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為什麼說父母“一手遮天”孩子難發展

中國是個農業民族,人們春種、夏耕、秋收,付出自己的辛勤勞動,順天時生存。河流兩岸是最佳的生產場所,於是,他們長久地生活在一個地方,極其自然地生存著。這種基本不變的生產方式,依天時而收的勞動心理深深地影響著人們。雖然中華民族因此而有艱苦耐勞的美德,但同時也有了因陋守舊、不思進取、逆來順受的心理特徵。《資本論》中寫道:在亞洲可以看到靜止的社會狀態。

為什麼說父母“一手遮天”孩子難發展

在社會歷史形態的演進上,沒有哪個國家經歷了像中國一樣漫長穩定的封建社會。從秦始皇統一六國到清王朝的最後滅亡,中國走過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儘管這個社會形態早已隨時代煙塵走進了歷史的墳墓,但高度封建中央集權的統治和如此長的封建思想控制已經深入人心,它的影響不是一年兩年,甚至不是一輩兩輩的事。它更像空氣中的塵埃,需要時間的沉澱,也需要我們自身的主動改造。

漫長的封建社會遺留給人們許多思維慣性和思維惰性,這對家庭教育觀念產生深遠的影響。

一個家庭就是一個社會的縮影。在實行封建家長制的大家族裡,作為家族絕對權威的家長有著最高權力。他掌握著整個家族的經濟大權、事務大權,並以壓制個人利益維護著家族利益。家族成員沒有獨立的思想和行為,種種權利和義務都被控制在家長手裡。出於經濟上的依賴性,個體成員不大可能脫離家族而生活,個人的一切都由家族掌握,漸漸地他也習慣於依賴家族,喪失個體獨立性,帶有一種“長不大”的人格傾向。

雖然宣揚家長制是封建統治階級為維護自己的統治、穩定社會關係的規範,但在漫長的歷史歲月裡,這種觀念已經深入人心,沉積為一種深層心理。直到今天,仍然在父母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體現出來。父母依然在無意識中、不自覺中要求孩子服從,並從內心裡認定自己有權利甚至有義務決定孩子的一切,特別是上學、學什麼內容,而且希望孩子接受自己對社會、對人生的理解,接受自己的經驗和觀念。

一個孩子說:

今天,我和媽媽吵架了。原因很簡單,因為她要求我先做物理作業,而我先做了外語。結果,媽媽一邊打我的耳光,一邊狠狠地罵我。我是一個17歲的姑娘了,就這麼讓她打著、罵著,而且聲音大得全樓都能聽見。我想保護我僅有的一點點尊嚴,求她別罵了。她卻說:“我養你十幾年,給你吃,給你穿,還供你上學,罵你怎麼就不行!”

還有一個孩子在信裡寫了他的經歷,他的苦惱:

我在農村出生長大,我是獨生子。從小父母對我管得非常嚴。在家裡只有父母說了算,我不能有自己的想法,絲毫不能反抗,否則便會招來責罵。我的父母也可能是太愛我了,從小就不讓我獨自活動。我的家距我外婆家只有幾裡地,可是一直到我上國中二年級時,他們才肯讓我獨自到我外婆家,更不要說幹別的什麼事了。

我現在步入了社會,我感到我的性格變了,變得膽小怕事,毫無鬥志,沒有獨立性,啥事都想依賴別人。我也知道我這樣不對,可是我想克服卻改不掉了。

我很苦惱,總以為我是個不健全的人,不敢跟別人交往,怕被別人看穿,更不敢交朋友。為此,我曾想到了自殺,但我又覺得太不值了,畢竟我才剛剛開始人生啊!

這就是父母的“家長制”在孩子內心裡留下的陰影,在孩子生活裡留下的遺憾。孩子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依賴、膽小、懦弱,所以他想掙脫這一切,可是,這些東西日久年深,似乎已經溶進了他的血液。想擺脫十幾年生活的痕跡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孩子為此而痛苦、無奈,獨自品味著這份苦楚。

有的父母這樣做時,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施行家長的權威,完全受一種潛在、隱遁的心理驅使。在父母無意識的專制決定之下,孩子的成長受到壓制和禁錮,個性得不到充分的發揮,甚至無形中習慣於父母的教育方式,從思想到行為強烈地依賴著別人,喪失獨立自主性。

如果這樣,將是我們的損失、國家的損失、民族的損失。

有位母親在信裡說,她試用了各種各樣的態度對孩子,可是沒用

我曾經嘗試用欣賞的眼光去看他,不但起不到鼓舞的作用,好像還助長了他自以為是的脾氣;假如我批評他,他又說我在打擊他的積極性;他經常要求我放開手,讓他自己管好自己,可是我只要一放手,他卻不能像他自己所說的管好自己,甚至連他所說要求的50%都達不到;如果我嚴格看管他,他又說我像在管教勞改犯一樣,真是左右為難。

從這位母親的信中,似乎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孩子就是孩子,他們都是小孩性子,是不可以信任的。這麼多種方式都用過了,看來沒有一個適用的。

可是,父母忽視了,自己是在用懷疑的態度對待孩子,那隻似乎要放開的手其實卻是不放心地攏著,一旦有什麼情況,可以迅速恢復原來的狀態。

不信任只能換來不信任。孩子只能在暫時得到的天地裡先放鬆一會。

標籤:一手遮天 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