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父母教育子女互相“拆臺”,受傷的總是孩子

“對孩子的教育理念跟家人有衝突,總是為此爭吵,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嗎?”還給我們舉了一些例子:吃飯的時候,媽媽希望孩子自己吃,結果發現,孩子東拐一勺,西撬一下,吃得滿桌子滿地都是。奶奶看不下去了,上來就喂,孩子不吃了,奶奶就端著碗,追著喂。

父母教育子女互相“拆臺”,受傷的總是孩子

孩子哭鬧,爸爸認為不能慣著孩子,孩子一哭就大聲說:“不許哭,哭什麼!”然後再指著媽媽呵斥:“瞧你把孩子慣的!”

想買玩具,媽媽認為家裡的玩具很多了,不需要再買了。爺爺卻覺得,想要就買吧,我們家不差錢!

是不是發現這些場景很熟悉?再和睦的家庭關係,都會在有了孩子之後經歷一番重大考驗。尤其是教育孩子的時候,相信很多家庭都出現過家裡人互相“拆臺”甚至“打架”的情況,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家庭教育理念的不一致,尤其是夫妻觀念的分歧,必然帶來教育行為上的極大差異,這些差異往往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負面的影響:

可能會導致孩子具有雙面型人格

會讓孩子好習慣的培養受到影響

不利於孩子平等相待、尊重他人

不利於父母權威的建立

會因相互推諉而錯失教育孩子的機會

家庭教育理念不一致,是如何造成的呢?

家庭成員之間缺乏溝通

採取了無效的溝通方法

傳統的教育方法根深蒂固

家有強勢成員,對其它成員的教育方法不以為然

家庭關係不融洽

孩子的父母沒有承擔其教育孩子的主要責任

沒有聆聽孩子的心聲

以上7大原因,在你的家庭中存在嗎?當家庭教育遭遇理念不同時,父母究竟應該怎麼辦?

1、從改善夫妻關係做起

在一個家庭中,夫妻關係第一,親子關係第二。只有把夫妻關係理順了,其他關係才能理順,家庭才會幸福。要知道如果夫妻關係融洽了,孩子教育也就迎刃而解。有的時候,夫妻衝突,更多是被情緒牽著走,情緒處理好就會發現許多爭執其實也無足輕重。

2、在教育理念上,要學會“求大同”

在教育觀點上,父母要經常溝通,甚至孩子出生前就該思考和交流一些問題了,比如:培養什麼樣的孩子?養成哪些好的習慣?出現教育問題應該把握怎樣的原則?這些問題可以借鑑一些育兒書籍、育兒專家的指導。夫妻雙方也應該達成共識,堅持出現問題絕不相互指責的原則,特別是當著孩子的面。

3、對於教育分歧能夠“存小異”

不要把分歧暴露在孩子面前。在孩子面前吵架、衝突,對孩子造成的傷害比理念不好危害大的多,會對孩子造成心理陰影。另外,要學會巧妙化解一些衝突。有時候孩子犯了錯,父母中的一方越說越來氣,甚至要體罰孩子,另一方要學會巧妙化解,把孩子拉來過來,告訴孩子,你看你這樣做多不好,媽媽(爸爸)生氣了。這樣既保護了孩子、教育了孩子,也給另一方一個臺階下,千萬不能火上澆油。

4、教育孩子要保持連貫性

為了讓孩子不產生“錯亂感”,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千萬不能“朝令夕改”,今天要求孩子這樣做,明天又要求那樣做,一天一個樣,會讓孩子無所適從,也讓父母的教育權威得到質疑的削弱。而且,父母對孩子態度的“變換”會在無形中助長孩子的“氣焰”,為孩子的不良行為製造了“防空洞”。

5、父母與祖輩協調一致

一個家族照顧一個孩子,盯著一個孩子的情況非常普遍。而且很多時候,孩子和祖輩在一起的時間比和父母還要多。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祖輩有豐富的經驗,父輩有先進的理念。要想將這兩者完美地結合在孩子身上,父母就要懂得與祖輩進行協調,發揮自己的作用,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達成一致,做好分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