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娛樂頭條 > 影視

唐林電影介紹 《黃金時代》為何引來兩級分化

影視7.51K

唐林電影介紹 《黃金時代》為何引來兩級分化

早在試映階段,《黃金時代》就遭遇了截然不同的兩種評價。有的人喜歡,視之為“年度最佳”,認為是“最近幾年賤片做底子的中國電影銀幕上透出來的一束亮光”,有人反感,認為它“裝逼過頭”,是一個“被史料壓垮的論文”。難得的是,這一次《黃金時代》的論戰雙方可以說勢均力敵,更難得的是,他們說的似乎都有些道理。

《黃金時代》身上太多的實驗性特質,註定了它是一部具有犧牲精神的電影。這種犧牲,既可以被看成是一個民族英雄炸碉堡那樣的偉岸,也可以被理解成在懸崖邊行走的弄潮兒不慎跌落海里的冤屈。不管你喜歡/或者討厭它,都無法迴避這三個問題:一部電影主動選擇了自己的觀眾群,這樣好嗎?一部過於追求形式感的電影,內容本身是否已經被形式感吞沒?人物傳記片真的越忠於歷史越高級嗎?

唐林電影介紹 《黃金時代》為何引來兩級分化  第2張

一部像《黃金時代》這樣的作品,總有人試圖“成功”或“失敗”來論之,其實是非常無知可笑的。《黃金時代》毋庸置疑是一部在大多數國產片水準之上的精良佳作,導演和編劇功力之深厚,手法之純熟,根本無需討論。而且我毫不懷疑,大部分所謂影評人、專家,其水平並不足以對許鞍華或李檣指手畫腳。作為創作者,許鞍華和李檣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影片從總體結構到點滴細節,無一不經過了精心籌劃描繪,呈現出的最後結果,已經是一個臻於完滿、圓融的藝術品。這樣的藝術品,為什麼會讓這麼多人感到不滿?原因也許並不在於它本身的“缺憾”或是哪裡做得不好,而在於它太獨特,太風格化,以致挑戰了整個時代的審美。

唐林電影介紹 《黃金時代》為何引來兩級分化  第3張

首先說說電影裡的“間離效果”吧,簡單說來就是演員演著演著,然後面對鏡頭,跟觀眾說話,或者作為旁白出現,或者演著演著就將眼睛盯著鏡頭。這樣的做法,李檣的原意是希望造成一種新的觀影體驗,讓觀眾也參與到了電影中。對於這種表現手法,影評人梅雪峰在寫給《大眾電影》的影評裡評價“這些旁白,要能體現片中人物的多面來:她所做的,和她所想的之間的不同;她現在做的所希翼的,和未來的結果之間的差別。只有在這時,人內心的分裂與厚度才能顯現,人被命運主宰的荒誕感和虛無感才會出現。但在這部電影裡,大多數的旁白,成了交待劇情的一種手段,而沒有建構出那種視角的多樣來。”

不僅是間離效果,作為一部集結了多個民國時期文人的群戲電影,如何清晰明瞭地理順人物之間的關係,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但他們並沒有用一種清晰的,帶有邏輯感的(比如用時間、空間的遞進)方式來幫助觀眾理解,而是大膽採用穿越時空的“混剪”模式,將敘事邏輯進一步打亂,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如果你觀影前完全不做功課的話,很容易在開始的一個小時裡被“誰演的是誰、誰和誰之間是什麼關係”這個問題搞得凌亂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