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精選1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精選15篇)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

一、活動目標

㈠理解樂曲,感受歡快活潑的音樂情緒。培養幼兒對民族音樂的喜愛之情。

㈡利用課件營造喜洋洋的氣氛,幫助幼兒瞭解樂曲的ABA結構形式。

二、活動準備

㈠教師課前設計製作課件及準備好多媒體裝置。

㈡教師和幼兒課前製作的一些道具如:(燈籠、扇子、綵帶、打擊樂器、龍燈等。)

㈢營造一個有熱鬧喜慶氣氛的活動場地。

三、活動重難點

幫助幼兒瞭解樂曲的ABA結構形式,鼓勵幼兒運用多種形式來表達對作品的感受。

四、活動過程

㈠感受樂曲《喜洋洋》

1.欣賞兩段影片對比,交代課題。

2.初步欣賞樂曲,談談自己的感受。

㈡理解樂曲《喜洋洋》,瞭解作品內容及基本結構形式。

1.老師通過動作節奏的快、。慢變化,在樂曲中分別表現歡快與優美兩個不同段式的音樂形象。

2.分段欣賞樂曲,運用多媒體課件分解ABA段式

3.完整欣賞樂曲,同時幼兒為樂曲《喜洋洋》擊打節奏。

㈢表現樂曲《喜洋洋》

1.小朋友們聽了這首《喜洋洋》,你們現在想幹什麼?

2.幼兒自由選擇各種道具,在《喜洋洋》的音樂聲中在熱鬧、喜慶的場景中,自由舞蹈。

活動反思:

音樂欣賞對於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有著獨特的教育作用是幼兒園藝術教育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但鑑於此年齡段幼兒的年齡特點,音樂欣賞成了幼兒園藝術教育中的一個難點,本次活動通過多媒體的直觀、生動,視聽結合的教學形式來突破難點。以多媒體視聽結合的.優勢。來幫助幼兒感受、理解樂曲ABA的結構形式。從而豐富幼兒的藝術情感,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

活動中充分利用了多媒體課件,解決孩子難以瞭解樂曲的樂段、樂句的難點,為孩子營造一個喜洋洋的氛圍,幫助幼兒感受、理解樂曲,整個活動條理十分清晰,結構嚴謹,從感受樂曲→理解樂曲→表現樂曲為主線,層層遞進,即直觀形象的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又創設了豐富的場景,引導幼兒主動參與,充分調動了幼兒視、聽、說、動、演等各種感官,從孩子的身心發展出發,視聽結合的進行音樂教育,使其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2

設計意圖:

流行音樂作為音樂表達的一種最為直接、能最快讓人理解接受的方式,他的影響範圍已逐步由年輕人向幼兒和中老年人延伸,特別是一些節奏歡快、曲調變化簡單,容易上口的歌曲,尤其受到孩子們的喜歡和青睞,在孩子的生活中已佔據一定的位置,有的甚至儼然一位超級小"泛絲",對很多歌曲達到了張口就來的程度。自從she的歌曲"波斯貓"在街頭巷尾唱響以後,經常在幼兒園的孩子口中能聽到她們的"童聲版"演唱,而且通常都是一人演唱眾人和,氣勢雄壯之極,儘管他們對其中歌詞的意義理解不是非常深刻,但對樂曲的曲調和節奏卻可以絲毫不差的進行演繹和模仿。而偶然的一次,我接觸到了奧爾夫音樂智慧教學中的一首"波斯集市"的樂曲,樂曲那跌宕起伏——活潑、舒緩與氣勢巨集大的敘事詩般的曲調風格,一下子引起了我的注意,特別是其中一段和歌曲極其相似的樂曲,更是讓我激動,於是,一個流行音樂與古典交響樂的融合點所觸發的教學思路,在我腦海中漸漸形成了。根據新《綱要》中藝術指導的內容與要求: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想象……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我通過一個很古老又很經典的"貓和老鼠"的遊戲,讓幼兒在遊戲的過程中自由地感知、理解音樂的內容,提升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通過簡單的故事情節,幫助幼兒理解音樂結構、內容,感知樂句力度的強弱變換以及曲式風格的不同。

2、藉助簡單而有節奏的念、唱和體態律動,豐富幼兒對音樂的感知表達形式。

3、能利用已有的道具對自己進行簡單裝扮,以更好的表現作品內容,感受表演的樂趣。

4、培養幼兒獨立與合作表演的基本技能,激發幼兒對音樂情景劇的興趣。

5、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內容,學唱歌曲。

6、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活動準備:音樂:"波斯集市"剪輯、有關背景圖4幅、化裝臉彩棒人手一份、尖嘴巴12只。

活動流程:分段欣賞並用身體動作表現——整體表演——裝扮自己——彙報演出

活動過程:

一、匯入:師:出示小老鼠,問:

1、小朋友看,這是誰?

2、小老鼠長得什麼樣子?聽說,今天小老鼠的很多朋友也要出來逛逛,瞧,他們來了。聽,他們一邊走一邊還在唱歌呢。

二、分段欣賞並表演:

(一)、欣賞表現第一段音樂。

1、提問:小老鼠在唱什麼?

2、小老鼠唱的'歌前後聲音有什麼變化啊?

3、小老鼠今天出來幹嗎?這段音樂中,你能感覺小老鼠的心情怎樣?為什麼?

教學反思:

音樂中的弱——強漸變的過渡通過兒歌的聲音漸變表現了出來,結合幼兒自己日常的生活經驗,幼兒容易感知距離遠近、聲音強弱和身體大小變化這三者之間的關係。通過幼兒的身體和有節奏的語言的幫助,可以進一步加強幼兒對音樂的感知表現力。

背景:

在組織孩子集體活動前,通過節奏的練習、音樂欣賞活動,讓孩子們運用語言及身體的動作去表現音樂。在寬鬆、自由的氛圍中體會、欣賞到音樂的美感。我們都會採用一些方法,讓專注於課間遊戲活動的孩子們安靜下來,從興奮中歸位,如:拍手、念兒歌、聽音樂、手指遊戲等。靈活運用這幾種方法,效果很好,但時間久了,孩子們也會失去新鮮感,不靈驗。

案例描述及分析:

案例一:

一聽到"12345671"旋律的琴聲,幼兒開始搬動自己的小椅子。這樣的旋律響過三次後,幾乎所有的幼兒都坐好了,唯獨陳澤宇小朋友還在後面玩積木。我叫道:"澤宇,搬小椅子坐好了!"澤宇在興致十足地搭積木,好像沒聽到老師在叫他。我皺起眉頭喊道:"澤宇,沒聽見老師在叫你啊?快點坐好"澤宇小朋友回頭看看老師,說:"聽見了!"但沒有收拾積木的意思,我見澤宇還在磨蹭,馬上走過去奪過澤宇手中的積木,厲聲的說:"沒有看見其他小朋友在等你嗎?快點給我回到位子上去!真沒有見過向你這樣的小朋友。"說完推了澤宇一把,澤宇小朋友只好乖乖地找小椅子坐好了。

分析:其案例一,幼兒在教師準備組織教育活動時,還在玩積木。教師對幼兒的這一違規行為進行兩次言語警告仍無濟於事,於是採用言語批評並動用非言語行為來干預。"真沒有見過向你這樣的小朋友"這句帶有點諷刺性的話語,會無意中刺傷幼兒的自尊心。教師的非言語行為使用不當,含有潛在的安全隱患,易造成幼兒的意外傷害。

活動反思:

根據新《綱要》中藝術指導的內容與要求: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想象……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我通過一個很古老又很經典的“貓和老鼠”的遊戲,讓幼兒在遊戲的過程中自由地感知、理解音樂的內容,提升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3

活動目標:

1.初步體驗RAP曲風,嘗試快速有節奏的說唱歌詞。

2.能看圖譜自主學習街舞動作,在探索中獲得技能的提升。

3.自信大膽的表演RAP和街舞,感受街舞帶來的動感與快樂。

活動準備:

RAP音樂、小小男子漢節奏圖譜、街舞視訊、街舞圖譜。

活動過程:

一、學習RAP1.體驗RAP曲風。

欣賞老師帶來的一段音樂,請仔細聽一聽,你聽到了什麼?

聽了有什麼感受?音樂裡說了什麼?你們以前聽過嗎?你們會唱嗎?我們一起來唱一唱。

剛才我們聽到的《小小男子漢》和我們現在唱的《小小男子漢》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2.嘗試練習,發現特點。

你們想來嘗試著說一說嗎?給點音樂。

咦。你們發現了什麼?有問題嗎?哦,原來rap不是隨便說的,是要根據音樂的節奏來說的。

3.學習RAP。

看,老師帶來了節奏譜,你們能看懂嗎?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

一起來試試(慢)你們很棒,掌握的很好,加大點難度。提快點速度可以嗎?

跟著音樂來試試。

小結:RAP最先是由美國紐約黑人開始說的.,它是快速地極富節奏感地用語言說出自己對生活的感悟或精神狀態。可以一個人,也可以多個人說,可以有樂器伴奏也可以無伴奏。

那現在我們一般看到的qap都和什麼在一起表演?

二、學習街舞1.看視訊你們跳過街舞嗎?老師帶來了一段街舞的視訊,請大家欣賞下。街舞好看嗎?跳街舞使人注意力集中,興趣濃厚,動作優美、隨意。而且它不僅僅是一種舞蹈,還是一種有氧運動,還可以減肥。你們想跳嗎?

2.看圖譜,分組學習動作。

那裡有四張圖譜,你們四個好朋友一組去看一看,學一學。如果有不會的可以請教老師。

3.小組展示自己學到的動作,分析圖譜。其餘三組跟學。

4.學習其他的動作。

覺得街舞難嗎?有沒有哪個動作你還沒有掌握的,需要再練習一次的,去那個圖譜那裡再練練

5.完整展示街舞。

學的怎樣了?考考你們,把所有的動作都連起來,想不想試試。

三、完整表演小小男子漢,來,讓我們站起了試一試,把我們剛剛學的新本領RAP和街舞連起來表演好嗎?(完整表演1)你們覺得表演的怎樣?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

再次表演(完整表演2)你們表演的很精彩,下面面向客人老師,把自己最美的動作,展示給她們看看。(完整表演3)

四、結束活動客人老師聽著音樂都忍不住要跳了,現在去邀請一位老師,做她的教練,和她面對面一起來試試吧。

活動目標1、1、初步學唱歌曲,能基本唱出豫劇韻味,能跟著教師唱準下滑音的曲調。

2、2、根據歌詞內容創編不同的動作表現男子漢、解放軍操練的動作。

3、3、通過歌表演,理解、表現男子漢的形象。

重難點4、初步學唱歌曲,能基本唱出豫劇韻味,能跟著教師唱準下滑音的曲調。

活動準備1、歌曲磁帶、錄音機。

2、幼兒用書《小小男子漢》。

活動過程1、幼兒欣賞歌曲。

教師播放錄音磁帶,幼兒完整地欣賞歌曲《小小男子漢》。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首歌曲--《小小男子漢》,我們一起來聽聽。

教師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聽過歌曲後的感受。

師:這首歌和我們以前唱的歌有什麼不同?這首像戲一樣的曲子叫豫劇。

2、幼兒學習歌曲。

教師範唱,幼兒傾聽並理解歌詞內容。

師:剛才老師唱的豫劇裡,你聽到了什麼?說的是什麼事?我們一起來說一說。

教師再次範唱,通過提問引導幼兒感受豫劇韻味,聽出下滑音的曲調。

師:豫劇和我們平時唱的歌曲有什麼不同的地方?誰能來學學看?

幼兒跟隨教師演唱,在教師向下手勢動作提示下唱準下滑音曲調,重點強調並練習"男"、"解"的豫劇發音。

師:我這樣向下的手勢是什麼意思?看到這個手勢,你們唱歌時應該怎樣?誰能來學一學?

3、幼兒創編歌表演動作。

教師引導幼兒根據歌詞內容逐句創編動作,幼兒重點練習創編男子漢的動作和解放軍操練的動作。

師:豫劇《小小男子漢》,講的就是小小男子漢的事情,你覺得男子漢是什麼樣的?我數3下,每個人擺一個男子漢的動作造型。預備--1、2、3,停!(幼兒擺出各自認為的男子漢動作造型。)教師歸納、整理幼兒創編的動作,幼兒隨教師完整地表演。

師:剛才你們的動作都編到了豫劇裡,這次讓我們一邊唱一邊表演吧!注意做動作的時候一定要像解放軍叔叔一樣用勁、有力、整齊。

幼兒自由散點表演,唱到最後一句時,能隨著節拍左右搖擺,表現男子漢的形象。

師:小小男子漢們!我們一起到空地方去學解放軍操練一下吧!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這是一首四川民歌,知道四川方言中把青蛙稱做"蛤蟆",使幼兒通過數蛤蟆的嘴、眼、腿,對青蛙有出步的瞭解和認識。

2、初步掌握歌曲的旋律,提高幼兒演唱技能,訓練幼兒用各種感官(耳聽旋律、眼看畫面、嘴說歌詞、身體動作)來感受歌曲的內容,增強幼兒的感受力和節奏感。

3、教育小朋友要從小愛護小動物。

4、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5、願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活動重點:在熟悉歌曲之後,能夠會表演。

活動難點:讓幼兒掌握歌曲的'內容及其旋律。

活動準備:環境佈置(池塘),青蛙頭飾,錄音機,磁帶,課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謎語引出-主題"青蛙"。

2、聽音樂做模仿動作,進入活動室。

二、基本部分

1、問話方式。

2、欣賞、示範、表演、比賽。

3、欣賞青蛙的演變過程。

4、觀看青蛙怎樣捉蟲從而進行品德教育。

結束部分:幼兒扮成青蛙在佈置好的池塘裡盡情的玩耍、捉蟲等,自然結束本節課。

教學反思

《數蛤蟆》是一首四川民歌,它選取了生活中一種常見動物,表現了它們可愛的形象和四川民歌豐富、幽默的表現手法。通過學習幼兒能夠體會民歌的特點及四川民歌特有的風格。

我教的是第一課時,重點是讓學生在熟練演唱的基礎上,簡單創編歌詞,能在音樂活動中能積極大方表現自己。

從“猜謎”入手,引起幼兒學習興趣,“音樂圖片欣賞”激發孩子們的表現慾望,還可以為創作表演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礎。

但在小組改編和創編歌詞時,因為幼兒人數多(62)我害怕他們說不好,而引導得多一點,留給幼兒思考的時間較少,使創作過於形式。而且在各環節的銜接中有時語言顯得有些生硬,這是我在教學中值得注意的方面。

好的是學生學習興趣高,對這首歌有好奇心,喜歡唱,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掌握了旋律,唱得很到位,聲音響亮,並且能在音樂活動中積極表現自己。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5

目標

感知音階從低到高、從高到低的音高順序,並能隨琴聲唱出音高,練習音準。

準備

用粉筆在地上由低到高畫出圓圈和臺階。

過程

1、帶幼兒玩跳圓圈的遊戲。請一位小朋友從低到高跳圓圈。小朋友每跳一個圈,教師在琴上按C調1234567i一個音一個音的往上彈,幫助幼兒感受

樂音由低到高排列的順序,也可從高到低用同樣辦法跳圓圈。全體小朋友隨跳圈的小朋友一個音一個音地唱,可用唱名或“啦”音來唱。

2、聽音跳臺階。幼兒輪流參加。教師按音階順序,每彈一個音,幼兒跳動一個臺階,邊跳邊用“啦”或“啊”唱出音高。提醒幼兒34、7i臺階之間距離近,只有其他臺階的一半,注意唱準音高。

3、請一位小朋友自選動作自定唱詞,學一個小動物走或跳。這個小朋友表演時,其餘小朋友觀看,並隨他一起唱。如:

1 2 3 4 5 6 7 i i 7 6 5 4 3 2 1

我學小兔跳跳跳跳,我學大象走走走走。

建議

1、幼兒伴唱時,最好隨著表演幼兒動作的.輕重調整。如:用足尖走時,聲音要輕柔;頓足走時,聲音要重些。如果幼兒表演的速度時快時慢時,要提醒幼兒專心配合與其速度保持一致,最後唱與跳同時結束。在幼兒熟悉上行音階的基礎上,再讓跳的幼兒沿著圓圈從上往下跳,伴唱的小朋友練習聽著下行音階唱詞。

2、小組活動時,要讓聽覺辨別能力差的幼兒多進行練習,提高他們的成熟感和對音的感知能力。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6

活動總目標:

情感態度:引導幼兒發現和體驗生活中蘊含的韻律美,激發幼兒的審美情趣。

能力培養:在活動中發展幼兒的各種綜合能力。(如:觀察力、動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創造力、表現力、合作力……)

音樂素質:訓練幼兒的聽覺感受力和節奏感。

教學創新:嘗試在藝術與科學中尋找恰當的結合點。

第一樂章:會唱歌的瓶子

具體目標:

1、引導幼兒探索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使不同材質的瓶(罐)子發出不同的聲響,並找出最好的方法使它發出最好聽的聲音。

2、在有趣的遊戲中,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3、訓練幼兒的聽覺感受力和節奏感。

活動準備:

1、教師提供各種常見材質(如:鐵製、塑料、玻璃、紙製……)的瓶子或罐子若干。

2、幼兒常用打擊樂器人手一件。如:(鈴鼓、響板、三角鐵……)

幼兒能力知識準備:

1、幼兒已經具有辨別常見打擊樂音色、音高的能力。

2、幼兒具有初步的節奏感,熟悉各種常見節奏型,並能在音樂伴奏下有節奏的即興演奏。

3、具有較好的音樂活動常規。

活動過程:

1、聽覺、節奏訓練

(1) 教師分別演奏三種不同音色、音高的打擊樂器:大鼓(低音)、碰鈴(高音)、響板(中音),請幼兒閉上眼睛,聽音色說出樂器名稱。

教師邊演奏邊有節奏地問:

“小朋友/告訴我,什麼 樂器/在歌唱?”

幼兒有節奏地回答:

“石老師/告訴你,大鼓 大鼓(碰鈴、響板)/在歌唱。”

(建議:教師與幼兒進行節奏對答遊戲時,可即興變化幼兒熟悉的各種節奏型,並可不斷改變演奏音量的大小,幼兒的回答需與教師的'節奏型、大小相一致。)

(2) 用同樣的方法請幾名幼兒輪流演奏自己手中的打擊樂器,請其它幼兒猜。

(3) 幼兒在音樂伴奏下演奏節奏樂《小星星》。

2、 熟悉瓶(罐)子經過敲擊後的不同音色、音高。

(1) 教師出示幾種常見的質地不同的瓶(罐)子(如:易拉罐、玻璃瓶、塑料瓶、薯片桶(紙製)),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剛才小朋友們演奏的真好聽,易拉罐、玻璃瓶、塑料瓶、薯片桶說他們也想來唱歌,小朋友想聽嗎?”

(2) 教師用手分別敲擊四種瓶(罐)子,請幼兒仔細聽辨它們發出的聲音,感受並熟悉不同的音色、音高。

建議教師可這樣提問:

“易拉罐(玻璃瓶、塑料瓶、薯片桶)是怎樣唱歌的?誰能學一學?”

(啟發幼兒用象聲詞模仿,也可進一步啟發幼兒用形容詞來描述自己聽到的聲音。如:脆、悶、響亮……)

“它的聲音像哪種打擊樂器?”

(引導幼兒說出與它音色、音高相近的打擊樂器名稱。)

(3) 請幼兒閉上眼睛,由教師或一名幼兒敲打其中任何一個瓶(罐)子,讓幼兒猜猜看,是哪一種瓶(罐)子發出的聲音。

教師邊敲擊有節奏地問:“小朋友/告訴我,什麼 瓶子/在歌唱?”

幼兒根據不同瓶(罐)子發出的聲音,有節奏地回答:

“石老師/告訴你,易拉罐 易拉罐(玻璃瓶、塑料瓶、薯片桶)/在歌唱”

(4) 教師或一名幼兒隨意站在活動室某一角落,手敲某一種瓶(罐)子,讓幼兒閉上眼睛指出聲音的方向並說出是何種瓶(罐)子。

3、 幼兒分組嘗試用不同方法讓瓶(罐)子唱歌。

教師:“請小朋友也試一試,讓這些瓶子、罐子都來唱歌。”

(1) 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大膽探索,啟發幼兒用不同的方法(敲、打、碰、抓、吹、捏、彈……)使瓶子發出不同的聲音和節奏型。

建議教師可這樣引導:

“想想看,除了敲、打,還能用什麼方法讓瓶子發出不同的聲音?”

“除了敲打這兒,還能敲打什麼部位?”

“能不能讓它們互相幫幫忙?”

“除了用手,我們還能用什麼讓它唱歌?”

(2) 請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讓瓶(罐)子發出不同聲音的?發出的聲音是怎樣的?並演示方法。

(3) 教師邊總結邊演示不同的方法和發出的不同聲音,並請幼兒集體評價哪些聲音聽起來感到舒服,好聽,教育幼兒不要製造噪音。

4、 幼兒任選一種瓶(罐)子當樂器,用自己覺得最好聽的聲音,跟隨音樂有節奏地即興演奏。

第二樂章:瓶子的變奏曲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探索更多的方式、方法,使瓶(罐)子發出更好聽的聲音。

(2)使幼兒感受到音樂就在自己的身邊,許多物品都可以成為樂器。

(3) 引導幼兒在探索的過程中感受蘊藏在其中的科學知識。

活動準備:

活動材料準備:

1、請幼兒自備各種常見材質(如:鐵製、塑料、玻璃、紙製……)的瓶子或罐子若干。

2、教師提供各種輔助瓶子發聲的工具和材料(如:筷子、勺子、鉛筆、大米、小石子、沙子、豆子、水、透明膠帶、繩子……)若干。

3、各種大小不等的紙箱、盒子;各種厚薄、質地不同的紙張若干。

幼兒能力知識準備:

幼兒已進行過《會唱歌的瓶子》活動。

活動建議:

1、先請每位幼兒自選一種瓶(罐)子當樂器,用自己覺得最好的演奏方法,跟隨音樂演奏節奏樂。

2、教師請幼兒閉上眼睛,分別用手、筷子敲擊某種瓶(罐)子,請幼兒猜猜是那種瓶(罐)子發出的聲音。

教師可引導幼兒思考:“用手和用筷子敲擊瓶(罐)子後,發出的聲音一樣嗎?”

3、教師出示部分輔助工具與材料,引起幼兒思考:“想辦法讓這些東西與瓶子結合起來,使瓶子唱出更美妙的歌聲。”

4、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大膽探索,啟發幼兒用多種不同的方法,使瓶子發出各種聲音和節奏型。

(1)引導幼兒用不同的工具敲擊瓶子的不同部位,仔細聽一聽,聲音一樣嗎?哪個聲音較高?那個聲音較低?

(2)引導幼兒將不同種類、不同數量的材料裝進瓶中敲擊或搖晃,試一試聲音會變化嗎?變高了還是變低了?(如:將水注入幾個玻璃瓶中,用筷子敲一敲,看看水多的瓶子聲音較高還是水少的瓶子聲音較高呢?)

(3)引導幼兒把瓶子捆(粘)在一起,用筷子刮一刮,聽聽是什麼聲音?

(4)引導幼兒把薯片罐子由低到高排列在一起,用筷子按順序敲一敲,聲音是怎麼變化的?

5、請創造出不同聲音或不同節奏型的幼兒逐個表演自己的操作方法。使幼兒感受變化多樣的音色、音高和節奏。

6、出示各種紙張、紙箱、盒子,啟發幼兒分組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使它們也能發出不同的聲音和節奏型,並請個別幼兒展示。

7、請幼兒找找自己身邊還有那些物品也會唱歌。

引導幼兒有節奏地敲敲活動室內的其它東西。(如:桌子、椅子、玩具、門、窗、黑板、櫃子、地板……)瞭解不同的物體經過敲擊後都能發出聲音,它們發出的聲音不一樣,只要動腦筋,身邊的很多物品都可以成為樂器。

第三樂章:我會做樂器

具體目標:

(1)引導幼兒利用已有經驗,嘗試自己選擇各種材料,設計創造出各種簡單的樂器,並能較好地演奏它們。

(2)讓幼兒體驗成功帶來的樂趣,並樂意與人分享。

活動準備:

活動材料準備:

請幼兒準備各種自己認為能當樂器的物品、或能製作樂器的材料若干。(如:大紙箱、各種盒子、瓶子、罐子、桶、紙、釘子、石頭……)

幼兒能力知識準備:幼兒已有前兩次活動的經驗積累。

活動建議:

1、教師組織幼兒把自己準備的各類物品與打擊樂器進行比較,幫幼兒確定製作方向。

建議教師從以下幾方面引起幼兒思考:

“你能讓它能發出怎樣的聲音?”

“它的聲音比較高還是比較低?”

“它的聲音聽上去和哪一種樂器比較接近?”

“哪種方法使它發出的聲音聽起來更好聽?”

“你覺得哪種方法演奏起來更方便?”

2、請幼兒分組自由結合,創造出各類簡單的樂器,教師給予適當的支援與幫助。

製作建議:鼓類:

用手拍一拍大紙箱或是用筷子、木棒敲一敲,想不想一面大鼓?;把不同大小的紙箱或紙盒放在一起敲一敲,忽高忽低,忽強忽弱就像一組架子鼓;

響板類:用兩個瓶蓋互相敲一敲,可不可以做一個響板?;

沙球類:空瓶(罐)子分別裝上米、豆子、沙子、小釘子,把瓶口封住,搖一搖,猜猜裡面裝著什麼?這是多有趣的一套沙球啊,如果嫌瓶子不好看還可以動手給它進行一下裝飾;

碰鈴類:把幾個小鈴當用繩子串起來,套在手腕上,多好聽啊;

其他:拿幾個杯子、碗或玻璃瓶,注入不同高度的水,再用筷子敲敲看,多美妙的聲音,我們可以叫它音樂杯(碗、瓶)。

3、請幼兒講解並演示自己製作的樂器,並請大家進行評價。

4、請幼兒用自己製作的樂器在音樂的伴奏下有節奏地即興演奏。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7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注意力、對音樂的開始與結束的反應能力。

2.對幼兒進行氣息的訓練及力度的控制和想象力的練習。

3.能夠完整地歌唱歌曲並且大膽地表現歌曲地情感。

4.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5.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活動準備:

泡泡機、泡泡槍玩具、鈴鼓、響板、音樂。

活動過程:

1.幼兒自由活動,教師開始吹泡泡引起幼兒的注意。要求請每一位小朋友盯住一個泡泡去看,泡泡的顏色、在燈光下的顏色、形狀,引出主題。

2.集體跟著一個吹出的泡泡唱"啊"音延長到泡泡破裂,破裂時發出"啪"的聲音。請小朋友每人跟著一個吹出的泡泡唱"啊"音延長到泡泡破裂,破裂時發出"啪"的聲音。

3.用聲勢表現,集體跟著一個吹出的泡泡一直輕聲拍手,當泡泡破裂時跺一下腳表示。請幼兒每人跟著一個吹出的泡泡一直輕聲拍手,當泡泡破裂時跺一下腳表示。

4.二部練習,幼兒分成兩組,當泡泡吹出時,一組小朋友跟一個泡泡,邊拍手邊發出"啊"的聲音,泡破停聲;另一組小朋友同樣跟一個泡泡,在泡泡破裂時垛一下腳並且發出"啪"的聲音。

5.出示樂器鈴鼓、響板讓幼兒辨認,用鈴鼓跟吹出的泡泡,響板表示破裂的.泡泡。

6.放音樂,請幼兒仔細地傾聽。提問:這首歌曲裡唱了什麼?為什麼泡泡不見了?泡泡飛到哪裡去了?

7.幼兒邊唱邊舞,根據歌詞的內容和教師一起手拉手先做圓圈狀,並邊唱邊跳,表示所有的人都是一個大泡泡,或者幼兒個體模擬泡泡自由的即興舞蹈。當唱到"咦",所有的人做泡泡破裂狀,並在原地接唱"泡泡不見了",要求破裂的動作每個人各不相同,每一次的動作都和別人不一樣,也包括自己的創作動作每次都不相同。

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更加體驗到泡泡不但好玩,而且泡泡更有著更多的本領,幼兒能開心快樂地在遊戲中得到了享受與進一步的學習。培養了幼兒的良好傾聽的習慣,在師幼的互動中得到了和諧自主的發展。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8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快且跳躍和慢且連貫兩種不同的方式歌唱,以表現歌曲的形象、內容、情感。

2,在老師的啟發幫助下,學習為歌曲創編第四段歌詞,並努力創造出與他人不同的表示親熱的動作。

3,學習體驗在歌唱活動中進行創造、合作表演、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請中班幼兒學會分角色有表情地進行歌表演。

活動過程:

1,猜謎語。

教師請幼兒猜謎語:“肥頭大耳一身膘,每天吃飽睡大覺,走路搖著小尾巴,嘴裡唱著哼哼調。”猜一動物名稱。

2,欣賞歌表演

(1)教師請部分幼兒分角色(小豬、小羊、兔子、豬媽媽)有表情地進行歌表演1~3段,並組織其他幼兒欣賞,知道歌曲中的.人物、事件。

(2)請幼兒再次欣賞歌表演,並要求幼兒一起隨節奏唸對白處時應表現出厭惡的情感,“髒死啦,走開!”

3,學唱歌曲

教師帶領幼兒學唱新歌1~3段,並提醒幼兒在間奏、尾奏部分的等待。

4,啟發幼兒用不同的表情和方式演唱,教師提問:

(1)豬小弟去找朋友玩的時候,他的心裡怎樣?(高興)

(2)豬小弟哭著回家時,他的心裡又是怎樣?(傷心)

(3)想一想,高興的時候,可以怎樣唱?(稍快且跳躍)

(4)想一想,傷心的時候又應該怎樣唱呢?(慢且較連貫)

5,創編第4段歌詞及尾奏部分的親密動作。

(1)教師提問:大家都喜歡乾淨的孩子,現在小豬洗乾淨了,他的朋友又會怎樣對待他呢?請幼兒一起討論。

(2)教師鼓勵幼兒創編第4段歌詞並填入歌曲中。

6,分角色進行歌表演。

(1)教師請幼兒再次欣賞分角色歌表演1~4段,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做演員幼兒的表情。

(2)教師請幼兒自由結伴,(4人一組),自己分配角色進行歌表演,並在尾奏部分儘量想出與他人不同的親密動作,並有感情地表演出來。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9

玩法建議:

兩人結伴遊戲,-人雙手掌心向上向前伸出,代表"鍋",_人伸出雙手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狀,代表"筷子"。"筷子"在"鍋"中上F點著燙菜,每個樂句都點四下,每個樂句結束時交換角色,一段唱到"笑呵呵喲"的"喲"的時候,就玩"石頭、剪刀、布"的遊戲來決定誰是菜(用手做)誰是嘴巴?確定後,兩人像被辣到了-一樣,發出"嘶~(慢吸氣)哈~(爽快地吐氣)"的'聲音,"嘶~"時兩人手上的角色,"哈~"就"嘴巴"吃"菜","菜"躲避。之後以除以2的方式,不斷加快速度。

【活動目標】

1、體驗燙火鍋歌曲的有趣、說白處的詼諧,感受與夥伴間逗樂的樂趣。

2、嘗試用表情、肢體語言表現吃火鍋遊戲中吃火鍋的豪爽模樣,"菜"被吃的誇張表情。在勃引導下能夠通過集體反思評價活動唱清、唱準容易混淆的曲調和歌詞。

3、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1、音樂、火鍋圖、菜品圖、辣椒、花椒變少PPT

2、有玩石頭剪刀布地遊戲經驗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入

2、練聲(高音到低音)

(1)"辣"練聲(有嘶~哈~,好辣喲!)師:咦,這麼點了!。

(2)"麻"練聲(有嘶~哈~.好麻喲!)

3、逐步在遊戲中學唱歌

(1)"逗"吃遊戲介紹

(2)商定輸贏規則{辣乎辣乎笑呵呵喲!一-石頭、剪刀、布!嘶~哈~

(3)玩燙火鍋遊戲(另一師配合)乎辣乎笑呵呵~喲!"(劃定誰吃誰)"嘶~哈~"

(4)加速一倍遊戲每人燙兩次就交換。

(5)再加速一倍遊戲每人燙一次就交換

(6)師引歌詞混淆處

(7)變化手上菜形狀遊戲,並加最後獨白"XX好了"

4、移動方位燙火鍋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0

活動目的:

1、讓幼兒學習三拍子的不同節奏型,培養節奏感。

2、使幼兒能用節奏樂表現對春天的感受。

活動準備:

1、三角鐵、小鈴、木魚、沙球、2、節奏卡: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停樂曲《春天》,感受樂曲優美抒情的特點。

2、讓幼兒聽音樂拍節奏,請個別幼兒先拍出幾種不同的四三拍節奏型。

3、出示三張節奏卡,引導幼兒觀察,有什麼不一樣?

(1)三角鐵節奏

(2)木魚節奏

(3)小鈴節奏

4、分聲部讓幼兒徒手練習,分組練習四種樂器的'節奏型。

5、每組請一位幼兒領奏,全班幼兒持樂器在教師的指揮下合奏數遍。

6、師指出不足之處,繼續練習。

7、放錄音,幼兒伴隨音樂合奏。

8、小結幼兒上課情況。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1

活動目標

1.欣賞音樂,感知樂曲的結構,感受音樂的歡快和幽默

2.能根據音樂的變化,用簡單的符號、動作、表情及嗓音創造性地表現音樂。

3.體驗、參與和表演創造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對螞蟻和蟈蟈的特點有一定的了

2.物質的準備:音樂,ppt課件,螞蟻和蟈蟈的圖片,、螞蟻和蟈蟈的頭飾若干張,英文子母卡ABA、大沙帶

活動過程

一、設定情境,引起幼兒欣賞的樂趣,

1.以律動《郊遊》進入活動室,引導幼兒坐好。

2.小朋友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

二、完整欣賞音樂,初步感受音樂的`特點和內容

1.完整欣賞音樂,欣賞完了以後向幼兒發出啟發性的提問:"聽了音樂後你有什麼感受?"允許幼兒自由發揮想象表述對作品的理解。

2.對孩子的回答及時予以肯定和鼓勵,並引出活動課題"你們真聰明,小耳朵真靈",這首音樂的名稱就叫《歡樂頌》,它裡頭有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3.結合課件,有表情的像幼兒講述故事(講述故事:秋天到了,果樹成熟了,住在樹下的三隻蟈蟈可高興壞了……..)從而激起幼兒的感知慾望

三、再次欣賞音樂,採用圖譜教學法,讓幼兒在主動探索中獲得對樂曲的經驗。

1.再次欣賞音樂,教師利用圖譜幫助兒感知樂曲結構,提出思考性的問題"小朋友,聽完音樂你們知道這個音樂有幾段嗎?

2.運用對比欣賞法,引導幼兒感知AB樂段的不同, 提問"A段和B段有什麼不同,A段是怎樣的,B段是怎樣的""你認為那一段是螞蟻,那一段是蟈蟈"3.教師引導幼兒用聲勢或律動來表現音樂的形象"我們用拍腿拍手錶現蟈蟈號還是表現螞蟻好呢?"四、嘗試遊戲表演,加深對音樂的記憶1.鼓勵幼兒根據音樂內容自願擔當角色表演,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在遊戲的過程中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對能力較弱的孩子及時予以幫助2.熟悉遊戲以後,把幼兒分成2――3組同時遊戲

活動結束

評價幼兒在遊戲中的表現

活動延伸

1.學習用打擊樂為樂曲伴奏2.在角色扮演區分角色表演3.在歌唱活動中學唱這首歌曲的歌詞版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2

設計意圖

《指南》中對於大班幼兒藝術領域的目標中指出:藝術欣賞時常常用表情、動作、語言等方式表達自己的理解,能用基本準確的節奏和音調唱歌。

《老鼠畫貓》活動主要目的在於幼兒能用準確的節奏和音調,嘗試說唱的形式學唱歌曲,本次活動的採用圖譜方法進行。我們班級幼兒比較喜歡看《貓和老鼠》動畫片,會在班級和小朋友之間互相哼唱主題曲。根據此興趣和經驗,我尋找關於貓或者老鼠的歌曲。同時大班幼兒在歌曲的節奏和音調方面還需要加強培養,因此,設計本次活動旨在提升幼兒的歌唱能力;改變了以往老師唱孩子學的傳統模式;通過對故事情節的感受,讓幼兒通過想象來表達自己對歌曲的理解;

同時,這種以弱戰強,以智取勝的詼諧生動的反串角色的表演,使幼兒的興趣和好勝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幼兒在聽聽、唱唱、玩玩的過程中能夠掌握這首歌唱難度較大的歌曲。

活動目標

1.情感態度:感受歌曲幽默詼諧的演唱方式,在音樂活動中體驗快樂。

2.認知經驗:在聽聽、唱唱、玩玩的'過程中理解歌詞內容。

3.技能方法:嘗試用拍手唱、對唱、部分說唱的形式學唱歌曲《老鼠畫貓》。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理解歌詞內容,可以邊拍手邊唱歌。

活動難點:體驗說唱的形式演唱歌曲《老鼠畫貓》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對貓的認知。

物質準備:音樂《老鼠畫貓》,貓的示範圖1張,圖譜1份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指導語】:有一天小老鼠在洞裡餓的肚子咕咕叫,突然聞到一股香噴噴的味道,小老鼠走到洞口一看,原來是貓熬了一鍋香噴噴的湯,貓這時正在睡覺,小老鼠偷偷的走過去(發出喝湯的聲音),恩,喝飽了,小老鼠散步去了。這時,貓伸了個懶腰(拍著嘴巴配班老師鋼琴伴奏,幼兒進行發聲練習),貓醒了之後,一看,我的湯呢?不遠處看見了正在散步的老鼠,蹭的向老鼠撲去,嚇得老鼠沒命似的跑,

回到洞裡,心想貓的眼睛那麼大,爪子那麼尖,腳那麼長,每次都差點被貓抓到,我得想個辦法,於是晚上睡覺時老鼠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有一個神奇的筆,重新畫了一隻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它畫了什麼樣呢?

【核心提問】:

小朋友們仔細聽,小老鼠畫了一個什麼樣的貓呢?

二、基本部分

1、教師播放音樂,幼兒欣賞並適時的出示示範圖。

【指導語】:小朋友們,你們在歌詞中聽到了什麼呢?

【核心提問】:

豎起小耳朵仔細聽呦!聽聽歌曲裡面都出現了什麼呢?

2、教師出示圖譜(按歌詞順序出示)

【指導語】:你們都聽到了有小貓眼睛畫小腿畫少鬍子翹(孩子說一個貼對應的圖譜)

【核心提問】:

現在老師要請小朋友們說一下老鼠是怎麼畫貓的?

先畫的哪裡呢?再畫的哪裡呢?

現在咱們一起來指著圖譜把歌曲聽一遍吧!

教師用圖譜引導幼兒學唱歌曲。

教師示範滑音的唱法,引導幼兒學唱。

教師引導幼兒學習說唱的唱法,引導幼兒學習。

再次欣賞音樂,幼兒跟著圖譜一起唱。

【指導語】:我們一起跟著圖譜把歌曲唱一遍吧!

4、遊戲活動《走迷宮》

【指導語】:

1.老師啊,給大家設計了迷宮探險,一共有三關,每一關都會有任務。誰想去探險舉手?

2.第一關:小朋友們拍手唱歌

3.第二關:幼兒分成兩組,進行對唱。

4.第三關:嘗試用說唱的方式演唱整首歌曲。

5.大家都非常棒我們的探險迷宮順利通過了小朋友們悅悅老師在戶外也給大家設定的大迷宮,小朋友們補充點水分一起去走迷宮了!

【核心提問】:

1.第一關是什麼內容呢猜一猜?

2.第二關是什麼呢猜一猜?

3.第三關是什麼呢猜一猜?

三、結束部分(出示真正的貓的圖片)

【指導語】:今天我們的小朋友都特別棒,我們一起學習了新的有趣的歌曲.其實,貓是長歌詞裡唱的那樣嗎?原來這個貓是小老鼠夢裡的貓,因為小老鼠害怕貓,所以夢裡的貓就不那麼厲害!希望小朋友在生活中,常常開動小腦筋,這樣你們就會捕捉到很多有意思的事。把普通的變得更加有意思。老師希望你們和小老鼠一樣擁有開心的夢,開心的世界。

四、活動延伸

1、區域活動:

美工區:幼兒可在美工區進行“畫貓”的活動。

建構區:搭建“貓和老鼠”的家

科學區:設定三條不同的路,光滑的路、棉花路、有瓦楞的路,可設定情境當貓捉老鼠時,老鼠走哪條路最快。

2.家園合作:家長引導幼兒多觀察、善於思考、激發想象力。

3.日常生活:開展“貓和老鼠”的主題活動。

附:歌曲簡譜

活動總結

本首兒歌有14個樂句、D大調4/4拍,適合大班年齡階段幼兒開展,首先用貓的示範圖引出歌曲,感知歌詞內容。其次出示圖譜,幼兒熟悉歌詞並瞭解歌詞順序。最後採取了走迷宮的遊戲方式進行設計,第一關是拍手唱歌,熟悉了歌詞同時感知節拍。第二關是根據歌詞做自己喜歡的動作,幼兒可以即興創編動作。第三關是找一個好朋友面對面邊唱邊做自己喜歡的動作。活動重點是根據圖譜唱歌曲,感知歌詞的幽默詼諧。

針對本次活動的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1.在教學方法上可以運用問題匯入的方式開始本次活動,通過有效的提問,幼兒帶著問題欣賞歌曲,在目標和問題情境之間,通過自己的主動思考,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從而進一步理解歌詞內容。

2.在教學形式上大班幼兒能夠掌握對唱、接唱、領唱、齊唱、輪唱等表演形式,在闖關過程中,可設定多樣的演唱形式。

3.在教學內容上帶有歌詞的音樂能具體形象的呈現歌曲想要表達的內容,歌詞具體描述出了小老鼠“希望的”貓的樣子,可以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引導幼兒大膽的對歌詞進行創編,鼓勵幼兒積極主動思考,大膽表現自己的想法,“畫”出小老鼠“喜歡的”貓,使接下來的活動更具有挑戰性和趣味性。並且可由此活動延伸,激發幼兒探索解決問題。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3

活動目標

1 .在音樂實踐中,能夠用活潑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火車開啦》,並能夠按歌曲節奏邊唱邊進行律動和表演。

2. 通過模擬聲音、身體動作等方式感受火車的音樂形象,能夠在音樂活動中積極參與,學會與人合作並從中體驗創作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一 . 1、看《火車咔咔咔》卡通動畫片。

激趣匯入:同學們你們好,接下來我們來看一段視訊,注意聽老師的要求哦:用你的眼睛注意觀察畫面,耳朵仔細的聽音樂。

2、設問:同學們,剛才我們看到什麼在行駛?

3、那老師要考考你們的小耳朵聽得仔細不仔細了:

@“火車在在準備行駛時候先出現了一個什麼樣的聲音呢?你能模仿出來嗎?”(汽笛聲 嗚)師:你能模仿一下拉汽笛的動作嗎?(生模仿)表揚: 學得不錯.

@“火車剛開動了,在剛開動的時候,車輪會發出什麼聲音呢?”(生:轟隆轟隆 )師:有誰能用身體動作來模仿一下火車車輪行駛的樣子呢?(生模仿)

@“火車啟動後速度越來越快,車輪發出的'聲音也會不一樣,你能模仿一下嗎?”(生:咔嚓咔嚓的聲音)(提示“咔嚓”的聲音要唱得“短促、輕巧、有彈性”。)

師:那用什麼動作來表現車輪的喀嚓聲呢?(生模仿)

表揚:通過這次的提問,老師發現啊,同學們是個在生活中很細心很愛觀察的好孩子。

(wu:火車汽笛聲音又長又響亮

轟隆:剛啟動時速度比較慢

咔嚓:火車開了速度就會快了)

二 .模仿火車離站——“火車開啦”的情景。

那我們就把火車準備行駛和開始行駛和快速行駛前進的情景來模仿出來吧

第一組:拉汽笛

第二組:跺腳

第三組:雙手做動作

第四組:全部將聲音、動作表演。(注意想好每個聲音的動作)

師:同學們表演的可真像,!這一定是一輛漂亮的音樂火車,你聽。

三. 聽後:你們想坐上這輛小火車嗎?司機說了,只要會唱這首歌曲,就能做上這輛音樂火車?我們就來學學這首歌吧。

四 .開火車(邊唱邊圍班級走一圈)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4

活動目標

能專注地傾聽音樂、認真地學唱歌曲,感受參加集體演唱活動的快樂。 初步理解歌曲內容,學習附點音符的演唱方法。

通過學唱歌曲,瞭解城市的變化日新月異。

活動準備

請家長有意識地帶孩子數高樓,感受城市的繁華和變化的速度。 能展現城市高樓的錄影。

教學CD《數高樓》。

活動過程

欣賞歌曲,理解歌詞。

——幼兒欣賞音樂兩遍,請幼兒說說歌曲裡唱了些什麼。

——幼兒回答,教師唱出幼兒回答的內容並示意幼模仿。

學唱歌曲。

——教師用比較慢的速度,清唱歌曲兩遍,然後請個別幼兒用唱的方法,將自己聽到的歌詞告訴大家。

——幼兒學唱歌曲,教師告訴幼兒這首歌曲分成唱和說兩部分。 ——教師用比較的方法,讓幼兒感受附點音符的表達。

——幼兒重點學唱歌曲中帶有附點音符的樂句。

集體演唱。

——幼兒分組演唱,幼兒自由選擇進入不同的小組進行演唱,演唱後進行評價。 ——分男女輪唱。

——集體演唱,教師及時評價,給予幼兒正面積極的鼓勵,並給予表現力的評價。 經驗遷移。

——幼兒欣賞能展現城市高樓的錄影,感知城市的現代化和繁華。

——教師引導幼兒瞭解城市的.變化,高樓越來越多,城市變化速度很快,激發幼兒努力學習,為建設祖國、建設我們生活的城市而努力!

活動建議與提示

這是一首具有說唱性質的歌曲,教師在幼兒基本掌握以後,可以通過變換角色的方式,讓幼兒體驗集體歌唱的快樂。本次活動後,教師可以在音樂區提供歌曲錄音,滿足部分幼兒繼續學習的興趣。

本活動的重點是幼兒能認真地傾聽和學唱歌曲,難點是能唱好附點音符的節奏。

請家長鼓勵孩子為家人表演所學的歌曲。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5

設計意圖

歌唱教學過程既要符合幼兒對歌曲的感受,又要重視幼兒的創造表現,因此,教師要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來調動幼兒對歌唱活動的興趣和愛好,使他們想學、愛學、肯學,這節課用擬人化的語言故事層層匯入,讓孩子感受這個歌曲中的情節變化,將歌詞節奏化進行交流記憶,在創編中加深歌詞的記憶和表達,在琴聲中感知樂句的音高和音準,在教師變化的伴奏中把握歌曲的情緒的變化,在遊戲情節中鞏固感受歌曲 ,體會角色情感,體驗合作表演的快樂,讓幼兒在一個自然的過程中去體驗音樂、感知音樂、表現音樂。

活動目標

1、指導幼兒用不同的情感,自然有彈性的演唱《大鹿》。

2、有表情的表現歌曲內容並感知歌曲中力度、速度等音樂要素的變化,為歌詞創編動作。

3、體會角色情感,體驗合作表演遊戲的快樂

重點難點

表現歌曲中力度、速度的變化

活動準備

鋼琴、伴奏音樂、動物頭飾(兔子若干、鹿、獵人)

活動過程

一、發聲訓練《動物怎樣叫》音階逐級升高練習,可以變化不同的動物(聲音要親切自然,不可大聲喊唱)

1 2 3 4 ︳ 5— ︳ 5 4 3 2 ︳ 1— ‖

(師)小貓怎樣叫 (生) 妙妙 妙妙 妙

(師)小狗怎樣叫 (生)汪汪 汪汪 汪

(師)小鴨怎樣叫 (生) 嘎嘎 嘎嘎 嘎

二、在故事的情節中自然學唱歌曲

1、以故事引入歌曲學習第一個樂段、

(1)師:你們的歌聲這麼優美動聽,你們看,哪隻小動物被你們的歌聲吸引來了?(演奏音樂,出示“大鹿”圖片)用故事的方式講述歌詞《大鹿》第一個樂段(美美的大鹿,站在明亮的大房子裡,看看今天的太陽真好,草兒真美,這時候突然跑來了一隻小兔子,它咚咚的把門敲)

(2)按節奏說歌詞“大鹿 站在 房子 裡,透過 窗子 往外 瞧” ,林中 跑來 一隻 小兔 ,咚咚 把門 敲;(老師和幼兒按節奏對接歌詞把第一段歌詞記住)

(3)大鹿是怎麼唱的呢?我們聽琴媽媽唱,師引導學生逐句體會歌曲情緒,先聽後套歌詞(注意傾聽音高,幼兒自己套歌詞)“大鹿站在房子裡,透過窗子往外瞧” 聲音要親切自然,表現大鹿悠閒的心情;“林中跑來一隻小兔咚咚把門敲”聲音要變得急促,表現情況變得緊急;

2、以故事續講自然學習第二個樂段、

(1)兔子為什麼會敲門呢?(原來是一個獵人追來了,大鹿非常熱心趕緊把門開啟,把門關得緊緊的,獵人打不開門就只好走了)教師彈唱第二段幼兒感受聽

(2)按節奏說歌詞“鹿呀 鹿呀 快開 門,林中 獵人 追來了”“兔兒 兔兒 快進 來咱們 手把 手挽 牢”“(老師和幼兒按節奏對接歌詞把第二段歌詞記住)

(3)引導學生逐句體會第二段歌曲情緒,先聽後套歌詞“鹿呀鹿呀快開門,林中獵人追來了”力度要加強,速度要稍快,表現小兔子既害怕又著急的心情;“兔兒兔兒快進來咱們手把手挽牢”聲音要堅定有力,表現大鹿助人為樂的.勇敢精神。

3、聽琴輕聲演唱注意歌詞的記憶。(感受歌詞和曲調的配合)

4、師生接龍唱—注意角色和演唱情緒

師:老師從你們的歌聲中聽出來了,有的小朋友還是沒有注意到大鹿的悠閒和美。也沒有注意到小兔的著急,如果都是一種聲音、情緒、和表情,都不變,這樣小兔還能得救嗎 ?(第一段旋律明快、跳躍,節奏簡潔第二段要表現小白兔害怕獵人的緊張心情和大鹿不怕風險的決心。)

三、創編律動加深記憶歌詞,教師可以讓幼兒自己根據歌詞,模仿相應的動物動作,或者由教師啟發幼兒,模仿小兔子(小手做剪刀狀,舉到頭頂),長頸鹿伸長脖子搖晃腦袋,動作由開始的悠閒慢慢變快然後模仿兔子的快速急切最後表現出大鹿的堅定。

四、分角色體驗情感,歌曲遊戲化

全班幼兒演唱第一個樂段(自然親切明快),第二樂段分別請兩名幼兒扮演小兔和大鹿對唱(緊張和堅定),歌曲結束後,教師扮演獵人,彈奏低音區,所有的幼兒都不能動,劃奏表明獵人離開,小兔子歡呼(角色可以來回變動增加趣味性)

活動延伸建議

1:(以談話形式進行)師:小朋友,獵人沒打著小動物,心理怎樣?(生氣、遺憾)。只得怎樣?(垂頭喪氣的走了)。小動物得救了,於是會怎樣慶祝?(高興得又唱又跳)。這說明了什麼?(團結起來力量大,勇敢能戰勝一切)。所以,我們小朋友之間也應該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2:在活動結束後,教師帶領幼兒來到美工區,教幼兒學習“大鹿”的摺紙,在摺紙紙過程中注意幼兒使用剪刀的安全,同時對於摺紙能力較弱的幼兒,教師引導幼兒像大鹿學習要互相幫助。

活動總結

《綱要》指出:“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本次活動中,努力做到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採用遊戲化的教學方法,讓幼兒在遊戲中自然而然地學會唱歌。

1)以童話故事引入歌曲的學習,用講故事的方法讓幼兒進入童話世界裡去感受,帶著問題去聆聽歌曲,去聆聽歌曲所要表達的意境,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同時,培養幼兒良好聆聽音樂的習慣。

2)以音樂為主體,重視幼兒的學習興趣, 採用了聽唱法的教學方法,注重音高和音準,每次聽鋼琴的音高中去掌握,感知音樂情緒的變化,如何用聲音來表現歌曲,教師伴奏的變化上讓幼兒感受整個樂曲速度上的對比以及情緒上的變化等、

3)將歌曲遊戲化情節化以合作表演手段,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感受合作遊戲的愉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