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孩子急躁、焦慮、愛哭鬧?最重要的原因竟然是這個!

小長假剛過,和孩子膩了兩三天,不知道早上出門的時候,你會不會又要面臨一場“分離焦慮”大戰:孩子大哭不讓媽媽走、鬧著不愛去幼兒園!

孩子急躁、焦慮、愛哭鬧?最重要的原因竟然是這個!

我本來沒怎麼面臨過這個問題,天天都在家嘛,可是就在一週前,我的首次14小時正面管教線下系統家長課即將開課,當我整理好幾個包裹的道具、準備出門布場,2歲多的女兒突然嚎啕大哭。

叫的車已經在樓下等著,東西又超級多,光是運下電梯就要3次,我心煩意亂,來不及安慰女兒,奶奶給了個“你快走吧”的神色,好聲哄著孩子“媽媽有事要出去,晚上就回來了”,但女兒含著哭腔,突然湧出這麼一句:“媽媽再也不回來了……”我也瞬間觸電一般,好長時間,人在路上,這話卻揮之不去,寶貝淚眼婆娑的模樣一直盤旋腦海。

為什麼平時出門好好的,這次搞得孩子不但出現分離焦慮,還好像我要拋棄她似的?

我想了想,是我表現得特別急躁和焦慮:在準備出門前,我已經眉頭緊皺、腳步匆匆,從房間到門口走了幾個來回,我還為自己沒能有更多時間向女兒解釋,而深深自責。

這些情緒也傳染給了孩子。她覺得,媽媽這次出門太不同,好大陣仗,瞬間感覺不安全、分離焦慮冒了出來。

這讓我想起《遊戲力》作者Lawrence J. Cohen,曾經做過的一個關於兩隻小雞的有趣試驗:

第一步實驗,把一隻小雞輕輕捧起,好像老鷹盯著獵物一樣,死死地盯著它的小眼睛,等到放下時,小雞嚇得僵在地上裝死,1分鐘後爬起來。

第二步實驗,他同時嚇唬兩隻小雞,結果他們一起裝死,大約持續了5分鐘。

第三步實驗,他在嚇唬一隻小雞的同時,讓另外一隻在旁邊閒逛,結果被嚇的這隻小雞,僅僅在地上幾秒鐘就爬了起來。

Lawrence得出結論:受驚的小雞,會觀察第二隻小雞在幹什麼,以此來判斷環境是否安全,如果第二隻小雞在歡快地四處蹦躂,前一隻就收到了安全訊號;但如果第二隻小雞也在裝死,前一隻小雞可能就會想,我雖然沒看見老鷹,但是第二隻小雞肯定看見了,媽呀……我也躺著不要動啦!

緊張的父母,就像裝死的第二隻小雞,當孩子看到了焦慮緊張的父母,自己也開始害怕、緊張、焦慮,放大了對一些事情的反應。

比如上幼兒園——家長還沒開始送,已經在擔心:孩子又和我鬧怎麼辦呀,哭哭啼啼不肯進去怎麼辦呀?

比如製作輔食——媽媽邊做邊想:不會又辛辛苦苦做了孩子不領情吧?這個菜他肯定又說不要吃,唉,可怎麼辦……

比如打針吃藥——媽媽拿著藥,手都要抖:等下他肯定會哭的,他肯定不肯配合吃藥的,我又要開始一場大戰了……

有一種焦慮,叫“你焦慮,孩子才焦慮”。

焦慮會打破身體的生理平衡,拉響警報器,引起心跳加速和肌肉緊繃。孩子通過映象神經學原理有樣學樣,好像小小讀心師一般,你越不想他焦慮,他越哭鬧不止。小雞實驗還有一個進階版——在鏡子面前的小雞,裝死時間最久,因為它以為鏡子裡的是另一隻小雞……有點萌啊……

怎樣做到不“那麼”焦慮呢?

這次和女兒的“小分離衝突”後,我反思了這麼幾點:

1、提前打好預防針:瞭解適齡行為,放輕鬆。

不管是分離焦慮、還是其他場景孩子給的挑戰,都需要做些功課:這是不是孩子的適齡行為?

其實都會有的,一方面這會讓自己寬心些,真不是獨獨我女兒缺乏安全感;另一方面也能提前做些準備。

比如我,本來出門時,只要說“媽媽去上課”,女兒都會開心地擺手再見。

相似的“約定”和“預防針”,往往要重複多次、提前很久練習才行。

2、過程保持同理心:理解孩子的感受。

是不是孩子和我們都不能焦慮呢?不是的。但是,通過共情、確認孩子的感受,可以降低焦慮。

比如我可以抽幾分鐘,蹲下來,專注看著孩子的眼睛,“寶貝,你感到很難過,是因為媽媽著急出門,沒和你抱抱,你希望媽媽不要走,多陪你一會兒。”如是反覆,也可以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

同理心最大的陷阱,是非要達到讓孩子屈服的目的,或者非要強調“管用”,如果不管用,說明還需要時間,或者自己還不夠誠懇。總之,假裝不來,孩子心知肚明。

3、學習放手看未來:母愛是漸行漸遠的分離。

為什麼孩子出門哭、不愛吃飯、不愛上幼兒園,我們就特別容易焦慮?因為我們太想控制,想讓孩子一步步往期待的方向走;也因為我們困在當下,看不到未來。

比單純處理分離焦慮更重要的,是在這一次次衝突中獲得什麼、又留給孩子什麼:和未來連結。

我想和女兒分享的,是我如果當下沒有處理好,我會如何道歉;是我會如何更好的溝通、愉快地走出門;是用行動和愛告訴孩子,父母不會一直圍著你,我會漸漸放手,相信你可以,可是,我們的愛一直在。

馬上到雞年啦,要不要組團,一起做氣定神閒的“第二隻小雞”呢?

標籤:哭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