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人文素養 > 美文閱讀

粽葉需要泡多久才能用

粽葉是“端午節”節日那天所食用的食物“粽子”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粽子古稱“角黍”“筒粽”,由粽葉包裹糯米或以新增輔料煮制而成。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粽葉需要泡多久才能用,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粽葉需要泡多久才能用

12小時左右。

粽葉一般是指蘆葦葉、箬葉,通常幹粽葉是由新鮮的粽葉晒乾而成的,這樣會更利於儲存,所以幹粽葉在使用之前就需要用水浸泡,待幹粽葉吸收了足夠的水分變得柔軟,包粽子的時候才不容易破。

一般幹粽葉只需要用清水浸泡12小時左右即可,如果趕時間的話,也可以用溫水浸泡,這樣時間會更短一些,這樣就1~2個小時的時間。

幹粽葉用冷水泡還是熱水泡

都可以。

幹粽葉因為失去水分,所以質地會變脆,在包粽子進行彎折的過程中,會發生破裂,所以需要用水浸泡,讓幹粽子吸收足夠的水分,這樣幹粽葉才會變得有韌性。

而幹粽葉用冷水浸泡或熱水浸泡都是可以的,只是水溫升高了,浸泡幹粽葉的時間也會縮短,一般用冷水浸泡12小時以上,而熱水只需要1~2個小時的時間。

粽葉怎麼處理才能包粽子

1、清水浸泡

無論是幹粽葉還是新鮮粽葉,都需要用水浸泡一段時間,讓粽葉吸收足夠的水分,質地變柔軟,只是幹粽葉需要浸泡的時間更長,同時在浸泡幹粽葉時還可以加適量食鹽,這樣能讓水分快速滲透到粽葉中。

2、修剪粽葉

包粽子之前還需要將粽葉修剪一下,一般將將葉子頂端剪掉,如果根部特別長而大,也需要修剪,這樣包粽子時就更好翻折。

3、清洗粽葉

經過浸泡。修剪後,還需要用清水給粽葉的正反面都清洗一下,注意力度不要過大,以免損壞粽葉,之後就可以開始包粽子了。

沒有粽葉可以用什麼代替

荷葉

荷葉的葉面非常大,並且其也含有特殊的清香味,但是質地較軟,在包粽子時要注意不要弄破了,

玉米葉

玉米葉是指新鮮玉米的外衣,而不是玉米杆上的葉子,玉米的外衣本身就有濃郁的玉米香味,並且並且質地柔軟,只要清洗乾淨就可以包粽子了,但玉米葉比較柔軟,所以在包粽子的時候要綁好,以免出現漏米的情況。

蘆葦葉

因為蘆葦葉又細又長,但是用它包粽子的話直接用新鮮的葉子就可以了,不用晒,也不用煮,而且粽子吃起來特別的清香可口,但包出來的粽子會比較小。

幹粽葉泡一晚上還用煮一下嗎

建議再煮一下。

一般幹粽葉在泡一晚上之後還是需要再煮一下,這樣不僅能夠增加幹粽葉的柔韌度,而且還能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用來包粽子的話也會更加安全衛生一些。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幹粽葉煮的時間不宜過長,不然就有可能會影響到粽葉的清香味,建議水開之後煮沸10分鐘左右就可以了,或者在煮的時候可以在裡面加入一勺鹽。

幹粽葉用冷水泡還是熱水泡

一般是用冷水泡。

幹粽葉在買回來之後,因為質地比較乾燥、易碎,所以首先需要將其置於冷凍中浸泡,直至質地變軟,一般來說需要泡20個小時左右,等到幹粽葉重新變軟之後再將粽葉一張一張的用清水刷洗乾淨。

最後將刷洗好的粽葉放在鍋中,煮沸消毒,一般建議煮10分鐘左右,煮好之後撈出來瀝乾就可以用來包粽子了。

一斤幹粽葉可以包幾個粽子

視粽葉的大小來定。

一斤幹粽葉可以包多少個粽子是需要根據幹粽葉的片數來決定的,一般來說一斤幹粽葉大約有260張,按照一個粽子用3-4張粽葉來計算的話,那麼一斤幹粽葉大約可以包65-86個粽子。

具體還是需要根據粽子的大小來決定,如果是小粽子的話那麼只需要用2-3張粽葉,而如果是大粽子的話那麼一般需要用3-5張粽葉。

包粽子的葉子要泡多久

包粽子的葉子要泡8個小時左右。

一般情況下,包粽子的葉子是要提前泡水的,這樣會更軟一點,更方便包粽子,一般是泡一夜,差不多8小時左右。

粽子葉用冷水泡還是熱水泡

粽葉可以用冷水,也可以用熱水。

由於買回來的粽子葉是幹比較脆,所以需要用水浸泡、清洗,這樣不僅粽子葉變得有韌性而且也乾淨了。幹粽葉洗淨後,最好在冷水裡浸泡8個小時,或用開水燙半小時以上,粽葉才會變軟。幹粽葉也需用清水浸泡一晚,次日用刷子刷洗,蒸半個小時殺菌。

包粽子的葉子怎麼處理

1、浸泡

菜場賣乾貨的店裡可以買到乾的粽子葉子,將葉子用清水浸泡一天。

2、煮葉

放鍋中,加一小勺鹽,煮開5分鐘關火,可以使葉子消毒並變得更有楞性不易破損。

3、清洗

將葉子在流水下用溼抹布從根部往頂端順紋理擦拭一遍,兩面都要洗,修剪整理。

4、修剪整理

用剪刀修剪葉子頂端,如果根部特別長而大,也需要修剪;這就是可以開包了的粽子葉子拉。

粽子葉要煮嗎

粽子葉要煮。

在包粽子之前,棕葉是要煮一下的,把水煮開。一來葉子軟一點不會硬脆的,二來可以把葉子的那種青澀的味道去掉。煮了之後洗一下,再把葉子晾一晾,去掉水。

怎麼煮棕葉:

1、浸泡:菜場賣乾貨的店裡可以買到乾的粽子葉子,將葉子用清水浸泡一天。

2、煮葉:放鍋中,加一小勺鹽,煮開5分鐘關火,可以使葉子消毒並變得更有楞性不易破損。

3、清洗:將葉子在流水下用溼抹布從根部往頂端順紋理擦拭一遍,兩面都要洗,修剪整理。

4、修剪整理:用剪刀修剪葉子頂端,如果根部特別長而大,也需要修剪;這就是可以開包了的粽子葉子拉。

粽葉種類

粽葉分多種,在中國乃至世界各地使用的種類各不相同,常見的為蘆葦葉、箬葉;以及種類繁多的其它粽葉,如:桂竹葉、月桃葉、芭蕉葉、荷葉、粽粑葉、竹筍殼等。

蘆葦

蘆葦葉(蘆葦,又稱葦子,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淺水裡。莖中空,可造紙、編席等。根莖可入藥),一般生長在水裡;

蘆葦,禾本科蘆竹亞科植物。蘆葦是最早被記載的粽葉,東漢的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是這樣解釋粽字的:“粽(即粽),蘆葉裹米也。”它是一種廣泛分佈的喜溼植物,葉片無異味,今天仍是流行於廣大北方地區的裹粽材料,直到上個世紀北京市民還常去郊外的蘆葦蕩摘粽葉,滿族的傳統粽子多是蘆葉粽。另外,江蘇以及上海崇明的蘆葉粽也比較出名。長長的蘆葦葉寬僅2cm,包一個粽需用好幾片,只能包出小個的粽。

箬竹

箬竹,禾本科竹亞科植物。原產我國的箬(通“篛”)竹是南方最常見的粽葉材料,因其葉面寬大光滑、質地軟且韌。我們平時所說的粽葉就是指箬竹葉,有的地方乾脆叫它“粽粑竹”。箬竹分佈於華東、華中、陝南和魯南,以安徽休寧出產的“徽頂”箬葉最著名,上海人認為盛夏時從黃山採下的“徽州伏箬”品質最佳。江南畲族有箬葉牯角粽。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載:“用秫稻米末……用竹箬裹,爛蒸”,唐代的元稹又言“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說明古代北方也用箬葉裹粽。除了箬竹葉,閩粵一帶有時會取麻竹葉,臺灣會取桂竹葉。

茭白

茭白,禾本科稻亞科植物。茭白即菰,本是一種水生蔬菜。菰葉裹粽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西晉周處的《風土記》就提到當時江南地區“俗以菰葉裹黍米……一名粽,”南朝樂府詩中有“菰生四五尺,作得九子粽”之句,北宋蘇軾吟道“菰黍連昌歜,瓊彝倒玉舟”,南宋陸游也曾吟“盤中共解青菰粽,衰甚將簪艾一枝”“酪美朱櫻熟,菰青角黍香”,宋末釋紹曇則有“茭粽葉包蒸米飯,野山茶點石菖蒲”等句。因茭白葉片較窄,其粽個頭小。如今菰葉粽已很難覓。

芭蕉、香蕉

芭蕉、香蕉,芭蕉科植物。蕉類植物葉片在粽葉中數最寬大。蕉葉包粽多見於我國華南和西南,還有東南亞的越南、柬埔寨、菲律賓等地。芭蕉是亞熱帶植物,苗族、壯族和布依族的五色粽常用芭蕉葉,傣族的“毫糯索”“毫棟貴”也用芭蕉葉;香蕉則原產於熱帶,富有特色的地方美食——東莞的麻湧粽和廣州黃埔的波羅粽用的就是當地的香蕉葉,同為香蕉產區的中山北部也一樣。與箬葉包出的三角錐形粽子不同,蕉葉適合包方形粽。

柊葉

柊葉,竹芋科植物。俗稱冬葉。我國南亞熱帶及熱帶均有分佈。柊葉闊大而堅韌,能包出0.5kg 以上的大粽。

清初屈大均的《廣東新語》有云:“有柊葉者,狀如芭蕉葉,溼時以裹角黍(即粽)……蓋南方地性熱,物易腐敗,唯柊葉藏之可持久。”廣東肇慶和雲浮的裹蒸粽、茂名的古粽籺就取材柊葉,順德人也習慣採摘生長於塘邊河岸的柊葉包粽子。當地人將雙面皆青的柊葉品種叫做“正冬”,而將面青底白的叫做“野冬”,正冬更佳。海南普遍用柊葉,廣西壯族、貴州水族和布依族、雲南白族傣族布朗族等多個民族包粽都會用到柊葉。

槲樹

槲樹,殼鬥科植物。又稱大葉波羅(桲欏),是我國北方少見的大葉樹種。槲葉長好時正逢端午節期,陝西、河南交界山區的“槲包”和“槲墜”、山東半島的“波羅葉粽子”都是用槲樹葉包的,紮好後的粽子呈厚長條狀,活像雙層枕頭。日本的“柏餅”其實就是槲葉米糕。有人說槲葉煮粽微帶苦味使其難以流行,其實更大的原因是平原地區耕地寶貴不種槲樹。

粽葉蘆

粽葉蘆,禾本科蘆竹亞科植物。又稱芒葉(廣東)、莽草(海南)、粽葉草(雲南),生長於南亞熱帶和熱帶,葉比蘆葦闊。從粵東到粵西,從客家到疍家,芒葉是廣東全省最常用的粽葉之一,構成了地道“廣式粽子”的一大元素。福建、雲南、湖南等地也有人採用。農家有栽培,但野生芒葉更優。

露兜樹

露兜樹,露兜樹科植物。又名禾下簕或林旁(東莞)、蘆兜(中山)、簕古子(粵西)、野菠蘿(海南),原產熱帶的常綠灌木。其葉帶銳刺,使用前須先去除。廣東中山的蘆兜粽、廉江的古粽籺、恩平的裹粽、東莞的茶山粽和南柵粽即由它裹成,呈長圓柱狀或扁金字塔狀,體型較大。雷州半島的鴨乸粽則是由露兜葉穿編成鴨子狀粽殼。廣西、海南、雲南亦有露兜粽。

月桃、良姜

月桃、良姜,姜科植物。這類姜科植物都原產亞洲熱帶。臺灣台南的月桃葉乾貝粽、菜粽聞名於世,客家月桃葉粿粽別有風味;雲貴川的良姜葉豬兒粑、鴨兒粑也是美味小吃;偶爾可見使用同科植物砂仁或草果的葉。

荷,睡蓮科植物。荷即蓮,常見的水生植物,葉大如蓋。“符開銀艾小,粽裹綠荷新。”這是明末陳子升的詩句。無論是華北、江南還是華南,荷葉是通行南北的粽葉。山東的荷香粽和廣東的糯米雞就是代表。荷香滲入糯米,但葉性稍脆是其缺陷。

一葉蘭

箬葉屬百合科,蜘蛛抱蛋屬,它的地下部具有粗狀根莖,葉柄直接從地下莖上長出,一柄一葉,帶有挺直修長葉柄的片片綠葉拔地而起,故名一葉蘭,因其果實極似蜘蛛卵,又名蜘蛛抱蛋,終年常綠,葉形優美,生長健壯,是理想的室內綠化植物;

一葉蘭,百合科植物。又名粽巴葉、蜘蛛抱蛋,葉片寬大,生長於南方諸省山區。端午節前後長勢旺盛,雲貴高原地區選作粽葉,布依族的枕頭粽和土家族的臘肉粽有時會用到它,四川也用。

粽巴葉一般為雲貴高原等地區的粽葉,形似縮小芭蕉葉,屬百合科,蜘蛛抱蛋屬,其根莖,全年可採,具有活血散瘀、接骨、止痛、清熱解毒的功效。雲貴高原上的粽巴葉專擇懸崖長。端午節前後,雨水好,光照足,葉子躥得快。

椰,棕櫚科植物。熱帶植物,葉長而硬。海南見有椰葉裹粽,馬來西亞亦可見。需要指出的是,黎族的山蘭椰葉粽不是包裹而成,而是由椰葉編織成袋狀容器。

楠竹

楠竹,禾本科竹亞科植物。嫩筍破殼脫掉的筍殼,寬大而堅韌,適合包粽,吃完後洗淨還可備來年再用。一些毛竹筍品種須注意除掉筍殼葉外層的灰色毛刺,楠竹筍殼勝在其外表除了黑斑鮮有毛刺。浙江、湖南、四川、重慶、河南等多地行此俗,寧波鹼水粽是代表。

玉米

玉米,禾本科黍亞科植物。明末才引進我國的美洲作物。玉米皮(苞葉)夠大,韌性也足,在北方用來包粽子、餃子或窩頭,甜玉米皮尤佳。因為皮薄,強度稍遜,較難成形。竹筍殼和玉米皮已超出了一般意義的綠色粽葉。

其它

相對小眾的粽葉有:珠三角地區的粽子偶見用蘋婆(梧桐科)葉;廣東湛江蛤蔞粽用的是蛤蔞(胡椒科)葉;廣東高州梘水粽用的是甘蔗(禾本科禾亞科)葉;海南三亞檳榔花苞粽用的是檳榔(棕櫚科)的花苞殼;福建畲族菅粽用的是五節芒(禾本科黍亞科)葉;雲南瑤族和廣西壯族的傳統粽子有時用棕櫚(棕櫚科)葉,臺灣高山族的糯小米粽有時用芋(天南星科)葉,其中一種叫“祈納福”的糯粟粽會用到假酸漿(茄科)葉(可連粽葉一起吃),等等。

“以竹為粽”是極為古老的習俗,見於南方各地的竹筒飯其實是特殊的粽子,南朝宗懍的《荊楚歲時記》就說“以新竹為筒粽。”白居易遺詩“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鵝鮮”描寫的是唐時蘇州的吃法。竹筒中的糯米飯需要葉子封口,少數民族地區多用蕉葉和粽巴葉,楚地古俗則取楝葉(楝科)。兩廣地區民眾喜摘柚(芸香科)或菠蘿蜜(桑科)的樹葉用來墊餈粑,這算是一類不用完全包蓋且無需綁紮的粽粑。

中國的粽子東傳日本後產生了“茅卷”,即用白茅(禾本科黍亞科)葉包的粽子。琉球群島則會採用芭蕉、檳榔、月桃等多種葉材。

特點和功效

《本草綱目》中早就有記載,粽葉具有有清熱止血、解毒消腫、治吐血、下血、小便不利、癰腫等功效。研究證明,箬竹葉多糖物具有抗癌效果。《中藥大詞典》中也介紹粽葉有清熱止血、解毒消腫,治吐血、小便不利、喉痺、癰腫等功用。

在張家界附近海拔1000米左右的次原始森林中的野生粽葉(箬葉),運用中美最新生物高科技、按GMP標準動態萃取有效功能因子,粽葉(箬葉)提取物富含粽葉多糖、粽葉黃酮、有機鋅、硒、碘、鈣、鎂、鐵、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等近40種功能因子。

這種粽葉提取物具有粽子風味,有較強的抗免氧化、抗菌、抑菌等作用,是一種天然的功能食品新增劑和保健品新原料。主要新增在粽子、竹筒飯、肉製品、膨化食品、月餅、即食穀物、焙烤食品、果蔬汁(肉)飲料、茶飲料、水產品、乳製品、含油食品等,直接補充營養功能因子,增強產品特色,提升產品品質和附加值,產品極具市場潛力。

返青手段

粽葉都是青青的,放置一段時間後,會逐漸變成黃綠色或者黃褐色。經驗豐富的老人會將粽葉泡在水中儲存,或將其懸掛晾乾,待食用時再放到水中浸泡復原,但是這兩種做法都無法讓粽葉一直保持青綠色。近年來,一些生產粽子的廠家為了保證粽子的“賣相”,在浸泡粽葉的時候向水中新增工業硫酸銅和工業氯化銅,這樣粽葉便可以達到“返青”效果。

首先,粽子泛青並非染色。粽葉和其它綠色蔬菜、綠色植物葉片一樣,其綠色來源於葉綠素及其含鎂衍生物。他們在光、熱、酶、化學物質等作用下,葉綠素降解、異構;其含鎂衍生物脫鎂便形成黃色或橄欖褐色,也就是我們常見的黃葉或叫幹葉。在黃葉或幹葉中存在的葉綠素脫鎂衍生物,當存在足量的鋅或銅離子時,它們可與鋅或銅形成綠色絡合物。粽葉的返青加工,正是以氯化銅、氯化鋅、焦亞硫酸鈉等為絡合試劑,通過幹粽葉挑選、絡合返青、清洗、酸泡、再清洗、瀝乾、真空包裝而成。這種以通過生成葉綠素金屬絡合物而達到形成一種更易接受的綠色的加工工藝,是一種國際上常用的護色(護綠)技術,並非人們通常所認為的(色素)染色。

其次,葉綠素金絡合物的商業應用,在大多數受歐共體法規制約的歐洲國家早已允許將其使用於罐裝食品(罐裝蔬菜)、湯料、糖果和乳製品中。聯合國世界糧農組織(FAO)也批准可將其安全用於食品,但要求遊離銅離子含量不得超過200mg/kg。GB2760《食品新增劑使用衛生標準》規定:葉綠素銅鈉鹽作為食品新增劑,在其使用範圍(如:糖果、果凍、雪糕、餅乾等)內,最大使用量為500mg/kg。

其三,GB15199《食品中銅限量衛生標準》對食品中銅含量(≤10mg/kg)的限制,是指直接食用部分,不能主觀等同於作為包裝的棕葉。

其四,葉綠素金屬絡合物具有較強的光、熱、酸穩定性。試驗表明:經過返青加工的棕葉,在清水中100℃加熱1h顏色幾無變化,加熱4h其顏色等級(-a值)降低≤0.7;而粽體本身的酸性反會增加葉體中絡合物的穩定性。因此,只要遵循合理的護色工藝並保證遊離銅離子的一定限量,銅離子的遊離不會汙染粽體而影響其使用安全性。銅作為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對大多數哺乳動物是相對無毒的。銅中毒主要為誤食銅鹽所至。成年人每日銅參考攝入量為2mg,平均吸收率為40% - 60%;每天攝入量超過正常量10倍以上未見慢性中毒。銅和碘及其他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維生素一樣不可或缺、不可過量。

標籤:粽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