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星秀 > 

賴聲川個人資料簡介 演藝經歷 主要作品 人物評價

星秀1.48W

賴聲川簡介

賴聲川,1954年10月25日出生於美國華盛頓,籍貫江西會昌,客家人。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戲劇博士。中國臺灣舞臺劇、電視、電影導演,曾任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院長、美國斯坦佛大學客....

賴聲川個人資料

賴聲川,1954年10月25日出生於美國華盛頓,籍貫江西會昌,客家人。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戲劇博士。中國臺灣舞臺劇、電視、電影導演,曾任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院長、美國斯坦佛大學客座教授及駐校藝術家。

1984年創立劇團表演工作坊,現為表演工作坊藝術總監,被譽為"亞洲劇場之翹楚"。

賴聲川個人資料簡介 演藝經歷 主要作品 人物評價

賴聲川照片

賴聲川演藝經歷

賴聲川出席活動

賴聲川1972年就讀輔仁大學英語系,同時在臺北一家餐廳從事民歌演唱和演奏,玩音樂玩了整整5年。1978年,賴聲川申請到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讀戲劇藝術,對當時許多人而言,這是不可思議的決定,因為那時臺灣是劇場沙漠,很少有人有"看戲"的習慣。

1983年,29歲的賴聲川選擇回臺灣。他認為,臺灣沒有劇場工業,這是一個機會,他想創造劇場,也創造觀眾。1984年他的第一部作品《我都是這樣長大的》上演時劇場裡只有100多人,直到他採用中國傳統的曲藝相聲和舞臺劇相結合的獨創手法創作了《那一夜,我說相聲》,吸引了人們的目光。在17年前,臺灣人口只有2000萬的時候,該劇的磁帶就賣出了100萬盒。因此有報紙稱:"賴聲川拯救了臺灣相聲。"

隨後20多年,賴聲川創作了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如《千禧夜,我說相聲》、《如夢之夢》、《遙遠的星球一粒沙》等。賴聲川用他的經典劇舞臺劇《暗戀桃花源》征服了內地觀眾,從而也迅速打開了內地市場。

賴聲川是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戲劇藝術博士,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教授及院長,美國斯坦福大學客座教授暨駐校藝術家;曾二度榮獲臺灣文藝大獎,也曾獲選為十大傑出青年;電影《暗戀桃花源》獲東京影展銀櫻獎、柏林影展卡里加里獎、金馬獎、新加坡影展最佳影片等;《那一夜,我說相聲》於1999年獲選為聯合報選出之「臺灣文學經典作品」;《如夢之夢》並於2003年榮獲香港舞臺劇獎「最佳整體演出」等三項獎項。

賴聲川曾於1998年起在大陸先後推出《紅色的天空》、《千禧夜,我說相聲》、《他沒有兩個老婆》等多部劇目,均大受歡迎。2006年初,中國國家話劇院與賴聲川導演主持的【表演工作坊】達成共識,於2006年9月攜手共同推出舞臺劇《暗戀桃花源》大陸版。自2006年11月18日在北京首都劇場後,已經在中國十個城市演出近60場,觀眾人數已達12萬之眾,被紐約時報譽為"當代中國最受歡迎的劇目"。 賴聲川《暗戀桃花源》作品照

賴聲川於2006年在海峽兩岸釋出新書《賴聲川的創意學》,分享多年的創意心得。其它出版包括《賴聲川:劇場》一至四冊(元尊,1999)、《如夢之夢》(遠流,2001)、《世紀之音》、《兩夜情》、《魔幻都市》、《對照》、及《拼貼》(群聲,2005)。《剎那中--賴聲川的劇場藝術》(臺北:時報,2003)是研究賴聲川的專書。2006年9-10月在臺北舉行的「賴聲川國際研討會」聚集了來自各地的學者,發表了關於賴聲川作品之十四篇論文。2007年8月大陸版《賴聲川劇本輯之一"暗戀桃花源"·"紅色的天空"》出版。

2007年8月,為了紀念香港迴歸十週年、香港話劇團建團30週年、中國話劇百年,香港話劇團特別邀請賴聲川導演為該劇團排演了一版以全粵語演出的香港版《暗戀桃花源》,並在香港版和大陸版的基礎上創出新意,推出"兩岸三地聯演版",別出心裁地以大陸版"暗戀"部分和香港版"桃花源"部分拼貼碰撞,在舞臺上分別用普通話和粵語"雙語"碰撞,將原劇中兩個劇團爭一個劇場的戲劇衝突演化至高峰,也將"暗戀"的悲愴悽美和"桃花源"笑鬧鬼馬展現得淋漓盡致。2007年中國紀念話劇百年期間,《暗戀桃花源》入選話劇百年十大經典劇目,賴聲川也入選中國話劇百年當代名人堂。

1954年生於美國華盛頓市

1978年同丁乃竺結婚;進入美國伯克利大學戲劇藝術研究所

1983年獲博士學位,回臺灣任教於新成立的"國立"藝術學院

1984年首部戲《我都是這樣長大的》在臺北耕莘文教院大禮堂上演;"表演工作坊"成立

1985年《那一夜,他們說相聲》在臺北市"國立"藝術館上演,由"表演工作坊"演出,開始了"相聲劇"系列

1986年《暗戀桃花源》首演於臺北"國立"藝術館

1989 年創作《回頭是彼岸》;《這一夜,誰來說相聲》首演於臺北"國立"藝術館,這部戲後被很多人稱做"表坊"的巔峰之作

1992年擔任編導的電影《暗戀桃花源》在臺北首映,後獲多個國際電影獎項

1995年開始擔任超級電視臺情景喜劇《我一家都是人》創意總監及編導

1998年創作《我和我和他和他》;出版《賴聲川:劇場》共四冊

2000年創作《如夢之夢》,"國立"藝術學院八小時演出,觀眾被安置在中央可以轉動的座椅上,演員的演出環繞觀眾展開

2001年創作《亂民全講》,在臺灣演出

2002年《千禧夜,我說相聲》在北京演出

2003年《遙遠的星球一粒沙》於非典時期在首都劇場上演,有一千多名觀眾帶口罩觀看演出

2006年《賴聲川的創意學》出版內地版

2006年11 月18 日賴聲川的《暗戀桃花源》在北京首都劇場第一輪公演

2014年修訂出版譯著《僧侶與哲學家》

賴聲川

賴聲川 4

賴聲川 2

賴聲川

賴聲川主要作品時間名稱備註1985《那一夜,我說相聲》這個由5個相聲段子所組成的"相聲劇場",藉由正在消失中的藝術形式來反映現代社會中的許多事物與觀念的消逝。1986《暗戀桃花源》前後三度上演的《暗戀桃花源》。排練悲劇《暗戀》和排練喜劇《桃花源》的兩個不同劇團,陰錯陽差地必須輪流使用一個舞臺。最後,兩團甚至象合唱團二重唱似地公用舞臺演出。1994《紅色的天空》"表演工作坊"十週年紀念演出。賴聲川透過演員還年輕的身體,詮釋人老年、老化、以及生命末端的種種情境。2000《如夢之夢》

《如夢之夢》從一個醫生的故事,連結到一個病人的故事,再連到一個上海老女人、一個法國伯爵的故事,然後又回到病人的故事,最後再度成為醫生的故事。

賴聲川編導的話劇《如夢之夢》有許晴、史可、張靜初、李宇春、譚卓、胡歌、趙立新、金士傑等眾多明星加盟。將於2013年4月1日在北京保利劇院開啟亞太巡演的旅程,之後登陸上海、烏鎮、深圳、臺北等地公演。

2000《千禧夜,我說相聲》2000年12月29日首演於臺北"國家戲劇院",由"表演工作坊"演出。全劇用19世紀最後一天的北京對應100之後,千禧年歲末的臺北,用清朝的百姓苦對應臺灣當今的社會問題,表達出作者在世紀更迭的時刻對普通人生活狀態的審視與反思。2001《亂民全講》《亂民全講》分成許多小故事 小故事又分為幾個小段, 每個不相關的小段是穿插著演的。 關於身份認同, 民主選舉, 旅遊的意義,那些故事是有可能發生的,甚至當我笑到一半, 赫然發覺滑稽的鬧劇愚蠢的人活託託就是我自己啊~~~2005《這一夜,WOMAN說相聲》05年1月14日於臺北城市舞臺首演,由"表演工作坊"演出。由練口才、旅程、戀愛病等九個段子組成,故事背景是一個虛構的瘦身美容品牌TOTAL WOMAN的酬賓晚會現場。整部劇通過兩個女主持人安迪和貝尼,以及女嘉賓芳妮之口表達出賴聲川對女性心理的種種幽默看法。2008《寶島一村》這出結合了表演藝術與影視界雙大師的精采好戲,將呈現眷村三代住民、四個家庭的故事。為發展《寶島一村》,賴聲川導演已廣泛蒐集了許多故事與相關研究,將以笑淚交替和辛酸詼諧,回顧這群五十年代臺灣移民的生命歷程;並透過劇場,試圖建立眷村口傳歷史的基礎。2012《彈琴說愛》音樂家範德騰(John Vaughan)和他的學生許哲誠,兩人除了對音樂充滿熱情之外,也喜歡「聽」表演。2008年,導演丁乃箏與多年好友John在一次聊天后發現,或許可以發展出某種奇特「戲劇+音樂」的演出。在一切都是未知的狀況下,2009年1月,「三個人+兩架鋼琴」開始嘗試、摸索。兩位非職業演員,確實專業音樂家的合作,反而開啟另外一種對話的可能性:音樂。在導演丁乃箏的帶領下,以戲劇串聯古典樂、藍調、流行樂及生活中熟悉的旋律或歌曲。2012《那一夜,在旅途中說相聲》表演工作坊的金字招牌"相聲"系列即將以"旅行"為主題編織出全新相聲作品。兩個旅行達人,各持不同的旅行哲學,互相比較各自"極致"的旅行經驗。在抬槓中,觀眾將被帶入一個笑到痛的旅程中,環遊世界、深入內心。一個相聲的旅程,一個劇場的旅程,一次生命的旅程等待著你!"相聲"系列是【表演工作坊】的招牌戲碼,【表坊】相聲迷遍佈全世界,每四年一檔案新相聲作品早已成為觀眾期待的盛事,這次睽違六年,推出以旅行為主題的《那一夜,在旅途中說相聲》,將為【表坊】相聲神話再添一佳作,讓你笑到無法自已。 時間名稱原著演出單位1988《落腳聲 古厝中的貝克特》貝克特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1990《海鷗》契訶夫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1991《面試》範義大利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1995《一夫二主》高多尼表演工作坊1996《新世紀,天使隱藏人間》庫許納表演工作坊1998《靈戲》郭寶昆新加坡實踐話劇團2001《亂民全講》賴聲川和丁乃竺表演工作坊

劇場舞臺設計

1. 《摘星》(蘭陵劇坊演出、1984)

2. 《先生,開個門!》("表演工作坊"演出於香港,1998)

3. 《絕不付帳!》("表演工作坊"演出,1998)

4. 《十三角關係》("表演工作坊"演出,1999)

5. 《菩薩之三十七種修行之李爾王》("表演工作坊"演出於香港,2000)

1. 《暗戀桃花源》(1992)

2. 《飛俠阿達》(1994)

《我一家都是人》(1995-97, 共244集)

時間名稱出版社/出版期刊型別1986《那一夜,我說相聲》臺北:皇冠圖書1986《暗戀桃花源》臺北:皇冠圖書1987《圓環物語》臺北:皇冠圖書1987《今之昔》(品特二出劇本之翻譯)臺北:皇冠圖書1988《西遊記》臺北:皇冠圖書1989《回頭是彼岸》臺北:皇冠圖書1997

The Peach Blossom Land. 英文

版Oxford Antholog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Drama.

Trans. Martha Cheu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論文1999《賴聲川:劇場》四冊臺北:元尊圖書1999《僧侶與哲學家》(翻譯)臺北:先覺圖書1983Mysticism and Noh in O'NeillTheater Journal. Vol. 35, No. 1論文1984

Pieces of Thought, Fragments of Myth: The Orient in

Strindberg's Dream Plays

Chung-Wai Literary. Vol. 13, No. 6論文1989The Noh Plays of Samuel Beckett《藝術評論》, Vol. 1論文1994Specifying the UniversalThe Drama ReviewVol. 38, No. 2論文2014《僧侶與哲學家》(簡體修訂版)果麥文化圖書1988貝克特:《戲》
中文翻譯1988貝克特:《無言劇二》
中文翻譯1988貝克特:《來去》
中文翻譯1988貝克特:《俄亥俄即興》
中文翻譯1988貝克特:《落腳聲》
中文翻譯1988貝克特:《什麼哪裡》
中文翻譯1990契訶夫:《海鷗》
中文翻譯1991範 義大利《面試》
中文翻譯1992艾克鵬:《廚房鬧劇》
中文翻譯1995高多尼:《一夫二主》
中文翻譯1995達利歐 弗:《意外死亡(非常意外!)》
中文翻譯1996庫許納:《新世紀,天使隱藏人間》
中文翻譯1998達利歐 弗:《絕不付帳!》
中文翻譯1999

讓-弗朗索瓦·何維勒 / 馬修·理查德:

《僧侶與哲學家》


中文翻譯1985《那一夜,我說相聲》飛碟有聲出版品1989《這一夜,誰來說相聲?》飛碟有聲出版品1991《臺灣怪譚》飛碟有聲出版品1993《那一夜,我說相聲》新版、飛碟有聲出版品1997《又一夜,他們說相聲》豐華有聲出版品1994《這一夜,誰來說相聲?》(群聲)
影像出版品1994《臺灣怪譚》飛碟影像出版品1994《那一夜,我說相聲》新版、飛碟影像出版品1994《回頭是彼岸》(群聲)
影像出版品1995《紅色的天空》(群聲)
影像出版品1996《一夫二主》(群聲)
影像出版品1998《又一夜,他們說相聲》(群聲)
影像出版品1999《我和我和他和他》(群聲)
影像出版品2000《暗戀桃花源》(群聲)
影像出版品人物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