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享受生活 > 家居生活

印度人風俗禁忌

印度人風俗禁忌,任何一個地方的風俗習慣都會不一樣。況且印度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信奉的宗教也是很多,教派更是不同。所以習俗也會大有不同。下面分享印度人風俗禁忌。

印度人風俗禁忌1

1、結婚驅魔

印度婦女的一生中要經歷許多儀式,印度的人們非常相信神靈和一些超自然的力量。在這個迷信盛行的國家裡,許多人的思想和精神都是帶著迷信色彩不論有沒有受過教育。他們認為,如果有的女孩出生在占星術所謂不吉之日、不祥之時,可能天生帶有邪惡的靈魂會為她未來丈夫帶來厄運,這樣的女孩被叫做“Mangalik”。

相信這個迷信說法的人都不會娶這樣“剋夫”的女子,但她們也不是沒有結婚的機會,這些女孩的第一次婚姻要給一棵樹或一隻動物(大部分是狗)。不止如此,有些先天畸形(如脣裂、齒裂)的女孩可能會被這樣對待,因為他們認為這也是惡魔的標誌之一。

2、包辦婚姻

包辦婚姻是一種古老的習俗,由父母為其子女決定下半輩子生活的伴侶。全世界大多數國家已經拋棄了這一陋習,但印度仍然保留著。新郎、新娘般不般配是由父母、遠房親戚甚至是鄰居決定的。新郎可能還有點話語權,但是女孩子就完全只有聽天由命的份。這個風俗是非常愚蠢的,因為它冒著斷送兩個人一生幸福的風險。他們無法確定能不能在以後的生活在互相磨合。

3、陪嫁

嫁妝是任一場包辦婚姻裡最糟糕的部分,在印度許多地方,女人都要從自己孃家帶嫁妝到男家。陪嫁的東西包括沉重的`傢俱、珠寶、現金、汽車或摩托車,某些情況下可能是房產。

陪嫁這一習俗並不會因婚禮的結束而停止,貪心的新郎家還會為了索求更多嫁妝折磨、拷打自己的新娘。女方家長無奈之下只得滿足他們的要求好讓自己的女兒能過得好一點,當地新聞裡時不時就會出現為了嫁妝而殺人的新聞。為了現金和首飾,剛過門的新娘可能會被折磨、火燒、殺害。有時候,新娘父母看到自己女兒悲慘的下場悲痛難忍說要自殺。

印度人風俗禁忌
  

4、童婚

童婚是印度兒童的禍根。雖然早在1929年印度就禁止童婚,但在一些農村地區,童婚仍然是個重大遺留問題。印度女性結婚的法定年齡是18歲,男性是21歲。

但印度農村的人們仍然堅持童婚這個扼殺孩子獨立性和成功可能的習俗,被婚姻捆綁的兩個孩子從小就要經歷許多麻煩,要在成長過程中不斷適應彼此的性格,想要追求自己的夢想更是難上加難。男女孩都在過小的年紀承擔著重大的責任,這些責任對它們稚嫩的肩膀來說實在過於沉重。

最令人震驚的是,有些地方夫妻雙方有著一條年齡鴻溝,新郎已過中年而女方還是個孩子。你應該能想象這個小傢伙艱難的處境。

5、殺死女嬰

和上述的奇特風俗一樣,這也是關於女性的。隨著嫁妝這一風俗越來越成為根深蒂固的傳統,女性往往與犯罪和落後的思想相關,這對當地家庭來說是一種負擔。有些人開始在孩子還在母親子宮時殺死女嬰。現在的人們在生下孩子之前會檢查胎兒性別,萬一發現是女兒就會下狠手墮胎。這樣令人髮指行為在自稱為“母國”的地方眼皮底下發生真是讓整個國家蒙羞。

在印度,孩子出生之前做性別鑑定是被禁止的,因為這會影響很多女嬰及其母親的生活。但儘管這樣,有些人還是在無德醫生的幫助下做著這種違法勾當,也因為此女性墮胎率每日漸增。

印度人風俗禁忌2

印度飲食不僅是一種料理,它更是文化熔爐,如同當地十億人口一樣多元。印度料理訴說著這個國度的豐富歷史故事,深植於文化之中,又經過民眾的改造,印度料理讓人難以一言以蔽之。瞭解它就能真正瞭解這個偉大的國家。

印度教徒吃飯前要先請神吃,然後人才可以吃,做法是取一點要吃的飯菜往地上扔一點,表示先請神吃,然後才開始吃飯。吃飯過程中,如果給對方加飯加菜,不可用還在吃飯的那隻手直接加飯加菜,這時就需借用筷子之類的用具,否則對方會認為你叫人家吃剩下的東西。

印度人風俗禁忌 第2張
  

印度人吃飯不用刀或筷子,用右手直接抓取食物進食。食具多用銅製,有一個小銅罐盛水用於洗手指、用膳時飲用,以及飯後洗手指、漱口。在印度人眼中,刀叉、碗筷是“體外之物”,而手是身體的`一部分,比“體外之物”更潔淨。取食物一定需用右手,絕不許用左手,因為印度人上洗手間是使用左手進行便後沖洗的,因此左手是不乾淨的。

印度各種教派在飲食上有許多不同的禁忌,如伊斯蘭教徒不吃豬肉;許多的印度教徒不吃牛肉,甚至完全素食;正統的回教徒不能喝任何含酒精的飲料,逢齋月,在日出到日落這段時間禁止一切飲食。因此,如果宴請印度人,一定要弄清楚客人的宗教信仰,以免發生不愉快的事。

印度人風俗禁忌3

印度過新年共五天,前第四天為慶祝日,第五天為元旦。

進入新年前一週,印度家家戶戶就開始忙碌,擦玻璃、打掃房子、清理家中的神龕……忙得不亦樂乎。人們在院子裡擺上一排排小瓦罐,然後往罐裡灌滿燈油,並在四周撒滿花瓣,一些人家還在屋頂掛起串串彩燈。傳說中,神靈將在這些天訪問尋常人家,為各家送去祝福和財運,點燈掛彩有指引神靈進入家門之意。

一些家庭還通宵達旦地播放樂曲,以祈求神靈能夠在來年為家人帶來好運。就連那些沿街乞討的窮人也要盡其所能,弄上一盞小油燈或點上支蠟燭,在希望中度過新年。你若在這時上街散步,就會有小販把手中的彩色氣球舉到你的面前,按照當地新年的習俗,即使你不想買他們手中的東西,也得塞些零錢給他們,為的是“讓窮人也能過年”,新年圖的就是大吉大利,誰還在乎那點兒零錢?

新年前也是各種生活用品的銷售旺季。商家們辦起各類臨時性商品展銷會,那情景有些像北京春節的`廟會。像中國人一樣,印度人也有辦年貨的習慣。男人們提著大包小包,婦女們則喜歡坐成一排,請藝人按照傳統風俗,在她們的掌心畫上各種線條和圖案,然後互相品頭論足。

印度人風俗禁忌 第3張
  

不少印度人還有放鞭炮的習慣,父母往往選擇成捆的鞭炮作為孩子們的新年禮物,印度也有類似中國的“糖葫蘆”,只是顏色不同,以黃色和乳白色為主。印度不產山楂,所謂“糖葫蘆”,就是用麵粉、乳酪、糖、果料和蜂蜜等製成的圓球,外表裹上“金粉”,其味道也和北京糖葫蘆不一樣——只甜不酸,但孩子們能從父母手中得到一串糖葫蘆,也是件令他們高興的事。

在過年的前5天,各地都要演出印度史詩《羅摩衍那》(意為羅摩的遊行),人們紛紛扮演史詩中的英雄,與紙紮成的巨人“作戰”,最後“英雄”拉弓射出點著火的箭,紙紮巨人便在觀眾的歡呼聲中著火燒燬,這樣預示著正義戰勝邪惡,即使來年有什麼天災人禍也能克服。

印度的一些山民們至今還保留著跳火”的習慣。新年的前一天,人們在家裡點燃“篝火”,然後全家人依次從夜火上跳來跳去,表示燒掉“晦氣”,驅趕邪佞除病,迎來光明,只有這樣才能幸福永存。元旦的前一天,家家戶戶門前都張貼上各種精美圖畫,畫的都是對新年的美好祝願,有些類似我國的春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