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帶功利性的教育會危害孩子

最近發現一種常見的現象,很多家長為了孩子的將來,從小就學這學那,報這個興趣班,報那個興趣班,甚至有的家長給孩子報三四個興趣班,讓孩子從小就得這個證那個證的,其實這種帶功利性的教育會危害孩子,你知道麼?讓我們看看下面的內容。

帶功利性的教育會危害孩子

現在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逼著他們學這學那,生怕他們輸在起跑線上。而各級各類學校也是這樣,招收學生,不是看你品德怎樣,學習能力怎樣,而是看你數學、英語、作文有沒有獲獎,音樂、美術、體育……有沒有八級十級證書、全國獲獎證書。孩子們從小就為獲獎、為拿證書而學習,這種學習方式對他們的未來是有利還是有害呢?

李躍兒:兒童學畫畫,西方國家的家長很少抱有功利的目的。他們是為讓孩子得到精神享受,以及受到藝術薰陶而學畫畫。而中國的家長卻不是這樣,他們會認為這是“白花錢”。在中國,一提到藝術教育就是學畫畫、學鋼琴,而且一定要考到九級十級才算見到了成效。可他們不知道,一味地追求多出“成效”、快出“成效”會給孩子造成怎樣的傷害。

我有個朋友的侄子,本是一個小天才,卻被他的父母折騰壞了。

朋友給我看這孩子幾年前畫的畫。我驚呆了……這個孩子,在五六歲的時候就能把人的內在的精神通過線條表達出來,這對孩子來說簡直就是奇蹟。比如畫他爺爺補鞋,扎針時使的那種勁兒,嘴抿起來、目光凝視、眉頭緊皺的樣子,往鞋裡扎針時每根手指的配合,手指的細節,手與腳的那種協調與呼應,全都畫得活靈活現,甚至連比例都畫得非常準確。最讓人驚奇的是,他竟然能把人的受神經指揮的那種感覺表現出來……

就是這樣一個天才,後來一到學校就想吐,不願上學了。問原因,朋友說,一是天才兒童過於敏感;二是孩子性格中有過分追求完美的因素。我從朋友的隻言片語中瞭解到一些資訊,覺得問題不是出在孩子,而是出在大人身上。因為這孩子小時候太優秀了,大人的心勁也大,就像大多數家長那樣非要把孩子培養得如何如何。為了讓孩子更有出息,孩子的媽媽一下就給孩子報了四個興趣班,整個週末,大人與孩子都在疲於奔命。你想想,這樣被動地圍著父母的意志轉,孩子能不厭煩學習嗎?孩子的爸爸的教育觀念就是讓孩子聽話,為了建立父親的威嚴,動不動就打就罵,搞得孩子見了他就像看見一頭凶猛的獅子一樣。

這樣的父母,他們從不把孩子當獨立的人看待,他們只是把孩子當實現自己理想的工具。為了表現大人多麼有能耐、多麼會教育,他們天天逼著孩子學這學那,還要孩子多出成績、快出成績。孩子願不願學、高不高興、身心有沒有受到傷害,他們是不予考慮的。

以獲獎、拿證書為目的的文化教育、藝術教育對當今社會的危害真是太大了:它使得老師急功近利、家長急於顯示、孩子急於求成;大家都不把目光放在長遠的未來,而是放在眼前的獎狀和證書。這樣做的結果,即使孩子小時候是個獲獎專業戶,但一旦長大成人,喪失了作為孩子的年齡優勢、技術模仿優勢,就會變得什麼都不是——既成不了優秀人才,也成不了創作人才,甚至連普通人才都成不了。這是非常令人痛心的。

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是一樣的,有的孩子接收能力快,可能多學幾樣對其還有好處,可是有的孩子接收能力慢,學的多了,會讓其感到煩,更是連學校的基礎內容都排斥。所以做為家長,要把握好度,根據實際情況來適當安排孩子的學習行程。

標籤:功利性 教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