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學齡期兒童的心理健康

學齡期兒童的心理健康,兒童的健康應該包括兩個方面: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現在不少獨生子女存在心理障礙,這就是家長忽視孩子心理健康的後果。今天一起看看應該如何培養學齡期兒童的心理健康。

學齡期兒童的心理健康1

學齡期兒童是心理髮展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兒童入學是走向社會的起點,生活環境、人際關係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在人的心理髮展中佔據重要的地位。這一時期的心理特點是大腦活動興奮性增強,睡眠時間減少,個人活動範圍擴大,思維方式由具體的形象思維逐步實現向抽象思維的轉化,性格逐漸形成。

但這一階段在心理個性方面仍然保留著幼兒時期的痕跡,在認識活動中帶有被動性,具體形象思維在思維過程中仍起著重要作用,兒童還不能很好地抑制自己的情緒,仍易激動,在心理衛生方面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習中的心理衛生:師長應從兒童心理特點出發,從他們具有的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出發,以此為基礎,正確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教給他們科學的學習方法,使其養成愛學習、愛集體、愛勞動的優良品質。不瞭解兒童這一心理特點,對學生要求偏高偏急,採取一些不適當的作法,給學生布置過重的學習任務,把學習作為懲罰手段,兒童就會產生苦悶,畏懼甚至厭惡心理,阻礙學生求知慾和學習興趣的正常發展。是不利於兒童心理髮展的。

二、防止不良心理及性格產生:兒童不良心理和性格的產生,常和家庭、學校教育不當有關,以下幾種情況是應竭力避免的:

學齡期兒童的心理健康
  

1、過分照顧:不敢放手讓兒童獨立活動,使兒童性格變得消極、依賴、缺乏責任感和忍耐力,出現難以適應集體生活,遇事優柔寡斷,無主見的不良意志和品質。

2、過於溺愛:易造成兒童撒嬌,放肆、神經質,以自我為中心等不良心理品質。

3、過分冷漠:使兒童得不到應有的愛撫和必要的引導,會變得喜歡惹事生非,行為易帶有攻擊性,有的出現感情冷漠,缺乏愛心。

4、過分嚴厲:缺乏對兒童的內心情感交流導致兒童出現膽怯逃避或凶暴反抗兩種極端,使兒童養成為了自我保護而說謊、言行不一的壞習氣。

5、忽冷忽熱:反覆無常:會造成兒童情緒不穩定、多疑多慮、缺乏判斷能力。總之,兒童的心理性格的形成,父母的影響起著重要作用。父母應對子女愛而不嬌,嚴格而民主,使兒童養成熱誠、活潑、端莊、獨立、協作,善於與別人相處,社會適應力良好的性格。學校的教育可補償家庭教育的不足,只要家庭、學校互相配合,師長言傳自教,就會使兒童身心健康正常發展。

護和增進兒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兒童的整體心理素質,將隨著人們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隨著生命教育的日益重視,隨著基礎教育的低齡化傾向,成為全社會的關注熱點.俗語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所以,在這一階段加強對兒童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兒童心理健康的養成不是一個遊戲、一個活動、一個故事就能解決的要把兒童心理健康工作做的更好,這就需要教師堅持不懈的把工作滲透到平時各項工作中去,深入研究和開展各項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持之以恆,把兒童逐步培養成全面健康發展的新世紀的主人.

學齡期兒童的心理健康2

第一,忌嬌慣溺愛。開口不離“好”,吃飯任其要,穿衣任其挑,會養成兒童任性的性格。父親“愛子——溺子——誤子”,這往往是現實生活中一些青少年步入歧途的三部曲。

第二,忌袒護縱容。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當眾做錯了事,家長明知不對,卻以種種理由加以庇護和掩蓋,其結果必然使孩子不能正確對待缺點和錯誤。

第三,忌哄騙。有些家長為圖一時安寧,不惜編造假話欺騙孩子,這樣使其耳濡目染,容易使孩子效仿父親,變得不誠實。

第四,忌諷刺。對孩子諷刺挖苦,以為可以“激發”其上進,結果適得其反。

第五,忌苛求。父母對孩子“恨鐵不成鋼”,凡事要求盡善盡美,稍有不順便大加訓斥,使子女無所適從,思想感到壓抑,時間長了,孩子有可能走向反面,我行我素。

第六,忌放任。對孩子不加引導和教育,放任自流,任其所為,不盡家長責任,後果難以預料。

第七,忌打罵體罰。現實生活中,有些家長借奉“不打不成器”的信條,不能以理服人,而是打罵、體罰,結果這樣不但起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損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往往使其與家長感情對立。

學齡期兒童的心理健康 第2張
  

第八,忌注意力不集中.要讓孩子自己選擇適宜的運動,培養他們注意力集中、專心地完成一項工作的能力,訓練兒童持之以恆的毅力。而不要反覆要求孩子更換活動內容。

第九,忌缺乏適應能力。要訓練兒童適應環境的能力,這樣對孩子的發展是有益的。

第十,忌無控制力。要訓練兒童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包括控制自己不合理的要求和願望。

第十一,忌憂鬱沉默。要培養兒童樂觀幽默的性格。

第十二,忌依賴。要讓兒童經受一定的困難,讓其學會克服困難,從身心(性格和體格)兩方面進行磨鍊。從小培養兒童獨立的能力,是兒童心理健康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