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孩子犯錯後怎樣才能長記性

不要輕易懲罰

孩子犯錯後怎樣才能長記性

很多人一看到孩子犯錯,本能的想法就是肯定要揍一頓嘛,即是沒有體罰也是要有點懲戒的,比如有人會不準孩子吃愛吃的糖果,有人會縮短孩子看電視的時間等。

但是懲罰要講究天時地利人和,有些情況並不適合懲罰孩子。

(1)孩子能力不夠

孩子年紀小,拿不住杯子摔碎了或者吃飯太慢容易灑出來等等,這些因為“個人能力問題”導致的“錯誤”不建議懲罰。

孩子在成長中必然要經歷一些成年人看起來像“錯誤”的過程,貿然懲罰無異於成長,還會讓孩子產生自卑、膽怯的心理,作為家長要有耐心,引導和等待孩子長大。

(2)孩子無意的

孩子並非有意犯錯,很多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無意識犯下的,比如有孩子走路滑到了碰翻了旁邊的花瓶,有孩子玩鬧的時候不小心踩到別人等等,這這種情況也不適合懲罰。

成年人也會無意犯錯,但並不會粗暴對待。孩子第一次犯下無意識錯誤,家長不妨先予以警告,上來就粗暴懲罰並不公平。

(3)家長也犯同樣的錯誤

孩子為人處世是從模仿開始的,一言一行都是家長的鏡子。

有些家長自己在家就口吐芬芳,孩子模仿了去,自己出口成髒的時候有些家長跑來教育了。

這就是傳說中的“雙標”,如果一種行為是因為孩子模仿家長而得的,作為家長首先要審視自己而不是要求孩子。

(4)家長自己情緒問題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孩子可能也沒犯啥太嚴重的錯誤,家長因為自己的情緒問題爆炸了。

孩子犯錯,家長因為自己的情緒問題過於大題小做,不但自己氣大傷身,給孩子帶來的是更多的心靈傷害,比如失去安全感,自卑,甚至厭世等等。

在知乎有很多人直到成年還對自己兒童時代父母的暴戾耿耿於懷。

做好四步溝通

孩子犯錯總是要讓他明白錯在哪裡,如何改進,要用孩子的語言去與他交流。

同樣是在餐館吃飯,另一個叫淘淘的六歲小男孩也是不小心把豆漿灑到了樓梯上,他的爸爸先是過來溫和的問孩子發生了什麼事,孩子說不小心把豆漿撒了。

緊接著他帶著孩子向服務員道歉,借了抹布,請他把樓梯擦乾淨。

擦完後爸爸問他:“為什麼會打翻豆漿,你想過沒有?”

淘淘想了想說:“沒有拿穩····”

爸爸遞給他一杯新豆漿:“嗯,單手拿不穩,應該雙手接著或者一手扶著一手託著杯底。”

淘淘雙手捧著杯子上樓了,沒有再打翻。

沒有大聲責罵,沒有包辦代替,這位爸爸教會了孩子什麼呢?

(1)發生了什麼

出事了,先問清楚發生了什麼事而不是主觀的上來判斷對錯,簡單說就是客觀的還原事實。

這樣做的原因是很多孩子可能並不知道自己做錯了啥。

餐館吃飯孩子撒了東西或許事件簡單,不會有太多誤會;而開頭例子中說的遊樂場玩鬧就很容易有一些說不清的事情經過。

比如有的孩子在遊樂場用玩具打別的小朋友,對他來說,暴力打擊是他對自己物權的混淆。

“明明是我先拿到的東西,你憑什麼搶?”,即便是公共場合,在他心裡還是覺得“我先拿到的就是我的”,所以他不覺得自己有錯。

父母聽孩子的陳述,就明白在孩子的角度是怎樣想問題的。同時不要忘了吧自己的感受回饋給他,比如可是你打我我會很疼很難過等等。

讓孩子明白行為會給別人帶來什麼影響。

(2)原因是什麼

餐廳的爸爸讓孩子思考為什麼豆漿會打翻,目的不是讓他說一句“對不起我不小心的”就算了,而是要從可解決的策略上去尋找具體的原因——哦,是因為我沒拿穩唄。

同樣,在遊樂場打人的孩子可能是覺得物權侵犯或者他發現別人先干擾他了採取了暴力應對,這些“錯誤”都不是毫無徵兆的出現的。

知道了原因才可以對症下藥。

(3)可以怎麼做

這個時候孩子和大人的情緒都處在平穩期,你不會情緒暴躁還是沉浸在“他是個不省心的熊孩子”的憤怒中,他也不會覺得“爸爸/媽媽就會嘮叨”的聽不進去狀態。

餐廳的爸爸採取直接給孩子分析為什麼豆漿杯拿不穩,應該怎樣才能拿穩。而我們可以設想情景步驟,來引導告訴孩子該怎麼做:

如果在遊樂場有人打擾你玩玩具,你會怎麼做?

如果有孩子非要搶你的玩具,你會怎麼做?

遊樂場的玩具你可以當做自己的玩具嗎?

諸如此類,將孩子遇到的問題變成情景,豐富具體的讓孩子來想象,自己說出解決方法。當孩子說我不知道反問你該怎麼辦的時候,我們的引導目的就達到了。

(4)自己承擔後果

有了錯誤不能只是說教就結束了,而自己承擔後果也並不是懲罰。

餐廳的爸爸讓孩子先道歉,再自己把地板擦乾淨;

遊樂場打人的孩子在父母的引導下明白了自己動手打人並不禮貌要去給對方賠禮道歉;

孩子在家打碎了杯子就要自己收拾乾淨,這些都是他們為自己的錯誤承擔的後果。

因為犯錯給別人和自己帶來的麻煩需要自己去解決,這是教育他們錯誤會帶來不好的東西,所以要注意下次不能犯錯。

這比簡單粗暴且毫無相關性的懲罰要更有教育意義。

很多時候父母在對待孩子犯錯的問題上採取的失去耐心型的消極處理,簡單粗暴的說教甚至是打一頓會讓孩子認為“以後犯錯要躲著點”,這樣將會讓他們在掩飾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