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關於口服避孕藥的疑問

口服避孕藥的疑問,生理學研究表明,女性大約在35歲以後,身體開始走“下坡路”,維繫青春的雌激素逐漸“入不敷出”,機體的免疫功能也隨歲月的流逝而悄然下降,很難承受人工流產對健康的負面影響。因此,選擇安全、方便且副作用小的避孕藥品就顯得特別重要。瞭解一下口服避孕藥的疑問。

口服避孕藥的疑問1

驗孕

避孕的方法很多,其中口服避孕藥仍不失為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許多女性朋友對此卻疑慮重重,擔心藥物副作用損害健康。因此,有必要還避孕藥一個清白,為女性朋友選擇口服避孕藥釋疑解惑,正本清源。

疑慮之一:會使人發胖

對絕大多數的女性來說,新型的低劑量口服避孕藥並不會導致體重增加,只有少數女性可能會因服用口服避孕藥而導致體重略微增加。但是,對這種“發福”不必憂心忡忡,這只是暫時現象,停藥後體重就會下降。如果服用口服避孕藥增加了女性的食慾,通過控制食物攝入量,將有助於控制體重,只要堅持飲食規律,營養均衡,注意鍛鍊,女性依然可以保持良好身材

疑慮之二:會造成性慾減退

性機能是由大腦、神經控制,並通過生殖器官進行的。避孕藥可以抑制排卵,與抑制神經系統無關。極少數女性服藥後出現性慾減退現象,多為心理因素作祟。個別女性服藥後會出現乳房脹痛、噁心、嘔吐、頭暈等早孕反應,會疑竇叢生,有可能因此而影響性慾。大量事實證明,大多數女性服用避孕藥後,因解除了懷孕的後顧之憂而增強了性慾;還有些女性服藥後緩解了痛經,月經變得規律了,以致心情愉快,性生活質量也上了“新臺階”。

關於口服避孕藥的疑問
  

疑慮之三:對再生育有影響

避孕藥只是在服用期有效,一旦停藥,便會恢復正常的生育能力。停藥後,女性懷孕分娩嬰兒的'先天畸形發生率與未服避孕藥女性分娩的對照也無明顯差異。至於醫生叮囑服藥女性在停藥後用安全套或其他工具避孕3~6個月再懷孕,那是從優生優育的角度考慮。因為在服藥期間,子宮內膜會發生一些小小的變化,有礙受精卵的發育,如果停藥後立即懷孕,不利於胎兒的正常發育。而停藥後經過3~6個月的休養生息,待孕育胎兒的子宮“水土肥沃”了,寶寶便可在子宮內茁壯成長。

疑慮之四:與腫瘤的關係

這個擔心總是最能使欲選擇服用避孕藥的女性望而卻步。對絕大多數的女性來說,口服避孕藥是一種安全而有效的避孕方法。口服避孕藥中的激素不同於皮質激素,它們是兩種完全不同型別的激素。目前國內外大量研究都不能證實避孕藥能增加腫瘤的發生率。相反,長期服用避孕藥可預防子宮癌、卵巢癌、卵巢囊腫及良性乳房疾病等多種疾病的發生。有痛經的女性,服藥後多數能消除或減輕痛經症狀。只要你不屬於複方口服避孕藥的禁忌人群,如乳腺癌患者等,就可以長期使用。

如果你心中的疑團已解,就可以決定接納口服避孕藥了。但是,我還要提醒你,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選用口服避孕藥。在選擇及服用避孕藥時,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號入座”。

口服避孕藥的疑問2

口服避孕藥的安全性獲國際公認

醫學界歷來懷疑避孕藥對胎兒可能有影響。一些研究顯示,口服避孕藥中的雌激素可能影響胎兒免疫系統的發育,增加下一代患過敏性鼻炎的可能性,但多項流行病學研究和動物實驗均未能證明口服避孕藥物會引起胎兒畸形,也未證實孕前或孕期使用避孕藥與新生兒的各種先天性畸形有明確的因果關係。

1989年,美國食品與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終於取消了“口服避孕藥具有致畸危險”的警告。2000年,世界衛生組織修訂了《避孕方法選擇的醫學標準》,認為“在妊娠期間服用口服避孕藥未發現已知的對母嬰不利的影響”。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鄧敏端介紹,目前在市面上的藥店能買到的基本上是新一代的短效複方避孕藥,其特點是激素劑量比較少,雌激素含量在20~30微克的水平,所含孕激素的副作用也很小。因此,停藥後只要來了月經,下一個月便可考慮妊娠,而服用後意外懷孕也不一定要做人流。

鄧敏端指出,服用長效口服避孕藥後雌激素儲存在脂肪組織內緩慢釋放,長時間起作用,因此每個月吃一粒就夠了。不過停藥後,體內常會有雌激素蓄積,可能會有2~3個月發生月經紊亂,例如月經延長、淋漓不盡、週期不規則等。因此,建議服用長效口服避孕藥者在需要停藥時,最好在月經第5天開始服用短效避孕藥3個月作為過渡,其間不能馬上懷孕。長效口服避孕藥雖然服用方便,但副反應重,如噁心嘔吐、白帶增多、子宮出血較多等,現在已經不提倡使用,特別是未生育過的婦女最好不用。

口服避孕藥為什麼會失效?

鄧敏端介紹,很多吃了避孕藥卻意外懷孕的情況與緊急避孕藥有關。如果按說明書的規定服藥,避孕失敗的概率是相當低的。但是,有的人沒按要求在同房後72小時內服用;有的人吃完後繼續過性生活而又不使用其他避孕措施,以為這種藥會持續起效;有的人在一個月內多次使用緊急避孕藥……種種情況導致避孕失敗率上升。

還有一種情況是口服避孕藥的作用可能會與其他藥物相互作用而導致藥效降低。例如,同時服用利福平抗結核或服用苯妥英鈉抗驚厥等情況,均有可能在服藥期間懷孕。鄧敏端建議詳細閱讀口服避孕藥的說明書,上面會列出影響藥效的各種藥物名單。

關於口服避孕藥的疑問 第2張
  

致畸敏感期不要亂用藥

鄧敏端介紹,人類懷孕存在一個致畸敏感期:從停經33天到懷孕12周。在33天之前,受精卵進行細胞分裂,細胞數目不斷增長,但還沒定向分化為頭、手、心臟等器官和組織,藥物對胚胎的打擊呈“全或無”效應――藥物造成的打擊要麼特別重大,導致胚胎流產;要麼完全沒事,胚胎繼續發育而沒有畸形。在致畸敏感期,胎兒的各個器官開始分化,例如心臟的發育時期受到藥物的'影響,便可能造成房間隔、室間隔缺損等先天性心臟病。

過了12周之後,藥物的影響相對較小,但神經系統等仍在不斷髮育中,一直持續到出生後,因此12周之後藥物依然可能對胎兒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在整個妊娠期間使用藥物都需要很小心:可用可不用者儘量不用,必需使用者儘量選擇對胎兒影響較少的藥物,而且儘可能避免在致畸敏感期使用。

美國FDA根據藥物影響妊娠期間胎兒發育的危險程度不同,把藥物分為A、B、C、D和X五類。A類最安全,如維生素B1、B2、葉酸、維生素E等;B類比較安全,如大多數青黴素類及頭孢類抗生素;C類有一定的危險,應儘量避免,如阿司匹林、降壓藥氨氯地平等;D類明確對胎兒有損害,孕婦患有嚴重疾病必須使用時才考慮用,如大多數抗腫瘤藥;X類危險極大,絕對不能用,如抗病毒藥利巴韋林、降脂藥辛伐他汀等。

專家提醒

做好補救措施但不盲目安胎

在致畸敏感期吃錯藥的孕婦處於高危妊娠狀態,鄧敏端建議她們進行產前優生諮詢和產前診斷。儘管口服避孕藥對胎兒威脅不大,但謹慎起見也應該進行檢查。這些檢查包括在早孕期(11~13周)進行B超篩查,在中孕期(20~24周)進行彩超檢查;早孕期和中孕期進行唐氏綜合徵篩查;在7~10周進行絨毛活檢;在16~20周進行羊水穿刺檢查;在20周以後可以抽取臍血檢查。這些後期措施能有效地發現很多胎兒畸形或發育異常。

藥物和各種因素還會導致一些孕婦出現先兆流產,即陰道有少量出血、下腹隱隱作痛等。鄧敏端稱,先兆流產可能是孕婦的問題,例如黃體功能不全,補充黃體酮就好了;也可能是胚胎本身發育出了問題,被自然選擇所淘汰,但很多孕婦和家屬不能理解,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安胎,結果反而違背了優生規律。在西方發達國家,人們從優生的角度考慮,對先兆流產並不積極安胎,寧願流產後再懷一個健康的孩子。

有先兆流產病史的孕婦,應該及時進行產前優生諮詢和產前診斷。但是一些孕婦對此懷有顧慮,鄧敏端解釋道,事實上做羊水穿刺導致的流產率小於1%,臍帶穿刺的流產率在1%~3%之間,操作熟練者流產率會更低,患者不必過度憂慮。如果檢查發現胎兒有嚴重缺陷,就需要引產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