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兒童的心理健康

兒童在生長髮育期,父母們除了要注意孩子身體的發育,更要注重孩子的心理教育,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對子女既是長輩,也是教師和朋友,下面分享兒童的心理健康知識。

兒童的心理健康1

禁忌

第一,忌嬌慣溺愛。開口不離“好”,吃飯任其要,穿衣任其挑,會養成兒童任性的性格。父親“愛子——溺子——誤子”,這往往是現實生活中一些青少年步入歧途的三部曲。

第二,忌袒護縱容。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當眾做錯了事,家長明知不對,卻以種種理由加以庇護和掩蓋,其結果必然使孩子不能正確對待缺點和錯誤。

第三,忌哄騙。有些家長為圖一時安寧,不惜編造假話欺騙孩子,這樣使其耳濡目染,容易使孩子效仿父親,變得不誠實。

第四,忌諷刺。對孩子諷刺挖苦,以為可以“激發”其上進,結果適得其反。

第五,忌苛求。父母對孩子“恨鐵不成鋼”,凡事要求盡善盡美,稍有不順便大加訓斥,使子女無所適從,思想感到壓抑,時間長了,孩子有可能走向反面,我行我素。

兒童的心理健康
  

第六,忌放任。對孩子不加引導和教育,放任自流,任其所為,不盡家長責任,後果難以預料。

第七,忌打罵體罰。現實生活中,有些家長借奉“不打不成器”的信條,不能以理服人,而是打罵、體罰,結果這樣不但起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損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往往使其與家長感情對立。

第八,忌注意力不集中.要讓孩子自己選擇適宜的運動,培養他們注意力集中、專心地完成一項工作的能力,訓練兒童持之以恆的毅力。而不要反覆要求孩子更換活動內容。

第九,忌缺乏適應能力。要訓練兒童適應環境的能力,這樣對孩子的`發展是有益的。

第十,忌無控制力。要訓練兒童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包括控制自己不合理的要求和願望。

第十一,忌憂鬱沉默。要培養兒童樂觀幽默的性格。

第十二,忌依賴。要讓兒童經受一定的困難,讓其學會克服困難,從身心(性格和體格)兩方面進行磨鍊。從小培養兒童獨立的能力,是兒童心理健康的關鍵。

兒童的心理健康2

被愛與價值感。孩子需要父母的愛,被愛使孩子有安全感與價值感。父母對子女示愛時,除了使孩子體驗到被愛的滿足之外,也使孩子知道因何事而被愛,從而學到是非觀念。

安全感。一個沒有安全感的人是無法信任別人的,對他人不信任則無法和人建立友誼,可能會使其成為剛愎自用的人。孩子如果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會使他不敢自由自在地探索周圍環境,學習新的事物,他的`情緒和智慧發展也會受到不良影響。

規則。規則對孩子來說就像是一棟房子的牆壁,它給生活一個界限及廣度。只有當孩子知道什麼是可以期待的事,他才會覺得舒適自在。所以規則是安全感的來源,規則的建立可以給孩子提供自由成長的順序感。

新的學習經驗。現代兒童發展理論認為兒童是成長中的個體,其心智慧力的發展是其生理學方面的成熟加上後天學習經驗而形成的。從出生起,兒童必須有切合其能力的學習機會以學習新的經驗,才能發展出正常的智慧、語言、人際關係技巧、情緒感受、表達能力和人格。

兒童的心理健康 第2張
  

培養兒童健康心理有哪些禁忌呢

注意不要過分地關心孩子。這樣做容易使孩子過度地以自我為中心,認為人人都應該尊重他,結果成為自高自大的人。

不要賄賂孩子。要讓孩子從小知道權利與義務的關係,不盡義務不能享受權利。

不要太親近孩子。應該鼓勵孩子與同齡人一起生活、學習、玩耍,這樣才能學會與人相處的方法。

不要勉強孩子做一些不能勝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來,強迫他們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不要對孩子太嚴厲、苛求甚至打罵。這樣會使孩子養成自卑、膽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導致反抗、殘暴、離家出走等異常行為。

不要欺騙和無謂地恐嚇孩子。嚇唬孩子會喪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性,以後的一切告誡,孩子就不會服從了。

不要在小夥伴面前當眾批評或嘲笑孩子。這會造成孩子懷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損害孩子的自尊心。

不要過分誇獎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績,略表讚許即可,過分誇獎會使孩子產生沾沾自喜求虛榮的不良心理。

不要對孩子喜怒無常。這樣會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緒不穩、膽小畏縮。

兒童的心理健康3

兒童心理健康小知識

告別遺尿症

5歲以後的孩子還常常不能自立地排尿,稱之為遺尿症。精神因素是幼兒出現遺尿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家長應消除引起孩子情緒緊張的各種不利因素,有針對性地進行排尿訓練。作為家長,應該幫助孩子樹立克服不俍習慣的信心,不要對孩子橫加指責,造成自卑心理。

消除口吃

矯正口吃的辦法需要家長注意兩點。首先,不要過分地注意或議論孩子的口吃,更不要模仿、嘲笑或嚴厲地強迫他矯正,儘量減少和消除引起孩子精神緊張的因素。另外,家長可耐心地採取一些具體的言語矯正法來幫助孩子,如設計特種練習,分散孩子害怕口吃的注意力等等。

戒掉吮指癖

對待有吮指癖的孩子不能用嚇唬、在手指上塗藥水等強制方法,這些方法會使孩子產生緊張、害怕、恐懼的心理。家長應採取更為關愛孩子的方法,對年齡較大的孩子可以給他講道理,加以引導;對年齡較小的孩子可以用他喜愛的事物來分散他的注意力,逐步幫助其改掉吮手指的不俍習慣。

糾正兒童多動症

兒童多動症需要接受正規治療,如藥物治療、包含治療、行為治療等。行為治療被認為效果較好,主要是通過糾正兒童偏常行為,培養兒童俍好行為,增進其學習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的主要方法。行為治療主要採用合適的.認知活動來改善患兒的注意力,克服分心,並通過合適的訓練程式,減少患兒的過多活動和不俍行為。

兒童的心理健康 第3張
  

兒童心理健康的7個標準

1、能按成人的要求去觀察事物,記得快、記得住、記得對。能就具體直觀的事物進行概括。肯動腦筋,想像力豐富,善於對周圍事物和現象提出各種問題,並能解決一些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簡單問題。

2、愛父母,愛老師,愛小朋友。能恰當地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對人有禮貌,會用禮貌用語,有同情心,適度怕羞。

3、跌跤或受點輕傷都不哭,遊戲輸了不胡鬧。不懼怕黑暗和某些形象怪異的小動物。

4、不以滿足自己的需要而提出過分的要求。熱愛勞動,愛惜物品。喜歡種花和飼養小動物,喜歡聽音樂、看圖冊、唱歌、跳舞、繪畫和參加各種智力遊戲,並能從中感到快樂。

5、能對自己的行為作具體、簡單的評價,能分清自己的和他人的東西。服從約束。接受別人的批評和建議。

6、與大家在一起時比一個人獨處時愉快,能遵守遊戲規則和順序,在玩法上服從大家的意見,懂得同伴的感情和需要,不故意找別人的麻煩,肯幫助其他小朋友,能為小朋友取得成績而高興。

7、在新環境或不熟悉的人面前 ,不過份的拘束害怕。不向小朋友、客人要東西吃。能自己到商店去買一些簡單的生活日用品,能在車輛較多的馬路旁的人行道上獨自行走。

標籤:心理健康 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