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星秀 > 

梅子個人資料簡介 形態特徵 基本資訊 分佈區域

星秀2.29W

梅子簡介

梅子是果梅樹結的果,但是一般觀賞的梅花是另外幾種梅。 果梅為薔薇科杏屬梅(Armeniaca mume Sieb.)植物。亦稱青梅、梅子、酸梅。原產中國,是亞熱帶特產果樹。梅子性味甘平、....

梅子個人資料

梅子是果梅樹結的果,但是一般觀賞的梅花是另外幾種梅。 果梅為薔薇科杏屬梅(Armeniaca mume Sieb.)植物。亦稱青梅、梅子、酸梅。原產中國,是亞熱帶特產果樹。

梅子性味甘平、果大、皮薄、有光澤、肉厚、核小、質脆細、汁多、酸度高、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具有酸中帶甜的香味,被譽為"涼果之王"、"天然綠色保健食品"。

我國各地均有栽培,但以長江流域以南各省最多,江蘇北部和河南南部也有少數品種,某些品種已在華北引種成功。日本和朝鮮也有。

梅子個人資料簡介 形態特徵 基本資訊 分佈區域

梅子照片

梅子形態特徵

梅子,也稱為青梅,是龍腦香科喬木,高達30m,胸徑達1.2m。樹皮青灰色。幼枝和嫩葉密被星狀毛。聚傘圓錐花序,花小,白色。果近球形,具2長3短由萼片增大的翅。多分佈於福建詔安、廣東普寧、海南、臺灣,安徽東南,宣城市,廣德縣,同溪鄉,宋陳村,柏臺組也有分佈。生於海拔3-4m 的海灘直至海拔900m的博士瘠薄山坡,以海拔200-500m處較為普遍。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也有分佈。國家三級保護漸危種。目前,梅子的主要品種有青竹梅(青梅)、白粉梅、軟枝大粒梅等品種。

梅子基本資訊

界: 植物界 Plantae

門: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目: 藤黃目 Guttiferales

亞目: 金蓮木亞目 Ochnineae

科: 龍腦香科 Magnoliopsida

屬: 青梅屬 Vatica

種: 青梅 V. mangachapoi

梅子性味甘平、果大、皮薄、有光澤、肉厚、核小、質脆細、汁多、酸度高、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具有酸中帶甜的香味。據中國青梅網介紹,特別詔安梅子是因其富含果酸及維生素C,其半成品----乾溼梅,富有彈性,呈淡黃色,加工時果皮不易開裂,內含物不易流失,且醃製過程中只需加適量食鹽而不需新增其他任何新增劑就可達到保質期12個月以上,品質超過日本盛行的南高梅,符合日本的國家醃製標準,深受日本市場歡迎,被譽為“涼果之王”、“天然綠色保健食品”。

分佈區域

我國栽培果梅已有3000多年歷史,種質資源豐富,共計有205個品種,其中白梅類13種,青梅類95種,紅梅類83種,引進日本品種14種。分佈地域範圍較廣,北自黃河流域南側,南至廣東沿海,西起西藏波密,東達臺灣島,共有18個省(市、區)有栽培種或野生種分佈。目前,廣東、臺灣、廣西、福建發展較快,浙江、雲南、江蘇等省市也在大面積栽培。據1995年不完全統計,全國栽培面積約152.6萬畝,總產量約13.2萬噸。今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及國際市場的開拓,對梅製品的需求量將會越來越大。特別是日本、韓國、東南亞各國和港澳地區備受青睞。

栽培意義

梅果營養豐富,含有多種有機酸、維生素、黃酮和鹼性礦物質等人體所必需的保健物質。其中含的蘇氨酸等8種氨基酸和黃酮等極有利於人體蛋白質構成與代謝功能的正常進行,可防止心血管等疾病的產生,因此,被譽為保健食品。

果實鮮食者少,主要用於食品加工。其加工品有鹹梅乾、話梅、糖青梅、清口梅、梅汁、梅醬、梅乾、綠梅絲、梅醋、梅酒等。梅在醫藥上有多種用途。如鹹梅有解熱、防風寒的功效。烏梅乾有治肺熱久咳、虛熱口渴、慢性腹瀉、痢疾、膽道蛔蟲、膽囊炎等功效。梅的花、葉、根、核仁等皆可入藥。梅的木材堅韌而重,色澤美觀,是優良的細木用材。梅的醃製品便於貯藏和運輸,宜在偏遠地區發展,是老、少、邊、貧地區脫貧致富的門路之一。

栽培特點

梅喜歡溫暖的氣候條件,從我國果梅栽培地域氣溫來看,年平均氣溫在12~23℃的地區均可栽培。若在北亞熱帶地區(如江蘇、浙江、安徽等地區)應注意選擇早春較溫暖、雨水較少的地段建立商品基地。

梅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不論平原與山地,偏酸、偏鹼地均可種植,但要求土層較深厚,土質疏鬆,排水良好,坡度在30℃以下的丘陵山坡地最適宜栽培。一般應選擇朝南或東西的坡向為宜。梅對工業排放的廢氣特別敏感。尤其氟化物的危害已成為果梅栽培中的嚴重問題。因此建園時一定要選擇清潔的大氣環境,避開汙染源。果梅部分品種有自花不孕現象,有些品種雖能自交結實,但異花授粉可明顯提高結實率,增加產量,故要配置授粉樹。授粉樹配置比例一般不應少於3∶1。栽植密度應考慮果梅壽命長、樹冠較大的特點,故不宜過密。具體密度應根據管理水平、品種特性、土壤肥力及整形方法等來定。一般株行距為4米×4米或4米×5米,畝栽41株或33株。土層瘠薄山地株行距為3.5米×4米,畝栽47株。

食用相關

梅子屬鹼性食品。與酸性食物搭配可以改善人體的酸鹼值,達到健康養生之目的。吃多少梅子才能平衡酸鹼值?

有一個簡單方法供參考:

身體重量除以13即是每天應吃幾顆梅子或喝多少梅酒、汁、醋的量。

例如:65公斤的人除以13等於5,則每天只要吃5顆梅子或50毫升的梅酒、梅汁就夠了。

營養成分

梅子含有豐富的鈣、鎂、鉀、鈉、磷、鐵、錳、銅、鋅……等多樣化礦物質。其中鈣、磷、錢等單位含量較其他種類水果高出甚多。此外梅子含有含量極高的檸檬酸,佔青梅有機酸含量的 85%以上。其他尚有蘋果酸、草酸、琥珀酸…等有機酸。蛋白質含量更是草莓、柑橘的兩倍以上,可以說青梅營養成分極為豐富,是一種絕佳的保健水果。

梅子為薔薇科植物梅的果實。果實將成熟時採摘,其色青綠,稱為青梅。青梅經煙燻烤或置籠內蒸後,其色烏黑,稱為烏梅。

青梅屬綠色水果,含有枸櫞酸、單寧酸、酒石酸等多種酸。生食能生津止渴,開胃解鬱,也適宜加工成多種果脯和蜜餞。

1. 廣譜抗菌:實驗證明,烏梅水煎液對炭疽桿菌、白喉和類白喉桿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皆有抑制作用,對大腸桿菌、宋內氏痢疾桿菌、變形桿菌、傷寒和副傷寒桿菌、綠膿桿菌、霍亂弧菌等腸內致病菌也有效;其乙醇浸液對一些革蘭陽性和陰性細菌,及人型結核桿菌均有顯著抗菌作用;烏梅水煎液在試管內對須瘡癬菌、絮狀表皮癬菌、石膏樣小芽孢菌等致病面板真菌有抑制作用;

2. 抗過敏:烏梅水煎劑及其合劑能減少豚鼠蛋白性休克的動物死亡數,對離體兔腸也有明顯抑制作用,證明烏梅可以抗蛋白質過敏;

3. 促進膽汁分泌烏梅能夠使膽囊收縮,促進膽汁分泌和排洩,為治療膽道蛔蟲症之良藥;

4. 解暑生津梅果肉含有較多的鉀,用烏梅製作的酸梅湯,可防止汗出太多引起的低鉀現象,如倦怠、乏力、嗜睡等,是清涼解暑生津的良品;

5. 防癌抗癌:烏梅體外試驗對人體子宮頸癌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在90%以上,常食梅肉可以防癌抗癌,益壽延年。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胃酸過多者、外感咳嗽、溼熱瀉痢等忌食。

梅子性溫、味甘、酸,入肝、脾、肺、大腸經;

具有斂肺止咳、澀腸止瀉、除煩靜心、生津止渴、殺蟲安蛔、止痛止血的作用;

主治久咳、虛熱煩渴、久瘧、久瀉、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嘔吐等病症。

成語典故:三國時期,魏兵南下,行軍途中,天氣太熱,無處找水,人人口乾舌燥,渴不堪言。曹操即對眾將士說,前邊不遠有梅林,將士們聽說後,想起梅的酸味,口水禁不住淌了出來。也由此,“吳人謂梅子為曹公”,“望梅止渴”之成語亦由是而出。

歷史傳說:據《書經·說命篇》記載,殷高宗任命傅說做宰相時,曾鼓勵他說:“若作和羹,爾惟鹽梅。”即希望他要象做菜離不了的鹽和梅(古時鹽、梅並稱,是廚房必不可少的調味品))一樣,成為國家最為需要的人才。

唐·杜牧。《初春舟次》:“蒲根水暖雁初下,梅經香寒蜂未知。”

宋·王安石。《西江月·紅梅》:“梅紅微嫌淡佇,天教薄與胭脂。真妃初出華清池,酒人瓊姬半醉。東閣詩情易動,高樓玉管休吹。北人渾作杏花疑,惟有青枝不似。”

清·王士禎。《董起男送風雨梅戲佔為謝》:“吳中五月梅黃雨,想象千年舶棹風。珍重遺來看軟齒,不須將醋浸曹公。”

《食療本草》:‘嚎破水漬,以少蜜相和,止渴,霍亂心腹不安,及痢疾。治瘧方多用之。”

《本草綱目》:“斂肺澀腸,治久痢,瀉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腫,湧痰,殺蟲。”

《本草求原》:“治溲血,下血,諸血癥,自汗,口燥咽乾。”

《本草拾遺》:“去疾,去瘧瘴,止渴調中,除冷痢,止吐逆。”

標籤:梅子 形態 分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