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吧

位置:首頁 > 享受生活 > 健康

運動員的旋轉技術有哪些

健康1.28W

運動員的旋轉技術有哪些在羽毛球、乒乓球、網球、橄欖球、棒球、拳擊、摔跤、柔道等運動中,“旋轉”這個基礎動作模式,是提高你運動表現的關鍵部分,但經常被忽略,下面看看運動員的旋轉技術有哪些。

運動員的旋轉技術有哪些1

一、逆旋轉發球的特點

對手在接逆旋轉發球的時候,會感覺到球有一點點飄,這種感覺和我們一般接側旋球是不一樣的。逆旋轉發球摩擦球的右側中下部,發力的時候是從身體內向右側前方進行發力,所以摩擦出來的球啊往往伴有比較強烈的側旋,球在落臺以後形成了一個L型的執行弧線。

逆旋轉大多情況發到對方的正手位小三角,如果你選擇用正手擺短很容易吃球的側旋,導致冒高或下網。

二、逆旋轉發球如何接

對手往往會選擇右腳上步使用反手擰拉來接逆旋轉, 因為用反手去擰拉就沒有那麼容易吃球的側旋,一定程度避開了球的側拐弧線。

你可以想象一下你正手如果說去挑打或者擺短的話,這個球正好拐彎過來到你的手上,那麼你就很容易吃到它的旋轉。

運動員的旋轉技術有哪些
  

三、張繼科逆旋轉發球要領:先引拍再拋球

首先很重要的一點在於拋球,很多人發逆旋轉發不好,主要是拋球的方法不對。很多人發逆旋轉是先拋球,然後再引拍,所以經常會漏球

正確的方式,應該是先進行引拍,這個引拍動作差不多完成40%左右,然後再順勢進行拋球,這樣的話呢你的`動作可以更好地提前進行引拍,就會避免漏球的情況發生。

四、張繼科逆旋轉發球要領:肘關節架高或放平的區別

我們可以觀察到張繼科逆旋轉發球的時候,肘關節是架的非常高的。這樣更容易發出側旋,這種逆旋轉更飄,迷惑性更強!基本上可以做到同一個動作發出逆上旋和逆下旋。

有一些歐洲的運動員發逆旋轉的時候肘關節會比較平,摩擦到球的底部會多一些,那這種球的側旋較少,下旋較多。

五、業餘球友肘關節應該架高還是放平去發逆旋轉

對於業餘球友而言,在初學逆旋轉發球的時候,沒有必要把肘關節架的過高。因為你的拍面吊的過多、側得過多很容易導致漏球,所以剛開始學的時候,肘關節放低一點,先平著去摩擦球的底部,先把球發上臺,先體會這種摩擦球的感覺。

當你有一定的熟練程度以後,再逐漸的把肘關節架高,通過側向摩擦來發逆旋轉。

運動員的旋轉技術有哪些2

應用角運動:運動員的旋轉動作

正如上文講述的一樣,旋轉運動會在力(和阻力)被施加在與旋轉軸存在一定距離的某個位置上時發生。當力被施加在與旋轉軸存在一定距離的某個位置上時,旋轉動作會產生旋轉力。如果增加距離或增加運動員施加的力,轉矩也會隨之增加。因此,較長的四肢或較強的力量會使運動員的移動速度變快。同樣的原理也可以應用在其它物體之中。轉矩會使物體和運動員進行旋轉。

運動員的旋轉技術有哪些 第2張
  

物體的旋轉

在球類競賽中(如網球或排球),發球手需要在一些情況下使球體旋轉,也需要在一些情況下避免球體發生旋轉。如果排球運動員想要發出一個飄球,則需要確保向排球施加筆直穿過球體重心的力,也就是要穿過球體的旋轉軸。當這個力被施加到球體上時,排球會在不發生任何旋轉的'情況下直接越過球網。

那麼,如果排球運動員想要使球旋轉,又需要做些什麼呢?他(她)們需要在距球體重心的某個距離上施加力量,並且增加這個距離就可以增加排球的旋轉程度。當運動員施加這樣的力時,排球會進行上旋運動,如圖2所示,這會使排球沿向下的弧線飛行。

運動員的旋轉技術有哪些3

至少10種運動都離不開它——旋轉

開始學旋轉前

先搞懂“基礎動作模式”

掌握正確、標準的動作,是我們進行復雜高強度運動的前提,而在諸多複雜動作當中,他們存在著一些共性,我們把這些共性提煉出來稱之為基礎動作模式。

舉個例子,你蹲廁所和蹲著繫鞋帶,就都用到了“雙腿蹲”這個基礎動作。

基礎動作模式是符合人體解剖特點和生物力學需求的,可以認為是最合理最原始的動作,基礎動作模式除了是實際運動中複雜動作的共性體現,更是他們的基礎。

比如當你學會了最基礎的旋轉動作模式,在打球時揮拍的那一刻,你就能自如的做到下肢蹬伸發力,將力量從底部很好的傳導到球拍上。

在GSSC體能訓練體系的金字塔理論中,基礎動作模式包括以下6個動作:屈髖、雙腿蹲、單腿蹲、上肢推、上肢拉、旋轉。

GSSC體能訓練之金字塔

它代表了人體運動能力發展的客觀規律,它是一個流程的引領,思維的分級,以及訓練階段的劃分。

這裡包括關節功能、動作模式、基礎力量、綜合體能、專項運動。他們在邏輯上互為基礎和進階,關節是動作的基礎,動作承載力量,力量支撐各個運動素質,而專項是各個運動素質在具體運動中的表現。

這些基礎動作模式,退階可以分解成單個關節的運動,進階可以組成複雜的`功能性訓練或者高強度的負重訓練、爆發力訓練。

學習與糾正基礎動作模式的環節在整個體能訓練中非常重要,它一方面可以幫助我們發現關節功能的缺陷,另一方面可以教會我們如何正確使用我們的身體。

運動員的旋轉技術有哪些 第3張
  

如果你還沒有掌握基礎動作模式,貿然開始力量訓練和功能性訓練,發生損傷的風險會很大,同時還會影響你的運動表現。

聽說我們的祖先都會“旋轉”

古人用棍棒和石子來追逐獵物或驅趕入侵者,獵殺、投擲是人類特有的本能,投擲是繼走、跑、跳之後人類特有的動作。

投擲非常強調動力鏈的完整、肢體的協調、旋轉的發力、制動的時機,是相當上層的一種動作。而這類動作基於我們說的:旋轉動作模式。

動力鏈理論(Kinertic Chain)

動力鏈理論早在 1875年就被一位機械工程師提出,他認為人體各個區域之間的運動關係就像機械中的齒輪一樣是一個聯動的整體。

這正是動力鏈理論的主體思想,它認為人是一個整體,任何一個區域性都是整體的一部分,不能孤立的存在,並且任何一個區域性也會受到整體其他地方的影響。

比如膝關節,不合理的體育運動經常導致膝關節損傷,而損傷的原因絕非膝關節本身周圍肌肉力量薄弱這麼簡單,一定和踝關節、髖關節甚至是核心系統有密切聯絡。

這一理論沿用至今並不斷髮展,幾乎已經成為了體能教練和康復師的必備工具。

不要以為人類進化了就用不到旋轉了,我們經常接觸的一些運動:羽毛球、乒乓球、網球、橄欖球、棒球等球類運動;拳擊、摔跤、柔道等重競技運動;又或者一些投擲專案等。這些運動都和旋轉動作模式密切相關。

比如拳擊,出拳動作和閃身動作都是旋轉的,再比如橄欖球四分衛的傳球動作就是直立位的平面旋轉。

即使你沒有什麼運動愛好,在平時的生活中,也會有很多涉及旋轉的場景,比如推門的動作,再比如渣男劈腿你扇他大耳光的動作。

說了這麼多,無非是想讓大家重視旋轉動作模式,畢竟很多運動愛好者在運動中受益,也有許多人在運動中受傷(當然,這裡的受傷不是指由外力或者對手造成的),而學習好旋轉基礎動作模式,能很好的幫我們降低運動風險,提高運動表現。

學習基礎動作模式的思路

1、 掌握它——打好基礎;

2、 訓練它——用具體的訓練動作來強化動作記憶;

3、 把它帶到運動中——不僅提高運動表現,還能避免運動損傷。

標籤:運動員 技術