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

傳統觀念裡,總認為心理問題只會發生在成人身上,其實並不然。也許有人會問:難道兒童也會有心理問題嗎?很不幸地,答案是肯定的。

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

近年來在比較常見的心理行為問題包括:強迫行為、拒學、口吃、遺尿等輕微的心理問題;腦傷、智慧不足、自閉症等較嚴重的心理問題。這些問題往往由於孩子不會表達,父母過分忙碌或一時疏忽,甚至父母不知如何解決而被忽略了。也因此造成孩子更嚴重的心理問題,長此以往,後果實在堪慮。

如何監定兒童的心理問題

監定本就是一件相當棘手的工作,而其準確與否更影響治療成效。以下我們願提出幾項原則,供父母作為判定的標準(然而若想正確的判定可能就得請教心理專家或精神科醫師。)

1.行為與年齡的關係:每個年齡的孩子都有一般的行為表現與發展程度,如果你發現孩子比其他同齡孩子落後許多,最好能送醫檢查。

2.異常行為出現的頻率:假如怪異行為偶爾才出現一次,父母就暫時用不著大驚小怪,但是如果經常產生,甚至經過約束後仍無法矯治的話,就得注意並尋求治療。

3.對日常生活妨礙的程度:假如孩子的問題已嚴重干擾孩子正常生活或學習的話,就須求助於心理專家了。

4.觀察孩子是否已有其他相關的併發症。

兒童的心理問題具有特殊性

兒童本身缺乏適切表達能力,所以面對自己的問題他們常會透過一些怪異行為表達,例如:想博取關心而佯裝頭疼、以反抗父母掩飾內心的焦慮。諸如此等問題,我們絕不可用成人的標準來衡量。

其次,兒童心理問題的臨床症狀也不見得與成人相合,例如:憂鬱症;成人可能會有自殺傾向,而兒童卻無此種傾向;同樣地,成人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狀可能是幻覺、妄想、幻聽等,不過兒童期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狀卻是退縮。

另外,由於兒童正逢利用周遭環境建立自我概念的階段,如果能及早治療,較具成效、且對孩子的傷害會減少許多,但是若拖延處理時效,就得多費一番周折。

常見的兒童心理問題

一般而言,我們將兒童的心理問題分成一般性及特殊性二類。一般性的問題如:口吃、尿床、逃學、不吃飯、說謊、好動等;特殊性的問題如:自閉症、適應障礙、癲癇、兒童期精神分裂症等。也許你會說,你所碰到的問題不只這些。的確;孩子的問題並不只以上所提及的。然而我們列舉這些常見的心理疾病,並不是想對兒童的心理問題加以分類,而是想讓父母親瞭解孩子出現哪些行為時必須注意、甚至治療。

自閉症

典型自閉症的孩子,目光與言行都不與人接觸,常使自己活在自我的世界裡,而且脾氣異常強烈,他們同時會固執的愛聽某種旋律或某種玩具,甚至具有靈巧的動作及想法。日常生活中,他對「物」的興趣比對「人」來得高,有時甚至會把人的肢體當成物體來玩;玩的時候,常常會有一些重覆且節奏性的動作;對於喜歡的東西相當執著且一成不變。

產生自閉症可能的原因有:遺傳、腦傷以及父母對子女冷漠的管教態度等。其治療方法,積極方面:應注意自己的管教態度、適時提供愛及關懷、並妥為設計適宜的學習環境。消極方面:則應給予行為治療,例如用代幣學習或社會性增強等方式來建立自閉症兒童的人際關係,飲食行為等。

過動兒

活動量過大的孩子容易坐立不定、整天跑東跑西、爬上爬下、話多、手勢多、父母或老師往往非常討厭這種孩子,他們有時會認為這些孩子是故意搗蛋的。

一般而言,這些孩子的特徵有:。注意力難以集中……肌肉協調不良……缺乏抑制力,挫折容忍度偏低……情緒不穩易發怒……過度敏感。

兒童過度好動的可能原因有三種:一是家庭壓力太大、二是輕微的腦部受損、另一種是天生就屬於活動型的孩子。

治療可分成二部分,積極方面應儘量減低家庭壓力,懷孕時不要亂服成藥;消極方面則可使用鎮靜劑,降低孩子的活動量(但不宜長久服用),在教學上則儘量安排消耗體力的或簡單的活動,並時時給予必要的增強。

恐懼症

兒童對鬼、神及不明物體的恐懼似乎是司空見慣,但是這種恐懼若持續不斷地存在著,則將影響孩子的正常生活。

造成恐懼症的原因不外以下三種,其一是過去可怕的經驗所引起-如突來的巨響、朋友或兄弟的恫嚇等;其二,恐懼可能是焦慮的代替品;其三是社會學習而來。

矯正上應儘量避免危言恫嚇;如果過度恐懼可以服用輕微鎮靜劑減低其恐懼程度,然後再使用系統敏感消除法除去其恐懼。

標籤: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