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乖”孩子應引起家長注意

“乖”孩子應引起家長注意,很多孩子在大人這樣的教導下深信不疑,“乖巧”就是有道理,“聽話”就是好孩子,但是,乖孩子的“紅利”並不能持續到長大後,乖孩子們反而要面臨更多的痛苦,現在分享“乖”孩子應引起家長注意。

“乖”孩子應引起家長注意1

孩子乖巧真的就是好嗎?

乖巧的孩子有可能患有心理疾病。乖巧的孩子也有一些不為人知的心理疾病。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首先請讓我們把心思放開,將自己放在一個更巨集大的角度去看問題。當你是一名三好學生,當你被眾人灌以乖孩子的標籤時,你會怎麼辦?自然是剋制自己,使自己繼續優秀下去。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你會不會有不高興的時候,不開心的時候?我想出於人的本能你自然是會有的。但是為了保持這個標籤,你就必須要剋制住自己的私慾,在不自由的情況下追尋相對的自由。

在這個過程中,你是痛苦的,更是無奈的,但是你沒有辦法摘掉這個帽子,因為一旦摘掉,你會比此刻更痛苦。所以在這份無奈之中你毅然決然的走著。順著這個思路想想,為什麼一些三好學生雖然成績優異,但是在這做人這方面卻一敗塗地呢?就是因為他的慾望被壓抑的太久了,他希望釋放,他希望找一個渠道發洩出來,但是他卻不知道真正的做法又是如何。

會隱藏自己的負面情緒。順著這個思路想,就是因為他的慾望經常被壓抑著,就是因為他被各種人貼上一些看似正面的標籤,所以他才慢慢的把自己的負面情緒藏了起來。

乖巧的孩子在性格方面也會產生一些差異。與此同時,這些孩子在性格方面也會出現一些細微的變化。正是因為周圍人對他的要求過高,正是因為他對自己的要求過高,或者是為了別人期望而如此

在這種複雜心理的影響下,他就會變本加厲的苛刻自己。對自己要求高是一件好事,但是那種近乎變態近乎自殺式的“高標準”,其實對人來講是一種摧殘,所以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就會變得過分敏感和脆弱。

每個孩子自下生起,他都是這時間獨一無二的寶貝,他有自己的性格,也有自己的外貌,他有自己想走的路。但是家長們卻總意味著給孩子冠以相同的標籤,希望孩子聽話,希望孩子懂事。那麼,站在家長的角度想想,為什麼他們總會這樣呢?

“乖”孩子應引起家長注意
  

家長為什麼總要讓孩子變得如此聽話乖巧呢?

好管理。這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在幼兒園裡,老師們經常教導孩子不要說話,要安安靜靜地坐在那裡呢?為什麼在家裡,家長們總會給孩子立下一個又一個的規矩呢?其實道理很簡單,就是希望孩子們能夠聽從管教。從這個角度講,那些聽話懂事的孩子似乎就更能被管教的很好,而與之相反,那些不聽話的孩子就難管教一些,所以家長們才會希望孩子變得更懂事,更乖巧一些。

以此作為炫耀的資本。有些家長非常喜歡炫娃,那麼他們炫娃的資本是什麼呢?必然是自己的娃要優秀。怎樣才能體現出他們優秀呢?在人前聽話懂事就是最顯著的圖證明了。所以在這種炫“娃”思想的影響下,他們就會希望孩子能夠儘可能的表現出他們希望的樣子,他們喜歡的樣子,或者說在人前秀出那副樣子。

孩子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在這裡我們不得不插一句,有的時候,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太高了,或者說把自己的想法過多的加在孩子身上。要記住!孩子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可能伴隨著時間的延展,他會衍生出不同的變化來,但是家長千萬不要把過多的思維、過多的情緒壓在他們身上,這樣做可能會有很多負面影響。

還是那句話,每個孩子都是這世間獨一無二的產物,他們都應該有自己的思想,也應該有自己的生活,家長不要過多的參與其中,應該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想法盡情的生長。

家長應該學會尊重孩子。

孩子乖巧真的是件好事嗎?孩子乖巧真的是件好事嗎?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能夠得出來,這未必是件好事,其後可能隱藏著很多不為人知的祕密。所以作為家長,如果您的孩子也同樣乖巧懂事,您在高興之餘也應該仔細思考這個問題,是不是他假裝的呢?是不是在這背後也有一些不為人生的祕密呢?通過溝通、過交流來仔細獲知這一切,並幫助孩子排遣憂傷。

家長應該修正自己不良的教育方式。當然除此之外家長也更應該修正自己的教育方式,也就是說,應該站在一個更巨集大的角度去思考這份親子關係。是不是自己對孩子的要求太高了呢?又是不是自己總把想法強加在對方身上的呢?如果是的話,就請您學會將心比心,就請您學會因材施教。或許把思維放大,把教育放在更寬闊的角度,應該是個不錯的法子。

家長的眼光應該放長遠一些。與此同時,家長的眼光更應該放得長遠一些。此時孩子聽話懂事,總習慣於把一些負面情緒藏在心裡,但是等長大以後呢?他還能懂得釋放情緒,保持一定的自由和灑脫嗎?恐怕不會了。家長只有教會孩子做一個正常的人,他長大以後才能擁有正常的生活。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個性,或聰明或伶俐,或乖巧或不羈,但不管怎麼樣,這都是他們生命中最純真的樣子,家長千萬不要打碎他們,不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擺弄”他們,那樣反而得不償失。

“乖”孩子應引起家長注意2

哈爾濱醫科大學醫學心理學教授王麗敏說,有些孩子雖然已經掌握語言,但經常保持緘默,不主動與人交往。與陌生人接觸,會令他們惶惶不安。對他們來說,在家玩玩具、靜靜地看電視、看書是最好的安排。實際上,這類孩子有可能屬於“退縮兒童”,容易產生交往困難、言語表達差、在陌生環境緊張焦慮、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等問題。

王麗敏解釋說,退縮行為的產生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天生的神經型別較弱,適應性差;二是後天的教育方式不當。例如父母很少與他們交流、玩耍;父母性格孤僻,很少與親戚朋友或鄰居交往,使孩子缺乏接觸社會的經驗。另外,受到嚴重心理和生理創傷的孩子也容易出現退縮行為。

“乖”孩子應引起家長注意 第2張
  

對這樣的孩子,家長首先要有耐心,保持態度和善、親切,消除不必要的緊張和焦慮。其次,要引導孩子多與外界接觸,鼓勵孩子開口講話,如講故事、念兒歌等,從家人逐漸擴大到外人。

對講話特別緊張、很難開口的`孩子,家長可以買一臺簡易錄音機,教孩子自講、自錄、自聽,逐漸引導他們與家人、小朋友對話。

父母應注意發現孩子的點滴進步,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如果經過一段時間鍛鍊情況沒有改變,孩子仍然是“喜歡坐在角落的孩子”,那麼最好帶他們去正規的心理諮詢機構進行矯治。

標籤: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