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兒童心理問題的十大表現

多動、焦慮、孤獨、攻擊、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膽怯好哭、嫉妒以及貪婪等

兒童心理問題的十大表現1

1、多動:兒童可在平時表現出明顯的小動作增多症狀,安靜的時間減少,坐著時也會扭來扭去。通常語言表達會相對增多,且情緒不穩定;

2、焦慮:部分兒童可能出現沒有明顯原因的恐懼,如焦躁不安、缺乏自信等;

3、孤獨:兒童出現心理問題時,可能會出現比較明顯的孤獨表現,如不願意與人接觸、性格內向、自言自語等;

4、攻擊:部分兒童可呈現出脾氣暴躁、喜歡摔東西,具有一定攻擊性等特點;

5、失眠:心理有問題的'兒童,通常會出現失眠多夢的表現,通常睡眠質量會明顯下降;

6、注意力不集中:部分兒童會在平時經常走神發呆,無法集中注意力,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等;

7、反應遲鈍:兒童心理有問題的時候,也可能出現反應遲鈍、回答問題含糊不清等情況;

8、膽怯好哭:如果兒童經常出現膽小害怕、哭鬧等現象,也可能是心理有問題的表現;

9、嫉妒:看到別人的優點和刺激會心理不舒服,表現出排斥、詆譭、咒罵等情況;

10、貪婪:心理上有問題的兒童,可能會極端自私,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佔有慾望相對較強,任何事物必需據為己有。

兒童心理問題的十大表現
  

通常情況下,兒童心理障礙有以下幾種表現:

1.多動症。也稱輕微腦功能障礙,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頻繁、情緒波動大等。

2.抽動症。主要表現為身體某些部分經常出現不自主的、無目的的、重複的快速肌肉痙攣現象。

3.焦慮症。指突然發生沒有明顯身體原因的恐懼表現。

4.恐怖症。對某些事物或情景產生懼怕和逃離的心情,如怕打雷閃電,極度緊張。

5.失眠症。孩子入睡困難,睡中不時驚醒、大聲哭鬧,甚至夢遊四方,但白天回憶不起來。

6.攻擊症。表現為東奔西跑,經常惡作劇,喜歡諷刺挖苦別人,不愛惜物品。

7.嫉妒症。

8.貪婪症。

9.懦弱症。

10.性過敏症。

兒童心理問題的十大表現2

1、寶寶大了依舊愛吸吮手指

表現:一些較大的寶寶經常吸吮手指或腳趾,以吸吮大拇指多見,嚴重時還會導致大拇指變形,有些孩子不吸吮手指睡不著覺。

主要原因:1歲以內的寶寶愛吸吮手指屬於正常現象,這是因為寶寶通過嘴巴認識世界,而手對於大腦還沒有完全發育的寶寶來說,只是一個外在的東西,而不是自己身體的一個器官,即所謂的自我分化不良。

隨著大腦發育的完善,多數寶寶會逐漸改變吸吮手指的行為,但是較大的寶寶仍有吸吮行為就屬於心理問題,如曾經受到較大的心理創傷,吸吮手指可以起到撫慰作用。

干預技巧:分散寶寶的注意力

父母應多跟孩子溝通,找出孩子的心理問題,此外可以採取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多陪孩子玩,用有趣的玩具逗孩子開心,或是讓孩子幫忙做些小事,增加手的活動,逐漸糾正吃手指的習慣。

2、喜歡咬指甲、撕手皮

表現:有些孩子特別喜歡咬指甲,以至於撕裂指甲床或指尖咬出了血,而且明知道咬指甲不對還是控制不了。有的孩子還喜歡撕手皮,一看到有一點手皮就要去撕。

主要原因:孩子愛咬指甲,可能是缺乏微量元素等身體原因,但更多的是心理原因,包括家長關心不夠,家庭關係不和諧造成孩子壓抑、情緒緊張,父母期望過高或學習壓力大等。

干預技巧:尋找心理焦慮原因,轉移注意力對於愛咬指甲的孩子,父母平時應該給予更多的關心,可以跟孩子一起玩遊戲或外出活動,對減少孩子焦慮,糾正咬指甲有好處。另外要注意正面引導孩子糾正咬指甲行為,比如可以訂立親子合約,切忌斥責孩子的不良行為,否則可能會加重心理問題。

除了心理治療,對於愛撕手皮的孩子,家長可以讓孩子多吃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減少面板起皮的現象,有利於減少孩子撕手皮的機會。

兒童心理問題的十大表現 第2張
  

3、容易衝動發脾氣或暴怒發作

表現:有些孩子非常衝動易怒,稍有不順心就大發脾氣,而且攻擊性非常強,有些家長以為這是天生的性格,或是低情商的表情,其實很多時候是心理問題。

主要原因:雖然有些寶寶確實由於先天神經系統的反應存在衝動、易激怒的情況,但是大多數脾氣大的孩子還是跟後天的教育和環境有關。

干預技巧:暫時性隔離+家長做好榜樣

如果孩子大發脾氣,可以在保證環境安全的`前提下,將其隔離在比較單調的場所,冷靜幾分鐘,同時要避免任何人去安撫他,這種冷處理的方式對暴怒的孩子比較有效果。除此之外,家長務必要自省,儘量不要在孩子面前樹立壞榜樣,尤其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爭吵,並注意控制脾氣。

4、三歲以上的寶寶過度依賴父母或家人

表現:3歲以上的孩子依然十分依賴父母或家人,查醫師的患者中有一名3歲的孩子就像樹袋熊一樣,一直趴在爸爸肩膀上,即使是玩最感興趣的玩具,也一定要爸爸陪同。

主要原因:一般來說,2歲以下的寶寶依戀家人一般是比較正常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逐漸適應與大人的分離。有些大孩子有嚴重的依賴症可能跟從小的日常生活離不開大人有關,比如過分照顧和保護孩子,讓孩子覺得什麼事情都需要大人才能完成。此外,早期失去母親的照顧(尤其是3個月~1歲之間)的孩子可能更容易造成依戀問題。

干預技巧:讓孩子獨立完成一件事

對於依賴症的孩子,家長應該逐步培養孩子獨立去做一些事情,尤其是讓孩子體會到獨立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慢慢地孩子會發現脫離父母還有很多好玩的事情。其次,家長在離開孩子的時候,千萬不要不要一聲不響偷偷溜走,一定要跟孩子說一聲,並表示自己一定會回來。

標籤:兒童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