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娛樂頭條 > 綜藝

葛紅兵炮轟易中天品三國 沒深度沒高度

綜藝3.27W

葛紅兵炮轟易中天品三國 沒深度沒高度

“三國”變成了勾心鬥角史羊城晚報:先從易中天的《品三國》講起吧,您怎麼評價他的《品三國》?葛紅兵:在易中天品三國時期,我感覺他用來解讀中國歷史的方法實際上是沒有大歷史觀的。比如說,人類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人在天、地、人、神這個世界裡到底處於什麼位置。人跟大自然怎麼相處,人跟人怎麼相處,人怎麼為人類負責、為自己負責?這些東西在易中天的《品三國》裡面是沒有的,而我認為一個歷史學家恰恰是需要這個東西的。羊城晚報:作為普及性節目,您認為《品三國》講得如何?葛紅兵:首先是沒有學術的深度,其次沒有歷史觀的高度,最後又離開了文學性,比如說他沒有認真講三國的文學性。沒有文學審美的藝術性,所以當時我對他是採取批評態度,2006年我寫了篇論文《“文史合一”:歷史言說的傳統維度及其誤區》,裡邊我提到,令人無法接受的是他的“小人視角”——就是易中天自己都有所察覺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具體表現是他幾乎把“三國”英傑們一切行動的出發點或心理動機都歸結為對權力、慾望和利益的無膺追求。易中天打著“精英文化文人史”的旗號,骨子裡販賣的是“大眾文化民間史”中最惡俗、最粗鄙的私貨;名義上是正說歷史、正本清源,傳播知識和真理,實際上沒有任何針對知識的科學態度、針對歷史的觀念信仰不是教育大眾,而是娛樂大眾。他自稱講述歷史真相,其實不過是歷史的一種可能性,而且是最沒有文化含量的一種可能性。羊城晚報:復旦大學歷史系樊樹志老師說《易中天品三國》還是以《三國志》為依據的,有很強的歷史考證的痕跡在裡邊,他覺得易中天讓大家開始喜歡歷史,是件好事。葛紅兵:我覺得不能這麼說,其實人人都喜歡歷史。關鍵是你給的是怎樣的歷史?給一個錯誤的歷史觀,錯誤的意識,不如不給他。易中天的《品三國》可以叫作人的勾心鬥角史。如果你給觀眾和讀者的都是這個,這對人有什麼好處呢?這隻會把人變得更悲觀、更齷齪,更傾向於勾心鬥角,對奉獻、超越,對於人類的使命感、彼岸意識這些東西,反而全都去掉了,這我是不贊成的。羊城晚報:2007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了易中天的《帝國的終結》,您對這本書是怎麼看的?葛紅兵:《帝國的終結》我看完還是比較喜歡的,這本書顯示出一種大歷史觀,讓我看到易中天對歷史、對世界的看法還是有深度的,尤其他對晚清的解釋深獲我心。從歷史的角度來講,學術水準是要看他有多少史料的發現,我說的不是這種新史料的方面,還是他對整體歷史的解讀能力,比如他對民主政治、自由政治等等這種歷史發展的整體性解釋,他實際上是傾向於“歷史的終結”,這點我比較贊同,體現了一箇中國知識分子應有的世界史的視野。它解釋了一百年或是數千年來中國大歷史趨向,而這種趨向我認為他的把握是準確的。羊城晚報:為什麼易中天在《百家講壇》節目和《帝國的終結》這本書中的大歷史觀會是不一樣的?按道理這種歷史觀應該是貫穿他整個知識體系的。葛紅兵:這種情況呢,我認為,他有可能是出於幾種矛盾當中吧。其實大歷史也可以很通俗地講,但在品三國時,他可能沒敢講。因為電視的審查制度或者別的什麼原因,他什麼都沒有講,而且故意把人引向這種唧唧歪歪的小人鬥爭之類。我傾向於理解為,出一本書的審查可能更寬容些,電視節目的審查更嚴格些。

葛紅兵炮轟易中天品三國 沒深度沒高度  第2張

歷史偽書跟不上讀者的需求羊城晚報:您怎麼看學者明星化的這個現象?一方面確實有知識普及作用,另一方面,如果普及的內容有失偏頗,是不是影響更糟?葛紅兵:學者明星化,總比所謂的體育明顯、演藝明星這些東西要有意思。但如果是一個壞的學者,也有可能更壞,每個時代都有好學者和壞學者,明星化和不明星化本身也是雙刃劍。盲目崇拜一個學者也會導致很多問題。所謂學者“明星化”本身包含著大眾崇拜的邏輯,而知識本身是反對這種迷信和崇拜的。

葛紅兵炮轟易中天品三國 沒深度沒高度  第3張

羊城晚報:您剛剛也講到人人都對歷史感興趣,近些年,除了百家講壇帶來的歷史熱,也出現了不少專門的歷史雜誌,為什麼在這個時候,歷史學會在公眾領域越來越受到關注?葛紅兵:這可能跟最近幾年我對世界歷史和中國歷史的瞭解逐漸加深有關聯。大眾對歷史是一直有需求的,只是過去沒有這些產品或成果提供給大眾,或者說提供的是所謂的偽書。比如溫斯頓·丘吉爾寫的《一戰回憶錄》和《二戰回憶錄》,我在劍橋的時候曾經閱讀了英文原版,就發現中文版完全是套“偽書”,被刪節和修改得一塌糊塗。再比如非常好的私人傳記《李光耀回憶錄》,對比一下簡體中文版、新加坡英文版和新加坡繁體字中文版,你就覺得中國的歷史書不能讀。現在漸漸好一些,學術更加開放,更真實的歷史的東西開始出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