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享受生活 > 家居生活

憤怒——生活中的危險因素

理解孩子內心的傷痛

憤怒——生活中的危險因素

金民俊剛上國小一年級,但是非常難管教。注意力不集中,一分鐘都坐不住,經常把老師的批評當做耳邊風。對教學活動和學習毫無興趣,課堂上不經允許就離位,到處亂竄,而且還影響到其他同學。有時候上課也大聲說話,或者故意發出奇怪的聲音。

更嚴重的就是經常無故發火,即使是遇到不順心的小事他也會非常生氣,說話行動變得十分粗魯。若是找他談話,他就開始啃指甲或者是用腳在地上畫圈圈,有時候甚至還會揪頭髮。他還經常跟朋友打架,而且打架的物件往往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在一起玩的時間越長打架的次數就越多。後來這種現象越來越頻繁,幾乎每隔一天就找人打架,自己受到一點委屈就流淚,然後不管是人還是物,都拿來當出氣筒。不打架的時候就到處轉悠,看到同學們在一起活動他會想辦法搗亂,以致於最後大家都對他的行為忍無可忍。

老師曾使用軟硬兼施的方式對他進行教育,甚至不讓他參加喜歡的活動,但是都沒有使他發生任何的改變。民俊跟老師講話時,眼神絕不會跟老師相對,眼睛總是看向其他的地方,手裡則不斷地玩著某個東西,有時候腳在不停地畫圈圈,搞小動作。不管是耐心地跟他談話還是狠狠地批評,他的反應始終是由自己的心情決定。心情好的時候就會好好地回答;心情不好時,即使是稱讚的話也不想聽。

發現民俊難以改正其問題行為,並且已經不可能通過對話溝通來解決的情況下,班主任張老師首先對他的家庭環境做了一些調查。

民俊家過去家境良好,他的母親對他很是寵愛。

但是近兩年,民俊的家境急劇衰落,曾幾次搬家,父母都被迫到飯館打工。從這時候開始,民俊變得越來越難以管教。父母為了工作從下午開始出門,到凌晨才回來,早上才能睡覺,民俊放學回家後就開始玩遊戲,直到深夜。所以每天都遲到,要準備的東西沒有好好準備,作業也不做,有時甚至連課本都忘記帶。這時他變得更加散漫,並且出現打架等暴力行為。

讓孩子知道父母與他同在

張老師推測,民俊之所以會表現出以上的行為,可能是因為受到了家庭環境、挫折、家庭氛圍等因素影響,同時由於父母的忽略讓他的心靈受到了傷害。因此他變得很敏感,也很容易憤怒。生氣的時候不懂得理性地去處理,而是採取極端、暴力的方法。

民俊的問題行為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但並沒有得到家人適當的關心和指導。張老師考慮到問題的嚴重性,開始慢慢地、一步步地接近民俊。

同時也考慮到家庭對孩子不可忽視的作用,張老師經常跟民俊的媽媽聯絡,詳細說明民俊的情況後開始一起商量解決的辦法。民俊的媽媽也因為孩子越來越嚴重的行為吃了不少苦,最終認識到了他的問題行為,下決心配合老師的工作。

張老師建議民俊的媽媽不要指責孩子的問題行為,應該多關心他在學校裡的生活,並經常和他談話。張老師也經常找民俊聊天,給予他信任,讓民俊認識到老師並不是只懂得批評,老師也能理解他相信他鼓勵他,使他能夠相信老師,勇於表達自己的感情。在平時,對於他做得好的一些小事給予稱讚,偶爾還摸一下他的頭,或者握一下他的手。一開始似乎並沒有什麼作用,但是慢慢地,民俊開始和老師對視了,偶爾還會主動跟老師搭話。

當知道了老師不是隻會批評,而是能夠隨時傾聽自己心聲的時候,民俊開始一點點地打開了心扉。有時還會在課堂上做一些筆記,在作文中也引用之前跟老師的對話。老師還給了他在上課時如果感到困難或者厭煩時可以看書的選擇權,這讓他改變了以前什麼都覺得煩,什麼都不想做的態度,開始慢慢對學習和學校活動產生了興趣。

接近第二學期期中的時候,民俊的學習態度有了明顯的改善,甚至有些感興趣的科目還取得了較好的成績。而且再也沒有出現過揪自己頭髮的行為,打架的次數也明顯減少。民俊媽媽和張老師都對他進行了表揚,爸爸媽媽還特意帶民俊去飯館吃飯慶祝。到期末的時候,民俊再沒有打過一次架,跟朋友也相處得很好。儘管很難趕上過去落下的學習進度,但是對於學校生活的態度已經有了很大的轉變,對上課也產生了興趣。雖然這不能說他的問題完全得到了解決,但是跟學期初的時候相比,民俊確實有了改變。對於民俊來說,學校成為了一個舒適、愉快的地方。

一年級的最後一天,金民俊因為跟隨父母搬家要轉到別的學校,所以跟班上的老師同學一一道別,他對張老師說了一句令老師難以忘懷的話:“老師,這段時間過得真的很愉快,一年來老師辛苦了。”還有什麼話語比這更令人感動呢?

憤怒未必都不好

儘管誰都不喜歡面紅耳赤或者大聲喊叫,但有時候憤怒也具有積極的作用。比如,憤怒可以調節心理壓力,幫助解決矛盾;而且它還有利於避免意見分歧過大,成為帶來創造性結果的手段。

偶爾表現出憤怒是很正常的。憤怒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它是對攻擊物件表現出的自然而正常的情感。如果這種情感不發洩出來,那麼人就會變得越來越鬱悶,甚至肝火攻心。

但是,如果孩子無緣無故發火,或者超過了6歲還經常勃然大怒,又或者憤怒極其激烈並帶有攻擊性時,那就很明視訊記憶體在問題。小時候父母就應該引導孩子,讓孩子瞭解自己生氣的原因,並告訴孩子平息憤怒的方法。

如果懂得巧用憤怒,可以使其成為生活中強烈促進某些事情發展的動力。但是如果不懂得利用,憤怒就會危害自身以及他人,成為生活中的危險因素。

控制憤怒需要練習

孩子大約在出生後18個月開始表現出憤怒,一邊哭一邊揮動手腳。這種憤怒的表現在孩子兩歲時達到頂峰。慶幸的是,過了三歲憤怒的情緒就會逐漸淡化。因為這時候孩子開始懂得利用“語言”這個更有效的工具去獲取自己想要的東西。

在學校,孩子們憤怒也許是因為學習不如意,但也有可能是單純的攻擊性表現。在朋友面前“為了給他們瞧瞧自己的厲害”而發洩憤怒,這是利用憤怒來確立自己在社會中地位的表現。

有的小孩經常生氣,他們就像充滿蒸汽的壓力鍋一樣隨時都準備著爆發。但也不必對此過於擔憂。因為這有可能只是因為平時缺少對控制憤怒的練習。只要瞭解了憤怒的原因,父母撫慰及正確引導,孩子的情緒能夠得到及時的宣洩,就不會造成十分嚴重的後果了。

孩子內心憤怒的原因

學習的挫折。

慾求不滿。

身體疾病。

虐待。

父母離異或不和。

與朋友的矛盾。

與老師的關係。

(從孩子生氣時喊叫的話語或者經常生氣的特定情況中可獲得線索。)

再次提醒,掌握孩子生氣的原因,從而幫助孩子以適當的方式來發洩憤怒,這一點很重要。沒有調節憤怒能力的孩子很難跟他人交往並難以維持友誼,嚴重時還有可能被捉弄或者被排斥。

父母不要跟孩子一般見識

如果孩子憤怒時有打人的傾向,就必須及時尋找對策。因為在學校以外的地方他們也有可能會表現出這種行為。之前對一些事不會感到生氣,但現在突然感到憤怒,這時也應該對孩子加以關注。有的孩子發洩一次之後就會不斷繼續,連他自己都無法控制;還有的孩子不是對特定的事情或者人感到憤怒,而是具有普遍的憤怒情緒——對付這兩種型別的孩子需要特殊的對策。

首先要了解孩子生氣的原因,認真傾聽孩子的話。大人們需要理解、包容經常生氣的孩子,對待他們要有接納、認可的態度。如果責罵生氣的孩子或者父母也一起生氣,這反而會帶來相反的效果。父母應該首先這樣問孩子:“小燕最近好像經常生氣哦,能跟媽媽說說為什麼嗎?”瞭解了她生氣的原因,然後讓孩子正確地認識自己的憤怒。

應該使孩子認識到當自己的慾望得不到滿足或者受到別人的傷害時,應該怎麼做。讓他們知道生氣時可以高聲喊叫或者怒髮衝冠地打別人,但也有簡單的更好的解決方法,就是直接告訴對方自己生氣的原因。鼓勵孩子自主尋找最佳的解決方法,培養他們的勇氣。

平息孩子的憤怒情緒時可以試用以下方法。

孩子不生氣或者能夠自我控制情緒並戰勝困難時給予稱讚。

——讓孩子認識到憤怒本身不是問題,如何發洩憤怒才是最重要的。

跟孩子約定在某段時間內不許生氣。

——一開始跟孩子約定好控制憤怒的最短時間,期間如果做得好就給予獎勵。

跟孩子一起討論發洩憤怒的適當方法。

——可以教孩子把自己的情感寫到日記中或者以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跟孩子一起討論憤怒。

——心平氣和地跟孩子談話,詢問他們為什麼生氣,有什麼樣的反應,這種反應帶來了什麼後果,這種方法是否正確,那麼還有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讓孩子學習跆拳道、劍道、體操等運動專案。

——運動有助於發洩內心的憤怒,可以讓人領悟到控制情感的方法。

如果孩子強烈拒絕與父母談話或者經過很大的努力也沒有得到任何改善,這時最好是尋求專家的幫助。憤怒會影響孩子對學校生活的適應,所以家長絕對不能輕視。

標籤:憤怒 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