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如何讓孩子正確對待糧食

“食育”已在美、日大行其道

如何讓孩子正確對待糧食

在全世界範圍內,“食育”都是一個日益引起關注的話題。作為洋快餐消費量最高的國家,美國的小胖墩兒比率也是全世界最高的。1999年,美國專門成立了委員由總統任命的“學校營養公民委員會”,對學校“營養午餐”的各類必備食品作出細緻的規定。但由於美國飲食結構、飲食習慣等方面的種種原因,迄今為止,小胖墩兒現象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方慧介紹說,鄰邦日本的成功經驗更值得我們借鑑。20xx年,日本專門制定和通過了《食育基本法》,為了讓國小生們更喜歡吃蔬菜,還將每年的6月定為“食育月”,並推出“微笑餐桌”,學校分擔家長的重擔,成為推動食育的關鍵場所。此外,為了讓孩子吃得更健康愉快,日本飲食生活服務中心給出了三點建議:第一,父母和孩子共同學習,應儘可能多和孩子一起吃飯,分享當天發生的事情,使用餐成為愉快的家庭時光;第二,拉近“吃”和“做”的距離,母子一起買菜,讓孩子多觀察、問問題,瞭解不同食物的種類、產地、價格等,做飯時也要讓他們來幫忙;第三,維持一日三餐的規律,比如早餐一定要吃好,而晚餐一定在8點之前吃完,菜色選擇容易消化的蔬菜、魚、豆腐等,以免影響孩子睡眠。

中國家長可選擇“體驗式食育”

韓劇《大長今》淋漓盡致地再現了韓國料理的製作過程,引起了全東南亞對韓國菜的興趣。方慧認為,中國家長要對孩子進行食育,不妨也借鑑一下《大長今》的做法,即讓孩子跟自己一起走進菜場和廚房,接觸最本真的食品。因為孩子從始至終參與,他們就會對飯菜產生興趣。“很多孩子會認為飯菜是父母的工資買的,而父母賺錢是很容易的,所以不喜歡吃的東西,吃不了的東西,就很自然地丟到一邊去。但如果是他們親手製作的食物,不管好吃不好吃,他們都不會輕易丟棄。”

很多上海家長利用寒暑假,把孩子送到農村“鍛鍊”,方慧認為這也是對孩子進行食育的大好機會。“食育不僅僅是教給孩子吃什麼和怎麼吃,還要教會他們正確地對待糧食,對待他人的勞動。中國的大多數城市孩子是從來沒有見過農作物的,可以說是‘五穀不分’。家長讓他們背誦‘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他們也很難會有什麼感覺。只有親眼目睹了農民們的勞作過程,他們才會相信真有‘汗滴禾下土’這麼回事,從而會真正地愛惜糧食,尊重農民的勞動。這樣孩子長大之後,才會懂得感恩,有人文關懷的精神。”

標籤:正確對待 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