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人文素養 > 美文閱讀

閱讀,可以給孩子建立一個想象空間,打通孩子的多維思維

上個月帶兒子參加了一個公益國學夏令營,我去了做協作老師,任國小四年級的課,給他們教授《孟子》。

閱讀,可以給孩子建立一個想象空間,打通孩子的多維思維

課堂中,我發現對我們這些小縣城的高中生都難的《孟子》,卻難不了那兒的國小生。

他們知識面之廣讓我吃驚。課堂內容的遷移,無論是上涉歷史事件與人物,還是下及現實生活的人和事,他們是“手到擒來”。

我明白得很,這些國小生讀《孟子》不感到難的原因,是他們有豐富的知識儲備。他們的課外讀物很廣。

他們讀的書多,知識便豐富,理解能力便相應強,人就自信,表達欲就旺盛,以上能力的綜合又增強了他們的表達能力。

其中一個小男孩的優秀更讓我讚歎不已。

他好像無所不知,對於我丟擲的每個問題他都能接住,而且都能用具體的歷史人物或事件來例證分析。從西周到唐朝,每個君王的故事都瞭然於心。

我驚歎他小小的腦袋知道的那麼多,就問了他平時讀了哪些書。

《論語》、《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明朝那些事》等經典讀物是他“營養餐”,還有各種少兒讀物,少兒連載的歷史故事等等,如數家珍。

他所知的當中,有些是我這個高中老師不知的,自愧不如。

閱讀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為孩子打通巨大的空間,連線上下、古與今、中與外,它給孩子勾連的是一個四維的空間。

這些單單是課堂給不了的。所以,培養學生閱讀習慣何其重要!

閱讀,不僅可以擴大孩子的知識面,還可以增加學生的自信心,還能給孩子建立一個想象空間,打通孩子的多維思維。

那個能侃侃而談的小男生,是閱讀給他這個能力與自信。

他閱讀習慣已養成,他感受到了閱讀所帶來的快樂,他閱讀面將會越來越廣。他說接下來他會把《孟子》讀完。

這個閱讀習慣,是他父母促成的。

我記得當時特意問了那班小朋友,是否讀過中國的四大經典名著,讓我想不到的是他們異口同聲地說“讀過”,還給我把名著的名字給列數出來。

我想起我給我們高一生上第一節語文說時問過他們讀過什麼書,他們目光呆滯的樣子,沒有人回答得了我的問題。我不死心問了一下,四大名著呢?他們全部搖頭。

後有學生說,讀了《穆斯林的葬禮》,還是老師佈置的作業。除此之外,沒有了。有學生小聲嘀咕說讀過《讀者文摘》、《故事會》。

我們的學生,該拿什麼拯救你們。沒有閱讀的他們,留給他們的是表達時的語言貧瘠,是作文時的空洞無物,是欣賞文學作品時的膚淺迷茫,是整個人氣質的靈性的缺失。

因為沒有閱讀這一習慣,即使是高三的學生,也無法對某一事一人一物談出稍有深度的觀點。

去年我任了高三文科班,還是重點班。但他們的語文水平卻非常低。語文水平的高低,作文是最佳的檢驗品。

他們那一堆堆好看但卻沒有靈性的文字讓人捉急,那一篇篇缺乏邏輯又空洞無物的作文讓人生氣。可怕的是他們的分析能力又幼稚得讓人質疑他們是高三學生這一事實,思想更是膚淺得如同國小生。

今年的任教是理科生,語文能力更是不忍提及。作文散亂無物,無觀點,無章法,字還醜。

高三的教學任務是充滿功利性的,高三老師要做的是教他們更多的解題技巧,更多的解題套路,讓他們在筆試中儘可能地拿多點分數。

然而,語文全國課標卷對學生語文能力的考查,單是那些解題技巧是無法應對的。

無論是閱讀理解的考查,鑑賞分析能的考查,還是基礎知識的應用能力考查,都是需要大量的閱讀積累才能應對的。

歸根結底,考查的是學生的語文素養。素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生成的,它是一個長期的累積過程。那麼良好的語文素養是離不開閱讀的。

而目前就我所接觸到我們這個經濟相對發達的小縣城的學生來看,他們的語文素養讓人捉急。語文素養差,我個人認為是因為學生閱讀量太少,沒有閱讀習慣。

閱讀習慣沒有養成,這當中有地方的教育問題,而更大原因是來自家庭、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我曾帶過一屆學生,從高一一直帶到高三。

語文水平的高低與學生的閱讀量有關,所以我要做的便是讓他們儘可能在有限的課堂內讀更多的書。因此,我組建一個圖書角,讓學生把自己心儀的書捐出來,共享。

我也每週都固定留出一節課作閱讀課,讓他們選擇圖書角的書進行閱讀,讀完還要寫讀書報告,並在班裡分享。

這個習慣,從高一堅持到高二。效果是很明顯的,這尤其在作文中體現出來。那時,批閱他們的作文是一種享受。

但在這當中,我發現有那麼幾個學生的作文,無論是思想的深度還是語言的駕馭能力都表現得非常優秀。這個功力,當然不是一兩年的這每週一節閱讀課可以造就的。

我私底下與他們聊天,發現他們這個語文能力是累積而成的。他們從國小開始,有的更早,就閱讀了大量的課外讀物。

其中一對雙胞胎的男生說,他們的爸爸很早就買了很多文學著作給他們,並限定他們要閱讀。他們讀過很多書,無怪乎他們作文的思想深度是一般學生企及不了的。

也有個女生,她的文字很有感染力,駕馭語言的能力很強。看她的作文是一種享受。

她也是從小就愛上了閱讀,她媽媽是位國小老師,閱讀是媽媽引入門的。她家裡的書櫃上放著是《資治通鑑》、《大學》、《呼嘯山莊》等這些經典著作。

影響學生閱讀習慣的,主要力量是來自父母。

而我發現身邊大多數父母是沒有這個意識的,他們沒有讓自己的孩子有閱讀的意識,也沒能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

他們平時甚少帶孩子上圖書館,去書店,閒暇娛樂的地方更多是肯德基、麥當勞與兒童遊樂場,或者就是家裡的電視機裡的兒童節目與電腦裡的遊戲。

閱讀習慣的培養,也不是那麼難的。孩子的閱讀習慣一旦養成,他們的閱讀能力是驚人的。

我慶幸我提前讓我兒子有了閱讀的能力。在我兒子還是幾個月大時,我就教他認字。

我不作檢測,就是在他面前重複閃現文字,一段時間後,他對文字特別感興趣,而後他的漢字的積累就越來越多,在三歲上幼兒園前他已認識很多字,閱讀文字無障礙了,即使是沒圖片的故事他都能讀得津津有味。

在他七歲時,我帶他去看了電影《長城》,他對裡面的怪獸饕餮特別感興趣。

我順勢告訴他這種怪獸有本書上有記載,除了這種怪獸,還有很多更神奇怪的怪獸,那本書叫《山海經》。

我兒子一聽,特別感興趣,讓我給他買這本書。

我給他買了。成人覺得難讀的書,在他這好像沒問題。他讀得津津有味,還時不時轉述給我聽。

閱讀給孩子建立的世界是我們作老師、父母、社會無法給予。在這世界裡,孩子是自由的,快樂的,充滿溫暖與幸福的。

我國當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說過:

一個多讀書的人,其視野必然開闊,其志向必然高遠,其追求必然執著。

也就是說,多讀書,不僅能使人變得視野開闊,知識豐富,而且還能使人具有遠大的理想,執著的追求。

閱讀能夠滋養生命且貫穿一生。

請把孩子領進閱讀的殿堂吧,你會發現原來書籍除了可以傳輸智慧,開闊視野,滋養理想,還可以傳遞溫暖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