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孩子懶散怎麼破

直升機家長

孩子懶散怎麼破

1969年,Haim Ginott博士在他的《Parents & Teenagers》一書中首次提到了一個叫做“Helicopter parent”(直升機家長)的概念,指的就是那些特別“勤快”的家長,整天像一架直升機一樣盤旋在孩子周圍,只要關於孩子的事情,從吃飯、穿衣到學習、交友,事無鉅細都要管,

關於直升機家長,Youtube上有個人創作了一首Rap,特別有意思,當憨媽看到追著給孩子塗防晒霜那一段時,忍不住笑了,因為…這事,她也幹過!

直升機家長給孩子帶來的壞處太多了,包括增加孩子的依賴性、降低孩子的自信心、弱化孩子的生存技能等等,而惰性就是最直接的後果之一!

因此,不要怪孩子有惰性,很可能,這是我們家長自己出了問題!

1.不當教養方式的產生及影響

年幼的時候,我們怕孩子做不好事情,對家務及孩子應該承擔的事物都大包大攬,除了會導致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差之外,還會產生強烈的依賴心理,不但使孩子失去了做事的興趣,而且會對別人為自己做事習以為常。在家裡,“反正媽媽會喊我起來”,“反正我不做作業爸爸也會催我”;在學校,“反正我不回答,總有別人會說出正確答案”。

美國曾經有個教育機構做了一項研究,他們選了一個多種族的國小班級做調研。結果發現,老師提問時,回答問題最積極的是美國人,其次是印度人,而積極性最差的恰恰是華人。這就是源於咱們的教育方式讓孩子有一種思維惰性,不太願意主動思考,比較容易依賴別人。

這種依賴別人的惰性心理會使其能力減退,思維遲鈍,遇到問題就逃避。長此以往,就會造成孩子缺乏克服困難的毅力和恆心,缺乏上進心不能接受任何困難和挑戰。

2.不良榜樣的影響

陪伴孩子成長的家人,有些本身可能就缺乏時間觀念,沒有勤勞的習慣和果斷利落的作風。“身教重於言教”,這樣的“榜樣”嚴重影響了孩子良好健康習慣的形成和良好行為的發展。

如何帶出勤快的孩子?

找到問題,解決問題。如果我們能有藝術地“偷下懶”,將孩子該做的能做的都還給孩子自己去做,也許更能成就一個更優秀的孩子!

如何帶出勤快的孩子?這裡有幾點小祕訣!

1.作為家長要“身懶心不懶”。

通過談話、講故事等方式,使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並賦予孩子一定的“責任”。

美國家庭會給孩子灌輸Responsibility(責任感)的問題,比如大孩子可以做babysitter(臨時照顧幼兒者),幫助照顧小寶寶;家裡制定一個Chore Challenge(家庭事務挑戰),分配給孩子一定的家務活。

2.幫助孩子制定目標,與孩子一起忙碌起來。

研究證明忙著的人比懶著的人更快樂,但是沒有目標的瞎忙所帶來的罪惡感,會扼殺快樂。所以我們要給孩子一個有建設性的目標。比如給孩子制定“6點鐘起來晨讀”的目標,第一週先克服賴床的習慣,第二週在平時起床的時間上早起5分鐘,第三週在第二週基礎上再早起5分鐘,依此類推。在孩子完成目標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對孩子有信心和耐心,幫助其一步步完成目標,讓他享受目標達成的成功與喜悅。

3.保持孩子情緒上和體力上的活力。

在學習的時候,可以採取“分段學習”的方式,學習半小時休息十分鐘;採用問答的方式整理資料,避免孩子一個人學習的時候打瞌睡。

這一點,美國老師就做得很好,比如在上課的時候,她們特別注意和孩子的互動,常常是將小朋友們聚攏過來,坐在地上,姿勢隨意,坐著也好,趴著也罷,這種方式交流起來特別自然,就像和朋友自由交談一樣。

事實證明,這樣的學習方式,孩子們積極性都很高!

4.制定學習計劃並嚴格執行。

根據自家孩子的實際能力,與孩子協商共同制定一套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及獎懲措施,並嚴格按照計劃來執行每一項。可以製作一個列表,然後每個星期把做得事情進行對比,在對比中讓孩子感受有效利用時間所帶來的成就感及獎勵。如果沒有按照計劃做事,也務必根據設定對孩子進行懲戒。

我有個好友Tony,生活特有計劃性,他每週都給兒子制定詳盡的生活起居表,然後跟兒子一起執行,下面這張表就摘自Tony給孩子的計劃表,時間從早上6點到晚上9點,以15分鐘為一個間隔單元,涵蓋健身、學習、生活、練琴方方面面,

所以,Tony的兒子雖然才7歲,但從小是有名的自律,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都特別高效。這都是源於父母良好的計劃性。

5.讓孩子承擔懶散的後果。

當孩子因為惰性出現瞭如起床晚了,來不及吃飯、上學遲到,被老師批評的時候。我們一定不要幫助孩子找藉口,而要讓孩子自己承擔懶惰的後果,體驗這樣的“挫敗感”才能讓他自我反省,記住教訓。

有一次,憨憨上學因為拖沓而遲到,我送他去教室後,本來還想跟老師解釋一下,結果老師直接跟小傢伙說,“Nathan,你需要到學校的Office填寫一張遲到單,自己寫明遲到的原因,不能讓你的爸爸幫你,可以做到嗎?”

憨憨很認真地點了點頭,自從那次之後,上學他再也不敢拖沓了,每天到了出發的時候不用我催,早早地背上書包等我了!

這就是因為讓孩子承擔了後果,才能改變他懶散的生活習慣!

其實,大人勤了,孩子就懶了;大人“懶”了,孩子就勤了。

“懶”不是不作為,而是給孩子足夠的自由和空間。父母需要的只是提供環境,讓孩子成為他自己,你說對不?

標籤:懶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