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星秀 > 

白景瑞個人資料簡介 成就榮譽 從業經歷 執導作品

星秀5.48K

白景瑞簡介

白景瑞,男,1931年6月10日生,臺灣電影導演,是60年代為數不多的歐洲留學派,與好友李行一起,積極參與健康寫實主義電影,後對金馬獎改革貢獻較大。1997年12月11日病逝。....

白景瑞個人資料

白景瑞,男,1931年6月10日生,臺灣電影導演,是60年代為數不多的歐洲留學派,與好友李行一起,積極參與健康寫實主義電影,後對金馬獎改革貢獻較大。1997年12月11日病逝。

白景瑞個人資料簡介 成就榮譽 從業經歷 執導作品

白景瑞照片

白景瑞成就榮譽

長期從事電影理論與方法研究,頗有造詣。多次獲金馬獎,文藝協會電影導演獎,國際天主教金炬獎,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及文藝協會獎狀。臺灣師範大學藝術系畢業,先後入義大利皇家羅馬藝術學院、貝魯加大學、國際大學、義大利"電影實驗中心"深造,受到西方電影藝術思潮影響。回臺後歷任臺灣(臺北學生)雜誌社編輯、中學美術教員(自立晚報)、(徵信新聞報)駐歐洲特派員、臺灣中國文化學院教授、"中央電影公司"製片部經理、導演、臺北藝術傳播公司董事長、"中央電影公司"製片部經理、中國文化學院戲劇系教授、金馬獎評審委員等職。為臺灣第一位研究電影藝術博士。 白景瑞

白景瑞從業經歷

1947年:隨南京勵志中學高中部遷往廣州,後入海軍軍官學校,並隨校至臺灣。 白景瑞

1950年:入臺灣師範學院藝術系攻讀美術專業。

1954年:畢業後曾任中學圖畫教師,並服軍官役一年。

1956年:任《自立晚報》記者,兼寫影評、畫評。曾在影片《合歡山上》中飾演角色,併兼任場記。

1960年:任《自立晚報》和《中國時報》駐義大利特派員。

1961年:入羅馬皇家藝術學院學習繪畫及舞臺設計。

1962年:在義大利電影實驗中心學習電影。

1964年:入臺灣"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64年:任編審、製片部經理 導演,兼任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教授

1964年:至現任大眾電影公司董事長、白景瑞企業公司董事長。

1967年:導演影片《寂寞的十七歲》,同年獲第六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1967年:《新娘與我》、《家在臺北》,突破臺灣電影傳統的敘事手法,採用分割畫面等技巧。

1969年:年獲第七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

1969年:獲得第七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1970年:獲第八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

1970年:獲臺灣中國文藝協會第十一屆文藝獎章電影導演獎。 白景瑞

1969年:退出中影,與李行等合組大眾電影事業公司。

1971年:導演的影片《再見阿郎》,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1973年:在臺灣創辦大眾電影公司,在香港創辦白氏電影公司。後又創辦金綸企業公司,白氏企業公司。

1976年:在美國創辦亞美藝術公司,白氏國際開發公司,均任董事長。

1977年:到歐洲拍攝《人在天涯》,1977年獲第十四屆金馬獎優等劇情片獎。

1989年:任臺灣"電影導演協會"常務理事。

執導作品

1967年:《還我河山》(與李嘉、李行合作)

1967年:《寂寞的十七歲》

1968年:《第六個夢》

1968年:《新娘與我》

1968年:《今天不回家》

1968年:《喜怒哀樂之喜》

1970年:《家在臺北》

1971年:《再見阿郎》 白景瑞

1972年:《老爺酒店》

1972年:《兩個醜陋的男人》

1973年:《白屋之戀》

1973年:《大三元》(其中一段)

1973年:《東南西北風》

1973年:《彩雲飛》

1974年:《我父、我夫、我子》

1974年:《晴時多雲偶陣雨》

1975年:《女朋友》

1976年:《楓葉情》

1976年:《一簾幽夢》

1976年:《門裡門外》

1976年:《秋歌》

1977年:《異鄉夢》

1977年:《人在天涯》

1977年:《不要在街上吻我》

1978年:《沙灘上的月亮》

1978年:《踩在夕陽裡》

1978年:《摘星》

1979年:《忘憂草》

1979年:《一對傻鳥》

1981年:《皇天后土》

1982年:《怒犯天條》

1983年:《大輪迴》

1984年:《金大班的最後一夜》

1990年:《嫁到宮裡的男人》

影片介紹

內容簡介:

品學兼優的高中女學生唐丹美生活在一個富裕的家庭裡,但因父母經常外出,對她的成長漠不關心,使她感到空虛和寂寞。她暗戀著表哥馮澤,曾為他準備了一個"祝你永遠幸福"的小信物,但卻始終沒有勇氣送到他手裡。馮澤出國前夕,丹美的父親設宴為他餞行。席間,馮接到丹美的電話,要他立刻去接她。同時又接到舊情人林雪的電話,要他即刻與她會面。馮澤駕車到林雪家,兩人發生爭執,馮澤表明要與丹美的姐姐丹蘋結婚,林雪一怒之下用器皿打破馮澤頭部,血流如注,在赴醫院途中,不幸車毀人亡。丹美以為表哥是應她的約而死,自責甚深,踽踽徘徊臺北街頭,甚至進教堂尋求救贖之道。最後終於患了精神分裂症,住院診治。林雪也因內疚服毒,被送到同一家醫院治療。當丹美知道表哥之死並非她的過失後,經過一段療養,逐漸恢復了健康。 白景瑞

內容簡介:

臺北市某公司設計員方大維,同新娘林美雲步入教堂舉行婚禮。方大維驀見舊友莎莉雜於人群中,不禁想起過去的戀愛經歷。他曾與莎莉結伴出遊,莎莉揮霍無度,常令大維窘迫。後於圖書館邂逅女同學月琴,求愛遭到拒絕。又與女運動員劍英過從,練長跑時,又感力不從心,半途而退。最後終於與林美雲結為百年之好,思之不禁喜上眉梢。林美雲回憶往昔,也不勝感慨。她先結識吝嗇成性的馬百忍,後與崔大化交往,無奈崔乃一油頭粉面的儇薄少年。後遇楊某,誰知楊某竟是市儈男子,鄙俗之態,令人作嘔。後於赴高雄的火車上,與去高雄辦時裝展覽會的方大維同座,林美雲因小包自行李架上跌落方大維頭部,忙致歉意,因而相識。兩人在高雄同遊,情感日深。 返臺北後,美雲約大維見其父母。林父固執而驕傲,對大維的職業頗多誤解,言談之間,對他毫不信任。方受辱離去。林父為女擇婿,美雲佯病絕食。母憐愛女,謂等大維事業上有所表現,再說服其父。大維舉辦時裝展覽,介紹國產衣料,幾經波折,終於取得服裝設計家張靜嫻的幫助。大維與張共商展覽事宜,林父誤認大維有新歡。美雲得知後憤然,大維解釋無效,靜嫻聞故,親訪美雲,經密談,誤會冰釋。時裝展覽會開幕之際,大維邀美雲全家光臨。獨不見美雲前來,正驚異之際,新婚禮服表演登場,只見美雲盛裝出場,雍容華貴,美姿端莊,觀眾驚歎,掌聲雷動。展覽會極獲成功。他們的婚禮由神父主持,在喜慶的氣氛中進行。

內容簡介:

夏之雲、如茵、何範、冷露、吳大任同坐一班飛機自美國返回臺北。夏之雲在美國學農業,與美籍華人如茵結為夫妻。他們回到父母的農場,被恬靜的山莊、健壯的牛群所陶醉。之雲的妹妹夏之霞是個崇洋的女孩,一心想讓哥嫂帶她出國。何範在美國勤工儉學,整日在餐館端盤子,不好好學習。他與娟娟通訊多時,這次回臺北擬與娟娟結婚。一日,他帶娟娟在日月潭遊玩,與之霞相遇,兩人志趣相投,一見鍾情。冷露原在臺北與畫師王溥相好,後跟商人去美國,因婚姻失敗,遂似倦鳥歸來,想與王溥重修舊好。但兩人話不投機,鴻溝難填,最後仍舊分手。吳大任在美國大學畢業後,留美任水利工程師。他愛上了一個美國姑娘,便回臺北與原配淑 離婚。他不住在家裡,對妻子冷漠無情,引起父親、弟弟和鄰居的憤慨。淑 在大任留美期間含辛茹苦,挑起教子、照顧小叔及半癱瘓的公公的重任,毫無怨言。大任終被妻子勤勞賢淑的品德所感動,並看到臺灣水利建設的成就,決定留在臺北,閤家團圓。冷露感到自己失去了一切,決定留在臺北任幼兒園老師,重新生活。夏之雲夫婦治癒患病的奶牛後亦決定留下,幫助父母經營農場。之霞知道哥嫂不能帶她去美國,為達到出國目的,與何範在臺北舉行了婚禮,但在去美國之前,又感到茫然。

內容簡介: 白景瑞

臺灣南部小鎮上,有個女子樂隊,每天為婚喪嫁娶演奏,收入甚微。隊員桂枝貌美聰慧,因家境貧困,到樂隊吹奏樂器。樂隊隊長老猴子暗戀著她。樂隊老闆娘的侄子阿郎,長得英俊瀟灑,不務正業,被不少女人追逐。他常到樂隊與女隊員廝混。老闆娘不喜歡他,桂枝也瞧不起他。一次,桂枝看到阿郎為維護自己做人的尊嚴,將一個女人送給他的汽車和衣物退還,遂改變了對阿郎的看法,兩人開始戀愛而且有了孩子。但終因阿郎的不負責任,桂枝在傷心之餘只好答應五十多歲的老猴子的求婚。老猴子為桂枝還清其父母借老闆娘兩萬餘元的債務。不料一次桂枝偶遇阿郎,又重新燃起戀情,兩人相偕到高雄謀生。阿郎開始洗心革面,力圖負起養家的責任,但苦於無一技之長。為了餬口,他擺起了西瓜攤,卻被取締。一氣之下,他把西瓜攤砸個稀爛。幾經波折,婚姻陷於絕境。最後他找到一份駕駛貨車運豬的工作,日夜冒著生命危險開車賺錢。桂枝擔心他的生命安全,以離開他作威脅,要他辭掉運豬的工作。阿郎不肯。桂枝坐火車上臺北的那一晚,目睹阿郎駕駛運豬車欲超越火車而在車禍中喪生的慘景,痛不欲生。

內容簡介:

本片由人死後再投生,輪迴三世,冤冤相報的三段故事組成。 白景瑞

《第一世》

描述明朝錦衣衛高手,奉命護送一官員之女赴京,嫁給錦衣衛右都督作侍妾。途中他為將美女佔為己有,殺盡隨行人員,擄美女入山隱居。美女的未婚夫為義軍首領,為救未婚妻,一直尾隨於後。在山中經過一場惡鬥,將錦衣衛雙眼刺瞎,美女及未婚夫亦慘死於錦衣衛之手。

《第二世》

描寫民國初年,一個戲班正當經營遇到困難,無法維持之際,得到一富家公子的大力協助。公子與戲班花旦,初見時即感曾在冥冥中相識。兩人一見鍾情,以身相許。公子之母堅決反對兒子娶戲子為妻。花旦的師兄已暗戀師妹多年,因妒嫉師妹與公子相好,在演出《坐樓殺惜》時,假戲真做,將師妹殺死。

《第三世》

敘述當代澎湖島上一個法師及其兄弟乩童相依為命。一個現代舞蹈女藝人來到澎湖漁村,與乩童偶遇,一見鍾情。女藝人要帶乩童到臺北去開拓新生活。乩童陷入傳統勢力與現代思想,親情與愛情的矛盾。最後,在一次法會中,乩童不肯爬刀梯。法師無奈,只好自己爬上刀梯,不幸失足身死。乩童與女藝人終於結為夫妻。

人物傳略

1931年出生於遼寧營口,籍貫海城。1949年以流亡學生身分赴臺,考上省立師範學院(現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外文系,後轉至藝術系;在大學期間認識同為話劇社的李行,兩人結為好友。50年代初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不設防城市》(1945)、《單車失竊記》(1948)等影片在臺上映引起熱潮,並在臺灣的報紙與影評方面引發熱烈的討論。此時剛退伍(1957)的白景瑞,在《自立晚報》當影劇記者,同時以"白擔夫"這筆名在聯合報中寫影評與畫評,在看了多部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后,決心赴義大利學習電影。1959年白景瑞預支《中國時報》半年稿費作為旅費,以《中國時報》特派員及《自立晚報》駐意記者的身分遠赴義大利。1961年入羅馬皇家藝術學院學習繪畫及舞臺設計。1962年在義大利電影實驗中心學習電影,成為第一位留意學習電影的華人。 白景瑞

1964年白景瑞學成歸來,先在中影擔任編審委員,之後陸續擔任製片部經理、導演,同時兼任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教授。1965年,在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的影響下,中影總經理龔弘以"寫實並非只能暴露黑暗,同樣也可拍出溫暖人心的人情味"的想法,提出了"健康寫實主義"的路線,引導臺灣電影進入新的創作意識,拍攝了第一部健康寫實片《蚵女》(李行導演,1964),白景瑞即擔任此片剪接。到了第二部健康寫實片《養鴨人家》(1964)時,白景瑞則實際參與策劃與劇本討論,將在義大利所學得的技術引進臺灣,促進了"健康寫實"的成形。他發表文章及演講,以引介歐美新電影理論,促進臺灣電影新思潮的發展;同時也引購新型的剪輯、錄音等裝置,讓國內的電影技術向前進一步。

1966年白景瑞辭去經理職務,與李行、李嘉合導《還我河山》。1967年獨立執導第一部影片《寂寞的十七歲》,本欲將當時青少年的內心空虛的狀況,加上因社會現象所產生的心理問題拍出,白景瑞自言道:"我原本是要很強烈直接來寫這個嚴重現象,由於中影當局有許多顧慮,擔心遭有關人士抨擊,只好全盤修改,才弄成似維美派電影。"然而本片仍為他贏得第六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等諸多獎項,奠定他在影壇的地位。1969年他退出中影,與李行等合組大眾電影事業公司。1970年導演的影片《再見阿郎》(改編陳映真小說《將軍族》),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是其最為人所稱道的作品之一。1976年自組白氏電影公司。1984年執導《金大班的最後一夜》。1988年擔任第25屆金馬獎工作委員祕書長,改革許多制度。1995年二度擔任金馬獎執委會祕書長。1997年在金馬獎頒獎前於凱悅飯店中因心肌梗塞而辭世。

白景瑞的作品橫跨60-80年代,經歷過健康寫實、文藝愛情電影與文學改編電影的風潮。其作品在寫實風格、喜劇片的結構技巧、攝影等方面,為臺灣電影帶入新的影像經驗。在寫實風格方面,將電影中的場景大量拉至戶外,就實景來攝製,在對自然光的採用、捕捉、應用上,與白景瑞長期合作的攝影師林贊庭則功不可沒。在喜劇片方面,導演《新娘與我》(1969)、《今天不回家》(1969)、《家在臺北》(1970),突破臺灣電影傳統的敘事手法,並採用分割畫面等技巧,使人有耳目一新之感。而在白景瑞的從影生涯當中也拍過一些政宣片如《還我河山》(1966)、《皇天后土》(1980)、《日內瓦的黃昏》(1986)等,其中《還》、《皇》在票房上都很賣座,但到1980年代末期,一些公營片廠拍出如《823炮戰》、《日內瓦的黃昏》等片,市場反映冷淡,宣告政宣電影的結束。在此之前白景瑞也曾因政策與國情的問題修改原先對於影片的構想,《寂寞的十七歲》便是如此,造成原本可以有更銳利的表現,卻在政策的原因之下,使其光彩銳減。

人物詳細年表

白景瑞1931年生於中國遼寧營口,真實生日不詳,身分證上的出生日期是6月10日。時適逢九一八事變,襁褓中與父母逃難入關,遷居北平。

1936年因父親白沛霖(雲生)出任安徽蕪湖營業稅局局長,舉家遷居蕪湖,時白景瑞六歲,進入教會幼兒園就讀。

1937年白景瑞七歲近漢口第四國小就讀,並開始跟大人一起進電影院,觀看默片,如《關東大俠》、《火燒紅蓮寺》等片。七七事變爆發抗日戰爭,再度舉家逃難。

1938年全家逃難至中國四川涪陵。

1939年白景瑞九歲,就讀重慶大溪溝國小,與曾任中共統戰部長的閻明覆為同學,當選班代並參加演講比賽。

1943年進入重慶私立巴蜀中學國中,參加辯論會,演出話劇,曾拿到全校作文、繪畫第一名。開始喜歡文學、戲劇、繪圖、運動,並閱讀許多翻譯作品,尤以蘇俄高爾基與屠格涅夫的作品最為欣賞,而重慶抗建堂等第演出的話劇如《棠棣之花》、《日出》、《虎符》、《少奶奶的扇子》等三年內沒有漏看一出,電影及歌劇等作品也經常觀賞,自此奠定了其對於戲劇和電影的深厚基礎。

1945年國中畢業。

1946年白景瑞隨二哥白景新復員去南京,進入勵志社附屬勵志中學就讀高中。因父親復員回東北,又與家裡失去聯絡,便靠每學期所選出德智體群美最優一名免學雜費的獎勵來就讀高中。

1947年因國共內戰局勢不穩,白景瑞隨校遷至江西泰和沿溪渡,此時開始寫詩,喜愛艾青、臧克家的作品,在校活躍。

1948年因江西告急,勵志中學再度遷校,但因政府無力照顧,白景瑞自此成為流亡學生。白景瑞幾經輾轉到廣州考海軍軍官學校,作弊考上,但卻被登陸艇送至澎湖;六個月後正式考上海軍軍官學校,但因不合其理想,十八歲時以流亡學生的身分到臺北,因巧遇父執輩的袁騰而經介紹擔任少年時報助理,並籌辦《學生半月刊》,以筆名寫詩、評論、畫漫畫,以賺取生活費。

1949年考入行政專科學校,與黃信介同班同學,參加藝術工作隊及舞臺劇的演出;白天在康樂總隊總隊部工作,曾參加大專組漫畫比賽,獲得冠軍。年底考上省立師範學院(現國立師範學院)外文系。

1950年經外文系系主任梁實秋及藝術系系主任黃君壁同意,轉系至藝術系,為師範的公費生,熱衷於話劇的演出,因此認識了當時主持話劇社的李子達(即李行)。導演話劇《禁止小便》,演出李行導演的話劇《火燭小心》。

1951年導演校園話劇《樑上君子》(師院話劇社)及《升官圖》(淡水英專),並以白擔夫之名活躍於學校的劇運。

1952年參加大專學生在中山堂公演的《新紅樓夢》,導演校園話劇《美男子》、《野玫瑰》。

1953年演出平劇《甘露寺》,導演戲劇社三幕喜劇《天涯若比鄰》。

1954年師院畢業,入伍訓練。

1955年結訓退伍,在文山中學擔任美術教員。

1956年轉至虎尾女中任教。

1957年退伍,經李行介紹至《自立晚報》擔任影劇記者,另以筆名白擔夫在黃仁主編的《聯合報》藝文天地中寫畫評及影評,在此時因觀看許多義大利電影《不設防城市》、《單車失竊記》深受震撼而開始想至義大利留學的念頭。

1958年演出《合歡山上》-(潘壘執導)併兼任場記。擔任民族舞蹈推行委員會委員。

1960年六月,白景瑞以中國時報特派員及自立晚報駐義大利記者身分,開始了他的留學之行。

1961年經由友人王(王玉)帶領到羅馬東方書院學習義大利文。進入羅馬皇家藝術學院研讀繪畫及舞臺設計,進入貝魯加大學習文學,至國際大學修習電視課程。名字被選入國際畫家名冊內。

1962年進入義大利電影實驗中心就讀。擔任《彷徨末途》場記,《鄉野》助導。參加卓別林電影學會會員,與ReneClair、FedericoFellini、PietroGermi、NanniLoy一同討論電影。利用暑假至德國幕尼黑打工賺取生活費,並代表義大利外籍學生轉道瑞士開會,順道訪問西班牙。

1963年擔任《馬可波羅東遊記》(義大利導演波路波路蒂執導)的藝術指導且參與演出。拍攝學生短片作品《鍾情者痴》,身兼導演、編劇、剪輯。義大利電影實驗中心課程結業,放棄在外國的工作機會,於返國前夕,奉于斌主教之命,至各國考察電影教育,收集有關大眾傳播課程資料,作為輔仁大學開設大眾傳播系的參考,並擔任於斌樞機主教在紐約的私人祕書一個月。

1964年返國經由余紀忠先生推薦給中影公司總經理龔弘,擔任編審委員。受文化大學聘用為戲劇系教授。擔任蔣介石的義大利文翻譯,並被蔣經國召見。

1965年擔任《蚵女》的剪輯,修改《養鴨人家》,促進了當時中影健康寫實主義電影風格的成形。擔任中影製片部經理。與葉青青結婚。

1966年策劃《啞女情深》、《婉君表妹》等片,並從義大利購置最新式桌型計算機剪輯機、膠紙接片機,成為亞洲最先使用的地方,促使國內的電影技術在蒙太奇、錄音和裝置上更進一步。

1967年執導《寂寞的十七歲》,此為其第一部獨當一面擔任導演的作品,此部作品被選為臺灣代表,參加亞洲學會。策劃拍攝《我女若蘭》、《雷堡風雲》等片,執導《還我河山》其中三分之一,所拍攝的驚險鏡頭如懸崖追擊等,開臺灣電影先鋒。

1968年以《寂寞的十七歲》獲得第六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獎,本片同時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彩色影片美術設計、最佳剪輯、最佳錄音的獎項;並在第十三屆亞洲影展中獲得青少年問題最有貢獻金穗獎及菲律賓迪倫夫人紀念特別獎,飾演男主角的柯俊雄也因本片而獲得最佳男主角金穗獎,獲得了亞洲影帝之銜。

1969年執導中影新片《新娘與我》、《今天不回家》等片,而由臺北市數名影劇記者投資拍攝,由瓊瑤小說改編的《第六個夢》突破舊有文藝片的型式。執導《今天不回家》,本片為大眾電影公司奠下了影業基礎,片中的單線多點或三線並行發展的敘事結構,以及對分割畫面剪輯技巧的使用,帶給當時的觀眾新的觀影經驗,造成轟動。在本片當中帶入了義大利喜劇片的技巧,即運用蒙太奇和音響對位所產生的碰撞來造成喜感的產生,與好萊塢運用演員肢體表情所造成的滑稽與鬧趣不同,在票房上創下紀錄,當時四天總收入就破兩百萬。以《新娘與我》獲得第七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及最佳導演獎,本片同時獲得最佳導演、最佳剪輯(汪晉臣),第十五屆亞洲影展金禾獎最佳錄音(林丁貴),白景瑞將所得獎金全部捐獻給八七水災的難民。執導《喜怒哀樂》其中的《喜》一段李行執導《哀》。

1970年因執導《家在臺北》獲第八屆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獎(歸亞蕾)、最佳剪輯(汪晉臣);第十六屆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歸亞蕾)、最佳編劇(張永祥)、中國文藝協會第十一屆文藝獎章電影導演獎。

1971年執導《再見阿郎》,本片為白景瑞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可惜叫好不叫座,而當時的金馬獎在重視政宣主題之下,認為本片過於灰色而在金馬獎上失利,僅得到最佳技術特別獎;而本片的投資者在票房與金馬獎都失利的情況下,並未參加任何國際影展。

1972年因《再見阿郎》叫好不叫座,之後的《老爺酒店》、《兩個醜陋的男人》白景瑞陷入了創作的低潮當中。

1973年執導《白屋之戀》,本片使男主角鄧光榮一夕成名。與李行、李嘉聯合執導《大三元》,拍攝其中《靜靜的下午》一段。開拍白氏公司第一部影片《東南西北風》,本片為集錦式影片。

1974年執導《晴時多雲偶陣雨》,本片在臺灣掀起了一股"風雨潮"。

1975年與黃仁策劃合作《女朋友》,蕭芳芳因本片而獲得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林贊庭則獲得金馬獎最佳彩色攝影獎。

1976年到韓國拍攝《一簾幽夢》。被推選為大眾電影公司董事長。

1977年白景瑞率工作人員赴歐拍攝《人在天涯》、《異鄉夢》、《不要在街上吻我》(原名《留學生》),其中《人在天涯》獲第十四屆金馬獎優等劇情片、最佳男主角(秦祥林)、最佳女主角(胡茵夢)、國際天主教電影電視協會中國分會金炬獎。

1979年名字被列入中華民國名人錄、中華民國企業家名人錄。

1980年再度赴韓拍攝《皇天后土》,得到國民黨文工會主任宋楚瑜的支援,本片突破當時國共題材電影中的許多禁忌。

1982年至瑞士和非洲拍攝《日內瓦的黃昏》。

1984年拍攝白先勇小說《金大班的最後一夜》,為白景瑞的代表作之一。與李行、胡金銓聯合執導《大輪迴》,白景瑞執導其中"現代世紀"的部分。投資經營餐館。

1985年因投資失敗而拍攝商業通俗片《何姨十二金釵》。

1986年與投資經商的會計林小姐結婚,由李行擔任證婚人。

1988年擔任第二十五屆金馬獎工作委員祕書長,改革許多制度,而此年度的金馬獎得獎影片多為港片,臺灣電影界多能接受。

1989年受美哥倫比亞大學影劇繫系主任MilosForman之邀,到該校演講三天,並放映《皇天后土》及《再見阿郎》。

1991年至北京拍攝第一部集合兩岸三地演職員的《嫁到宮裡的男人》,但在票房上失利。八月與張華在長春結婚,此為其第三次婚姻。

1995年二度擔任金馬獎執委會祕書長。妻張華獲准入境臺灣定居。

1996年任職經濟性雜誌《策動天下》,半年試刊後停刊。

1997年在金馬獎頒獎前於凱悅飯店中因心肌梗塞而辭世。

1998年獲頒中華民國電影導演協會終身成就紀念獎。

1999年獲頒第三十六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紀念獎。

參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