別人的選擇。

標籤:偷拿 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