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享受生活 > 家居生活

端午時節的氣候與保健

端午時節的氣候與保健,我們中華民族對五月初五端午節,有著千百年傳承下來的各種風俗習慣,如吃粽子、掛艾蒿、佩藥囊、飲藥酒、賽龍舟等等,現在分享端午時節的氣候與保健。

端午時節的氣候與保健1

一、飲食:吃苦忌辛辣要忌口

飲食上宜吃一些性涼、性寒而味苦的食物,不宜吃辛辣、辛熱及過於油膩的溫熱食品。但是有一點要注意,吃寒涼食物要有度,量不要太過,過量會損傷人體脾胃。二是清熱利溼、健脾養胃。

夏季溼氣重,常會影響人體的脾胃功能,導致人們食慾減退,因此應選擇具有化溼作用的清淡食物,並且多吃一些湯、羹、汁及鬆軟易消化的食物。煎、炸食物少吃,更不宜吃狗肉等溼熱厚重之味。

端午節來臨,粽子、鹹鴨蛋、皮蛋陸續登場逐漸成為飯桌上的“常客”。中醫認為,棕葉是清熱解暑的良藥,糯米也具有益氣生津、清熱的藥效,總的來說,粽子有清熱除煩、助脾開胃的作用,特別適合初夏食用。鹹鴨蛋則有清肺火、降陰火的功效;皮蛋性涼,火旺者最宜。看來,這三種都屬於應季食物,但需要注意的是,不是人人都適合食用。

包粽子多用糯米,而糯米黏性較大,過量進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消化性潰瘍史的病人要少吃粽子;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甜粽子;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宜吃脂肪含量高的肉粽等。鹹鴨蛋醃製的時間不宜過長,高血壓、心功能不全、腎病患者都不適合吃,鹹鴨蛋含鹽量高,多食久食容易引起血管硬化,血壓不易控制,也會加重心、腎臟負擔;皮蛋裡含有氨,肝功能低下的患者要忌食。

二、精神:宜恬靜少憂鬱

中醫養生很注重“氣和”,如果氣的執行紊亂,不夠自然活暢,身心都易致病。靜心養生其實不難,只要日常生活中,行住坐臥都能保持不急不緩的動作,讓呼吸勻稱有序,“氣”自然會“和”。氣順了,轉化為足夠的活動能量,身心獲得舒展放鬆,心自然而然平靜下來。

夏季主火,是一年當中能量最旺盛的時節,容易內心急躁,身體也會受到影響。發怒前留出一秒思考時間,想想該不該發這頓脾氣。要學會沉住氣,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也就是“修心”。專家建議,當事情令自己心存疙瘩時,就清楚說出來。要不帶情緒說出自己的意見,撇開會傷人的形容詞,直接溝通事件本身,做到“講話不帶情緒”,最高明。

所以要保持樂觀情緒,注意預防懈怠厭倦、惱怒憂鬱,做到神清氣和,心胸寬闊,精神飽滿。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和樂觀外向的性格。

端午時節的氣候與保健
  

三、運動:宜早晚不過量

此時節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氧耗量大,不宜進行過於劇烈的運動,鍛鍊的專案以散步、慢跑、太極拳、廣播操為好,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場地宜選擇在庭院、公園等空氣新鮮的地方,還可以到森林、海濱地區去度假。運動中及運動後可多飲淡鹽開水、綠豆湯,避免吃大量冷飲,以免胃腸道痙攣。

運動後應稍事休息再用溫水洗澡,切忌立即用冷水衝頭、淋浴,以免體表擴張的血管驟然收縮損傷心腦血管系統。

專家認為打太極、氣功或元極舞都是不錯的靜心運動。太激烈的運動會造成大量流汗,流失大量體液等於流失大量體力,心情也易煩躁不安。建議酷暑最好選擇練氣養生運動,少在烈陽下長期暴晒,或從事激烈運動。

四、防病:謹防熱射病

熱射病指因高溫引起的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引發的神經器官受損。而“熱射病”的誘因與氣溫、溼度、風速三大因素有關。“誘發中暑的因素很複雜,但其中主要因素還是氣溫。

根據氣象特點,可將發生中暑現場小氣候分為兩類:一類是乾熱環境,氣溫高、輻射熱強、溼度低,環境氣溫一般比室內高5~15℃,相對溼度常在40%以下;另一類是溼熱環境,氣溫高、溼度高,但輻射熱並不強。”

熱射病主要是因為被太陽直射時間過長所引發,所以夏季出行應躲避烈日,尤其應避免上午10點到下午16點出行,老年人、孕婦、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儘可能地減少外出。出門時,應打遮陽傘,戴遮陽帽、太陽鏡,塗抹防晒霜,準備充足的飲料等。值得提醒的是,即便是身體強健的男士,也應做好上述防護措施。

夏季外出,一定要養成良好的飲水習慣,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平時要注意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夏季日長夜短,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既利於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好措施。

夏季面對高溫,營養膳食應以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A、B1、B2和C食物為主。平時可多吃番茄湯、綠豆湯、豆漿、酸梅湯等。夏季出行,應隨身攜帶防暑藥物,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清涼油、無極丹等。一旦出現中暑症狀就可服用所帶藥品緩解病情。

五、起居:養陽氣避炎熱

端午節時值仲夏。起居方面,要晚睡早起,適當地接受陽光照射,以順應陽氣的充盛,利於氣血的執行,振奮精神。《黃帝內經》裡說:“夏三月……夜臥早起,無厭於日”,意思是,在夏季人們每天要早點起床,以順應陽氣的充盈與盛實;要晚些入睡,以順應陰氣的不足。夏季多陽光,不要厭惡日長天熱,仍要適當活動,以適應夏季的養長之氣。

夏季由於晚睡早起,相對睡眠不足,所以在經過一上午的學習和工作時,可能有疲勞之感,需要午休做適當的補償。尤其是老年人,有睡眠不實、易醒的特點,早晨起的又早,到了中午就想打瞌睡,因此,更需要中午休息一下。但午睡的時間不宜太長,最好在一小時以內。這裡要提醒一下,不能由於午睡時間短,就草率從事,亦要注意睡眠衛生。

睡眠需要注意的是:睡眠時不可讓電扇直吹,最好關掉電扇,若太熱,可讓電扇往天花板上吹;夜裡睡覺不宜在外面睡,因為夏季暑熱外蒸,汗液大洩,毛孔開放,機體最易受風寒溼邪侵襲,嚴重的能引起手足麻木不遂、面癱等病。睡覺前也不要乘涼大晚,更不宜長時間在水亭中、樹蔭下、過道中、涼臺上乘涼。

夏季衣服以輕、薄、柔軟為好。衣料的透氣性、吸熱性愈好,愈能有效地幫助人體散熱,使人穿著舒適而涼爽。夏天宜穿淺色服裝,以防射輻射熱。忌以深色、黑色為主,這些衣服特吸熱啦。夏季剛晒過的衣服不可即穿,否則,輕的會引起汗斑,重的會引起其他疾病。

端午節的到來是中醫養生的一個重要時間點,以端午為開端,做好養生,一年中都會受益,祝大家度過一個健康的端午節。

端午時節的氣候與保健2

端午節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正陽節、浴蘭節,是我國上古先民以龍舟競渡形式祭祀龍祖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人們在端午時節會開展多樣的習俗活動:賽龍舟、食粽子、掛艾葉、端午浴、佩香囊等,豐富多彩,熱鬧喜慶。

端午節,大家的腦海不禁浮現出“玉粽襲香千舸競”的美好畫面。而廣東地區連續多日的“龍舟水”給端午節的到來增添炎熱潮溼之意。如何在五月初五端午時節清暑去溼,祛風防疫,健脾益氣呢?讓我們探究一番端午養生之道。

端午,中藥的節日

古人認為,農曆五月是一個惡毒的時節,蛇蟲鼠蟻大量繁殖,疾病瘟疫也容易傳播。五月五日更是因為“極陽”而被認為是毒月中的毒日,有說法稱“端午”的名稱由“躲午”演化而來,有躲避毒辣的夏日之意。正由於端午是這樣一個容易生病的時節,催生林林總總端午運用中藥的方法,把端午稱為“中藥的節日”也不為過。

翻閱典籍,會看到端午節還有浴蘭節、菖蒲節、女兒節等別稱,這都和端午節與中藥淵源有關。漢代《大戴禮》雲:“午日以蘭湯沐浴”,就是說端午時值仲夏,面板病多發,古人以蘭草湯沐浴去汙為俗,於是稱作“浴蘭節”。

古人認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時五毒盡出,因此端午風俗多為驅邪避毒,如在門上懸掛菖蒲、艾葉等,故端午節也稱“菖蒲節”。此外,明朝的沈榜在《宛署雜記》中稱,“五月女兒節,系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宛俗自五月七年級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研。出嫁女亦各歸寧。因呼為女兒節。”

節氣養生之道

食療養生端午期間氣溫高,溼度大。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人體各種生命活動較為亢進,能量與養分物質消耗較快,體液丟失多,機體的代謝不平衡,往往容易出現身體發熱、口渴、心煩、胃口低下等症狀。所以要特別注重補充水分,多攝入清淡食物和蔬果,外出注意防晒。

該時期,氣候溼熱易滋生蛇蟲鼠蟻以及各種病菌,進一步加重疾病的傳播。因此民間習俗流行在門前插艾條,喝雄黃酒,進行端午除邪辟穢和養生。

起居養生《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講,夏季的養生之道為“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 夏三月指農曆的四、五、六這三個月,又分別稱為孟夏、仲夏、季夏。端午節時值仲夏。起居方面,要晚睡早起,適當地接受陽光照射,以順應陽氣的充盛,利於氣血的執行,振奮精神。

多進行戶外活動,中午小憩可以幫助人體恢復疲勞,理順心情,避免發怒。

運動養生從古至今,端午節是一個提倡運動的節日,每年必辦的“賽龍舟活動”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中醫將精、氣、神稱為“三寶”,與人體生命息息相關。運動養生正是抓住了這三個環節,調意識以養神;以意領氣,調呼吸以練氣,以氣行推動血運,周流全身;以氣導形,通過形體、筋骨關節的運動,使周身筋脈暢通,營養整個機體。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行走、打八段錦或太極拳、慢跑、游泳等方式保健身心。

四健脾益氣——切記“忌”與“宜”吃粽子是端午節的習俗,然而粽子主料為糯米,其性黏滯,偏溼偏熱,不容易消化,加之端午節前後天氣炎熱潮溼,胃腸功能本來就受影響,此時若過多食用粽子,更不利於腸胃健康。

端午時節的氣候與保健 第2張
  

吃粽子的“忌”與“宜”:

忌作為夜宵:

粽子較難消化,不宜完全當做正餐食用,否則容易吃過量。建議在午餐或晚餐時吃一點,再搭配些白粥。要特別提醒,別將粽子做夜宵,以免因食後腹脹而影響睡眠。

忌留過夜吃:

粽子因含有肉、豆類,容易變質,開封的粽子最好一次吃完,不要留過夜。大分量的粽子實在無法吃完也不要勉強自己的胃,吃前先將它分成小份,用保鮮盒封好儲存在冰箱裡,再次食用時要加熱10分鐘。

忌搭配啤酒吃:

吃吃粽子,再加幾杯冰啤酒很是愜意。但對於胃病患者而言,這卻是大忌。胃病患者,最忌難消化及生冷的食物,吃粽子再加上冰啤酒的話如“雪上加霜”,會令胃病症狀加重。

宜搭配茶:

吃粽子時最好不要再大魚大肉,以免加重胃腸的負擔。吃粽子時可以喝些普洱茶來幫助消化,有胃熱的人則可以喝綠茶。但切記,有胃病的人儘量喝淡茶,不要喝濃茶。

宜搭配水果:

食粽子搭配水果也可以解膩、助消化,胃腸功能不好的人吃粽子時,最好搭配蘋果和梨,少量的西瓜(不要冰鎮)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