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如何正確引導孩子

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父母心中的希望和太陽,每位家長都對孩子寄予厚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願望,如何教育孩子,如何養育成才更是每個家長所關注的事情。下面分享如何正確引導孩子。

如何正確引導孩子1

"生命的全部意義在於兒童。"

習慣性地如此關注孩子,孩子一進校門就會發現,老師對學生的關心是平均分的,自己不再是唯一,也不再有那種至高無上的權力,後來他還會發現,以前在家裡只要學習就行,其他什麼都不需要,要自己操心,但進入集體後情況大變,這也會讓他無能為力,孩子被過分關注會產生自我認知偏差,感覺無所不能,這其實與嬰兒時期的“全能自戀”非常相似,這些孩子的內心根本沒有平穩地成長,社會經驗又會讓他們感到底氣不足,當發現其他人不再圍攏在自己身邊時,就會搗亂,嘗試將注意力引回“我的行為邏輯依然是宇宙中心”

家長應該用什麼方式來引導這些孩子?

辦法1:家長應堅持對子女教育的統一

小孩尤其會分辨出別人對自己的態度,與家人的關係,因此,若家中老人與子女的教育觀念不同,小孩立刻就能敏銳地發現,並且認為老人是自己的靠山,家長的教育效果也會大打折扣,不管怎樣,在教育方式上做決定,最好還是要固定。

第2種方式:帶孩子參加社交

有了孩子的社會交往,可以讓他體驗真實的世界,他不能總是呆在家裡,也可以出去看看,和別的小朋友交朋友、合作,甚至吵架,真實的世界是有進退兩難的,有退而不前、有退而不前的,這會讓孩子明白自己是一個夥伴,而不是宇宙中心。

方式3:不要誇大兒童的優勢

不但不能誇大孩子的優點,更不能讓孩子感覺自己的優點是與生俱來的,在想要誇耀孩子時,要誇耀自己做事的態度、努力的程度,不要說“你好聰明”,要讓孩子知道,努力、堅持不懈是最重要

如何正確引導孩子
  

智慧養育

突然間厭學的兒童,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孩子們面前,這類孩子往往會表現得特別好鬥。當你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他們特別認真,是個標準的好孩子。這類孩子剛入學時也會比其他同學成績更好,學習更認真,但是,當他們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或升學率很高時,就會突然感到厭倦。不願再上學,有的就是成績一落千丈,此時最易犯的誤區域就是,老師嚴厲,家長逼得緊,認為可以用高壓手段來激勵孩子,一顆好心,卻發現孩子越來越消沉,是經常插手干涉孩子的成長,還是因為我們都是兒童。根據學業成就作出判斷,因此,兒童在幼年時就形成了這種觀點,留心觀察,尋找優勢,讓別人確信自己已經成為他們的精神目標,一旦優越感形成受壓制,孩子會逐漸失去信心,不再想做任何有意義的事情,自卑。

精神上的,也會使他們不再相信自己可以成功,家長們該怎樣引導這些孩子呢?

方式1:父母首先要改變自己的態度,把結果變成過程

不管他們要參加什麼樣的比賽和考試,父母都要對他們的孩子進行仔細的檢查和評估。不要重複地說“你怎麼考這樣的分啊”,程而不是結果,這個真不應該

重點!有必要與孩子們一起探討一下,看一看他究竟是什麼型別的題目,

辦法2:人學之前要先給孩子打好基礎。

如今太多的父母被“幸福教育”所迷惑,以為所謂的“幸福”就是人學會放養,愚蠢地玩耍,什麼也不用學,這是多麼不幸的事!兒童的原初人學這需要我們學習很多規則,學會調整心情,學會團隊合作等等。

方式3:瞭解孩子擅長用哪種感覺去感覺事物

小孩子不僅僅用大腦思考,他們還能用整個身體去思考。用更加符合兒童個性的教育方式。例如,有些小朋友對節奏特別敏感,他們通過擊打鼓的方式來朗誦許多詩歌,那是他的長處,有些小朋友對顏色尤其敏感,他們從視覺上感覺到,事情是這樣的,更多的顏色會讓他們爆發出更多的靈感,每一個孩子都有尤其顯而易見的優點是,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優勢,並應用於以後的學習過程中去。

方式4:相信孩子,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去適應和學習,孩子的適應能力本來就是不同的,不要總覺得別人家的孩子好,更不要把打擊、甚至破壞孩子學習興趣作為懲罰。

懶惰的孩子們,這些孩子的行為就像是一種放鬆的懶散狀態,彷彿他們沒有追求,沒有成就。當父母們給孩子們上一堂課時,他們通常會恨鐵不成鋼,咬牙切齒。太懶了!如果你不懶惰的話,你可以考x×名!”那小孩長年聽著。判斷有什麼用?他不但不努力用功,反而越來越懶,原來還能考呢九十九分,後來只能勉強通過。這種型別的孩子心理上主要是自卑,優越感為補償,父母主觀上是孩子承父業,認為孩子做壞事主要是因為懶惰,所以孩子自卑的心理,就是為了讓自己用“懶惰”織成一張網,作為自己的最低保證,因為以及“愚蠢”相較而言,「懶惰」一詞的意思是「其實我可以」,其實我能行。

這樣的話,我就不願再做了,孩子就是靠這種心態來保護自己優越。

渴望感覺,長期隱匿在“我只是不願參與,不是我不能參與”的幻想中,不管什麼事情,這些孩子都表現得不感興趣,以懶惰為“萬一”。雖然他的懶惰會使他在與別人相處時受到傷害,但他卻會很丟臉。製造麻煩,這樣有些看起來不重要的瑣事就會有人來找他。相助,特別是父母更容易犯這種錯誤,他們會覺得:“別跟你胡說。

如何正確引導孩子2

三部曲

NO.1 父母先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說“老是這麼不懂事”是一種否認

“孩子在生活中流露出負面情緒,其實只是孩子的一種表達方式。不要把它想象得多麼嚴重。”張秀萍表示,不少孩子在面對不如意時,常用的方式就是大喊大叫大哭,有些父母往往被孩子的情緒牽引著,也不冷靜了。

面對孩子的歇斯底里,家長極有可能會訓話:“為什麼老是這麼不懂事?”其實,這樣說等於否認了孩子的不良情緒。這樣做非但不會使孩子負面情緒消失,反而會助長孩子的壓抑和否認,會對孩子產生傷害。因為,面對憤怒的父母,孩子不僅要承受自己的負面情緒,還要面對父母的負面情緒,這樣的雙重負擔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更加難以解脫。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就要允許孩子自由表達。

在面對孩子的負面情緒時,家長要保持冷靜。很多時候,雖然你的內心是愛著孩子的,可由於你太生氣了,表現出來的卻是全然的否定、責備,而這會讓孩子忽略你講話的內容,而關注你的情緒。比如,孩子因為貪玩而把旁邊早已準備好的牛奶給打翻了,把地板弄髒,你很生氣,把他痛罵了一頓。這時候,孩子的'注意力就會從“牛奶打翻”轉移到“媽媽在生氣”上。這就令讓孩子認識到錯誤並加以改正的機會白白溜走。

NO.2 教會孩子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傷心、懊悔都是正常的

不要擔心孩子害怕或傷心、流淚,如孩子心愛的東西壞了會有難過的情緒產生,這時媽媽最忌諱的是說“我早跟你說過了,你就是不聽,你看,現在知錯了吧”。對此類狀況,媽媽應該做的是傾聽和同情,告訴孩子,自己也曾為一個玩具摔壞而傷心,不過,有時壞了就壞了,也許做任何事情都是於事無補了,可以傷心,可以懊悔。因為不僅你有這樣的體會,隔壁姐姐丟了一隻寵物狗,也是這樣的心情。

當然,父母不要因為害怕孩子傷心,立刻跟孩子表示壞了沒關係,可以再買一個新的。倘若選擇立刻用擁有的快樂代替失去的傷痛,會讓孩子失去體驗悲傷情緒的機會,也就無法體驗駕馭悲傷情緒的喜悅。只有讓孩子學會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才有可能自我調節,才有可能控制事情不再往更壞的方向去發展。

如何正確引導孩子 第2張
  

NO.3 合理釋放、轉化負面情緒

作為家長,應該清晰認識到,合理釋放、轉化負面情緒的重要,只有把有利的方面充分發揮,才能把弊端盡力壓下去。如何釋放負面情緒?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可以有幾種簡單的發洩方式。如哭泣,是緩解不良情緒的好方法,不僅可以釋放壓力,也可以增強免疫力。再如大喊大叫、運動等,只要把孩子的身體調動起來,內心的苦悶也會隨著肢體的一舉一動逐漸被髮洩出來。

而轉化負面情緒則是對家長、孩子更高的要求。凡事往積極方面想,一個很有效的方法是“借想象滿足孩子的願望”。例如:媽媽聽你說你最好的朋友誤會你了,不和你說話了,你感到很失望、很難過。現在,想象一下,如果我們有一臺叮噹貓的時空穿梭機,帶著你的好朋友去看到事情的真相,誤會就消除了!這樣可以幫助孩子從負面情緒中走出來,甚至可以啟發他跟著一起想象,當孩子的情緒轉變為積極的情緒時,我們就可以引導他去找到更好的辦法來解決問題了。例如:既然我們要消除誤會,那麼要怎樣做呢?比較小的孩子,家長可以提供一些參考答案供孩子選擇,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何正確引導孩子3

1、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教育者

0-6歲是孩子品質及良好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兒童生命的最初兩年,是與父母建立牢固情感紐帶的關鍵期,是兒童未來心理成長並與他人建立信任和愛的關係的基礎。

所有關於生命知識的50%,是在生命的第一年學習的,生命的第二年,學習25%,這裡的生命知識主要是指愛的能力和情感的發展。

2、如果想要改變孩子的行為,父母應先改變自己

教育孩子就是教育自己的一個過程,孩子的不良行為,往往是從環境或父母那兒直接傳授下來的。樹立榜樣來教育是發展孩子道德行為的最可靠的辦法。

3、培養兒童的靈性品質其重要性遠遠超過智力開發

靈是樹,心智是果;靈是燈,心智是光。人的智力是靈性品質的反射。如果只注重技能的培養(如各種五花八門的早期智力開發興趣班),而忽視兒童的精神品質的培養,只能是本末倒置,孩子長大成人後,他們的人格就會有缺陷,道德發展受到阻礙。

4、合理的管束

管束孩子是告訴他們行為的標準,即什麼樣的事情可以去做,什麼樣的事情不能做。管束要有權威:當孩子可能要犯錯誤,我們不得不進行管束的時候,一定要有權威性。讓孩子知道你是嚴肅的,而且你們提的'要求是將伴隨懲罰或獎賞的。合利地限制孩子可以培養孩子的紀律觀念,當然,對孩子的管束必須是負責任的。而且要告訴孩子你提出要求的原因。和孩子的爸爸保持一致性:父母在管束孩子時保持一致,這樣孩子可以建立統一的行為標準。即使對爸爸的管束有異議,也最好在以後孩子不在場時,再與他進行討論。這樣做,也可以樹立起父母雙方的權威性。不要懲罰得太多:不可從生理和心理上虐待孩子,要把孩子管好,上策就是對他好的表現進行獎勵。

如何正確引導孩子 第3張
  

5、用積極鼓勵的方法,使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價值觀

父母需要主動地將基本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教給孩子。以便於孩子在社會上成長。當然,在這方面,身教勝於言傳,我們可以做孩子的好榜樣。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圍是很重要的。因此,我們不可以讓孩子去做我們不願意的事,也不可以自己做一套,讓孩子去做另一套。只有我們以身作則,注重孩子價值觀與禮貌的培養,才能教育出品德高尚的下一代。

高自我價值觀的人具有三個“能力”:我有能力;我能與周圍的人交往;我能隨時隨地為他人的幸福作出貢獻。相信自己有學習和成長的潛能,發展出勇氣、信仰、自信、信賴生活和他人等等品質。反之,低自我價值觀是一種對自我的消極認識,自責、羞辱、憤怒、憎恨等毀滅性感覺始終伴隨一生。

標籤:正確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