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孩子的天性千萬不要埋沒了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很多家長為了孩子將來成才,強加要求孩子接受自己的安排,按大人要求或目的做各種各樣的事情,如為自己的孩子報名參加各種培訓班,企圖讓孩子掌握各種技能等等。越來越多家長不惜重金讓孩子早早參加各種鋼琴、繪畫、跳舞等培訓班。相關專家指出,培養孩子固然是好,但家長忽略了一點,缺乏對孩子學習能力的正確理解,這樣容易埋沒了孩子的天性。正是家長單純用社會上統一的“成才標準”去強制孩子學習,出現不利於孩子成長的結果。

孩子的天性千萬不要埋沒了

每一個孩子生來都是活潑好動的,成長期都具有敏銳的觀察力、想象力和思考力,這些也是成才的關鍵。提醒家長別走進埋沒孩子天性的三大誤區:

誤區一:一看到孩子發呆就認為是有問題

有些時候我們會看到孩子一個人坐在房間裡,看著窗外的天空發呆,什麼都沒做,家長會立馬緊張起來,認為孩子是不是有什麼問題,或者訓斥孩子是在浪費時間。專家指出,孩子發呆也是一種學習,雖然可能本身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幹什麼,但也是處於一種學習狀態中。專家介紹說,學習分兩種狀態,一種是“外顯性學習”往往多表現為有意識方向性的學習,像學習英語課程,學習某項技能等;還有一種無意識學習稱為“內隱性學習”。當我們認為孩子發呆或什麼都沒想時,其實孩子大腦是在整理、儲存和加工一些資訊。

誤區二:單純依靠智力測試智力

家長往往熱衷於智力測試,單純依靠測試來評價孩子。例子:圓圓快3歲了,媽媽覺得她在說話、運動、背兒歌、數數等許多方面似乎差一些,與同齡寶寶比起來更有差距。於是帶著圓圓去做智力測試,面對著很低的測試分數,媽媽傷感難過。其實那些所謂的智力測驗,只能瞭解到孩子某些方面的能力,簡單根據這個分數而貼上笨孩子的標籤,從而忽略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都造成傷害。專家指出,目前很多智力測驗只能單一測出孩子的部分能力,落後於心理學的實際發展,容易誤導判斷,從而抹煞孩子其他能力的發展。

誤區三:“慢孩子”與“笨孩子”的概念

一些家長和老師通常把孩子學一件事情或接受能力比其他孩子慢,或到了新環境適應性慢等表現,就直接認為是“笨孩子”。相關專家介紹說,這些只是適應性低的表現,是這類孩子的一種行為方式,不代表這些孩子的能力不行。舉例說,“慢孩子”在學一首兒歌時可能速度稍慢,但他們一般相應地會記得比較牢、比較久,這是他們學習事物的一種習慣方式,不能給孩子貼個“笨孩子”的標籤。

標籤:埋沒 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