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教養孩子爸爸究竟應該要做些什麼?

“養不教,父之過”,是《三字經》裡的一句話,它強調了父親在家庭教育中應該擔負起重要責任,也說明了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意義和作用。據美國耶魯大學的科學家最近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由父親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他們在學校裡的成績往往更好,將來走向社會也更容易成功。這項調查是他們持續了15年,進行跟蹤調查所得出的結果。

教養孩子爸爸究竟應該要做些什麼?

土耳其家庭教育專家加利斯也指出,子女出生之後到入學之前,是最重要的成長階段,而剛強的父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加利斯說,身為父親者如果能夠在此階段對子女付出更多的愛心和關懷,可以使子女建立自信和開放的性格,也有助於子女對應外界不同環境的變化。他還表示,以協助子女的人格成長而言,一位盡責父親對子女的照顧,較母親對子女的照顧,可以增加25%到30%的正面成效。

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現代社會中男人的應酬越來越多,教育子女的重擔似乎落在了女人肩上。據《人民日報》報道,一項調查顯示,目前我國家庭教育中,以母親為主的佔50%,以父親為主的佔20%,平分秋色的佔30%。可見,男人在教兒育女方面的付出還遠遠不夠。

那麼,作為父親,應該從哪些方面去影響孩子呢?

首先,父親應該教會孩子堅強。母親是水,她滋潤孩子的心靈,使他們學會溫柔;父親是山,他支撐孩子的信念,使他們學會剛強。正如東子在《父親教育,決定孩子的一生》中所說,母親的教育像給孩子喂紅糖水,而父親的教育像給孩子補鈣。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只要父親少一些應酬,多一些和孩子接觸的時間,孩子的剛性自然會滋生出來。

其次,父親應該培養孩子的探索精神。男性的探索精神比較強,他們和孩子在一起往往會搞一些探索性的活動。如果孩子把玩具拆開,母親可能會罵他們一頓。而父親可能會和孩子一起去拆玩具,滿足孩子的好奇心,然後再教孩子把玩具裝好。父親往往對新生事物比較感興趣,因此也會激發孩子對新事物的興趣。

再次,父親應多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男性往往愛活動,他們喜歡帶孩子去跑步、游泳、攀巖、打球,這無形中就鍛鍊了孩子的意志力。而且男性不像女性那樣愛乾淨,因此對孩子玩泥土、挖沙子往往採取支援態度。英國科學家發現,孩子太乾淨對身體並不好,他們的研究結論是“髒”孩子更健康。這是因為太乾淨,很少接觸細菌和病毒,體內無法產生抗體,一旦有大量病菌侵入身體就被打倒,因此“一塵不染”對孩子成長並不是好事。

當然,父親還可以和孩子一起下下棋,提高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還可以帶孩子做做手工,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等等。

總之,教育孩子,不僅僅是女人的事,男人應該發揮應有的作用。

好爸爸首先是好男人

徐慧珠(市教育教學研究院):

許多父親認為,自己工作賺錢養家就是“養兒”。其實,在孩子心目中,所謂的“養兒”是指父母和孩子經常生活在一起,在情感上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的行為。沒有給孩子富足的精神生活就是“不養”孩子的父母。而且在孩子的生活理念當中,“不養”的父母是沒有資格教育孩子的,所以他們會在“不養”的父母面前犟頭犟腦,表現得特別不聽話。這就導致了教育的失敗。要改變這樣的現狀,最根本的方法是多多顧家,把更多的感情留給家庭,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與孩子同樂,同思,共同探討孩子的所思所感。

也有一部分父親不受孩子歡迎,是因為他的行為習慣不被孩子認可,比如搓麻將打撲克,不講究衛生,說話開粗口,對長輩不孝敬等等,不能給孩子起到榜樣的作用,導致孩子對父親的管教不服。這也會導致教育的失敗。

孩子需要善良、勤快的媽媽做榜樣,孩子的生活起居需要媽媽的照顧,但獨生子女家庭的媽媽很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對孩子生活照顧得過分周到,對孩子管教得過分細緻,導致孩子的生活能力得不到鍛鍊,男孩子的性格變得女性化。所以孩子很需要一個好爸爸做榜樣。需要父親的智慧、寬容大度、幽默、責任心、同情心等良好個性品質的薰陶。

父親該如何教養孩子,方法其實很簡單,第一要做個好男人,具備好男人的良好個性品質、良好行為習慣,給孩子一個好榜樣。第二,多與孩子一起享受天倫之樂,與孩子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第三,在玩的過程中有意識地激發孩子的好奇心、拓寬孩子的知識面,培養孩子的各方面能力,比如生活能力、自主能力,培養孩子良好的個性品質,比如自尊心、自信心、進取心、幽默風趣的性情等。

我的女兒今年15歲了,讀高三,各方面都很不錯。在她的成長過程中,我費盡了心血,有成功,有挫折;有喜悅,有苦惱。說句掉男人的底子的話,我在女兒的嬰兒期,胳膊都抱疼了。一有空,就帶她到公園乃至田間地頭。躺在床上,教女兒背古詩、兒歌。講故事從西遊記到三國演義,直到自己隨便編造也沒有辦法為止。教育孩子很辛苦,但總體來講,是一種幸福。

把教育孩子的任務一股腦兒全推給母親,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我認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親的作用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利於孩子的心智發育。許多調查材料表明:缺乏父愛的孩子比其他孩子發育要差。父親長期不在家,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智力發育都會產生相當大的影響。據研究,一天與父親接觸至少兩個小時的男孩子,和一星期與父親接觸不到6小時的男孩子相比,前者不僅更聰明,而且人際關係處理得更融洽。

二、有利於孩子人格健全。母性教育是必要的,但又是不全面的。母親的細膩、溫柔、善良,有利於孩子“柔”的性格成長。但父親的勇敢、堅強、果斷,有利於孩子“剛”的性格形成。剛柔相濟才是健全的人格。有人認為男孩子由父親帶,女孩則應該由母親帶,這種看法也是錯誤的。如果只實行母性教育,那麼男孩子就很難以父親為楷模去開始他男性生活之路;女孩子就很難了解男性的生活狀態。

三、有利於孩子對生活的全面體驗。如果一個人,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只生活在男人圈或女兒國,他看到的世界都是不全面的。一個人形成畸形性格,與他兒童時期對世界的片面觀察有密切聯絡。母親更容易溺愛、遷就孩子。父愛則相反,是一種深沉、嚴肅的愛,父親更多地考慮孩子的未來。失去父愛的孩子大多缺乏自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意志薄弱;長大以後,碰到一點問題都會不知所措。

至於父親怎樣教育孩子,我認為主要做到:以身作則,創造環境,溝通交流,期望鼓勵。

以身作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創造環境則沒有引起很多人足夠的重視。孟母三遷,講的就是環境的重要。很難想像,一個在麻將桌旁長大的孩子,以後不愛打麻將。經常和孩子交流溝通,培養孩子的交際、表達能力和民主的習慣。成功的人都是鼓勵出來的,也是父母期望出來的。

標籤:教養 做些 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