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獎勵孩子這件事,99%的家長都做錯了

“孩子晚上洗漱總偷懶,而且還要催好幾次怎麼辦?”有位媽媽回覆:“我兒子以前也這樣,後來跟他說按時洗漱的話,獎勵小紅花,集齊5朵實現一個小願望,成效特別顯著,你也可以試試。”

獎勵孩子這件事,99%的家長都做錯了

接著又有位媽媽說:“我兒子班級有個孩子家裡就一直獎勵獎勵的,現在沒獎勵根本不學習,說期末考好了要家裡給買蘋果手機,孩子才四年級,以後還管不管得了?”

隨後群裡的話題就從怎麼讓孩子好好洗漱,變成了到底該不該獎勵孩子,你一言我一語,一下子熱鬧起來。

同樣是獎勵孩子

效果天差地別

曾接觸過兩位寶媽的故事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第一位寶媽家裡的孩子四歲不到,孩子還在上幼兒園,但是因為她和老公工作都很忙,平時主要是爺爺奶奶在帶。

老人平時帶孩子會跟孩子說“把飯吃光光,奶奶就給你1塊錢”,“好好上幼兒園,如果聽話,奶奶給你買巧克力”,出去到別人家也會說“你消停一會,回家給你看兩集動畫片。”

寶媽之前也沒注意,後來發現孩子總是喜歡跟大人講條件,有時候犯起倔勁兒來,誰說都不聽。

還有一位寶媽也是在分享心得,但是她的孩子就省心不少。

據她說,她和老公每天晚上會跟孩子進行家庭討論會。兩口子先耐心的聽孩子自己評價一下自己今天的表現,做了哪些好事情和高興的事兒,哪裡可能需要改進,然後再由他們夫妻兩個人說說對孩子的表揚,希望孩子能做出調整的地方,還有對孩子的期待。

一般情況下都會給孩子獎勵的,獎勵就是在紙板上貼上一張笑臉,笑臉多了可以去遊樂園玩、看電影或者要求爸爸媽媽陪玩多少個小時之類的。

這位寶媽說孩子每天看到能貼上笑臉的時候,都特別開心,家裡一直用了這麼長時間,孩子表現還是很好的,也沒發現什麼負面效果。

同樣是獎勵孩子,為什麼不同的家庭用起來,效果差別就這麼大呢?

獎勵是為了給孩子榮譽感

而不是改變他的動機

其實教育界,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對要不要獎勵孩子一直都是存在爭議的。

著名心理學家德西曾做過一個實驗,召集一批被試者,讓他們解答一些有趣的智力題。

最開始所有人都沒有獎勵。後來研究者把被試者分成兩組,一組每解答一道題,就可以獲得1美元。另一組還是沒有報酬。

再過一段時間,研究者告訴大家,自由活動的時間到了,可以休息也可以繼續解題。

實驗結果表明:得到報酬的那組人,在付費期間確實是非常努力的,但是很少有人在休息的時候還解題,這說明他們對解題的興趣減弱了。而始終沒有獲得報酬的那部分人,休息時候在解題的還是很多,說明他們自身對解題的興趣在增加。

心理學上把這個規律叫“德西效應”。額外的獎勵,改變了人們做這件事情的動機,從最初的在這件事情中體驗樂趣,變成了為了獲得獎勵在付出努力。

很多孩子在初期得到父母獎勵的時候,都是興致高昂的,一旦獎勵無法滿足他們的慾望,或者失去獎勵的時候,惡果就來了,孩子們不願意再去做“沒利可圖”的事情,哪怕這個事兒真的是“為他們自己好”。

也就是說,父母正在用所謂的獎勵,一點一點的,親手熄滅孩子本能的興趣以及完成一件事之後的那種成就感和快樂。

但是心理學無數的實驗還證明,孩子非常容易受到父母、老師的心理暗示,父母老師用積極的態度對待他們,給與他們及時的肯定和表揚,孩子們會非常有自信心,並且願意主動校正自己的某些行為。

所以說,獎勵孩子這件事情本身,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主要是看父母是否用對了方法。

好的獎勵結果,是增強了孩子的榮譽感自信心,讓孩子自熱而然往好的方面努力。而壞的獎勵結果,就是改變了孩子做好事、做好行為的動機,讓孩子變成了一個喜歡討價還價的“勢利鬼”。

這樣獎勵孩子最有效

想要有效的獎勵孩子,取得好的效果,父母不妨先做到這些事。

跟孩子講清道理,共同協商

獎勵,只是一種教育孩子的輔助方法。父母們並不能靠簡單的獎懲措施,就培養出一個好孩子。

最忌諱的就是“圖省事兒”,跟孩子說做了這個就獎勵什麼,不做那個就獎勵什麼,看著孩子乖乖的去做,就認為萬事大吉了。

其實這麼做,忽視了跟孩子講道理、教會孩子應懂得的規矩這件事。對孩子的影響並不好。

如果要制定獎懲措施,一定要給孩子把道理說透,得到孩子的充分認同,並且跟孩子協商好,讓孩子有真正的內在動力去堅持。

多種形式結合,少用物質獎勵

直接的物質獎勵最容易讓孩子變得喜歡討價還價,變得貪婪。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和家庭條件的改善,他對物質的要求會逐漸提高。3歲時候,可能一根棒棒糖就能解決個問題;到10歲就要漲到一套新衣服;到了14歲,一部新手機都未必能入孩子的眼。

可以精神獎勵,比如在孩子作對的時候,及時的進行擁抱、誇獎,當眾表揚。或在孩子表現積累到了一定程度,讓他來決定一次出遊,滿足他一個不過分的小願望。黃磊家的多多就是通過做家務來賺取積分,如果積分達到一定的數量,父母會允許他養一隻小狗。這些都是沒問題的。

獎勵不應該重結果,更應該看過程

見過一些家庭是針對孩子學習進行獎勵的,考進前多少名可以獎勵什麼。其實孩子的進步是多方面的,無論是德智體美勞,哪個方面做好了,父母都可以獎勵一下孩子。

獎勵主要是幫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是非觀念,比如改掉了不愛刷牙的壞毛病,就可以得到獎勵。熱心的幫助了同學,也可以得到獎勵,而不僅僅是成績。

即使是看成績,跟孩子說,“因為你考了100分,因為你成了第一名,爸爸媽媽才獎勵你”。與告訴孩子,“因為你很努力,因為你有上進心,所以才得到了獎勵。”傳遞的資訊和導致的結果是不一樣的。

獎勵需要言出必行,一諾千金

我父親也是一位老師,他曾經教過一個孩子,本來進步很快,期末也取得了很不錯的成績。可第二學年成績就變得很差,孩子也不認真學了。

後來瞭解到,原來是父母答應考好了帶孩子去趟上海。孩子拼命努力,但是寒假的時候父母卻變卦了,認為成績好不容易提高,寒假再看看書、補補課,考重點高中都可能,所以硬是沒讓去。

孩子自然不答應,父母還責罵:“學習是你應該做的,當初答應就是給你個鼓勵,別這麼不懂事。考上重點高中你愛去哪兒去哪兒,沒人管你。”

孩子沒法反駁,就用不好好學來默默反抗。

父母也許已經很不容易了,但這樣做對孩子的傷害還是很大的。答應了孩子最好儘量做到,如果有困難,也要跟孩子把理由說明白。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信任一旦被打破,再彌補相當困難。

把握好獎勵的頻率,父母要成為掌舵者

提倡跟孩子協商,並不意味著要把主動權交給孩子。更不意味著父母有義務對孩子做好的每件事,都給予獎勵。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父母要成為掌舵者。

我們可以針對孩子現階段的特點和出現的問題,比如孩子不愛刷牙、做題錯誤率高這些現象,制定獎勵策略。積累一段時間,再給孩子一個好一點的獎勵,當孩子養成習慣後,就可以針對其他方面的問題進行下一步。

獎勵的額度、頻率,都需要父母來進行把控,可以尊重孩子的意見,但不能讓孩子認為他在進行一場交易,更不能讓孩子用壞習慣來威脅父母。否則就不能稱之為獎勵,只能叫“賄賂”或者“收買”了。更加背離了培養好習慣好作風的初衷。

沒有一種工具完美無缺,沒有一種方法一勞永逸。教育孩子,就是結合孩子的特點和自己家庭的特點,不斷變通不斷調整的過程。

獎懲孩子,離開父母的用心和關愛,就變成了“圖省事”的藉口,變成了冰冷的制度和工具。當用它對孩子順勢利導,啟發孩子從自己的行動中尋找快樂和享受感,並且能讓孩子逐漸樹立內在的自信與興趣的時候,獎勵的作用也就完成了。

標籤:獎勵 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