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孩子的“玻璃心”竟是被誇出來的 是時候該反思了!

前幾天接CC放學,幼兒園門口有個小姑娘,哭的驚天動地的,奶奶安撫了10分鐘,愣是沒半點效果。原因你都想不到:有個小朋友說她坐錯了位置,坐了別人的小板凳。面對其他小朋友的,姑且稱之為指責吧,小姑娘完全接受不了,然後就徹底爆發了。

孩子的“玻璃心”竟是被誇出來的 是時候該反思了!

媽呀,這也叫個事兒。可是老師卻表示,現在很多的孩子都太玻璃心了。有的時候不是孩子不強大,只是被家長保護的太過,接受的正面誇獎太多,承擔的負面壓力太少了。

家庭教育中過度的誇獎,很容易出現以下幾個問題:

以自我為中心,過分好強。在人群裡只能自己是焦點,如果被別人超越,容易嫉妒。

出現表揚依賴,獨立性變差。做事之前或之後都需要徵求別人的意見,需要在別人的肯定中肯定自己。

如果誇得過多,那就可能出現表揚麻木。跟蝨子多了不癢,賬多了不愁是一個道理,誇不誇一個樣,也就失去了誇獎的意義。

那麼,如何正確的誇獎孩子呢?

首先得肯定,誇獎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非常必要的。

正確的鼓勵可以激發孩子堅持好的行為,並通過這種堅持實現深刻的自我認同。

誇沒錯,但是怎麼誇卻有講究。不是所有行為都需要誇獎

作為親媽,我非常能明白,自己孩子放個屁,可能都忍不住誇上一誇。

哪個當媽的看自己的孩子都是自帶光環的,即便是寶寶掌握了最普通的一個技能,也忍不住脫口而出:我閨女/兒子真棒!

但是很多時候,孩子的自然行為帶來的結果就夠她滿足了。

第一次把食物放進嘴巴,第一次會用勺子,這個時候陳述事實對孩子就已經是一種鼓勵了。你可以說“今天吃飯沒有撒到外面,不需要媽媽格外收拾,謝謝你。”

很多完全在寶寶能力範圍內的事,也不需要重複誇獎。

他們並不喜歡自己做了一件很簡單的事,家長都要追著表揚。比如刷牙、收拾玩具,這種分內力所能及之事,不需要大張旗鼓的表彰。簡單的告訴孩子“今天你主動幫玩具們回家了,它們會非常感謝你!

具體的行為,而不是泛泛的“你真棒”

如果每次都誇:真好!真棒!那哪裡看得出來進步?

孩子第一次畫直線了,你誇“畫的真棒!”

第一次會畫圓形了,你誇“畫的真棒!”

等到孩子都會畫人臉了,你還誇“畫的真棒!”

聽上去真的很敷衍,而且讓人很沒有動力好嗎?

標籤:玻璃心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