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其實幫倒忙也是我們的孩子的權利!

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後,對什麼事都喜歡說“我來”,願意嘗試做一些事情,但是由於生活經驗和實際能力的不足,常常是“好心”卻辦了“壞事”。通常父母的感受是又欣慰又氣惱,欣慰的是,孩子開始有興趣分擔你的重任,開始有了自立意識的萌芽;頭疼的是,這麼小的孩子摻和進來,多半是越幫越忙,怎麼辦?

其實幫倒忙也是我們的孩子的權利!

鏡頭一:

媽媽忙著用酥粉、提子和牛油做茶點準備招待叔叔阿姨,小珊非要拿一團麵粉來玩。她把點心麵糰當油泥了,一會兒捏兔子,一會兒捏恐龍,而且要求媽媽也把她的“作品”放到烤箱裡去烘烤。

媽媽的反應A:去去去,你不要搗亂好不好?你哪裡會做餅乾呀?

媽媽的反應B:嗯,小珊捏的恐龍還真像呢,麥當勞裡都有恐龍麥樂雞了,咱家今天也要用恐龍餅乾招待客人了。待會兒我要向叔叔阿姨隆重推出小珊的點心哦。

鏡頭二:

小強自告奮勇要替媽媽洗碗,並煞有介事要去了一瓶洗潔精。5分鐘過後媽媽去看,好嘛,一池子的水和泡沫,小強撅著屁股,正起勁撈泡泡玩,還得意地朝媽媽嚷:看,每個大泡泡都是彩色的,還有彩虹呢。

媽媽的反應A:你這小子哪是在洗碗,簡直是搗亂。好啦好啦,看動畫片去吧,你越幫越忙。

媽媽的反應B:泡泡上真的有彩虹?這可是小強的新發現,看來洗潔精可以用來吹肥皂泡。這樣吧,小強先把碗洗乾淨,待會兒媽媽和你一塊兒吹泡泡。

鏡頭三:

盆栽買回來的時候媽媽對榮兒有過這樣的說法:“橘子樹的成長少不了陽光、水分和肥料,就像榮兒每天要吃飯喝水一樣。”榮兒從此自告奮勇要當盆栽的飼養員,每日用水槍給它補水,牛奶偷偷倒一半給橘子樹喝。不出一個月,活活把橘子樹“撐”死了。

媽媽的反應A:跟你說過水多爛根、肥多燒根,你怎麼就是不聽?下次再看到你到陽臺上搗亂,看我怎麼收拾你,還不出去。

媽媽的反應B:媽媽知道榮兒很喜歡橘子樹,就是因為太愛它了才給它多澆了水多施了肥,明天媽媽帶你到圖書館找一找這方面的資料,看看家裡應該怎麼養花,好不好?

如何看待孩子幫倒忙

3歲~6歲的孩子正在步入一個熱衷於“幫倒忙”的時期,一方面幼兒園老師也在著力於培養孩子的勞動觀念,鼓勵他們動手嘗試;另一方面,由於生活經驗和各類常識的儲備不足,孩子幫忙做事,往往虎頭蛇尾或過猶不及。面對孩子“幫倒忙”,您是不耐煩地拒絕他,還是接受他的幫忙,同時鼓勵他,幫助他,讓“幫倒忙”變成“幫到忙”的小幫手?

1.可以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幫助成人幹活所進行的各種動作,有助於提高孩子的協調能力和控制能力,特別是精細動作的發展。最為重要的是,提供幫忙的機會,就是讓孩子承擔起力所能及的事情,並發展他們的責任心。

2.促進孩子的助人行為:即使你不需要孩子幫你做事情,也要適時安排他做一些家務。告訴他“媽媽需要你幫助”。有意識地弱化自己作為成人的能力,突出孩子的力量,而不要所有事情包辦,這是絕對必要的。那些長大後對需要援助的人視而不見的人,通常在家裡都習慣於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學前期是助人行為發展的關鍵時期,勞動為孩子樹立了成人相互協助的榜樣。當孩子遇到不能完成的任務時,父母要給他們做示範,主動幫助他們。經常讓孩子意識到父母需要他,他做的事情是父母期望的,這樣孩子長大後才會在團體裡助人合作,才會懂得與人分享,富有愛心。

3.可以加強親子關係:有些時候,我們會發現孩子剛開始吵著要幫你幹這幹那,過會兒你再看,他已經在那裡玩起來,早就忘記要做的事情了。

我們不能指望孩子按照你的要求把什麼都能做得一絲不苟,孩子天性愛玩兒,勞動為他們提供了遊戲的自然情景,他們愉悅地在其中探索。

4.教孩子學會感激:無論孩子做的事情是真幫了你的忙還是最後讓你更累,都要對孩子說句感謝的話。他會知道盡責的人能夠得到承認,就算是他沒有幫上忙反倒是添了亂,你也要感謝並強調他做得好的地方。這樣,當你在為他做好飯、準備好他要喝的水的時候,他也會謝謝你。

5.愛幫忙的孩子更自信:在幫助家長做家務時,孩子還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這種勞動後的結果讓孩子頗有成就感,他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評價會更加積極,也更加欣賞、接納和認同自己,這能夠促進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

標籤:幫倒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