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人文素養 > 美文閱讀

有關傳統文化的素材摘抄

傳統文化的素材摘抄,寫作素材中有一類素材,是具有文化因子、富含文化底蘊的素材。這一類素材把古典的意境、閃爍的古詩詞、熟悉的歷史名人、精緻的文言句式集中在一起。接下來看看傳統文化的素材摘抄

傳統文化的素材摘抄1

傳統文化呼喚“現代相遇”(也可用於工匠精神)

繪有800多個人物的《清明上河圖》、金絲刺繡滿滿的萬壽屏風、面容肅穆安詳的木雕菩薩像……精美絕倫的文物,經歷歲月風塵而破舊殘損,卻在一雙雙神奇的手中重新煥發光彩。

《我在故宮修文物》講述的,是故宮文物修復工作者的“日常”。這部3集紀錄片在聚集了大批年輕人的彈幕視訊網站,收穫超過百萬次點選,躋身熱門搜尋。而片中的故宮工匠,則成了新生代的“男神”“女神”。

擦掉黃花梨箱櫃銅元件上的鏽,顯出黃澄澄的光;一個個齒輪的調適,大座鐘上的野鴨終於能扇動翅膀;顏色已經黯淡了的瑟,一層一層刷上新漆後華彩煥然……

用目光穿透時間,用指尖對話歷史,文物修復的世界充滿了生機與活力,也充滿了專注與從容。這或許就是“燃”,純粹地、執著地、充滿敬畏地做一件事。正如一位紀錄片導演所說,“好內容和新人類之間並不存在隔閡”。

而關鍵之處在於,需要與文物修復一樣保持“匠心”,才能製造更多“文化的相遇”。“空口袋立不起來”,一些熱衷大投資、大場面的文化產品,即便全是高清航拍、數字特效,也難掩內裡的空虛和蒼白。

好的文化產品,總能找到有共鳴的視角、發掘有故事的人物、展現有深度的思考,這樣才能讓傳統文化與現代表達“美美與共”,以“工匠精神”收穫更多人的熱愛和尊重。

不要低估年輕人的鑑賞力,如果你認為他們“接收不到”,可能只是因為你不夠好。

很多時候,我們對傳統文化的`表現,還是汲汲於各種符號:卷軸、瓷器、崑曲、武術……要知道,失去了時代的連線、缺少了情感的溝通。

這些不過是一堆零散的符號、呆板的素材,即使掛滿了摺扇、臉譜和中國結,也不過是仿古街的紀念品攤位。如果歷史只剩下戲說,止步於胡編亂造的穿越劇;

如果傳統只剩下皮毛,演變成空洞乏味的實景秀,失去的將不僅僅是市場,更是讓文化持續生長的內在力量。

新一代的年輕人成長起來,向他們傳遞中國傳統的器物之美、精神之美、價值之美,才能與來勢洶洶的“日風”“韓流”“美劇”對抗。

精美的大座鐘,即便是上百年前製造的,在匠人的精心呵護下,仍然可以運轉如常。

有關傳統文化的素材摘抄
  

我們的文化傳統,同樣需要更多人蔘與進來,去發現、去呵護、去啟用,才能不斷煥發生機與活力。當此之時,傳統越來越受到重視。

但一些人打著“傳統”的旗號,或是為了上專案圈錢,或是為了吸眼球博名,造出一些莫名其妙、徒具形式的文化垃圾,反而讓傳統“汙名化”。

“為往聖繼絕學”,終究是要落實到實踐之中去。領導人強調,“要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

如何讓傳統文化活起來?最重要的,是要有創造性轉化和創造性發展的能力。文化的長河裡,既需要大國工匠沉心傳遞我們民族的文化符號,也需要優秀導演用心建構當今時代的文化方舟,才能讓文明古國的河流綿延不絕、源遠流長。

當修復無痕的文物被送去展出,網友的彈幕紛紛感嘆,“看到這裡居然淚目”“表白修文物的男神女神”“致敬中華文化”。

這些情難自禁的年輕人們,或許不會真的投身文保事業,但對於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質和價值追求,肯定會有更多理解和認同。一部紀錄片,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可謂殊為不易;而更多的文化產品,如若能有同樣的效果,那就善莫大焉。

(讓有工匠精神的工人活得體面、有尊嚴,讓有工匠精神的企業擁有健康的市場競爭環境,讓工匠精神成為一種社會共識與社會心理……在如此土壤中,工匠精神自會生根發芽。)

傳統文化的素材摘抄2

千年智慧照耀現代生活,傳承文化遺產煥發新活力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在國際氣象界,“二十四節氣”這一時間認知體系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專家認為,這次成為人類非遺代表作,除了表明其作為中國人文化認同的一個標誌,同時也是中國對於整個人類的文化貢獻。對於促進人類文化多樣性發展,有非常大的意義。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苑利說,由“二十四節氣”而生成的農耕經驗在實踐過程中,由鄉村社會來傳承。因此,申辦成功後的一項重要工作,便是專案的儘快落地——讓真正的傳承者發揮作用,以顯示出專案自身應用的社會效益。

有關傳統文化的素材摘抄 第2張
  

文化部非遺司有關負責人表示,“二十四節氣”的傳承和保護任重道遠,將以此為一個新的起點,根據已制定的保護計劃,與相關社群、群體和個人一道積極實施系列保護措施,認真履行各項義務和責任。

讓更多的國家、社群、群體和個人認識、瞭解“二十四節氣”這一知識體系及其實踐活動。

同時,創造條件確保相關社群和群體在保護中發揮重要作用,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傳承與保護的行列中來,激發其積極性和自覺性,使“二十四節氣”這一重要的文化遺產在當代社會文化生活中煥發出新的活力。

從“端午節”申遺的成功,到“清明節”“除夕”的公共假期,到“二十四節氣”,其實在每個中華傳統節日中。

都凝聚著民族發展的歷史,都薈萃著人文理念的精華,都攜帶著傳統美德的基因,如果能真正領略到這種情懷和精神,對於文化傳承將會非常有益。

(在之前我國入選“非遺”的還有崑曲、古琴藝術、南京雲錦、中醫鍼灸、端午節、中國剪紙、篆刻、京劇、皮影戲、珠算等三十多項。

2018年1月26日,中國正式推薦“良渚古城遺址”作為2019年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專案。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說“中華民族是擁有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良渚讓我們找到屬於整個民族文化的‘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