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孩子越催越慢是正常的嗎

孩子越催越慢是正常的嗎

1、不打擾的溫柔:忍耐孩子的亂、雜、慢

其實很多時候,家長需要的是忍耐。忍耐什麼呢?忍耐孩子的亂、雜、慢。

孩子的亂、雜、慢中滲透著孩子自己的安排,當家長忍不住去催促的時候,其實就是一種變相的打擾。

大部分家長都一樣,一看著孩子屋子亂了,東西沒有收放整齊,慢悠悠地做事就開始催促。希望見到孩子的時候,房間是乾淨整潔的,衣服是擺放合理的。卻在催促的時候忘記了孩子自己的腳步。

每個人剛出生就有了TA特有的氣質,受神經活動所制約。每個人的氣質都是不同的,可能孩子的氣質和家長的氣質是相對的,這時候就需要記得四個字:求同存異。

氣質相近自然是更好的,氣質不同也不強求改變。

明白了這點,那我們的忍耐對孩子來說就是對孩子成長的不打擾,孩子可以按著TA原本的樣子去成長。

那麼孩子,如是而已,是還沒學會整理東西、收放衣物,而不是不願意去做。

家長需要看到的是孩子的還不會,尚不熟悉的樣子,並陪著孩子去學習、去熟悉。

對孩子來說,行為的最好學習方式是榜樣和習得。

人們常常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無論想孩子成為什麼樣子的人,首先家長本身也應是家長希望的樣子或者正在努力

房間裡擺放不齊,可以這樣和孩子說:“我們現在一起收拾好嗎?”並將主動權教給孩子,孩子收拾完後可以和孩子交流這樣擺放的理由。

孩子做事情慢,可以和孩子約定一個時間,比如:“咱們定個時間,十分鐘你把學習用品收拾好,我把工作資料準備好,比一比誰做得更好。”

在孩子的成長中,家長需要的是放下內心的焦灼,陪著孩子一起長大。

有一點特別重要:相信。相信孩子已經盡了TA最大的努力,相信現在已經是孩子努力的結果。

相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釋為看到TA本來的樣子,看到TA是不完美的,是有缺點的。

但很多家長和剛剛地鐵上的母親一樣,總是忍不住,忍不住就想催促一下,忍不住就想幫孩子更快一些。

2、家長允許孩子的原本,就是允許自己的原本

那麼怎麼能讓自己忍得住不批評孩子呢?可能需要問自己幾個問題:

孩子如果表現的不好,是不是會覺得羞愧,覺得連孩子都管教不好?

孩子如果表現很不錯,是不是覺得很開心,覺得自己是個好媽媽?

孩子的表現,是不是反應了家長的期待?這個年紀的孩子,應該學會收拾房間,學會收拾自己的物品,家長應管教有方。

在回答上面的問題的時候,可以想一想:內心是否期望自己是一個好媽媽,孩子管教很出色。

真實地面對自己的內心,認真地想想自己的期待。

是否家長可以不完美,是否孩子可以做的沒有那麼優秀,是否家長可以允許自己是有缺點的?

聽別人講了很多道理:在職場是個好員工,在家是個好父母,在什麼位置應該做個什麼樣子的人。

是,那是大家都應成為的樣子,但如果那樣的狀態對自己而言是目前還沒有達到呢?

那麼能否讓自己看到自己現在的狀態,告訴自己:沒關係,現在已經最好的狀態。

菩提達摩禪師雲:“得失從緣,心無增減。”

當接納了當下的自己,不再焦灼地看著周圍,在前進的時候感受的生活也更輕鬆。

世間的生命都有各自的模樣,有各自的道路。當我們能允許別人也是允許自己,當我們可以接受做自己,也就能接受別人做自己。

標籤:越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