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孩子傷害父母應該怎麼辦

孩子傷害父母應該怎麼辦,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他們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然而,當孩子用言語或行為傷害父母時,這種親情的紐帶似乎就變得脆弱不堪,那麼孩子傷害父母應該怎麼辦?

孩子傷害父母應該怎麼辦1

孩子出現了攻擊父母的行為,父母一定要學會好好的教育孩子。父母一定要告訴孩子,孩子的這種行為為什麼是不對的,父母一定要給孩子做一個榜樣。

對孩子的言行舉止,父母如果不在小的時候進行規範的話,等孩子長大之後,孩子就會一直把這個壞習慣延續下去。沒事的時候可以選擇跟孩子多談一談去慢慢的幫助孩子,一個孩子就會逐步的進行提升。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學會道歉,讓孩子知道自己做錯了。

詢問原因。

有的家長不分青紅皁白就會把孩子給打一頓,孩子的內心並不能夠得到滿足。有的孩子是因為父母總是在自己的面前打打鬧鬧自己也想去模仿一下,家長就要明白孩子的意願。

家長可不能夠讓孩子來攻擊自己,這樣孩子就會目無尊長。家長對待孩子的管教方式一定要用心一些,在孩子的面前也不要樹立不好的形象,孩子就會非常的無奈。父母一定要學會怎麼才能夠以身作則,怎麼才能夠不讓自己那麼狠心。詢問一下原因之後就能夠避免這些情況,就能夠對待自己的孩子好一些。

孩子是不是有了無意識的攻擊?

孩子在小的時候如果有了無意識的攻擊的話,孩子就沒有辦法去控制住自己。寶寶的攻擊行為一定要在小的時候進行重視,不然的話就會出現一些問題。家長要善於傾聽孩子,一定要告訴孩子這種暴力行為是不能的。

總的來說爸爸媽媽一定要對孩子多花費一些心思,一定要知道該如何才能夠控制孩子。孩子總是打人的`話父母一定要利用一些事例好好的對待孩子,一定要給孩子一個好的方式。家長別讓孩子把這種情況一直延續下去就可以了,就不會對孩子起到惡劣的事情。

孩子傷害父母應該怎麼辦
  

01 傷人的孩子

根據澎湃新聞的公開發布情況顯示。

被掌摑男童的母親唐女士敘述了一個情況版本。

注:部分用詞標紅,請大家注意甄別。

兒子跟她(指唐女士)說,魯某的兒子搶他的玩具。

他不想給,兩個人打了起來,被幼兒園老師拉開的情況下。

唐女士的兒子再度去打魯某的兒子。

“可能把頭打破了。”

而警方的公開通報也顯示,魯某去對方家討要說法的原因。

也是因為其子在幼兒園與同班男童爭搶玩具,被對方戳破頭皮。

02 被打的孩子

根據唐女士和媒體的說法,在得知事情後,他們就準備上門道歉。

在他們未上門道歉前,魯某就上門了,然後打了孩子。

而警方通報也是呈現了打人這一點。

“魯某(33歲)情緒激動,用手擊打男孩面部,致其仰面倒地”

從這點來說,魯某的行為,確實不對,主動打人。

在道理上或許有些說法,但是在法理上,站不住腳。

另外,64歲的被打男童祖父先後持塑料椅、木椅等與魯某發生肢體衝突。

被被推倒後致使腿部骨折。

而目前,魯某也是因為涉嫌故意傷害罪被公安機關依法刑拘。

03 以暴制暴的侷限

誰家的寶子不是心頭好?

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人都是這樣,說別人的時候,天下無敵,真到了自己身上也不一定能夠冷靜。

所以從來都不會去幹涉別人的抉擇,只是客觀上說明一些道理和建議。

最終如何去做,而是看自身的想法。

以暴制暴,自然是有著一定的侷限性。

就以這個所能夠證實的情況來看。

魯某的兒子小魯確實被唐女士的小孩航航所傷害。

而魯某也確實打了航航。

首先,航航這樣的行為指定是不妥,不恰當的。

不能因為是孩子就有所鬆懈。

孩子傷害父母應該怎麼辦2

1、父母的影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嚴重影響了孩子的行為,甚至他們還會“模仿”家長的語氣、用詞。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一定要謹言慎行,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只要家長以身作則,才能建立起威信,孩子也更願意接受父母的管教。

2、網路的影響

孟母三遷的故事最能闡述環境對孩子的影響。

現如今,很多孩子看的動畫片都不嚴謹:言語粗俗、行為暴力、充滿了負能量。

這就導致孩子在觀看的同時,學習到了很多“臭毛病”,所以家長在為孩子挑選動畫片時,應該側重於內容積極向上,並且有教育意義的型別。

孩子傷害父母應該怎麼辦 第2張
  

3、家庭氛圍的影響

如果孩子長期處在不安定、冷漠的'家庭氛圍中,必然會缺少安全感和溫暖。

通常這類孩子為了得到關注會用乖巧來偽裝,但是在其他地方會用“暴力”宣洩,或者直接用“暴力”來引起關注。

面對孩子的“暴力”行為,家長應該怎麼做?

1、不要“以暴制暴”

如果孩子對家長動手了,這時候家長一定要冷靜下來,然後溫和處理。

可以放孩子冷靜一會,讓大家都有一個緩和的“平靜期”,既讓他看到家長是如何處理生氣情緒的,讓他知道不是所有的生氣的方式都是大呼小叫,也可以是平靜的。

同時也需要給孩子思考的時間來消化他的情緒,等孩子發現沒有了發脾氣的理由,自然會冷靜下了。

2、表明底線

家長不要指望孩子會自己明白自己做錯了什麼,更大的可能性是,孩子很委屈自己“玩”手機“玩”的好好的,卻被搶走了。

家長一定要明確的告訴他:首先,手機是家長的。其次,家長已經告訴他使用手機的時間,他是否聽的到是他自己的問題,而在家長收回手機的時候,是他打人的行為傷害到了家長,這個行為是錯誤的,是需要道歉的事情。

如果孩子想通了,道歉了,自然就成長了一步,反之,只會變本加厲的任性。所以,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底線在哪裡,也給他時間去消化。

3、不能妥協

同孩子講道理一定要方式溫和,但是態度絕對堅定,一定要把這種“暴力”行為,扼殺在搖籃裡。

不要小看孩子察言觀色和欺軟怕硬的能力,所以家長一定要守住家裡規矩,要有原則性,一是一,二是二,不能含含糊糊,讓孩子鑽了空子。

同時也要有“約定感”,就是讓孩子知道和家長定了約定之後是不能隨意更改的,比如:媽媽說只能玩十分鐘,就是十分鐘,軟磨硬泡都沒有用。

熊孩子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家長的無能。

如果家長在家裡不能好好地管教孩子,那麼等孩子成為“熊孩子”走向社會時,就會被別人教育,甚至被社會教育,等到那個時候,後果就不是家長能夠控制的了。

標籤: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