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難管教不只是孩子的問題

年齡的定義來看,青少年指的是12~18歲之間的孩子。從目前大多數的婚育年齡來看,一個12~18歲的孩子,他的父親正好處於現今總是被渲染得沸沸揚揚的、很時髦的、充滿著焦慮張力的一個新詞彙——中年危機的四五十歲當中,而他的母親則正在雌激素分泌水平猛烈震盪的前更年期或更年期之中,辛苦地經歷身心和情緒的不穩定。

難管教不只是孩子的問題

試想,一家三口,都處於或溫和或劇烈的身心變化階段中,就好像構成等邊三角形的三個點,每一個都存在著發生劇烈搖晃的可能性。而且,只要有一個點確實發生了搖晃,另外兩個原本就根基薄弱的點的穩定性就受到了威脅,被觸發爆炸的概率也會大大增加。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會聽見青少年的父母很挫折地說:這個孩子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呢?他小時候很乖、很聽話呀,怎麼長大之後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或者是:這孩子原本什麼話都會跟我說,從學校回來以後總是黏著我、圍著我轉,可是現在問他什麼他都是敷衍幾句,而且現在翅膀硬了,動不動就衝著我喊,惹我生氣!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只是抱怨孩子長大了、變了,但卻忘了自己也許已經不再完全是從前那個年輕、樂觀、敢於夢想、精力飽滿、情緒平和的自己。也許我們自己也受到更年期激素分泌變化的影響,變得暴躁、不耐煩和容易被小事激怒;或者因為與日俱增的生活壓力和體力不濟的原因,而越來越沒法安靜下來。我們可能因為年歲的關係變得越來越愛嘮叨,或者因為對自己的前途失望,而把更多的期望放在孩子身上。我們也許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改變可能比孩子的改變還要多、還要大,而這可憐的、半大不小的孩子,其實也正在忍受爸媽怎麼變成這個樣子的情緒壓力和挫折!

我在一次巡迴講座中,就遇到了真實發生的例子。

他是個高中二年級的男孩,被媽媽拉來聽我的講座。(光憑這點,我就覺得他已經是個好孩子了。現在有多少大男孩、大女孩會聽媽媽的話去聽一場那麼無聊的講座啊!)他坐在面向我右手邊第一排的座位中間,很專心地聽我講了一個半小時有關如何管教孩子的演講。當我的講座結束,開始進入問答互動的環節時,他的媽媽一馬當先舉手站了起來,用了兩三分鐘的時間,在會場內起碼有300人以上的大庭廣眾之下,絮絮叨叨地描述自己的兒子是如何的不好好學習和喜歡玩電腦。

我一面聽著那位媽媽慷慨激昂的陳述,一面偷偷地拿眼睛瞄著她的兒子,一面還嚇得全身直冒冷汗。我很害怕那個幾近崩潰的兒子會站起來拿塊磚頭砸向他的母親。(如果他真這麼做了,我也真的可以理解!)當我終於婉轉地制止了那幾乎歇斯底里的媽媽的陳述之後,真的很想立刻衝下臺去,抱著那飽受羞辱的孩子,好好地安慰他。

會後散場時,我留意那媽媽滿帶著愛意地和男孩一起走出會場。她頻頻探身問孩子需不需要喝水,還輕輕拍打他外衣肩上的一些毛屑。她全心全意地愛著自己的孩子,只是不知道自己在表達這些愛意的同時,已經給孩子帶來了多大的傷害。

我相信不是每一位正經歷更年期的母親,都會像這位媽媽一樣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但我們仍然很有可能因為一件本來不需要大發脾氣的事和孩子鬧得不愉快,或抓住一件事就嘮叨個沒完。我向來以為自己是個很優秀、很懂得青少年心理的母親,後來在一次和兒子的聊天中,才知道他覺得我有時候蠻唆的!

正處於中年危機的父親,對孩子有時也有一些消極的影響。我曾經和一位少女的父親有過一次長談。在整個會談的過程中,他不止一次地說:太累了,我放棄了!我不想管了!交給她媽媽管吧!反正她也不聽我的!這位工作繁忙、在職場上承受很多壓力的父親,眼睛浮腫,眼角的皺紋清晰可見。我知道他很疲倦,睡眠質量很差,對孩子既失望又生氣,他很挫折,完全不知道應該怎麼繼續下去,於是,選擇了冷漠地走開。

選擇走開的爸爸可能不知道,他的冷漠背影正落實了孩子的想法——反正你們根本就不在乎我!或:好吧!反正我也準備放棄我自己,不管我更好,這樣大家都省事!

我不想在這裡危言聳聽,或事不關己地忽略做父母的疲倦和感受。我只是想實事求是,從解決事情的角度來說,因為我們比孩子成熟有經驗,比他更堅強勇敢,比他擁有更多可應用的資源,而且,關鍵是,我們是他的父母,所以我們必須在解決問題上承擔更多的責任,這是我們的義務,也是孩子可以向我們要求的權利。所以,我們得學會覺察自己的情緒,在把挑剔的眼光投在孩子身上之前,也同時檢視一下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問題。

還好,在漫長的一生中,青春期、更年期或是中年危機,只是一個並不算長的階段,內分泌水平也並非總是處在風雨飄搖的震盪之中,只要我們理解孩子和我們都正在一處不太平靜、風浪有些大的海面上行船,彼此對對方在風浪中行進的辛苦有足夠的認知和感同身受,那麼,駛過了這段不穩定的海域之後,前方絕對就是風平浪靜的美好景象了!

面對難管教孩子,不要放棄,只要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孩子就一定會聽父母管教的。孩子也會明白父母對自己的愛的。

標籤: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